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民通过对上市公司年报的研究,可以发掘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从各种财务数据中把握其基本面,并判断出它的投资价值。这是每一位价值投资者应作的功课。
根据历史经验,每年年报披露期间都会有一波年报行情。如今又到了沪深两市一年一度的年报披露时间,如何正确解读上市公司的年报,并从中把握投资良机,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财务数据和科目众多的事项报告,往往让投资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上市公司公布年报的时间往往滞后,而且是静态的,与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相对脱节。为此,本刊特意总结归纳了五大指标,已帮助投资者高效而省时的完成年报解读工作。
2008年1月至4月30日,是沪深两市2007年报的披露期,时间与去年相当,主要集中在3月份和4月份,80%以上的公司是在这两个月披露。以去年统计的情况看,盈利增长较好的却是在前两个月披露,特别是2月份,当月披露公司的全部净利润增长达到95%。因此,在即将到来的2月份,投资者也可以密切关注年报行情。
指标一:重点跟踪预增滞涨的个股
根据Wind的统计,截至到1月10日,共有63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07年的业绩预告。剔除业绩不能确定的26家,业绩预增的上市公司为314家,比重达到一半以上;业绩向好(包括预增、扭亏、略增、续盈)的上市公司达到484家,占比为3/4。
从对2006年年报的预测情况来看,分析师的预期一直在上调,但结果仍然普遍低于实际值。这主要以沪深300成分股为代表的核心蓝筹公司业绩超预期,导致全部A股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而非核心公司业绩反而低于预期。可见,分析师倾向于在乐观环境中不断上调预测值,但仍然低于实际值;在悲观环境中下调预测值,但仍然高于实际值。
在此种背景下,预测2007年的业绩预告往往会低于实际值,以带给投资者意外惊喜。以信息量较为丰富的2007年中报业绩为例,在业绩预增的上市公司之中,大部分的实际业绩与预告值相符,但仍然有23%的上市公司实际业绩超过预告值,而低于预告的比重只有13%。因此,对于2007年年报业绩,实际情况很有可能会比预报更为乐观。
分析师盈利预测调整和公司实际业绩基本吻合
“早起的鸟有虫吃”,业绩预增的个股在年报即将开始披露的时候最容易引起主力资金的关注。投资者可从两方面进行关注:
第一,在本轮行情中表现突出的个股有几类,股改股,以有色金属、新材料为首的资源类个股。而有些业绩稳定增长但不在市场热点中的个股涨幅滞后,部分个股存在明显的价值低估,近期值得重点关注。
第二,在大盘出现调整的情况下,涨幅滞后、业绩预增的个股相对安全。因此,投资者对于那些在前期出现了大幅上涨的预增股票,要保持谨慎,不宜追高。因为它们的预增行情已经透支,即使公布年报带来的上涨也有限。只有那些既兼顾预增,又具备行业龙头属性,但是在技术走势上,又属于严重滞涨的底部股票,在年报行情下,可能受到基金和游资两大资金的关注,有望掀起猛烈主升浪新高潮。
此外,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股价尚未超过2007年10月17日高点的预增股票。截至1月14日,426家公布业绩预增公司中131家股价仍未收复前期失地,其中保利地产、吉林敖东、神火股份、太钢不锈、中海发展等都是2006年收益0.80元以上,200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的。这类公司价值严重低估,可重点留意。
指标二:重基数轻比例的研判个股
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季报所提到的业绩增长幅度一般是与同期相比较而言,如果前期盈利或亏损的基数较小,即使业绩出现大幅的增加或亏损,也不能轻易地根据损溢幅度来决定投资动机。只看幅度将会使信息失真,这也是一些公司公布巨幅增长后股价表现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同样,有的亏损公司报表虽然亏损幅度同比并不大,但由于前期基数较大,则可能形成巨大的实际亏损,这也值得投资者注意。
