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经济的教育,是沟通教育与就业的桥梁,是为社会成员谋求生计服务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家和地方发展培养各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高职教师队伍素质、能力将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好坏。高职教师继续教育将有效保障和推动高水平高职师资队伍的建立。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我们现在所讲的职业,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个性特征所从事的、借以获取自己以及其所抚养成员的生活资料的同进又为社会服务的工作。简单地说,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职业人才,以传授某种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的教育。
我国的“职业教育”实际上包括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根据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职业教育法》,在纵向上把职业教育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满足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对中高级应用性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科学地设计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强化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能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专门人才。其实施机构为高等职业学校(亦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包括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普通高校中的职业技术学院和进行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中等专业学校等六类高等院校。
二、我国高职教师队伍的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我国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高职教师数量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相对不足已经成为突出的矛盾。据统计,2000年,高职院校共有1214所,在校生达419.78万人,而教师总数为180042人,校均148人,师生比为1:23。2001年,高职院校共1314所,在校生达639.74万人,而教师总数为212207人,校均161人,师生比为1:30。在整体数量缺乏的情况下,个别课程师资方面的矛盾更为突出,如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都难以得到高水平的师资补充。按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师生比例,实践课程教师数据的基本要求也存在严重不足,无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
从年龄结构来看,在对江苏、湖南、四川、陕西、辽宁5省市部分职业技术学院、高专学校、成人高校和民办高校1999年底的20756名教师的统计中,30岁以下的有5312人,占26%,31-40岁的有8289人,占39%;41-50岁的有4279人,占21%;50岁以上的有2876人,占14%。至2001年的数据,这种情况仍然存在,且年轻教师的比例进一步增加。30岁以下的达到了30%,31-40岁的比例仍为39%,而41-50岁的比例则下降为17%。
从来源结构中分析,高校毕业生多,有实际工作经历的少。据对5省市1999年10941名教师的统计,由学校毕业直接任教的有7279人,占66%;由其他高校调入的有932人,占9%;由科研机构调入的有200人,占2%;由企业调入的有1210人,占11%;其他性质单位调入的有1320,占12%。这些教师比例较高,缺乏技能训练和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全方位适应理论与实践技能高度结合的教学工作,难以高质量完成综合性的教学任务,需要加以进一步的实训与技能培养。另外,其他来源如从企业调入的教师也并非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就可以承担高度综合的教学任务,他们往往缺乏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以及相应的教学经验。
从职称结构看,中低职称多,高级职称少。据对5省市1999看的21058名教师的统计,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占25%,而中级职称的占到42%。从流动情况看,补充的教师多为中级职称,高水平教师引进难的情况仍然存在。(数据来源:天津职业技术大学职教所黄春麟所长研究课题《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三)科研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一般以突出教学为主,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较少,知识更新速度也较慢,同时本身学历层次有限,致使这类了院校中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
高职教师队伍的问题不容乐观,如何加强高职教师队伍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需要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再培养。
各国的教育情况不同,各国对高职教师的培训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高职院校都十分鼓励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继续教育。我们高职教师队伍的培养亦可以西方的培养方式作为参考。
三、西方国家高职教师的培养方式
德国,德国政府制定了继续教育法规,要求在职的高职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进修。其中,教师进修有全州集中、地区性和学校内部三种。第一种由州文化部组织,每个课程培训时间为一周左右;第二种由区政府组织,每个课程时间为一至两天;第三种由学校组织,较灵活,根据学校铁发展,缺什么补什么,时间也是不定的。
日本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备受政府的支持和关注,日本政府于1999年颁布《雇佣-能力开发机构法》。根据该法规定,日本成立了雇佣能力开发机构,该机构设立了“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负责对“职业训练指导员”的培训和职业技能训练。2002年又一次修订该法,增加了新的资格种类,以满足企事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日本《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教员必须不断努力进行研究和提高修养,以保证完成其职责。为此,教员的任命机关,要设法提供教师进修所需要的设施、制定计划、通过有效途径来鼓励教员进修。同时,必须为教员创造进修的机会;教员可以在不影响授课的情况下,征得校领导的同意后,离开工作单位去进修,任命机关可以选定一些教员在职长期进修。
近年来,美国的教育机构正在实施“职业教育新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计划”,旨在为新教师提供一个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的培养机制,帮助新教师顺利转换角色,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实践。美国社区学院每年专门划拨一事实上的经费,供教师进修和培训,还向教师提供短期或长期国外访学的机会。教师可以参加教学研讨会或课程进修及其他培训,并可报销相关费用。针对专职教师进修,还有一些社区学院加强与 附近大学的联系和合作,以推动和鼓励教师进修或提高学历层次。在教学技能培训方面,有的学院让教师接受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班级评价、教学互动等方面的培训;有的学院里教师们自己建立教与学的团队或组织,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另外,英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比较有特点,它形式多样、结构灵活、讲究实效,如有以专职教师为对象的为期2年的“继续教育证书”课程,以兼职教师为对象的“继续教育教师证书”课程,以及“库姆洛奇继续教育教职学院”为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组织的研究会、专题讨论会等。
四、如何加强我国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
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强调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在教育部评估师生比1:18的要求下,职业学校还要补充大批教师队伍,探索职业学校的教师培养标准是今后提高职业学校教师质量的途径”,建立一支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是时代的要求。
(一)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继续教育是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工程,就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教育为本”和“发展教育、教师为本”的战略。2006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2、继续教育符合高职教师职业要求需要
