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创新能力,许多人自然地会想到发明一点新东西。其实。创新所覆盖的范围与内容要广得多,并有个人与团体的创新能力之分。团体的创新能力是在个人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再加上制度、程序、组织与执行所形成。
本文介绍了专家们对创新的多维观点与经验,以及有关创新的世界性学术活动与信息资源。对每天都在考虑个人成长以及商业创新的同行们,希望能带来一个引入点、起始点或转折点。
头脑风暴与CPSI
科技界都熟悉“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也称作思维共振、思维激荡)这种自由讨论、集思广益的创意方法,它由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在1948年首先提出。直到今天,其仍然是孕育创意的最佳方法。
头脑风暴法力图通过一定的讨论程序与规则,来保证创造性讨论的有效性。其关键程序包括:“确定议题→会前准备→确定人选→明确分工→规定纪律→掌握时间”。
一次成功的头脑风暴,更关键的是探讨方式和参与者的心态转变,通过“自由畅谈、延迟评判、禁止批评、追求数量”,确保充分、非评价性和无偏见的交流。
1954年,“头脑风暴法”创立者奥斯本组建了“创新教育基金会”(CEF,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并共同创立了创造性问题解决研讨会(CPSI,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Institute,www.cpsiconference.com),成为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创意会议。今年的会议于6月21日-24日在美国麻省理工波士顿分校举行。
历年来参会的全球大企业包括3M、美国航空、蓝十字一蓝盾保险、IBM、微软、联邦快递、UPS、Home Depot、英特尔、万事达、诺基亚、摩托罗拉、花旗集团……
参与、成长和乐趣,是CPSI的三大宗旨——
★参与:与国际社会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职业的志同道合的人士探讨分享创造力和创新的每一个方面;
★成长:了解创新的技术和方法、立即用于个人和工作场所,不断保持竞争力;
★乐趣:置身于动态、多维、充满合作、游戏性、开放性、挑战精神和明确目标的学习环境。
CPSI很好地验证了爱迪生所言之“创造性的革命”,即“每个人都能产生出深刻的创意,因为只需要进行培训及刻苦思考,就可以像锻炼肌肉一样地开发大脑!”
CPSI 2009的创新视点
在今年CPSI上,爱迪生的后人萨拉·米勒·考迪葛特发表了主题演讲《让创新能力之根蔓延》。两年前,萨拉与创造力专家迈克尔·盖尔布曾合著《像爱迪生那样创新:美国最伟大发明者成功的五个系统方法》,该书总结的五种方法包括——
★解决方法为中心的心态:如何坚定不移地保持寻求解决办法作为中心目标;
★灵活多样的思考:如何兼顾多个项目,创造许多想法和创造性地进行跨领域的关联思考,或在研发中能发现及判别数据及现象所代表的模式:
★全线作战:如何管理和平衡巨大的工作量与社会生活、家庭和其他义务;
★智囊团协作:如何把合适的人组织在一起,以达到使各人的个人智力产生乘数效应;
★创造超价值:如何向现有的市场推销所有的创新成果,如何向潜在客户提供价值。
非常有价值的是,该书第九章《爱迪生创新基础教育》给出详细的方法去评测自己的创新能力素养,以及如何订出计划去进行自我培养发展。简约归纳为三步——
★第1步:按书中给出的评测表格来分别为自己的五种创新能力素养计分;
★第2步:对比爱迪生创新素养蓝图,找出自身创新能力素养的优势和差距;
★第3步:订出创新能力素养自我培养发展计划。
在这次研讨会上,索亚博士的讲演题目是《天才团队》,通过全球最具创新性企业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他阐述了常导致“头脑风暴”失败的一些原因、如何管理团队的创意以及如何组建一个成功天才团队。
身为作曲家和多项唱片白金奖得主的克劳德斯坦,还是一名权威企业培训专家,他用音乐的思维、在总结性演讲《转型领袖的声音》中揭示,“每个人都有着深刻的和富有想象力的内在声音,它来自于我们的天生本能,但我们却缺乏利用它的技巧。作为创新能力研究领域的领导人物,掌握情感和语言的力量去激励他人采取行动,是事业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