以超声电子(000823)为例,该公司2006年一季报显示每股收益0.056元,主营业收入4亿元、增长51%;净利润2024万元、增长561%,单从增幅上来讲相当可观,由于基数过低,增长其实很有限,这也是公司公布巨幅增长后股股价表现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
从预增公司的情况来看,截至2008年1月9日,共有288家公司预计2007年度的净利润较之去年同期将有50%以上的增幅。但是,在43家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在400%以上的公司中,多数公司的高增长主要源于2006年的低基数,仅有建投能源、南山铝业、吉林敖东、关铝股份、华峰氨纶、海马股份、SST合金等7家公司2006年的每股收益在0.10元以上。
因此,尽管都是业绩大幅增加,但由于上市公司前年的基数不同,即使是同比例增长,各自的盈利能力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可见,投资者不能仅仅看到某些股票的同比增长比例高,就认为其盈利能力大大增强,还需考察上市公司前年的数据以及新的利润增长点。
当业绩增长的“白马”股基本上被市场发掘完毕后,有些投资者喜欢挖掘一些亏损股的年报行情,寻找一些同比亏损幅度不大的亏损股。但是有些股票之前长期亏损,亏损基数较大,只是在2007年亏损有所减缓,造成年报数据中,同比亏损幅度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股票可能马上要扭亏为赢,因为之前大亏损在2007年年报难以体现。因此,投资者在考察当期年报业绩增长或亏损幅度时,最好与前两至3年的年报进行比较。
此外,一些“巨亏”公司也往往有较好投机机会。特别是那些一次性清理公司历年包袱、轻装上阵的亏损公司就更要关注。因为年报的亏损一是反映了过去,有些公司去年亏损大,但今年已开始扭亏为盈。二是已经通过业绩预亏提前释放了风险,三是年报亮相之际便是利空出尽之时。
指标三:谨慎对待高分红高配送
从财务指标上看,上市公司实施分配的主要来源是未分配利润和资本公积金-股本溢价两个部分。通常情况下,用以评判上市公司分配能力的财务指标是每股未分配利润和每股资本公积金,数额最高,说明分配能力越强。另外,若要考量上市公司现金分配能力,还可以结合每股现金流量净额来分析,数额越高派现的能力就越强。如果每股未分配利润较高,而每股现金流量净额很小或为负值,那么,上市公司就仅具备高比例送股的能力。
在2000年以来的历次年报和半年报分红规模中,从2005年以来逐年增高,增长率也在扩大,2006 年底分红规模总额为1475 亿,同比增长54.14%;2007 年中期分红规模为137 亿,同比增长40.18%。
统计显示,目前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在股改方案中对未来分红作出承诺的共有266家。其中,分红承诺是以当年可分配利润的一定比例作为承诺的有197家。其中,47只股票承诺分红金额不低于2007年净利润的60%,而盐湖钾肥(000792)、水井坊(600779)和宁沪高速(600377)承诺分红比例最高,分别达到 2007年净利润的100%、90%和85%;此外,欧亚集团(600697)、八一钢铁(600581)和中远航运(600428)等10只个股,虽承诺2007年年报进行分红,但具体比例没有明确。预计2007年分红规模有望达到2500 亿,同比增长50%。大规模、高比例分红将会引起抢权效应,这是年报行情中与其他的业绩浪最为明显的不同,将会引起抢权效应。
此外,对于符合下列情况的公司也应该给予关注:其一,上市流通股本在2500万-8000万之间;其二,每股净资产在3元以上,当单期每股净资产超过5元时,发生扩股的机会非常大;其三,毛利率较高,在30%以上,行业持续景气。
每次的股票年报分红是市场必炒主题,这其中又以个股高配送最为惹人关注。目前,两市除苏泊尔(002032)公布10送10外,华泰证券研究报告分析认为,具备高送转潜力的还包括石基信息(002153)、山东海龙(000677)、潍柴动力(000338)、中信国安(000839)等,这类公司近期换手明显放大,显示有资金入市迹象。
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高分红高配送的个股含有众多不确定因素,市场表现又各不相同,在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情况下,行情把握难度很大,在操作时需要格外谨慎。
指标四:及时把握股东持股变动
