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绩效管理是政府部门执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预算在部门的绩效管理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简述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内涵,分析预算合规控制与绩效管理的关系,讨论预算在绩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作用
一、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内涵
我国的预算管理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改革,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绩效理念的深入,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在预算的编制、审批等环节,都得到了规范化和合理化的设计。对于政府公共产品的管理,以往的合规控制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预算管理必须引入绩效控制,并把绩效控制作为导向。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执行需要编制合理的绩效目标,同时要科学的测算财政资金需求。做好这些基础的工作是更好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前提。 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历程正处于逐步探索的阶段,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率先启动了预算绩效管理的试点工作,要达到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不能一蹴而就。想要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预算绩效管理,我国还不具备充足的条件。
在预算绩效管理的体制中,绩效目标管理已不再局限于绩效目标的编制、审定,可根据地区具体实际,适当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预算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而政府部门主要为其提供项目信息和预期实现的效益对,根据第三方提供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来决定是否开展该项目。绩效预算在世界各国外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我国政府也要适当吸取各国的经验教训,制定有中国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二、预算合规控制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1.预算合规控制与绩效管理的特征
预算合规控制是对预算实施过程的控制,要求政府将每一笔公共收入和支出的数额明细、预算的执行与编制都界定在一定的制度要求范围之内。在预算合规控制的导向下,政府部门的每一笔资金都要使用到预先编制的计划的项目中去,不能任意改动。通过对各部门单位的收入支出活动进行约束,来控制单位经营的规模,便于监管和控制,使政府的活动有迹可循。绩效管理更侧重于评价结果,是以绩效的评估为核心,以提高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效率为最终目标,在绩效管理的导向下,节省开支、提高收益。而在具体的工作上,没有过多的规范限制,要赋予各部门充分的自由,对资金的使用也可凭主观意愿支配,不在设置约束,相对灵活。在绩效管理导向下,政府的经营活动必须做到可以量化,方便在每个年度对年度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也要形成书面的报告,供有关部门参考。预算合规控制侧重事中约束,规范过程,方法单一但实施规范。绩效管理的本质是为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侧重事后评价。不拘于过程和形式,只关注结果,实施起来更加的灵活。
2.预算合规控制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绩效管理是结果导向管理,结果导向管理理论认为相对于程序和规则,最重要的是结果。在编制预算时,不能单纯的对经费进行细化的划分,设定严格的规则,而是在设定基本的守则的前提下赋予相关部门更多的决定权,只为他们提供大的方向性的指引。考核各部门绩效的时候也不是考核是否按照规定行事,更多的是考核有没有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合规控制是绩效管理的基础,是保障绩效管理不偏离轨道的前提。绩效的灵活不能任由相关部门完全自主的从事预算管理,而是要遵循基本的规范,也就是合规控制。只有把握了合规控制的大方向才能让绩效的目标与预算的目标保持一致。绩效控制是合规控制的目标。部门的预算管理是要在保障合规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将资金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把绩效控制作为部门工作更高一层次的追求,鼓励部门在合规的前提下对部门工作进行创新,尽量做到资金的节约和结果的高效。合规控制与绩效管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部门工作达到较高水平的保障。
三、预算在绩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预算是绩效管理的着力点
政府机关的预算是在年初对政府部门一整个年度工作的前瞻,是根据部门一段时间的经营成果结合部门未来目标而制定的工作计划。预算的制定是在事前对部门的工作进行预测,并且设定计划。部门的绩效管理是针对预算的编制而设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得出评价结果。预算是绩效管理的着力点,没有了预算作为支撑,绩效管理的评价将失去评价的对象,也缺乏根据。绩效管理是为更好的完成预算而服务的,不能单独的架空执行。预算的作用是把绩效管理的目标步骤化,分为更加细化的阶段性工作,预算的累积就是绩效的最终目标。绩效管理要围绕预算来进行,对于预算中没有涉及的领域,部门无需评价完成质量的好坏。
2.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流程是绩效管理的核心
