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味”说和“意境”说是中国古代诗论的两个重要范畴,它们在对“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这个问题的界定上有一定的相通性,也有某些方面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在普通大众对中国诗词的理解上,“意境”被更多的推崇和接受,而“诗味”相对的被忽略提及。本文则主要对“诗味”和“意境”的异同作出分析,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好诗的本质特点。
【关键词】:诗味;意境;司空图;意象
武后游洛阳,命群臣赋诗,由知名才女上官婉儿作裁定。在一阵角逐之后只剩下两人——沈佺期和宋之问。沈诗云:“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当群臣都认为此诗为众者之最时,沈佺期却意外落选,作为裁判者的上官婉儿面对沈佺期的不忿和大家的质疑,作出了这样的解释:“余下最后两首诗,原本功力悉敌,然沈诗末句‘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正如强弩之末,辞气已竭。宋诗则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若大鹏振翼,陡然健举,言已尽而气势未已。”
怎样的诗才是好诗?上官婉儿给出了她的答案。而我国古代的诗论批评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诗味”说和“意境”说。在诗歌繁荣发展的唐宋时期,“诗味”说和“意境”说以不相上下的程度被论诗者提及,但我们不难发现,在古体诗慢慢没落的近现代时期,评论诗歌的文学术语出现得更多的是“意境”理论,特別是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对意境理论进行丰富拓展之后,“意境”成为了诗歌评论不可不提的评定标准,“诗味”则相对的越来越鲜为人知。究其原因是由于“意境”和“诗味”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大众容易对其混为一谈,用意境取代了诗味的内涵。但如果我们对这两种说法追根溯源,也不难发现其中的微妙差别及其特有的文学意蕴。
一首诗要营造富有美感的意境,创造浓腻的诗味,就必须先建立好意象组织体系。“意象”是“诗味”与“意境”的共通之处。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1]诗歌自古以来被作为吟咏情性的载体,它的抒情性是诗歌创作中的根本特性。为了让情感的表达更加深入人心,形象生动,创建意象是大多数诗人的选择。《诗评》中有这样一段话:“诗之言为意之壳,如人间果实,厥状未坏者,外壳而内肉也;如铅中金、石中玉、水中盐、色中胶,皆不可见,使天下人不知诗者,视至灰刧,但见其言,不知其意,斯为妙也。”[2]这段话既表明了意象中情为“内肉”,言为“外壳”的内在机制,又强调了诗意蕴含于意象之中,反对直露的创作特点。“立象以尽意”避免了直接写意的矫揉造作和枯槁无味,特殊意象的叠加与重组建立起了作者与读者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更好地达到了“诗言志”的目的。
既然如此,那么意象便成为了诗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所以想要诗歌在被读者欣赏之后发出诗味很浓,意境很美的感叹,意象这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必须牢牢把握。
一首意境很美的诗歌,不一定会富有很浓的诗味,其根本区别就在于——“意境”给人带来审美享受,而“诗味”则给人带来人生思考。
王昌龄的《诗格》把“境”分为三种: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3]这是对“意境”这一术语最早的界定。中唐诗人刘禹锡还指出“境”与“象”的区别,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命题。刘禹锡认为“非有的然之姿”的意境,与一般艺术意象不同的特征便在于其不确定性,含蓄性和多层次性。而后司空图明确提出了诗歌意境的多层次理论,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用“目即可图”之象来表示飘忽空灵的形象是意境的创造原则之一。
赖立行教授综合几位大家的理论研究,指出“意境就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示无限,以实境表示虚境,做到有形描写和无形描写相结合,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无限丰富的形象相统一,使再现真实实景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景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4]
把“味”引入藝术批评范围在先秦就已出现,孔子“在秦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把“味”这一表示食物给人带来美感享受的词运用到乐曲方面,把“味”运用到诗歌批评方面的则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陆机《文赋》:“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汜”。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张衡《怨篇》,诗典可味”,均是以“味”言诗。
而“以味论诗”的首创者是钟嵘,他在《诗品序》中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由此可看出,钟嵘之所以格外推崇五言诗便在于它有“滋味”,他同时也回答了滋味的判定标准在于“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厥旨渊放,归趣难求”八字,则是钟嵘“滋味”说的具体内涵。