按照规定,上市公司定期报告都需要对股东人数进行披露。上市公司股东持股情况的变化与其二级市场走势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首先,观察上市公司股东的新面孔。一只有多家基金管理公司重仓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其经营状况应该是具有竞争力的。被多家具有价值投资理念的基金重仓持有,说明其有明显的业绩增长优势。
其次,股东持股人数的变化。一般而言,股东户数增减变化与股价中期的涨跌幅呈现负相关。即股东户数越增加,股价往往表现低迷或者远落后于大盘;相反,股东户数越是减少,股价走势往往越是涨幅居前或相对抗跌。以2006年年报的情况看,股东户数环比大幅减少的前几名,其股价表现可谓惊人,典型的如云铝股份(000807)2006年第四季度股东总数43.5%环比减少了,股价却在2007年两个月里最大涨幅超过了51%。
无独有偶,作为基金投资者重仓的品种,瑞贝卡(600439)2006年四季度股东总数环比减少了33.5%,股价在2007年大涨超过了77%。另一方面,一些股东人数大幅增加的个股表现则相对一般,如中创信测、阳之光等。当然,股东人数的增加与减少并非决定股价涨跌的惟一因素,在用该指标选择个股时,应注意该指标的局限性。
第三,查看持股是机构还是大户。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人均持有数量越高,意味着该公司的股票有大户介入。如果这家公司的前十名大股东有证券投资基金或者证券公司,那么这家公司的股票一般就是市场关注的重中之重,日后该股无论从短线,还是从中线都会有较好的获利机会。
不过,投资者一定要结合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所处价位水平。如果这些所谓大机构重仓持有的品种已经高高在上,可能会被套牢。如果上市公司股东持有结构分散、股东频变、自然人股东持股比重较大,应当谨慎看之。
值得注意的是,如因年报时间披露较晚产生的滞后性,报告期股本规模发生变动可能产生不可比性,甚至可能被主力机构利用误导投资者。这些因素都可能会使股东人数分析带有一定片面性。不过,如果投资者可以结合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应该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指标五:全面了解股权激励情况
从2005年股权激励开始实施以来,一直进展缓慢,2006年下有过一个集中期,当时在半年内共公布董事会预案的公司有30 多家,之后便一直沉寂。直到2007年12月以来,股权激励重新兴起,12月至今共有13家公司公布董事会预案,是2005年以来数量最多的月份。
2007年年底,监管部门强调在年报披露前30日内和业绩预报或快报披露前10日内,上市公司不得进行股票期权的授权和行权。对此,市场人士认为,不少上市公司会赶在年报披露前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行权的条件就可以将2006年的财务指标作为基准。从上市公司今年的业绩预告来看,2007年净利润喜多忧少,不少公司的业绩同比都出现了增长,如果等到2007年年报发布之后再进行股权激励方案,考量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基数就必须用今年业绩,相比用2006年业绩作为基准,实施股权激励的门槛也就高得多了。
因此,近期暂停半年之久的股权激励再次重启,年报将会推动大盘从量变到质变,市场近期赚钱效应明显。特别是不少上市公司的股价在“5•30”之后就一直未创新高,10月以来的新一轮下跌,又使得股价泡沫进一步被挤压,很多公司的股价不再高高在上,而这也为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提供了契机,高管可以更低的行权价取得公司的股权,启动股权激励的热情再度燃起。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从效果来看,要关注的是股权激励实施以来未来业绩成长超预期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单纯的股权激励并不对投资构成实质性影响。而管理层受到股权激励,更加注重业务开拓或者成本管理,当但起更为清晰的职业经理人角色,才会对投资造成利好。从这个角度看,除了关注股权激励计划本身,更多的是要关心实施公司挖潜的潜力,是否要较好的增长空间能够给投资者以业绩上的惊喜。
小贴士:
15分钟速读上市公司年报
上市公司年报分为以下十个部分:
一、公司简介;二、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三、股东情况简介;四、股东大会简介;五、董事会公告;六、监事会报告;七、重要事项;八、财务会计报告;九、其他有关资料;十、备查文件。
在大概浏览完公司简介后,投资者需重点查看第二部分"会计数据摘要"。在其中可以看到最常用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的基本盈利能力。在这些数据中有一条叫"每股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一指标投资者应高度重视,它可以体现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是否真的赚到了利润。我们的市场有很多绩优公司不但不给投资者分红反而每每提出融资方案。仔细考察的话,这种公司的该项指标往往和每股收益相去甚远,也就是说公司只是纸上富贵,利润中的水分很大。
第三部分"股东情况"中可以找到一条"报告期末股东总人数",该数据对中小投资者很有帮助,如有条件的话可以找到公司最近一次公布的股东人数,两个数字对比,从股东人数的变化可以寻觅主力活动的蛛丝马迹。还可以用流通股数量除以股东人数,看看每一个股东的平均持股量也可以觉察到是否存在主力活动。
第四部分"公司财务状况"中包括若干小项,有三项必须要看。
1."公司财务状况"可以看到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总额的同比增长率,从中可以看出公司的发展趋势。
2.公司投资情况。特别是一些新股、次新股,要注意其投资项目的进展状况。
3.新年度的发展计划,寻找公司的发展计划中是否存在与市场热点吻合的地方。 第八部分"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三张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其中的利润表中会列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即通常所说的三费。通过三费可以考察出公司的内部管理能力,可以把三费的同比变化与第五部分中的净利润增长率加以对比,如三费的增幅高于净利润的增幅则说明公司的管理尚待加强。
以上述的方法读年报,一份报表15分钟即可观其大略,一些基本的要素也都包括了,投资者不妨一试。
根据历史经验,每年年报披露期间都会有一波年报行情。如今又到了沪深两市一年一度的年报披露时间,如何正确解读上市公司的年报,并从中把握投资良机,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财务数据和科目众多的事项报告,往往让投资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上市公司公布年报的时间往往滞后,而且是静态的,与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相对脱节。为此,本刊特意总结归纳了五大指标,已帮助投资者高效而省时的完成年报解读工作。
2008年1月至4月30日,是沪深两市2007年报的披露期,时间与去年相当,主要集中在3月份和4月份,80%以上的公司是在这两个月披露。以去年统计的情况看,盈利增长较好的却是在前两个月披露,特别是2月份,当月披露公司的全部净利润增长达到95%。因此,在即将到来的2月份,投资者也可以密切关注年报行情。
指标一:重点跟踪预增滞涨的个股
根据Wind的统计,截至到1月10日,共有63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07年的业绩预告。剔除业绩不能确定的26家,业绩预增的上市公司为314家,比重达到一半以上;业绩向好(包括预增、扭亏、略增、续盈)的上市公司达到484家,占比为3/4。
从对2006年年报的预测情况来看,分析师的预期一直在上调,但结果仍然普遍低于实际值。这主要以沪深300成分股为代表的核心蓝筹公司业绩超预期,导致全部A股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而非核心公司业绩反而低于预期。可见,分析师倾向于在乐观环境中不断上调预测值,但仍然低于实际值;在悲观环境中下调预测值,但仍然高于实际值。
在此种背景下,预测2007年的业绩预告往往会低于实际值,以带给投资者意外惊喜。以信息量较为丰富的2007年中报业绩为例,在业绩预增的上市公司之中,大部分的实际业绩与预告值相符,但仍然有23%的上市公司实际业绩超过预告值,而低于预告的比重只有13%。因此,对于2007年年报业绩,实际情况很有可能会比预报更为乐观。
