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评价机制,促进音乐考试改革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音乐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音乐考试应该体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活教师的教学,完善音乐教育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音乐考试是对学生一个学期音乐学习的考核与全面评价。音乐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对学生学习音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策划、设计出新颖的考试形式,确定深受学生欢迎且学生可以努力完成的考试内容,提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试要求,灵活机动地进行音乐考试。
  
  [关键词]评价音乐考试改革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强调了评价机制要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实施综合性的评价机制。评价方式应该是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方式,而不应是单一的、一两次测验定终身的评价方式。这就与我们以往的“成绩考核”有着重大的区别。
  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音乐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的音乐考试不是唱一首歌,就是做一张枯燥无味的乐理试卷就算是学生本学期的最终音乐成绩。考试方法简单,内容贫乏,评价非常随意,这样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唯一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模式,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喜欢并获得成功,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评价都要成为学生向上的阶梯和进步的推进器。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的评价办法并没有现成可以搬,也无模式可套,这需要我们都来尝试。
  因此,为了适应音乐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在音乐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取得r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自由开放的音乐考试
  
  这种音乐考试就是由学生根据课本里介绍的知识和内容进行自由选择,并确定自己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我在学期结束前给三周的时间让学生去准备、编排。考试前,布置科代表收集好同学们的考试题目,并把他们编排成一张节目单。考试时,我以文艺汇演的形式来进行,由学生推选几位同学当评委,我是评委组长,由学生主持,然后同学们就像在舞台上一样表演了他们精彩的节日。有的独唱,有的跳舞,有的小组唱,有的演小品,有的配乐诗朗诵等等。节目丰富多彩,学生兴致勃勃,各尽所能,完全没有考试的紧张。
  采用这种音乐考试形式,调动了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艺术风采的舞台,培养了学生协作表演的能力,锻炼了学生当众表演的胆量,使学生更加活泼、开朗、大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有些表演还很稚嫩,有时显得有些乱,但那都是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学生喜欢看,也乐于参与。
  
  二、小组互评的音乐考试
  
  小组互评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六至七人。要求学生对本组同学上音乐课的纪律情况,参与音乐学习活动的情况(如表演、思考回答问题等)进行评价,分别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学生在互评时,在肯定优点的同时,往往会互相指出一些不足之处,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音乐课中能够更加认真地学习。有一个平时纪律不够好的学生在相互评议时这样表态:请大家原谅我一次,不要评我不及格,从现在起,我一定遵守纪律,上好音乐课。
  
  三、教师终结性评价的音乐考试
  
  首先我让学生在第一堂音乐课就准备了一本乐谱本。课堂偶尔有一些练习,或者以欣赏、音乐常识作为笔试,例如教师播放五首器乐曲,要求学生写出分别是由哪些乐器演奏,或者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节音乐课中有什么感想与收获,或者对老师提出建议。每次课后我都把乐谱本收上来批阅,到学期末我再参照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的评价。
  
  四、总结
  
  运用了这些考试形式以后,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施展的空间,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可以在各种文艺表演中施展自己的才华,没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可以在平时的音乐学习当中积极参与。由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功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音乐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音乐知识。
  音乐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音乐老师应该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南,更新教育观念,坚持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不断创新音乐考试,使音乐考试能够起到激励学生学习音乐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推动音乐课程的改革。
其他文献
目前,农村初中不少英语教学离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从教学方法上来看,不少教师仍然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师讲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语言实践课大都上成了知识讲授课;从教学效果上来看,既丢掉了旧教材在语法、句型结构等方面的长处,又没有发挥新教材在语言交际功能方面的优势。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依然很差,“听不懂、说不出、读不快、写不好”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要达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这一目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做出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 电脑 网络。”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给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成功地实施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和避免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此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启发。    一、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优势    (一)网
作为在语文教学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一名教师,我体会最深的是,学生并不是不爱作文,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及引导是否得法。教师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式及引导学生作文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方法莫过于教师亲自下水作文。   教师亲自下水作文,益处多多。一是可以把握好作文深浅难易程度的分寸。教师布置的作文,是否太难或太易了,是否有针对性,是否有话可说,等等,教师亲自尝试一下,很快便有分晓
面对连日以来下跌的股价和即将到来的股票解禁期,在公司内部甚少发言的快手创始人宿华和程一笑第一次回应,他们明确地表示:不卖。  这让员工们感受到来自管理层的坚定决心,但这并不能稳定员工的心情。  8月5日,快手员工持有的期权迎来解禁。这是大部分员工心向往之的时刻,他们可以把手里的期权换成“真金白银”的现金。  但是,快手股价从上市后不久冲上417港元的最高点,半年多来,一路下跌至8月20日的68港元
课堂管理的质量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讲好课是每一个为人师表的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这需要每一名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才能达到。然而,要使一堂课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教师讲得好只是一个方面,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显得更为重要。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本人总结了以下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执行力    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方
这是一个“阅读缺失”的时代。所谓“阅读缺失”,指在网络环境下,人们深受“快餐文化”的影响,丧失了对传统阅读文本的阅读兴趣、动力和耐心等等。笔者以为,“阅读缺失”,其实就是阅读主体的阅读品质的丧失。阅读品质,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或倾向,包括阅读动机、阅读情绪、阅读态度等几个方面。阅读品质的缺失,给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本文结合朱熹的相关
实验一:火山喷发  实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将宏观过程浓缩在小实验中,有效帮助同学摸清火山喷发的原因,更深入了解内力作用。  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烧杯、漏斗(开口小于烧杯口)、红墨水、黏土剪刀、火柴。  实验步骤:①把漏斗放在一个盛有水的烧杯里,滴入红墨水模拟岩浆(如图1)。②剪去漏斗管子,围绕漏斗小口用黏土做一个锥状模型。漏斗口不要堵死。③把石棉网放在铁架台上,然后放上烧杯。④用酒
“文如其人”,从学生的作文中我们能看出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品德以及学生对社会的基本认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这是极为重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发挥作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呢?  一、精心命题巧引路  (1)结合社会命题。针对社会现象以及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实质等命题,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以环保、互联网、现代科技、西部开发、国家改革等来命题,如《
自主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还有利于弥补个体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有助于学生发展其天才能力。自主学习是提高能力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途径,因此教师应积极探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法,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学习方法和策略。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1、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不久前一节挺有意思的语文课,我跟学生换了个位,由学生来授课,我充当普通的学生,收效却出人意料的好。  〔教学过程回放〕  “‘东坡居士读者见面会’现在开始!下面有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宋词豪放派的开山鼻祖、高寿969岁的苏轼老先生入场!”伴随着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苏轼”登场了。这是一位完全着现代装的“同学少年”,十五六岁的年纪,虽眼神中尚缺名人之沉着与凝重,然眉宇间亦不乏大家之睿智与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