绩效管理设定的绩效考核目标应该紧贴部门的预算体制,设定更为严禁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部门的绩效考核都要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追根溯源是要服务于部门的日常管理,必须以实际工作作为依托。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针对于预算的评价系统,是部门对预算编制、执行效果的总评价。只有做到出色的执行预算,才能带动部门的整体绩效管理质量。预算绩效评价流程是绩效管理流程的主线,是其他工作绩效管理流程设置的参照。只有充分的考虑到预算评价流程,才能在此基础上设置整个部门范围内的流程体系。可以说,完成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和流程的设置是部门绩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最核心的部分。
3.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协同是绩效管理实施的保障
政府部门想要更好的发挥职能,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就需要做到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协同合作。政府的绩效管理工作不能单一的侧重于一个方面,要做到兼顾。预算是绩效管理的基础,绩效管理是预算的最终目标,二者缺一不可。政府的目的是要在设置合理预算计划的同时,充分的考虑绩效的高低,发挥资源的优势和价值。预算与绩效管理要形成一体化,在各级财政机关内部全面设置预算绩效管理的专门机构,使预算与绩效管理充分结合。绩效管理部门可以设置在预算管理部门之下,保证预算与绩效管理目标一致。建立全程动态监控机制,推进预算良性循环。预算实施的全国成都要在单位内部控制的控制之下,绩效管理要对预算执行进行全程的跟踪考核。
四、预算管理向绩效管理转型的策略
1.强化制度建设
要实现预算管理向绩效管理的转型,政府部门需做到强化绩效管理的法制建设,强化绩效管理的法律地位。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实用性较强的预算管理法,规定各地必须严格执行。建立权职对称的管理体制,注意不相容岗位的回避,保证各岗位之间的制衡关系。明确部门间的分工合作,在预算编制上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责任划分。强化各部门的主体地位,形成问责机制,保证部门在形式职权上的独立性。将绩效管理与部门的年度奖励挂钩,对绩效成绩差的部门要实行一定程度的惩罚,对成绩较好的部门可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定期开展绩效管理专业研讨会,交流各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发展的成果传达给每一个部门。
2.注重人才培养
政府部门要注重对绩效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本单位人才在绩效管理方面的专业素质。定期组织人员参加学术性的交流活动,保证人员学到最新的绩效管理办法。对于人才的吸收,可以采取自有人员和外来人员结合的方式。从社会上的第三方中介机构聘用较高水平的绩效管理人员,定期对单位内部的绩效工作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价单位预算的执行结果。外来人员可以保障分析结果的客观公正,并且节省了单位在人员培养上的成本。
参考文献:
[1]王金秀,白雪.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及其破解之道——兼论当前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选择.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年第1期
[2]李燕.预算向绩效管理转型的动因及路径选择.财政监督,2013年第3期
[3]罗建龙,夏伟芳.实施预算绩效前评价 推进绩效预算管理.财政监督,2015年第3期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作用
一、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内涵
我国的预算管理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改革,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绩效理念的深入,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在预算的编制、审批等环节,都得到了规范化和合理化的设计。对于政府公共产品的管理,以往的合规控制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预算管理必须引入绩效控制,并把绩效控制作为导向。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执行需要编制合理的绩效目标,同时要科学的测算财政资金需求。做好这些基础的工作是更好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前提。 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历程正处于逐步探索的阶段,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率先启动了预算绩效管理的试点工作,要达到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不能一蹴而就。想要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预算绩效管理,我国还不具备充足的条件。
在预算绩效管理的体制中,绩效目标管理已不再局限于绩效目标的编制、审定,可根据地区具体实际,适当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预算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而政府部门主要为其提供项目信息和预期实现的效益对,根据第三方提供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来决定是否开展该项目。绩效预算在世界各国外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我国政府也要适当吸取各国的经验教训,制定有中国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二、预算合规控制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1.预算合规控制与绩效管理的特征
预算合规控制是对预算实施过程的控制,要求政府将每一笔公共收入和支出的数额明细、预算的执行与编制都界定在一定的制度要求范围之内。在预算合规控制的导向下,政府部门的每一笔资金都要使用到预先编制的计划的项目中去,不能任意改动。通过对各部门单位的收入支出活动进行约束,来控制单位经营的规模,便于监管和控制,使政府的活动有迹可循。绩效管理更侧重于评价结果,是以绩效的评估为核心,以提高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效率为最终目标,在绩效管理的导向下,节省开支、提高收益。而在具体的工作上,没有过多的规范限制,要赋予各部门充分的自由,对资金的使用也可凭主观意愿支配,不在设置约束,相对灵活。在绩效管理导向下,政府的经营活动必须做到可以量化,方便在每个年度对年度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也要形成书面的报告,供有关部门参考。预算合规控制侧重事中约束,规范过程,方法单一但实施规范。绩效管理的本质是为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侧重事后评价。不拘于过程和形式,只关注结果,实施起来更加的灵活。