发明家、企业家迪安·卡门的主讲题目为《创新过程:严峻的现实和一些严肃建议》。迪安卡门是德克研究与发展公司的创始人,拥有超过440项美国及全球专利,大大开拓了全球医疗保健的创新前沿!其著名的发明包括糖尿病患者用的穿戴式胰岛素泵、便携式腹膜透析机、“独立IBOT”行动系统,和“塞格威”人运送车。令卡门先生更自豪的成就,乃成立“FIRST——灵感和识别的科学和技术”组织(For Inspi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ttp://www.usfirst.org/),致力于推动下一代了解、使用和享受科学技术。
李开复:如何做最好的创新
在讨论“什么是最好的创新”时,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说:“新颖、有用和可行性,是创新的三大要素……创新的价值,取决于其在上述三方面的综合表现。好的创新者应该是一个既有新颖的想法,又理解用户需求,并能用实践将创意变成现实的人。第一种品质像科学家,第二种像市场人员,第三种则像工程师——一旦这三种品质结合于一身,做出最好的创新就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了。”
李开复列出的五项创新准则包摇“洞悉未来、打破陈规、追求简约、以人为本和承受风险。”
洞悉未来,首先创新者了解未来的用户需求,要做到这一点,虽然应该重视用户,但不能完全听取用户的意见,因为用户不可能有足够的前瞻性和对技术发展规律的理解。这一点有赖于创新者的正确预测和判断。
1913年,在逝世前不久,爱迪生告诉朋友亨利·福特(后来的汽车大王)和哈维,“我愿意把钱投资在开发太阳能。这是何等巨大的能量源泉,希望不必等到石油和煤炭耗尽之前,人类能把这问题解决了。”可惜几乎将近一百年后的今天,虽然光伏产业得到广泛重视,但全球还是没有投入足够的努力!
对于“打破陈规”,李开复这样说:“创新的最大障碍就是无法脱离固有的思维定势或思维框架,如果不能打破陈规,那无论对未来需求有多么清楚的认识,创新者也无法想出最有效、最新颖的解决之道。”
关于“培养创新力”,李开复提出五项建议:“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遇到问题时,试着从不同角度思考;多问问题,才能更深理解;动手实践;追随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讨论
笔者认为,在众多学者的意见中,对于获取新创意最关键的是如下三项:洞悉未来、打破陈规、灵活多样的思考。
在讨论本文写作时,《中国数字电视》总编包冉提出:“国内电视运营者面临既有的商业范式十分明确且强大,对创新思维带来桎梏,该如何通过有效的创新取得商业突破和成功?”
的确,中国广电的发展受很多制度和政策制约,这些不能单靠广电系统来解决。但广电系统必须尽最大努力去促进自身的解放。比如,一定要从国家整体科学发展的角度,向上级政策制定部门提供数据、分析与解决方案。广电呐总局与科技部有关NGB的协作协议,思路很好,但也暴露出双方没能在下一代网络初始阶段就协同合作的重大缺陷。
目前,就广电本身来说,如何在现有制度及政策框架下,通过创新取得发展,生死攸关!
除了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广电系统的整体结构是否需要做出重大调整?条块分割的广电现状,大大地削弱了行业的整体力量;小团体的局部短期利益,制约了进行任何改变的灵活性。不解决这个内在问题,恐怕会严重地影响到充分利用外部条件的有利变化,不失时机地创新突破。
笔者认为,最近发改委提出“广电与电信双向进入”的体制改革政策指向,就是外部条件的有利变化,并提供了一个巨大机遇!
面对这个非常有潜力的机会,广电系统内部需要抓紧时机,以非常重视的认真态度展开“头脑风暴”式讨论,形成内部组织、商业模式和技术体系等全面创新战略计划与实施措施。
并且,因为是“双向进入”,这就决定了问题的紧迫性!电信运营商得益于行业整合重组及多年市场竞争磨练,拥有强大的备战优势。其实,竞争总是好事,说句题外话,笔者认为先培养起各行业竞争意识及竞争力,然后才加入WTO才是增强整个国家竞争力的明智之举。
“机不可失,时不待我”,祝愿广电能充满信心地以一个崭新面貌取得历史性的新突破!