分析师盈利预测调整和公司实际业绩基本吻合
“早起的鸟有虫吃”,业绩预增的个股在年报即将开始披露的时候最容易引起主力资金的关注。投资者可从两方面进行关注:
第一,在本轮行情中表现突出的个股有几类,股改股,以有色金属、新材料为首的资源类个股。而有些业绩稳定增长但不在市场热点中的个股涨幅滞后,部分个股存在明显的价值低估,近期值得重点关注。
第二,在大盘出现调整的情况下,涨幅滞后、业绩预增的个股相对安全。因此,投资者对于那些在前期出现了大幅上涨的预增股票,要保持谨慎,不宜追高。因为它们的预增行情已经透支,即使公布年报带来的上涨也有限。只有那些既兼顾预增,又具备行业龙头属性,但是在技术走势上,又属于严重滞涨的底部股票,在年报行情下,可能受到基金和游资两大资金的关注,有望掀起猛烈主升浪新高潮。
此外,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股价尚未超过2007年10月17日高点的预增股票。截至1月14日,426家公布业绩预增公司中131家股价仍未收复前期失地,其中保利地产、吉林敖东、神火股份、太钢不锈、中海发展等都是2006年收益0.80元以上,200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的。这类公司价值严重低估,可重点留意。
指标二:重基数轻比例的研判个股
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季报所提到的业绩增长幅度一般是与同期相比较而言,如果前期盈利或亏损的基数较小,即使业绩出现大幅的增加或亏损,也不能轻易地根据损溢幅度来决定投资动机。只看幅度将会使信息失真,这也是一些公司公布巨幅增长后股价表现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同样,有的亏损公司报表虽然亏损幅度同比并不大,但由于前期基数较大,则可能形成巨大的实际亏损,这也值得投资者注意。
以超声电子(000823)为例,该公司2006年一季报显示每股收益0.056元,主营业收入4亿元、增长51%;净利润2024万元、增长561%,单从增幅上来讲相当可观,由于基数过低,增长其实很有限,这也是公司公布巨幅增长后股股价表现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
从预增公司的情况来看,截至2008年1月9日,共有288家公司预计2007年度的净利润较之去年同期将有50%以上的增幅。但是,在43家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在400%以上的公司中,多数公司的高增长主要源于2006年的低基数,仅有建投能源、南山铝业、吉林敖东、关铝股份、华峰氨纶、海马股份、SST合金等7家公司2006年的每股收益在0.10元以上。
因此,尽管都是业绩大幅增加,但由于上市公司前年的基数不同,即使是同比例增长,各自的盈利能力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可见,投资者不能仅仅看到某些股票的同比增长比例高,就认为其盈利能力大大增强,还需考察上市公司前年的数据以及新的利润增长点。
当业绩增长的“白马”股基本上被市场发掘完毕后,有些投资者喜欢挖掘一些亏损股的年报行情,寻找一些同比亏损幅度不大的亏损股。但是有些股票之前长期亏损,亏损基数较大,只是在2007年亏损有所减缓,造成年报数据中,同比亏损幅度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股票可能马上要扭亏为赢,因为之前大亏损在2007年年报难以体现。因此,投资者在考察当期年报业绩增长或亏损幅度时,最好与前两至3年的年报进行比较。
此外,一些“巨亏”公司也往往有较好投机机会。特别是那些一次性清理公司历年包袱、轻装上阵的亏损公司就更要关注。因为年报的亏损一是反映了过去,有些公司去年亏损大,但今年已开始扭亏为盈。二是已经通过业绩预亏提前释放了风险,三是年报亮相之际便是利空出尽之时。
指标三:谨慎对待高分红高配送
从财务指标上看,上市公司实施分配的主要来源是未分配利润和资本公积金-股本溢价两个部分。通常情况下,用以评判上市公司分配能力的财务指标是每股未分配利润和每股资本公积金,数额最高,说明分配能力越强。另外,若要考量上市公司现金分配能力,还可以结合每股现金流量净额来分析,数额越高派现的能力就越强。如果每股未分配利润较高,而每股现金流量净额很小或为负值,那么,上市公司就仅具备高比例送股的能力。