2.预算合规控制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绩效管理是结果导向管理,结果导向管理理论认为相对于程序和规则,最重要的是结果。在编制预算时,不能单纯的对经费进行细化的划分,设定严格的规则,而是在设定基本的守则的前提下赋予相关部门更多的决定权,只为他们提供大的方向性的指引。考核各部门绩效的时候也不是考核是否按照规定行事,更多的是考核有没有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合规控制是绩效管理的基础,是保障绩效管理不偏离轨道的前提。绩效的灵活不能任由相关部门完全自主的从事预算管理,而是要遵循基本的规范,也就是合规控制。只有把握了合规控制的大方向才能让绩效的目标与预算的目标保持一致。绩效控制是合规控制的目标。部门的预算管理是要在保障合规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将资金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把绩效控制作为部门工作更高一层次的追求,鼓励部门在合规的前提下对部门工作进行创新,尽量做到资金的节约和结果的高效。合规控制与绩效管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部门工作达到较高水平的保障。
三、预算在绩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预算是绩效管理的着力点
政府机关的预算是在年初对政府部门一整个年度工作的前瞻,是根据部门一段时间的经营成果结合部门未来目标而制定的工作计划。预算的制定是在事前对部门的工作进行预测,并且设定计划。部门的绩效管理是针对预算的编制而设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得出评价结果。预算是绩效管理的着力点,没有了预算作为支撑,绩效管理的评价将失去评价的对象,也缺乏根据。绩效管理是为更好的完成预算而服务的,不能单独的架空执行。预算的作用是把绩效管理的目标步骤化,分为更加细化的阶段性工作,预算的累积就是绩效的最终目标。绩效管理要围绕预算来进行,对于预算中没有涉及的领域,部门无需评价完成质量的好坏。
2.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流程是绩效管理的核心
绩效管理设定的绩效考核目标应该紧贴部门的预算体制,设定更为严禁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部门的绩效考核都要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追根溯源是要服务于部门的日常管理,必须以实际工作作为依托。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针对于预算的评价系统,是部门对预算编制、执行效果的总评价。只有做到出色的执行预算,才能带动部门的整体绩效管理质量。预算绩效评价流程是绩效管理流程的主线,是其他工作绩效管理流程设置的参照。只有充分的考虑到预算评价流程,才能在此基础上设置整个部门范围内的流程体系。可以说,完成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和流程的设置是部门绩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最核心的部分。
3.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协同是绩效管理实施的保障
政府部门想要更好的发挥职能,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就需要做到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协同合作。政府的绩效管理工作不能单一的侧重于一个方面,要做到兼顾。预算是绩效管理的基础,绩效管理是预算的最终目标,二者缺一不可。政府的目的是要在设置合理预算计划的同时,充分的考虑绩效的高低,发挥资源的优势和价值。预算与绩效管理要形成一体化,在各级财政机关内部全面设置预算绩效管理的专门机构,使预算与绩效管理充分结合。绩效管理部门可以设置在预算管理部门之下,保证预算与绩效管理目标一致。建立全程动态监控机制,推进预算良性循环。预算实施的全国成都要在单位内部控制的控制之下,绩效管理要对预算执行进行全程的跟踪考核。
四、预算管理向绩效管理转型的策略
1.强化制度建设
要实现预算管理向绩效管理的转型,政府部门需做到强化绩效管理的法制建设,强化绩效管理的法律地位。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实用性较强的预算管理法,规定各地必须严格执行。建立权职对称的管理体制,注意不相容岗位的回避,保证各岗位之间的制衡关系。明确部门间的分工合作,在预算编制上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责任划分。强化各部门的主体地位,形成问责机制,保证部门在形式职权上的独立性。将绩效管理与部门的年度奖励挂钩,对绩效成绩差的部门要实行一定程度的惩罚,对成绩较好的部门可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定期开展绩效管理专业研讨会,交流各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发展的成果传达给每一个部门。
2.注重人才培养
政府部门要注重对绩效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本单位人才在绩效管理方面的专业素质。定期组织人员参加学术性的交流活动,保证人员学到最新的绩效管理办法。对于人才的吸收,可以采取自有人员和外来人员结合的方式。从社会上的第三方中介机构聘用较高水平的绩效管理人员,定期对单位内部的绩效工作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价单位预算的执行结果。外来人员可以保障分析结果的客观公正,并且节省了单位在人员培养上的成本。
参考文献:
[1]王金秀,白雪.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及其破解之道——兼论当前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选择.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年第1期
[2]李燕.预算向绩效管理转型的动因及路径选择.财政监督,2013年第3期
[3]罗建龙,夏伟芳.实施预算绩效前评价 推进绩效预算管理.财政监督,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