后晚唐司空图提出了诗歌的“韵味”说。“古今之韵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5]司空图在此提出“味外有味”,而且认为“味外之味”是诗道之极,以味外之味为至味。
由以上可以看出,“意境”和“诗味”都强调写实的“意象”之外的另一层更有深意的内涵意蕴,但这层内涵又有所不同。“意境”是由被人们赋予特殊含义的意象组织而成的,引起读者共鸣的艺术境界,而“诗味”则是指诗歌给读者带来的一种额外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思考,无论是诗中的语言还是意象,无论是诗中的韵律还是内涵,只要能让读者有所体味,就是具有“诗味”的好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李白的友人送别诗,后两句用“孤帆”“远影”“碧空”“天际”等一系列意象来表现了自己目送友人离开时的落寞场景,不舍与失落之情溢于言表。友人送别的已经非常到位,但是“诗味”就谈不上了。“离别”是人们都会经历的日常体验,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发更深一层次的思考。
王维《终南别业》中的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不同的人看来则会有不同的感悟。该句诗所展现出来的闲适怡然的意境与前面的“中岁颇好道”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在晚年乐意归隐山林,回归自然的虔诚心态。但把这句话结合上一联的“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又可从中感受到一些无奈和落寞之情,让我们对诗人的心理变化产生思考。诗人看到官场处处都充斥着的黑暗艰险,政局变化无常,作者便通过这首诗表现了自己想要归隐山林的志趣。“取”与“舍”本就是人生中的一大难题,王维给出了他的答案,我们自己的答案则只有自己做出选择。
王维的《终南别业》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相比较而言,两者都营造出了与其情感表达相符合的意境,但前者更能引发读者的感悟和思考,也就是更具有“诗味”,这种思考正是司空图提出的“味外之味”。
苏轼曾评价司空图说:“唐末司空图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6]作诗就像烹饪,不能让人品尝之后就没有下文,能够做到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才是珍品。所以意境是诗味的产生原因和能源补给,让诗味的内涵更加具有层次性和体感性;诗味则是意境中“意”的凝练与升华,带给人们更多的人生体味与哲学思考,从而更好的达到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完成又一次的灵魂洗礼。(指导教师:陈慧颖)
注释:
[1]赖力行著,《中国古代文论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3]严云受著,《诗词意象的魅力》,安徽教育出版社
[4][5][6]赖力行著,《中国古代文论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赖力行著,《中国古代文论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严云受著,《诗词意象的魅力》,安徽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诗味;意境;司空图;意象
武后游洛阳,命群臣赋诗,由知名才女上官婉儿作裁定。在一阵角逐之后只剩下两人——沈佺期和宋之问。沈诗云:“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当群臣都认为此诗为众者之最时,沈佺期却意外落选,作为裁判者的上官婉儿面对沈佺期的不忿和大家的质疑,作出了这样的解释:“余下最后两首诗,原本功力悉敌,然沈诗末句‘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正如强弩之末,辞气已竭。宋诗则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若大鹏振翼,陡然健举,言已尽而气势未已。”
怎样的诗才是好诗?上官婉儿给出了她的答案。而我国古代的诗论批评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诗味”说和“意境”说。在诗歌繁荣发展的唐宋时期,“诗味”说和“意境”说以不相上下的程度被论诗者提及,但我们不难发现,在古体诗慢慢没落的近现代时期,评论诗歌的文学术语出现得更多的是“意境”理论,特別是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对意境理论进行丰富拓展之后,“意境”成为了诗歌评论不可不提的评定标准,“诗味”则相对的越来越鲜为人知。究其原因是由于“意境”和“诗味”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大众容易对其混为一谈,用意境取代了诗味的内涵。但如果我们对这两种说法追根溯源,也不难发现其中的微妙差别及其特有的文学意蕴。
一首诗要营造富有美感的意境,创造浓腻的诗味,就必须先建立好意象组织体系。“意象”是“诗味”与“意境”的共通之处。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1]诗歌自古以来被作为吟咏情性的载体,它的抒情性是诗歌创作中的根本特性。为了让情感的表达更加深入人心,形象生动,创建意象是大多数诗人的选择。《诗评》中有这样一段话:“诗之言为意之壳,如人间果实,厥状未坏者,外壳而内肉也;如铅中金、石中玉、水中盐、色中胶,皆不可见,使天下人不知诗者,视至灰刧,但见其言,不知其意,斯为妙也。”[2]这段话既表明了意象中情为“内肉”,言为“外壳”的内在机制,又强调了诗意蕴含于意象之中,反对直露的创作特点。“立象以尽意”避免了直接写意的矫揉造作和枯槁无味,特殊意象的叠加与重组建立起了作者与读者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更好地达到了“诗言志”的目的。
既然如此,那么意象便成为了诗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所以想要诗歌在被读者欣赏之后发出诗味很浓,意境很美的感叹,意象这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必须牢牢把握。