在2000年以来的历次年报和半年报分红规模中,从2005年以来逐年增高,增长率也在扩大,2006 年底分红规模总额为1475 亿,同比增长54.14%;2007 年中期分红规模为137 亿,同比增长40.18%。
统计显示,目前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在股改方案中对未来分红作出承诺的共有266家。其中,分红承诺是以当年可分配利润的一定比例作为承诺的有197家。其中,47只股票承诺分红金额不低于2007年净利润的60%,而盐湖钾肥(000792)、水井坊(600779)和宁沪高速(600377)承诺分红比例最高,分别达到 2007年净利润的100%、90%和85%;此外,欧亚集团(600697)、八一钢铁(600581)和中远航运(600428)等10只个股,虽承诺2007年年报进行分红,但具体比例没有明确。预计2007年分红规模有望达到2500 亿,同比增长50%。大规模、高比例分红将会引起抢权效应,这是年报行情中与其他的业绩浪最为明显的不同,将会引起抢权效应。
此外,对于符合下列情况的公司也应该给予关注:其一,上市流通股本在2500万-8000万之间;其二,每股净资产在3元以上,当单期每股净资产超过5元时,发生扩股的机会非常大;其三,毛利率较高,在30%以上,行业持续景气。
每次的股票年报分红是市场必炒主题,这其中又以个股高配送最为惹人关注。目前,两市除苏泊尔(002032)公布10送10外,华泰证券研究报告分析认为,具备高送转潜力的还包括石基信息(002153)、山东海龙(000677)、潍柴动力(000338)、中信国安(000839)等,这类公司近期换手明显放大,显示有资金入市迹象。
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高分红高配送的个股含有众多不确定因素,市场表现又各不相同,在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情况下,行情把握难度很大,在操作时需要格外谨慎。
指标四:及时把握股东持股变动
按照规定,上市公司定期报告都需要对股东人数进行披露。上市公司股东持股情况的变化与其二级市场走势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首先,观察上市公司股东的新面孔。一只有多家基金管理公司重仓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其经营状况应该是具有竞争力的。被多家具有价值投资理念的基金重仓持有,说明其有明显的业绩增长优势。
其次,股东持股人数的变化。一般而言,股东户数增减变化与股价中期的涨跌幅呈现负相关。即股东户数越增加,股价往往表现低迷或者远落后于大盘;相反,股东户数越是减少,股价走势往往越是涨幅居前或相对抗跌。以2006年年报的情况看,股东户数环比大幅减少的前几名,其股价表现可谓惊人,典型的如云铝股份(000807)2006年第四季度股东总数43.5%环比减少了,股价却在2007年两个月里最大涨幅超过了51%。
无独有偶,作为基金投资者重仓的品种,瑞贝卡(600439)2006年四季度股东总数环比减少了33.5%,股价在2007年大涨超过了77%。另一方面,一些股东人数大幅增加的个股表现则相对一般,如中创信测、阳之光等。当然,股东人数的增加与减少并非决定股价涨跌的惟一因素,在用该指标选择个股时,应注意该指标的局限性。
第三,查看持股是机构还是大户。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人均持有数量越高,意味着该公司的股票有大户介入。如果这家公司的前十名大股东有证券投资基金或者证券公司,那么这家公司的股票一般就是市场关注的重中之重,日后该股无论从短线,还是从中线都会有较好的获利机会。
不过,投资者一定要结合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所处价位水平。如果这些所谓大机构重仓持有的品种已经高高在上,可能会被套牢。如果上市公司股东持有结构分散、股东频变、自然人股东持股比重较大,应当谨慎看之。
值得注意的是,如因年报时间披露较晚产生的滞后性,报告期股本规模发生变动可能产生不可比性,甚至可能被主力机构利用误导投资者。这些因素都可能会使股东人数分析带有一定片面性。不过,如果投资者可以结合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应该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指标五:全面了解股权激励情况