本文介绍了专家们对创新的多维观点与经验,以及有关创新的世界性学术活动与信息资源。对每天都在考虑个人成长以及商业创新的同行们,希望能带来一个引入点、起始点或转折点。
头脑风暴与CPSI
科技界都熟悉“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也称作思维共振、思维激荡)这种自由讨论、集思广益的创意方法,它由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在1948年首先提出。直到今天,其仍然是孕育创意的最佳方法。
头脑风暴法力图通过一定的讨论程序与规则,来保证创造性讨论的有效性。其关键程序包括:“确定议题→会前准备→确定人选→明确分工→规定纪律→掌握时间”。
一次成功的头脑风暴,更关键的是探讨方式和参与者的心态转变,通过“自由畅谈、延迟评判、禁止批评、追求数量”,确保充分、非评价性和无偏见的交流。
1954年,“头脑风暴法”创立者奥斯本组建了“创新教育基金会”(CEF,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并共同创立了创造性问题解决研讨会(CPSI,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Institute,www.cpsiconference.com),成为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创意会议。今年的会议于6月21日-24日在美国麻省理工波士顿分校举行。
历年来参会的全球大企业包括3M、美国航空、蓝十字一蓝盾保险、IBM、微软、联邦快递、UPS、Home Depot、英特尔、万事达、诺基亚、摩托罗拉、花旗集团……
参与、成长和乐趣,是CPSI的三大宗旨——
★参与:与国际社会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职业的志同道合的人士探讨分享创造力和创新的每一个方面;
★成长:了解创新的技术和方法、立即用于个人和工作场所,不断保持竞争力;
★乐趣:置身于动态、多维、充满合作、游戏性、开放性、挑战精神和明确目标的学习环境。
CPSI很好地验证了爱迪生所言之“创造性的革命”,即“每个人都能产生出深刻的创意,因为只需要进行培训及刻苦思考,就可以像锻炼肌肉一样地开发大脑!”
CPSI 2009的创新视点
在今年CPSI上,爱迪生的后人萨拉·米勒·考迪葛特发表了主题演讲《让创新能力之根蔓延》。两年前,萨拉与创造力专家迈克尔·盖尔布曾合著《像爱迪生那样创新:美国最伟大发明者成功的五个系统方法》,该书总结的五种方法包括——
★解决方法为中心的心态:如何坚定不移地保持寻求解决办法作为中心目标;
★灵活多样的思考:如何兼顾多个项目,创造许多想法和创造性地进行跨领域的关联思考,或在研发中能发现及判别数据及现象所代表的模式:
★全线作战:如何管理和平衡巨大的工作量与社会生活、家庭和其他义务;
★智囊团协作:如何把合适的人组织在一起,以达到使各人的个人智力产生乘数效应;
★创造超价值:如何向现有的市场推销所有的创新成果,如何向潜在客户提供价值。
非常有价值的是,该书第九章《爱迪生创新基础教育》给出详细的方法去评测自己的创新能力素养,以及如何订出计划去进行自我培养发展。简约归纳为三步——
★第1步:按书中给出的评测表格来分别为自己的五种创新能力素养计分;
★第2步:对比爱迪生创新素养蓝图,找出自身创新能力素养的优势和差距;
★第3步:订出创新能力素养自我培养发展计划。
在这次研讨会上,索亚博士的讲演题目是《天才团队》,通过全球最具创新性企业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他阐述了常导致“头脑风暴”失败的一些原因、如何管理团队的创意以及如何组建一个成功天才团队。
身为作曲家和多项唱片白金奖得主的克劳德斯坦,还是一名权威企业培训专家,他用音乐的思维、在总结性演讲《转型领袖的声音》中揭示,“每个人都有着深刻的和富有想象力的内在声音,它来自于我们的天生本能,但我们却缺乏利用它的技巧。作为创新能力研究领域的领导人物,掌握情感和语言的力量去激励他人采取行动,是事业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
