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索不达米亚在希腊语中是"位于河流之间的陆地"。是人类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但美索不达米亚的自然条件并没有像尼罗河谷地那么充足、优越。早期的人类文明同样无法解释生死和自然现象,并且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资源匮乏,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这一地区的众多民族在长期同大自然的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死观。
关键词:生死观;美索不达米亚;吉尔伽美什;地理环境
古美索不达米亚人也不相信来世复活,没有来世复生的思想。无论是早期的苏美尔人,还是后来的亚述人和巴比伦人,在他们的宗教思想里,都不存在极乐、永恒的后世。他们也没有救世主思想,认为这个世界的尽头不会诞生一个所谓的新的时代,人死了就意味着终结。
一、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死观
宗教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理解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思想纲领,它像一根线一样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连接在一起。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宗教,从苏美尔人到巴比伦人,其不同于古埃及宗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鲜明特点和人神关系,包含着人本主义因素。
一般来说,宗教是和神灵崇拜密切相关的。美索不达米亚国王与埃及的法老不同,他们不认为自己是神,而是被诸神选定的在世上代表诸神的伟大人物。跟埃及人比起来,美索不达米亚人几乎不会去期待自己死后的生活。但为了死者的幸福,人们还是要为死者定期举行祭礼仪式。人们相信,死者祭礼仪式的隆重程度和祭品数量的多少对死者在阴间的幸福有影响。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生前还是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能够顾及这些繁文缛节的大部分都是富人。
美索不达米亚人坚信神控制着整个宇宙以及宇宙中的一切。太阳,月亮,暴风,城市,灌溉工程,以及土地——每一个都是受神的管辖。美索不达米亚人认为神和恶魔无处不在。
而死亡,是神与人不可逾越的界限。人们相信是神的反复无常造成了美索不达米亚的生活里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有时,无法预料的洪水会冲破堤坝,淹没农田,毁坏庄稼和城市。其他时候,又会因为溢出的水不够多而导致庄稼因干旱而死。既然此生的生活尚且不能很好的安置,人们便竭尽心力考虑一些更加现实和实际的问题,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来世,死后世界和来世并不是不重要,实在是对于疲于奔命的两河流域居民没有这个闲暇时间来好好思考,所以人们便把更多的时间服务于这个此生,而非来世。
二、《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生死观
《吉尔伽美什》代表了古达美索不达米亚最高的文学成就,也是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死谜题探索的一个缩影。吉尔伽美什讨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命题,人类和死亡的斗争。它将苏美尔人的生死观阐释得更为彻底,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的悲剧体现了早期人类祖先探寻生命之谜的勇气,吉尔伽美什对永生的追寻展现了两河流域居民对永生的渴望,但追求永生之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永生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最终他明白,神在创造人类之初,就将死亡融入了他们命运的一部分。"能够飞升天堂的人在哪里?只有神能够永生。而人类,我们的日子屈指可数,我们在这天地间的存在像风的一个呼吸一样短暂。"
恩奇都死后,吉尔伽美什对死亡产生了强烈的恐惧,他感到死亡乃是人类最大的悲剧,因此决心探寻获得永生的奥秘。他冒死渡过死海后,终于找到了世界仅有的两个永生之人——乌特纳庇什提牟夫妇,他们是大洪水留下的幸存者。吉尔伽美什按照他的指点,潜入海底,摘取了可以让人长生不死的仙草。可是造化弄人,他從水底深渊中取得的仙草,却被一条蛇偷食。吉尔伽美什万念俱灰,涕泪纵横,最终一切努力都变成了幻影,无果而终。吉尔伽美什是最贴近神的存在,也是唯一接近过永生的凡人,然而他还是以失败告终。
三、地理环境与来世思想的产生
二十世纪西方史学界最有影响力,最有成就的学派"年鉴学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跨学科思想。如布罗代尔的《地中海》,作者运用地理学知识详细探讨了地中海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通过分析环境的作用来介绍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史。