从2005年股权激励开始实施以来,一直进展缓慢,2006年下有过一个集中期,当时在半年内共公布董事会预案的公司有30 多家,之后便一直沉寂。直到2007年12月以来,股权激励重新兴起,12月至今共有13家公司公布董事会预案,是2005年以来数量最多的月份。
2007年年底,监管部门强调在年报披露前30日内和业绩预报或快报披露前10日内,上市公司不得进行股票期权的授权和行权。对此,市场人士认为,不少上市公司会赶在年报披露前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行权的条件就可以将2006年的财务指标作为基准。从上市公司今年的业绩预告来看,2007年净利润喜多忧少,不少公司的业绩同比都出现了增长,如果等到2007年年报发布之后再进行股权激励方案,考量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基数就必须用今年业绩,相比用2006年业绩作为基准,实施股权激励的门槛也就高得多了。
因此,近期暂停半年之久的股权激励再次重启,年报将会推动大盘从量变到质变,市场近期赚钱效应明显。特别是不少上市公司的股价在“5•30”之后就一直未创新高,10月以来的新一轮下跌,又使得股价泡沫进一步被挤压,很多公司的股价不再高高在上,而这也为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提供了契机,高管可以更低的行权价取得公司的股权,启动股权激励的热情再度燃起。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从效果来看,要关注的是股权激励实施以来未来业绩成长超预期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单纯的股权激励并不对投资构成实质性影响。而管理层受到股权激励,更加注重业务开拓或者成本管理,当但起更为清晰的职业经理人角色,才会对投资造成利好。从这个角度看,除了关注股权激励计划本身,更多的是要关心实施公司挖潜的潜力,是否要较好的增长空间能够给投资者以业绩上的惊喜。
小贴士:
15分钟速读上市公司年报
上市公司年报分为以下十个部分:
一、公司简介;二、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三、股东情况简介;四、股东大会简介;五、董事会公告;六、监事会报告;七、重要事项;八、财务会计报告;九、其他有关资料;十、备查文件。
在大概浏览完公司简介后,投资者需重点查看第二部分"会计数据摘要"。在其中可以看到最常用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的基本盈利能力。在这些数据中有一条叫"每股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一指标投资者应高度重视,它可以体现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是否真的赚到了利润。我们的市场有很多绩优公司不但不给投资者分红反而每每提出融资方案。仔细考察的话,这种公司的该项指标往往和每股收益相去甚远,也就是说公司只是纸上富贵,利润中的水分很大。
第三部分"股东情况"中可以找到一条"报告期末股东总人数",该数据对中小投资者很有帮助,如有条件的话可以找到公司最近一次公布的股东人数,两个数字对比,从股东人数的变化可以寻觅主力活动的蛛丝马迹。还可以用流通股数量除以股东人数,看看每一个股东的平均持股量也可以觉察到是否存在主力活动。
第四部分"公司财务状况"中包括若干小项,有三项必须要看。
1."公司财务状况"可以看到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总额的同比增长率,从中可以看出公司的发展趋势。
2.公司投资情况。特别是一些新股、次新股,要注意其投资项目的进展状况。
3.新年度的发展计划,寻找公司的发展计划中是否存在与市场热点吻合的地方。 第八部分"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三张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其中的利润表中会列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即通常所说的三费。通过三费可以考察出公司的内部管理能力,可以把三费的同比变化与第五部分中的净利润增长率加以对比,如三费的增幅高于净利润的增幅则说明公司的管理尚待加强。
以上述的方法读年报,一份报表15分钟即可观其大略,一些基本的要素也都包括了,投资者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