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充分运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运动的属性,建立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培养模式,通过体育锻拣,以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076-02
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的基本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做到“育体和育心相结合”。有效地运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运动的属性,建立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培养模式,对于挖掘体育教学的内涵、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模式建立的依据
1、体育教学的特点
在以运动为媒介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与其它学科不同,师生双方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方式不单有语言的,而且还有非语言的。这种非语言的交往,主要是靠身体的动作、表情、跟神等活动来实现。体育教学中,师生是以非语言的交往为背景而展开的。教师通过学生的整个活动来理解学生,学生则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通过体育锻炼,互相之间以打破隔阂,进而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活动,通过展开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交往的过程,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从而实现有效调整学生心理的目的。这是体育教学过程所特有的属性。
2、体育运动的属性
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的形态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伺时通过体育锻炼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不同的项目对人体的机能和心理环境的调节作用,产生不同的效果。
2.1足球、排球、篮球、接力跑等集体类项目,可以改善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不习惯交往、培养集体主义、豁达宽广的胸怀。
2.2单双杠、武术等勇敢类项目,可以改善学生胆怯的毛病,培养勇敢无畏精神去战胜困难。
2.3乒乓球、羽毛球、跨栏、跳高等快速类项目,可以改善学生遇事犹豫不决、患得患失的习惯,培养果敢性格,应急反应能力。
2.4跳绳、俯卧撑、健美等耐受力项目。可以改善学生做事信心不足、半途而废、总担心完不成任务的习惯,培养做事的自信心、进耽心。
二、建立模式的教学方法
1、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
区别对待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建立在学生身体素质上,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学生自身身体运动实现的。在实际教学中,依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确立不同的目标,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使更多的学生,从动作的学习到动作的完成过程,产生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是建立模式的前提。
2、充分发挥非语言交往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非语言交往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应从动作的讲解示范、保护与帮助、站立动作的姿态,以及完成示范动作的面部表情等方面充分展示给学生,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尽量缩小师生的情感距离,真正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平等交往,使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进一步加强,形成良好的团体意识,促进情感的交流。这是建立模式的必要条件。
3、暗示、诱导、鼓励的应用
暗示、诱导、鼓励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教师时机的选择和态度体现尤为重要。如一个眼神、一声叫好,都要恰如其分,让学生产生一个亲切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心,这是建立模式的有效方法。
三、心理健康的实施途径
1、思想观念的转变
思想观念的转变不仅指体育教师,应该是全社会的,包括各个领域,以及家长、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转变观念,切实把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要事情来抓。
2、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
2.1教学上多借助多媒体手段,用录像把学生的动作录下来,让学生自己和正确动作比较,使学生对动作有直观了解,提高兴趣,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有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2教学中运用放松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如奥地利精神病专家舒尔兹指出的自主训练方法以及呼吸锻炼、深思、表象训练等方法。
3、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3.1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对待学生要公正,注意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要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做到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3.2教会学生缓解人际关系紧张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处理问题内因是决定因素,要教会学生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第二条是可以控制和改变自己。
四、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体育教学内容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学体育教学内容既要充分考虑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又要考虑如何培养体育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通过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内容本身所蕴藏的创新特点和教育功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多人合作持球同步跑”、“跳背比赛”等游戏以及篮球课中的“三攻二”、“二防三”战术配合;排球课和足球课中的基本战术配合;田径课中的接力赛跑;体操课中的组合练习以及群众体育中的拔河竞赛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让他们体验到集体力量和团队精神,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有效地调节和改善偏执、敌对、抑郁、人际关系敏感以及学生压力紧张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2、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学体育教学不但是“教”与“学”的双边关系,还必须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来促进身体器官和机能的发展,如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快乐教学法、创新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优化组合,灵活运用,把启发诱导和学生自学结合起来,使启发式的“教”和创造性的“学”有机统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体验到快乐和成功。如在鱼跃前滚翻动作练习中,为了让学生跃起一定的高度,加厚海绵垫,或在练习者前方60-80cm处拉起一条横绳;又如在体操课中,有目的有侧重点地做好学生练习时的自我和相互保护与帮助,有助于调节和改善学生的恐惧、抑郁、偏执等心理症状,并有助于建立师生和生与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3、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助于增进心理健康