同样,大河文明的生死观差异也和其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例如,文明时代古埃及的尼罗河有规律的涨水,泛滥,然后退落,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尼罗河的泛滥不仅没有对社会发展造成灾害,而且每次泛滥留下的泥土成为庄稼种植的沃土。使得埃及文明的发展几乎是连续的,可预期的,很少带有危险的不稳定因素,古埃及文明呈现出乐观自信、相信永恒的心理。在此生已经非常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有足够的闲暇思考来生的意义和死后世界。
但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情况则完全不一样。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位于北纬30线以北,地处干旱地带。夏天气温高达50C,冬天的平均降雨量不足10英寸,所以农业几乎全部依靠灌溉;北部河岸高起,两河相距较远,降水量稍多。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始终受着两大灾害的威胁,一是水旱灾害,二是土地的盐碱化。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泛滥量是不可预测的,因为它们依靠大量的雨水和从亚美尼亚以及库尔的斯坦山脉落下的雪水。如果连续几年缺雨少雪,就意味着干旱和饥荒;反之,一场大洪水经常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两河中的水冲破堤岸,弱不禁风的泥屋和芦苇被河水卷走,庄稼、牲畜和物品被淹没,浸泡在水中。而这种威胁显然是毫无征兆的,甚至没有天文学上的预兆。同时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地势低洼,外围没有抵御入侵的天然屏障,外族可以从各个方向居高临下进入,平原上密布的沼泽又形成平原内部分割的藩篱,由于常常处于外族入侵和内部诸国交战不断的动荡中,所以人们的生活生产时常受到各种威胁而打乱。他们觉得自己被难以理解并且充满敌意的环境包围。美索不达米亚人生活在充满焦虑的氛围中,并且这种情绪充斥了他们的整个文明生活。
总之,古时候大河文明居民的信仰和理念,总是无法脱离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地理环境纵然不能完全决定历史的发展和走向,也必然会对其产生深远且不可磨灭的影响,不稳定的生活环境使美索不达米亚人无暇顾及来世。并且即使是吉尔伽美什,企图获得复活与永生,也是徒劳的。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死观是他们宗教意识中的一种。所以研究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死观并且究其原因是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维,打开他们思想之门的重要钥匙之一。
参考文献
[1]神秘的古代东方[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372.
[2]丁丽娜.《吉尔伽美什》与《荷马史诗》中的生死观比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7) .
[3]吉尔伽美什[M].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311.
[4]巴比伦与亚述文明[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02.
关键词:生死观;美索不达米亚;吉尔伽美什;地理环境
古美索不达米亚人也不相信来世复活,没有来世复生的思想。无论是早期的苏美尔人,还是后来的亚述人和巴比伦人,在他们的宗教思想里,都不存在极乐、永恒的后世。他们也没有救世主思想,认为这个世界的尽头不会诞生一个所谓的新的时代,人死了就意味着终结。
一、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死观
宗教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理解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思想纲领,它像一根线一样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连接在一起。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宗教,从苏美尔人到巴比伦人,其不同于古埃及宗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鲜明特点和人神关系,包含着人本主义因素。
一般来说,宗教是和神灵崇拜密切相关的。美索不达米亚国王与埃及的法老不同,他们不认为自己是神,而是被诸神选定的在世上代表诸神的伟大人物。跟埃及人比起来,美索不达米亚人几乎不会去期待自己死后的生活。但为了死者的幸福,人们还是要为死者定期举行祭礼仪式。人们相信,死者祭礼仪式的隆重程度和祭品数量的多少对死者在阴间的幸福有影响。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生前还是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能够顾及这些繁文缛节的大部分都是富人。
美索不达米亚人坚信神控制着整个宇宙以及宇宙中的一切。太阳,月亮,暴风,城市,灌溉工程,以及土地——每一个都是受神的管辖。美索不达米亚人认为神和恶魔无处不在。
而死亡,是神与人不可逾越的界限。人们相信是神的反复无常造成了美索不达米亚的生活里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有时,无法预料的洪水会冲破堤坝,淹没农田,毁坏庄稼和城市。其他时候,又会因为溢出的水不够多而导致庄稼因干旱而死。既然此生的生活尚且不能很好的安置,人们便竭尽心力考虑一些更加现实和实际的问题,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来世,死后世界和来世并不是不重要,实在是对于疲于奔命的两河流域居民没有这个闲暇时间来好好思考,所以人们便把更多的时间服务于这个此生,而非来世。
