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有很多契合点,以“史”的眼光观照传统语文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透视其逻辑体系与思想构架,对我们批判地继承传统教育思想,借鉴其历史经验,探索现代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之路具有重要价值,也对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有诸多启示。
关键词:先秦儒家;教育思想;语文教育;启示
在漫长的语文教育发展历程中,以儒学及儒家教育为代表的文化传统及教育传统,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动力资源,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社会演变中形成了众多优秀的认识和思想,而这些认识和思想又被后来者奉为准则或规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见利思义乃”至“舍生取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坚毅品质、“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的修身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求实精神以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这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公民道德修养和提升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不仅揭示了语文“工具性”特点,而且赋予语文教学以“人文性”使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无论是课程功能、课程内容的变革,还是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的转变都服务于这一核心,以真正实现学生学力与人格的和谐发展。而这种以“立人”为终极目标的教育观,恰恰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在新的时代所放射出的光芒。
我国先秦儒家教育就是以“立人”为宗旨的,《大学》中明确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教学中要注意唤醒学生不断进取的内驱力,在获得成功体验中“强其志”,并从知识能力、情感態度、志趣性格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发展。先秦儒家教育强调学生个人的不断完善,强调人的学识和品德的和谐发展,这与我们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有些相似。儒家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而这与当前所要求的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有相同之处。
语文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想感情和品德修养等语文素养的综合。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本族语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到它那里去。”语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上,无论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或是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还是学习世界先进文化都离不开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样离不开语言。这就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
同时,语文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独具魅力。教师于漪说:“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语文课堂上,面对赤壁的江月、西楼的满月、杨柳岸的残月、淮水东边旧时月,我们吟叹万物的幻变;在巍峨瑰丽的黄鹤楼、秀竹瑟瑟的潇湘馆、鲁镇的河埠头,我们感受人生百味;我们倾注热情和心力体味先贤们“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考与困惑,感受“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的刻骨相思。我们语文教材上选择的经典作品,以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启迪心智,增长见识,陶冶性情,引发不尽的遐想。因此,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也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启发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促进人际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健康个性和良好习惯的过程。语文课程在教书与育人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基础,更是奠定人一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在突出“工具性”时,不断挖掘“工具性”本来蕴藏着的人文因素;而在弘扬“人文性”时,必须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文本,借助语言文字“细嚼慢咽”,整体感悟主旨,把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这需要教师做到既认真做好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熟练掌握、熟练运用,同时积极挖掘语文课程资源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自己去感受人文气息,去品味人文意蕴。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合一,水乳交融,浑然天成,方能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宋)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于 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先秦儒家;教育思想;语文教育;启示
在漫长的语文教育发展历程中,以儒学及儒家教育为代表的文化传统及教育传统,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动力资源,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社会演变中形成了众多优秀的认识和思想,而这些认识和思想又被后来者奉为准则或规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见利思义乃”至“舍生取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坚毅品质、“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的修身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求实精神以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这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公民道德修养和提升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不仅揭示了语文“工具性”特点,而且赋予语文教学以“人文性”使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无论是课程功能、课程内容的变革,还是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的转变都服务于这一核心,以真正实现学生学力与人格的和谐发展。而这种以“立人”为终极目标的教育观,恰恰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在新的时代所放射出的光芒。
我国先秦儒家教育就是以“立人”为宗旨的,《大学》中明确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教学中要注意唤醒学生不断进取的内驱力,在获得成功体验中“强其志”,并从知识能力、情感態度、志趣性格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发展。先秦儒家教育强调学生个人的不断完善,强调人的学识和品德的和谐发展,这与我们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有些相似。儒家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而这与当前所要求的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有相同之处。
语文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想感情和品德修养等语文素养的综合。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本族语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到它那里去。”语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上,无论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或是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还是学习世界先进文化都离不开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样离不开语言。这就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
同时,语文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独具魅力。教师于漪说:“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语文课堂上,面对赤壁的江月、西楼的满月、杨柳岸的残月、淮水东边旧时月,我们吟叹万物的幻变;在巍峨瑰丽的黄鹤楼、秀竹瑟瑟的潇湘馆、鲁镇的河埠头,我们感受人生百味;我们倾注热情和心力体味先贤们“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考与困惑,感受“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的刻骨相思。我们语文教材上选择的经典作品,以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启迪心智,增长见识,陶冶性情,引发不尽的遐想。因此,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也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启发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促进人际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健康个性和良好习惯的过程。语文课程在教书与育人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基础,更是奠定人一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在突出“工具性”时,不断挖掘“工具性”本来蕴藏着的人文因素;而在弘扬“人文性”时,必须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文本,借助语言文字“细嚼慢咽”,整体感悟主旨,把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这需要教师做到既认真做好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熟练掌握、熟练运用,同时积极挖掘语文课程资源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自己去感受人文气息,去品味人文意蕴。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合一,水乳交融,浑然天成,方能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宋)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于 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