非智力因素这概念是美国心理测量家魏克斯勒通过长期实验,大量测试后,在1950年正式提出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习惯和灵感等非智力因素。例如我们在教学中,积极运用激励机制,对学生微小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对少数身体较差及存在心理障碍学生,采取集中“助威”“掌声鼓励”“语言称赞”等形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使他们经常体验到愉快和成功的喜悦,满足学生心理和精神的需要。当学生有不良情绪出现时,不要草率批评当事人,要耐心听取解释。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多采用目光暗示,走近提醒,沉默警示,侧面教育,引导学生自己认识错误,淡化对立情绪,突出教学的情感功能。而这些在学习过程中动机的确定,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兴趣的培养,性格的优化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是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
五、心理健康培养模式图
(如下图)
六、建议与措施
1、建议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每一学科、贯穿每一节课堂,让全校老师齐抓共管,同时社会、家庭也应积极配合,注重学生平时言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才。因此作为各体育老师,不仅要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同时教会学生懂得怎样科学用脑,劳逸结合;还应教会学生掌握1-2种自我身体锻炼方法,充分发挥体育功能的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在锻炼中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减弱或消除心理紧张,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
2、教材及教法的选择:选择符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材,适当养活竞技性强、难度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教材特点也要有趣多变,选择适宜的体育教学模式,如:成功体育教学模式、挫折体育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合作与竞争体育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群体教学模式等等,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会成功与失败、自尊与自信、勇敢与怯懦、个人与集体、合作与竞争、积极与消极、坚持与放弃等情绪体验,在锻炼中提高了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提高心理素质。
3、在体育课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因素、保健方法,使其能够在必要时及时地对自己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教会学生能运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诊断,并根据自我认知有针对性地编设运动健心处方进行自练、自控、自测、自评为一体的自我心理疗治能力。
七、总结
体育教学有改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任务,建立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模式、目的在于扩展体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体育教学应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树立新理念,改革教法和手段,使教学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高教学质量,积极运用体育疗法,开展体育心理卫生咨询活动,把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以维护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高亮.心理健康实施途径[J].中国学校体育,2002,1:54
[2]松田岩男.体育心理学参考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11
[3]季浏.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3)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076-02
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的基本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做到“育体和育心相结合”。有效地运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运动的属性,建立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培养模式,对于挖掘体育教学的内涵、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模式建立的依据
1、体育教学的特点
在以运动为媒介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与其它学科不同,师生双方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方式不单有语言的,而且还有非语言的。这种非语言的交往,主要是靠身体的动作、表情、跟神等活动来实现。体育教学中,师生是以非语言的交往为背景而展开的。教师通过学生的整个活动来理解学生,学生则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通过体育锻炼,互相之间以打破隔阂,进而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活动,通过展开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交往的过程,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从而实现有效调整学生心理的目的。这是体育教学过程所特有的属性。
2、体育运动的属性
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的形态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伺时通过体育锻炼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不同的项目对人体的机能和心理环境的调节作用,产生不同的效果。
2.1足球、排球、篮球、接力跑等集体类项目,可以改善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不习惯交往、培养集体主义、豁达宽广的胸怀。
2.2单双杠、武术等勇敢类项目,可以改善学生胆怯的毛病,培养勇敢无畏精神去战胜困难。
2.3乒乓球、羽毛球、跨栏、跳高等快速类项目,可以改善学生遇事犹豫不决、患得患失的习惯,培养果敢性格,应急反应能力。
2.4跳绳、俯卧撑、健美等耐受力项目。可以改善学生做事信心不足、半途而废、总担心完不成任务的习惯,培养做事的自信心、进耽心。
二、建立模式的教学方法
1、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
区别对待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建立在学生身体素质上,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学生自身身体运动实现的。在实际教学中,依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确立不同的目标,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使更多的学生,从动作的学习到动作的完成过程,产生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是建立模式的前提。
2、充分发挥非语言交往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非语言交往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应从动作的讲解示范、保护与帮助、站立动作的姿态,以及完成示范动作的面部表情等方面充分展示给学生,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尽量缩小师生的情感距离,真正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平等交往,使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进一步加强,形成良好的团体意识,促进情感的交流。这是建立模式的必要条件。
3、暗示、诱导、鼓励的应用
暗示、诱导、鼓励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教师时机的选择和态度体现尤为重要。如一个眼神、一声叫好,都要恰如其分,让学生产生一个亲切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心,这是建立模式的有效方法。