发明家、企业家迪安·卡门的主讲题目为《创新过程:严峻的现实和一些严肃建议》。迪安卡门是德克研究与发展公司的创始人,拥有超过440项美国及全球专利,大大开拓了全球医疗保健的创新前沿!其著名的发明包括糖尿病患者用的穿戴式胰岛素泵、便携式腹膜透析机、“独立IBOT”行动系统,和“塞格威”人运送车。令卡门先生更自豪的成就,乃成立“FIRST——灵感和识别的科学和技术”组织(For Inspi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ttp://www.usfirst.org/),致力于推动下一代了解、使用和享受科学技术。
李开复:如何做最好的创新
在讨论“什么是最好的创新”时,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说:“新颖、有用和可行性,是创新的三大要素……创新的价值,取决于其在上述三方面的综合表现。好的创新者应该是一个既有新颖的想法,又理解用户需求,并能用实践将创意变成现实的人。第一种品质像科学家,第二种像市场人员,第三种则像工程师——一旦这三种品质结合于一身,做出最好的创新就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了。”
李开复列出的五项创新准则包摇“洞悉未来、打破陈规、追求简约、以人为本和承受风险。”
洞悉未来,首先创新者了解未来的用户需求,要做到这一点,虽然应该重视用户,但不能完全听取用户的意见,因为用户不可能有足够的前瞻性和对技术发展规律的理解。这一点有赖于创新者的正确预测和判断。
1913年,在逝世前不久,爱迪生告诉朋友亨利·福特(后来的汽车大王)和哈维,“我愿意把钱投资在开发太阳能。这是何等巨大的能量源泉,希望不必等到石油和煤炭耗尽之前,人类能把这问题解决了。”可惜几乎将近一百年后的今天,虽然光伏产业得到广泛重视,但全球还是没有投入足够的努力!
对于“打破陈规”,李开复这样说:“创新的最大障碍就是无法脱离固有的思维定势或思维框架,如果不能打破陈规,那无论对未来需求有多么清楚的认识,创新者也无法想出最有效、最新颖的解决之道。”
关于“培养创新力”,李开复提出五项建议:“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遇到问题时,试着从不同角度思考;多问问题,才能更深理解;动手实践;追随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讨论
笔者认为,在众多学者的意见中,对于获取新创意最关键的是如下三项:洞悉未来、打破陈规、灵活多样的思考。
在讨论本文写作时,《中国数字电视》总编包冉提出:“国内电视运营者面临既有的商业范式十分明确且强大,对创新思维带来桎梏,该如何通过有效的创新取得商业突破和成功?”
的确,中国广电的发展受很多制度和政策制约,这些不能单靠广电系统来解决。但广电系统必须尽最大努力去促进自身的解放。比如,一定要从国家整体科学发展的角度,向上级政策制定部门提供数据、分析与解决方案。广电呐总局与科技部有关NGB的协作协议,思路很好,但也暴露出双方没能在下一代网络初始阶段就协同合作的重大缺陷。
目前,就广电本身来说,如何在现有制度及政策框架下,通过创新取得发展,生死攸关!
除了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广电系统的整体结构是否需要做出重大调整?条块分割的广电现状,大大地削弱了行业的整体力量;小团体的局部短期利益,制约了进行任何改变的灵活性。不解决这个内在问题,恐怕会严重地影响到充分利用外部条件的有利变化,不失时机地创新突破。
笔者认为,最近发改委提出“广电与电信双向进入”的体制改革政策指向,就是外部条件的有利变化,并提供了一个巨大机遇!
面对这个非常有潜力的机会,广电系统内部需要抓紧时机,以非常重视的认真态度展开“头脑风暴”式讨论,形成内部组织、商业模式和技术体系等全面创新战略计划与实施措施。
并且,因为是“双向进入”,这就决定了问题的紧迫性!电信运营商得益于行业整合重组及多年市场竞争磨练,拥有强大的备战优势。其实,竞争总是好事,说句题外话,笔者认为先培养起各行业竞争意识及竞争力,然后才加入WTO才是增强整个国家竞争力的明智之举。
“机不可失,时不待我”,祝愿广电能充满信心地以一个崭新面貌取得历史性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