二、《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生死观
《吉尔伽美什》代表了古达美索不达米亚最高的文学成就,也是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死谜题探索的一个缩影。吉尔伽美什讨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命题,人类和死亡的斗争。它将苏美尔人的生死观阐释得更为彻底,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的悲剧体现了早期人类祖先探寻生命之谜的勇气,吉尔伽美什对永生的追寻展现了两河流域居民对永生的渴望,但追求永生之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永生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最终他明白,神在创造人类之初,就将死亡融入了他们命运的一部分。"能够飞升天堂的人在哪里?只有神能够永生。而人类,我们的日子屈指可数,我们在这天地间的存在像风的一个呼吸一样短暂。"
恩奇都死后,吉尔伽美什对死亡产生了强烈的恐惧,他感到死亡乃是人类最大的悲剧,因此决心探寻获得永生的奥秘。他冒死渡过死海后,终于找到了世界仅有的两个永生之人——乌特纳庇什提牟夫妇,他们是大洪水留下的幸存者。吉尔伽美什按照他的指点,潜入海底,摘取了可以让人长生不死的仙草。可是造化弄人,他從水底深渊中取得的仙草,却被一条蛇偷食。吉尔伽美什万念俱灰,涕泪纵横,最终一切努力都变成了幻影,无果而终。吉尔伽美什是最贴近神的存在,也是唯一接近过永生的凡人,然而他还是以失败告终。
三、地理环境与来世思想的产生
二十世纪西方史学界最有影响力,最有成就的学派"年鉴学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跨学科思想。如布罗代尔的《地中海》,作者运用地理学知识详细探讨了地中海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通过分析环境的作用来介绍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史。
同样,大河文明的生死观差异也和其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例如,文明时代古埃及的尼罗河有规律的涨水,泛滥,然后退落,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尼罗河的泛滥不仅没有对社会发展造成灾害,而且每次泛滥留下的泥土成为庄稼种植的沃土。使得埃及文明的发展几乎是连续的,可预期的,很少带有危险的不稳定因素,古埃及文明呈现出乐观自信、相信永恒的心理。在此生已经非常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有足够的闲暇思考来生的意义和死后世界。
但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情况则完全不一样。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位于北纬30线以北,地处干旱地带。夏天气温高达50C,冬天的平均降雨量不足10英寸,所以农业几乎全部依靠灌溉;北部河岸高起,两河相距较远,降水量稍多。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始终受着两大灾害的威胁,一是水旱灾害,二是土地的盐碱化。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泛滥量是不可预测的,因为它们依靠大量的雨水和从亚美尼亚以及库尔的斯坦山脉落下的雪水。如果连续几年缺雨少雪,就意味着干旱和饥荒;反之,一场大洪水经常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两河中的水冲破堤岸,弱不禁风的泥屋和芦苇被河水卷走,庄稼、牲畜和物品被淹没,浸泡在水中。而这种威胁显然是毫无征兆的,甚至没有天文学上的预兆。同时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地势低洼,外围没有抵御入侵的天然屏障,外族可以从各个方向居高临下进入,平原上密布的沼泽又形成平原内部分割的藩篱,由于常常处于外族入侵和内部诸国交战不断的动荡中,所以人们的生活生产时常受到各种威胁而打乱。他们觉得自己被难以理解并且充满敌意的环境包围。美索不达米亚人生活在充满焦虑的氛围中,并且这种情绪充斥了他们的整个文明生活。
总之,古时候大河文明居民的信仰和理念,总是无法脱离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地理环境纵然不能完全决定历史的发展和走向,也必然会对其产生深远且不可磨灭的影响,不稳定的生活环境使美索不达米亚人无暇顾及来世。并且即使是吉尔伽美什,企图获得复活与永生,也是徒劳的。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死观是他们宗教意识中的一种。所以研究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死观并且究其原因是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维,打开他们思想之门的重要钥匙之一。
参考文献
[1]神秘的古代东方[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372.
[2]丁丽娜.《吉尔伽美什》与《荷马史诗》中的生死观比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7) .
[3]吉尔伽美什[M].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311.
[4]巴比伦与亚述文明[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