三、心理健康的实施途径
1、思想观念的转变
思想观念的转变不仅指体育教师,应该是全社会的,包括各个领域,以及家长、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转变观念,切实把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要事情来抓。
2、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
2.1教学上多借助多媒体手段,用录像把学生的动作录下来,让学生自己和正确动作比较,使学生对动作有直观了解,提高兴趣,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有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2教学中运用放松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如奥地利精神病专家舒尔兹指出的自主训练方法以及呼吸锻炼、深思、表象训练等方法。
3、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3.1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对待学生要公正,注意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要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做到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3.2教会学生缓解人际关系紧张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处理问题内因是决定因素,要教会学生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第二条是可以控制和改变自己。
四、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体育教学内容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学体育教学内容既要充分考虑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又要考虑如何培养体育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通过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内容本身所蕴藏的创新特点和教育功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多人合作持球同步跑”、“跳背比赛”等游戏以及篮球课中的“三攻二”、“二防三”战术配合;排球课和足球课中的基本战术配合;田径课中的接力赛跑;体操课中的组合练习以及群众体育中的拔河竞赛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让他们体验到集体力量和团队精神,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有效地调节和改善偏执、敌对、抑郁、人际关系敏感以及学生压力紧张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2、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学体育教学不但是“教”与“学”的双边关系,还必须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来促进身体器官和机能的发展,如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快乐教学法、创新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优化组合,灵活运用,把启发诱导和学生自学结合起来,使启发式的“教”和创造性的“学”有机统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体验到快乐和成功。如在鱼跃前滚翻动作练习中,为了让学生跃起一定的高度,加厚海绵垫,或在练习者前方60-80cm处拉起一条横绳;又如在体操课中,有目的有侧重点地做好学生练习时的自我和相互保护与帮助,有助于调节和改善学生的恐惧、抑郁、偏执等心理症状,并有助于建立师生和生与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3、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助于增进心理健康
非智力因素这概念是美国心理测量家魏克斯勒通过长期实验,大量测试后,在1950年正式提出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习惯和灵感等非智力因素。例如我们在教学中,积极运用激励机制,对学生微小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对少数身体较差及存在心理障碍学生,采取集中“助威”“掌声鼓励”“语言称赞”等形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使他们经常体验到愉快和成功的喜悦,满足学生心理和精神的需要。当学生有不良情绪出现时,不要草率批评当事人,要耐心听取解释。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多采用目光暗示,走近提醒,沉默警示,侧面教育,引导学生自己认识错误,淡化对立情绪,突出教学的情感功能。而这些在学习过程中动机的确定,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兴趣的培养,性格的优化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是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
五、心理健康培养模式图
(如下图)
六、建议与措施
1、建议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每一学科、贯穿每一节课堂,让全校老师齐抓共管,同时社会、家庭也应积极配合,注重学生平时言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才。因此作为各体育老师,不仅要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同时教会学生懂得怎样科学用脑,劳逸结合;还应教会学生掌握1-2种自我身体锻炼方法,充分发挥体育功能的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在锻炼中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减弱或消除心理紧张,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
2、教材及教法的选择:选择符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材,适当养活竞技性强、难度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教材特点也要有趣多变,选择适宜的体育教学模式,如:成功体育教学模式、挫折体育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合作与竞争体育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群体教学模式等等,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会成功与失败、自尊与自信、勇敢与怯懦、个人与集体、合作与竞争、积极与消极、坚持与放弃等情绪体验,在锻炼中提高了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提高心理素质。
3、在体育课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因素、保健方法,使其能够在必要时及时地对自己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教会学生能运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诊断,并根据自我认知有针对性地编设运动健心处方进行自练、自控、自测、自评为一体的自我心理疗治能力。
七、总结
体育教学有改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任务,建立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模式、目的在于扩展体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体育教学应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树立新理念,改革教法和手段,使教学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高教学质量,积极运用体育疗法,开展体育心理卫生咨询活动,把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以维护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高亮.心理健康实施途径[J].中国学校体育,2002,1:54
[2]松田岩男.体育心理学参考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11
[3]季浏.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