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科学(science) 、技术(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 与数学(mathematics) , 即STEM, 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課程组织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提出STEM教育与小学科学教学相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STEM教育;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策略
STEM这一教育理念是从国外传到国内的,最初提出这一教育理念是基于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的目的。在美国提出这一教育理念,是因为美国的人才大背景主要是缺少科技人才,由此提出了STEM这一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在提出之后即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念系统。STEM教育理念和小学科学教学的结合能够从学生最初的学习阶段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和习惯,从而为以后科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STEM它是集科学 (Science) 、技术 (Technology) 、工程 (Engineering) 和数学 (Mathematics) 于一体的综合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理解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小学科学课程针对学生身边的现象,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综合呈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强调这四个领域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注重自然世界的整体性,发挥不同知识领域的教育功能和思维培养功能;注重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的结合、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书本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理解自然与解决问题的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语文、数学等课程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STEM教育与小学科学融合是天作之合。
那么,怎样将STEM教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呢,本文尝试提出以下观点: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根本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需要老师的督促,学生会自发地进行探究学习。
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材料有内在的兴趣。”所谓兴趣是人从某事中活动的内部动力。一个人对某中事物的兴趣越浓厚,他的求知欲就越强,内部动力就越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巧妙设计,精心安排,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学生会深入地探究。
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设置悬念、设疑引入等。但是,要激发求知欲,最根本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将要学习的这些知识有什么价值。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一点。
二、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STEM教学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教师以及教室、资料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因为,只有学生自己经历了STEM,他们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才能有所锻炼。《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强调要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如探究机会,讨论辩论的机会等,开展探究式的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和实践时间。
如今的教学,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基于学习任务,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教学中给予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并不充分。其实,如果学生真正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这本身就是最好的练习课。另外,我们忽略了另外一段时间,就是学生的课外时间。教学中的探究实验,很多都能用生活中的物质进行探究,为什么不让学生自主在家进行探究呢?比如,我们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完全可以让孩子在家里观察,做好记录;探究“观察种子发芽”,让学生自己培养一株植物,学生会多么地兴奋啊!
三、教师的指导是学生信心的保障
STEM要求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的经验有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许多困难。这些困难会打击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了。
教师要做到有针对性地、个性化地指导。每位学生设计STEM探究的过程不同、想法不同、使用的实验材料不同,所以他们遇到的困难也不同。另外,教师的指导要尽可能地做到及时,学生有困难立刻解决。这样才能做好学生探究的保障。
四、针对性的评价体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针对性的、适当的评价是对学生探究最好的奖励,是保证学生探究兴趣的长效机制。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过程后,立刻得到积极而恰当的评价,学生的探究兴趣、搞STEM学习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有效评估STEM的学习,我们要采用和发展一套综合的评价体系,给学生不同的表现机会,从而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判断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综合的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方面。
关于形成性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重要意义,各种相关研究已达成广泛一致。在实践中,形成性评价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过程,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持续性监控,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而总结性评价是现今学校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评价方式,传统的学校考试就是一种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可以了解教师教学活动的最终成果,也可以检验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是否得到了提高。
五、结束语
在我国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合STEM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生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能够培养发散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将上下求索,汲取STEM之营养,丰满小学科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娟,陈典.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师专业能力需求探析——以“物质科学领域”的教学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3):17-20.
[2]宋立赟,小学科学STEM的课堂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2).
[3]姜玲,李铭扬,刘佳.带着STEM的梦想飘向远方[J]江苏教育,小学科学,2016(11):12-13 .
[4]罗伯特·M·卡普拉罗,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M]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7-29 .
关键词:STEM教育;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策略
STEM这一教育理念是从国外传到国内的,最初提出这一教育理念是基于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的目的。在美国提出这一教育理念,是因为美国的人才大背景主要是缺少科技人才,由此提出了STEM这一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在提出之后即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念系统。STEM教育理念和小学科学教学的结合能够从学生最初的学习阶段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和习惯,从而为以后科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STEM它是集科学 (Science) 、技术 (Technology) 、工程 (Engineering) 和数学 (Mathematics) 于一体的综合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理解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小学科学课程针对学生身边的现象,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综合呈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强调这四个领域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注重自然世界的整体性,发挥不同知识领域的教育功能和思维培养功能;注重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的结合、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书本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理解自然与解决问题的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语文、数学等课程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STEM教育与小学科学融合是天作之合。
那么,怎样将STEM教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呢,本文尝试提出以下观点: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根本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需要老师的督促,学生会自发地进行探究学习。
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材料有内在的兴趣。”所谓兴趣是人从某事中活动的内部动力。一个人对某中事物的兴趣越浓厚,他的求知欲就越强,内部动力就越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巧妙设计,精心安排,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学生会深入地探究。
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设置悬念、设疑引入等。但是,要激发求知欲,最根本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将要学习的这些知识有什么价值。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一点。
二、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STEM教学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教师以及教室、资料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因为,只有学生自己经历了STEM,他们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才能有所锻炼。《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强调要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如探究机会,讨论辩论的机会等,开展探究式的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和实践时间。
如今的教学,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基于学习任务,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教学中给予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并不充分。其实,如果学生真正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这本身就是最好的练习课。另外,我们忽略了另外一段时间,就是学生的课外时间。教学中的探究实验,很多都能用生活中的物质进行探究,为什么不让学生自主在家进行探究呢?比如,我们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完全可以让孩子在家里观察,做好记录;探究“观察种子发芽”,让学生自己培养一株植物,学生会多么地兴奋啊!
三、教师的指导是学生信心的保障
STEM要求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的经验有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许多困难。这些困难会打击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了。
教师要做到有针对性地、个性化地指导。每位学生设计STEM探究的过程不同、想法不同、使用的实验材料不同,所以他们遇到的困难也不同。另外,教师的指导要尽可能地做到及时,学生有困难立刻解决。这样才能做好学生探究的保障。
四、针对性的评价体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针对性的、适当的评价是对学生探究最好的奖励,是保证学生探究兴趣的长效机制。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过程后,立刻得到积极而恰当的评价,学生的探究兴趣、搞STEM学习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有效评估STEM的学习,我们要采用和发展一套综合的评价体系,给学生不同的表现机会,从而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判断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综合的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方面。
关于形成性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重要意义,各种相关研究已达成广泛一致。在实践中,形成性评价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过程,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持续性监控,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而总结性评价是现今学校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评价方式,传统的学校考试就是一种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可以了解教师教学活动的最终成果,也可以检验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是否得到了提高。
五、结束语
在我国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合STEM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生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能够培养发散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将上下求索,汲取STEM之营养,丰满小学科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娟,陈典.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师专业能力需求探析——以“物质科学领域”的教学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3):17-20.
[2]宋立赟,小学科学STEM的课堂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2).
[3]姜玲,李铭扬,刘佳.带着STEM的梦想飘向远方[J]江苏教育,小学科学,2016(11):12-13 .
[4]罗伯特·M·卡普拉罗,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M]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