首先,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道者,应在知识掌握上具有先行性。教育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知识、技能和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也是最先感受终生学习重要性的群体。知识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受到挑战,教育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其次,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较,高职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更为全面,相关知识面要更广泛,更强的科研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在知识日益更新当今,更需要高职教师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能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
3、继续教育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教师继续教育必须纳入到专业化轨道,这不仅是教师专业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继续教育得以发展的动力。据有关研究表明,教师在从教5-6年后,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基本定型,原有的教学程序、教育文化环境、心理习惯等基本熟悉,这将使教师专业化进程处于停滞状态,其个人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渴望就不如以前那么强烈,因而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教育专家丹尼申·查露特在《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教师评价指南》一书中提出:“教师应该寻找专业发展的机会,经常交流教学和教学方法,参加各种有利于提高专业水平的活动。”
在职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化的深化和发展阶段,它相比职前培养和培训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教师职后的时间更长、教学体会更深,也更容易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发生“质”的飞跃。
(二)推进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方法与措施
1、围绕培养“双师型”教师目标做规划、订奖励措施。首先,学校要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其次,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在教师激励机制中,坚持向“双师型”教师倾斜,一是从待遇上,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课时费,并根据其实际工作情况,提高年终效益奖;二是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职晋级、评先选优;三是给予更多的外出学习、参观、考察、出国的机会;四是保证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进修培训的时间和经费;五是建立“双师型”教师奖励基金,对在本专业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双师型”教师给予特殊的奖励。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2、建立教师终身教育机制。各学校可导入“教师终身教育机制”,把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作为常规工作来抓.建立专门的教师在职培训培养制度和基金,加强对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完善教师培训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安排教师参加适合自己职务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在职学历考试。对于具有初,中级职务的青年教师,在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和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有步骤有计划地鼓励报考在职研究生、博士生。
4、保障继续教育经费用到实处。各学校可以根据当地财务对于教育事业费的补贴多少,划拨一定的比例用于继续教育经费。参与继续教育的教师进修费和由单位、教师个人共同承担,这样更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红军]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我们现在所讲的职业,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个性特征所从事的、借以获取自己以及其所抚养成员的生活资料的同进又为社会服务的工作。简单地说,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职业人才,以传授某种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的教育。
我国的“职业教育”实际上包括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根据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职业教育法》,在纵向上把职业教育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满足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对中高级应用性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科学地设计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强化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能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专门人才。其实施机构为高等职业学校(亦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包括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普通高校中的职业技术学院和进行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中等专业学校等六类高等院校。
二、我国高职教师队伍的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我国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高职教师数量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相对不足已经成为突出的矛盾。据统计,2000年,高职院校共有1214所,在校生达419.78万人,而教师总数为180042人,校均148人,师生比为1:23。2001年,高职院校共1314所,在校生达639.74万人,而教师总数为212207人,校均161人,师生比为1:30。在整体数量缺乏的情况下,个别课程师资方面的矛盾更为突出,如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都难以得到高水平的师资补充。按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师生比例,实践课程教师数据的基本要求也存在严重不足,无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
从年龄结构来看,在对江苏、湖南、四川、陕西、辽宁5省市部分职业技术学院、高专学校、成人高校和民办高校1999年底的20756名教师的统计中,30岁以下的有5312人,占26%,31-40岁的有8289人,占39%;41-50岁的有4279人,占21%;50岁以上的有2876人,占14%。至2001年的数据,这种情况仍然存在,且年轻教师的比例进一步增加。30岁以下的达到了30%,31-40岁的比例仍为39%,而41-50岁的比例则下降为17%。
从来源结构中分析,高校毕业生多,有实际工作经历的少。据对5省市1999年10941名教师的统计,由学校毕业直接任教的有7279人,占66%;由其他高校调入的有932人,占9%;由科研机构调入的有200人,占2%;由企业调入的有1210人,占11%;其他性质单位调入的有1320,占12%。这些教师比例较高,缺乏技能训练和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全方位适应理论与实践技能高度结合的教学工作,难以高质量完成综合性的教学任务,需要加以进一步的实训与技能培养。另外,其他来源如从企业调入的教师也并非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就可以承担高度综合的教学任务,他们往往缺乏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以及相应的教学经验。