一首意境很美的诗歌,不一定会富有很浓的诗味,其根本区别就在于——“意境”给人带来审美享受,而“诗味”则给人带来人生思考。
王昌龄的《诗格》把“境”分为三种: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3]这是对“意境”这一术语最早的界定。中唐诗人刘禹锡还指出“境”与“象”的区别,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命题。刘禹锡认为“非有的然之姿”的意境,与一般艺术意象不同的特征便在于其不确定性,含蓄性和多层次性。而后司空图明确提出了诗歌意境的多层次理论,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用“目即可图”之象来表示飘忽空灵的形象是意境的创造原则之一。
赖立行教授综合几位大家的理论研究,指出“意境就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示无限,以实境表示虚境,做到有形描写和无形描写相结合,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无限丰富的形象相统一,使再现真实实景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景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4]
把“味”引入藝术批评范围在先秦就已出现,孔子“在秦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把“味”这一表示食物给人带来美感享受的词运用到乐曲方面,把“味”运用到诗歌批评方面的则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陆机《文赋》:“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汜”。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张衡《怨篇》,诗典可味”,均是以“味”言诗。
而“以味论诗”的首创者是钟嵘,他在《诗品序》中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由此可看出,钟嵘之所以格外推崇五言诗便在于它有“滋味”,他同时也回答了滋味的判定标准在于“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厥旨渊放,归趣难求”八字,则是钟嵘“滋味”说的具体内涵。
后晚唐司空图提出了诗歌的“韵味”说。“古今之韵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5]司空图在此提出“味外有味”,而且认为“味外之味”是诗道之极,以味外之味为至味。
由以上可以看出,“意境”和“诗味”都强调写实的“意象”之外的另一层更有深意的内涵意蕴,但这层内涵又有所不同。“意境”是由被人们赋予特殊含义的意象组织而成的,引起读者共鸣的艺术境界,而“诗味”则是指诗歌给读者带来的一种额外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思考,无论是诗中的语言还是意象,无论是诗中的韵律还是内涵,只要能让读者有所体味,就是具有“诗味”的好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李白的友人送别诗,后两句用“孤帆”“远影”“碧空”“天际”等一系列意象来表现了自己目送友人离开时的落寞场景,不舍与失落之情溢于言表。友人送别的已经非常到位,但是“诗味”就谈不上了。“离别”是人们都会经历的日常体验,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发更深一层次的思考。
王维《终南别业》中的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不同的人看来则会有不同的感悟。该句诗所展现出来的闲适怡然的意境与前面的“中岁颇好道”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在晚年乐意归隐山林,回归自然的虔诚心态。但把这句话结合上一联的“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又可从中感受到一些无奈和落寞之情,让我们对诗人的心理变化产生思考。诗人看到官场处处都充斥着的黑暗艰险,政局变化无常,作者便通过这首诗表现了自己想要归隐山林的志趣。“取”与“舍”本就是人生中的一大难题,王维给出了他的答案,我们自己的答案则只有自己做出选择。
王维的《终南别业》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相比较而言,两者都营造出了与其情感表达相符合的意境,但前者更能引发读者的感悟和思考,也就是更具有“诗味”,这种思考正是司空图提出的“味外之味”。
苏轼曾评价司空图说:“唐末司空图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6]作诗就像烹饪,不能让人品尝之后就没有下文,能够做到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才是珍品。所以意境是诗味的产生原因和能源补给,让诗味的内涵更加具有层次性和体感性;诗味则是意境中“意”的凝练与升华,带给人们更多的人生体味与哲学思考,从而更好的达到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完成又一次的灵魂洗礼。(指导教师:陈慧颖)
注释:
[1]赖力行著,《中国古代文论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3]严云受著,《诗词意象的魅力》,安徽教育出版社
[4][5][6]赖力行著,《中国古代文论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赖力行著,《中国古代文论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严云受著,《诗词意象的魅力》,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