从职称结构看,中低职称多,高级职称少。据对5省市1999看的21058名教师的统计,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占25%,而中级职称的占到42%。从流动情况看,补充的教师多为中级职称,高水平教师引进难的情况仍然存在。(数据来源:天津职业技术大学职教所黄春麟所长研究课题《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三)科研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一般以突出教学为主,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较少,知识更新速度也较慢,同时本身学历层次有限,致使这类了院校中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
高职教师队伍的问题不容乐观,如何加强高职教师队伍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需要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再培养。
各国的教育情况不同,各国对高职教师的培训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高职院校都十分鼓励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继续教育。我们高职教师队伍的培养亦可以西方的培养方式作为参考。
三、西方国家高职教师的培养方式
德国,德国政府制定了继续教育法规,要求在职的高职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进修。其中,教师进修有全州集中、地区性和学校内部三种。第一种由州文化部组织,每个课程培训时间为一周左右;第二种由区政府组织,每个课程时间为一至两天;第三种由学校组织,较灵活,根据学校铁发展,缺什么补什么,时间也是不定的。
日本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备受政府的支持和关注,日本政府于1999年颁布《雇佣-能力开发机构法》。根据该法规定,日本成立了雇佣能力开发机构,该机构设立了“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负责对“职业训练指导员”的培训和职业技能训练。2002年又一次修订该法,增加了新的资格种类,以满足企事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日本《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教员必须不断努力进行研究和提高修养,以保证完成其职责。为此,教员的任命机关,要设法提供教师进修所需要的设施、制定计划、通过有效途径来鼓励教员进修。同时,必须为教员创造进修的机会;教员可以在不影响授课的情况下,征得校领导的同意后,离开工作单位去进修,任命机关可以选定一些教员在职长期进修。
近年来,美国的教育机构正在实施“职业教育新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计划”,旨在为新教师提供一个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的培养机制,帮助新教师顺利转换角色,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实践。美国社区学院每年专门划拨一事实上的经费,供教师进修和培训,还向教师提供短期或长期国外访学的机会。教师可以参加教学研讨会或课程进修及其他培训,并可报销相关费用。针对专职教师进修,还有一些社区学院加强与 附近大学的联系和合作,以推动和鼓励教师进修或提高学历层次。在教学技能培训方面,有的学院让教师接受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班级评价、教学互动等方面的培训;有的学院里教师们自己建立教与学的团队或组织,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另外,英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比较有特点,它形式多样、结构灵活、讲究实效,如有以专职教师为对象的为期2年的“继续教育证书”课程,以兼职教师为对象的“继续教育教师证书”课程,以及“库姆洛奇继续教育教职学院”为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组织的研究会、专题讨论会等。
四、如何加强我国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
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强调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在教育部评估师生比1:18的要求下,职业学校还要补充大批教师队伍,探索职业学校的教师培养标准是今后提高职业学校教师质量的途径”,建立一支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是时代的要求。
(一)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继续教育是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工程,就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教育为本”和“发展教育、教师为本”的战略。2006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2、继续教育符合高职教师职业要求需要
首先,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道者,应在知识掌握上具有先行性。教育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知识、技能和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也是最先感受终生学习重要性的群体。知识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受到挑战,教育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其次,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较,高职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更为全面,相关知识面要更广泛,更强的科研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在知识日益更新当今,更需要高职教师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能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
3、继续教育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教师继续教育必须纳入到专业化轨道,这不仅是教师专业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继续教育得以发展的动力。据有关研究表明,教师在从教5-6年后,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基本定型,原有的教学程序、教育文化环境、心理习惯等基本熟悉,这将使教师专业化进程处于停滞状态,其个人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渴望就不如以前那么强烈,因而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教育专家丹尼申·查露特在《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教师评价指南》一书中提出:“教师应该寻找专业发展的机会,经常交流教学和教学方法,参加各种有利于提高专业水平的活动。”
在职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化的深化和发展阶段,它相比职前培养和培训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教师职后的时间更长、教学体会更深,也更容易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发生“质”的飞跃。
(二)推进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方法与措施
1、围绕培养“双师型”教师目标做规划、订奖励措施。首先,学校要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其次,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在教师激励机制中,坚持向“双师型”教师倾斜,一是从待遇上,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课时费,并根据其实际工作情况,提高年终效益奖;二是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职晋级、评先选优;三是给予更多的外出学习、参观、考察、出国的机会;四是保证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进修培训的时间和经费;五是建立“双师型”教师奖励基金,对在本专业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双师型”教师给予特殊的奖励。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2、建立教师终身教育机制。各学校可导入“教师终身教育机制”,把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作为常规工作来抓.建立专门的教师在职培训培养制度和基金,加强对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完善教师培训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安排教师参加适合自己职务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在职学历考试。对于具有初,中级职务的青年教师,在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和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有步骤有计划地鼓励报考在职研究生、博士生。
4、保障继续教育经费用到实处。各学校可以根据当地财务对于教育事业费的补贴多少,划拨一定的比例用于继续教育经费。参与继续教育的教师进修费和由单位、教师个人共同承担,这样更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