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幼儿园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这些资源同时是教育资源。因此,农村幼儿教师应该因地制宜,从本园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农村优势,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和现有资源,寻找贴近幼儿生活,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体现生活化、游戏化的相应内容,让孩子和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蔬菜、水果交朋友,创造性地组织和开展幼儿园活动以满足他们的劳动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及环境意识等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那么,农村幼儿园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
一、开展丰富的户外活动,提供亲近自然机会
幼儿是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获得对自然的认识的,因此,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对大自然有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农村幼儿园,我们可以通过散游,让幼儿认识自然、丰富知识。如在收获的秋季,我将从藤上摘下的丝瓜、葫芦,从枝上摘下的辣椒、茄子,从地下挖出的土豆、大蒜头一串一串地挂起来,配以红色的盖塑板,上书大大的“丰”字,于是一幅秋意浓浓的秋收图便制作完成。只要你走进幼儿园,就能充分感受到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制作的物件挂满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就这样,孩子们在活动中更亲近大自然,从认识农作物的外形到介绍的文字,无处不体现农村的特色。我们定期带幼儿到附近的田野,让幼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撒娇、嬉戏、聆听的同时,不仅体验到接触自然的乐趣,而且起到玩中学、学中玩的作用。
二、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幼儿天性好动,时刻充满激情,呆板的教学往往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先让幼儿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再进行教学活动,不仅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看、去摸、动手去做……如孩子们用从路边采摘的小花、小草、装扮教室、活动室、宿舍,小小的狗尾巴草在孩子们的手中,一会儿变成一只小兔子,一会儿变成小狗,一会儿变成小人,一会儿变成飞龙。通过看和做,了解动物的相关习性,幼儿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发现进行讲述,不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而且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如结合秋茶农忙,我们可以把幼儿带到茶园观看茶苗生长的情景,适时用一些问题引起幼儿的注意和思考:“为什么茶园里的土壤是板块的?”“茶枝燃烧后给环境造成了什么破坏?给身体造成了哪些伤害?”利用农村常见的茶园生活,开展一系列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亲身感受到环境污染的破坏性和环保的重要性,了解保护环境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
三、充分利用特有优势,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
农村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活动天地大,动植物繁多,这些都是农村幼儿园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幼儿创造丰富有益的活动材料。
1.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选择性的室内操作材料。根据《纲要》精神:使教师认识到物质环境的改造应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为此,我们引导孩子们将小麦分别种在土里、沙子里、锯末里、小石子里,比一比,看一看,小麦会在哪些材料上先发芽,又会在何种物体上长得又高又壮,并引导孩子们设计测量标尺及时观察、及时记录观察结果。由此孩子们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数的认识能力都有了进一步提高。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足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激起他们主动尝试、操作的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而其中蕴涵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则更久远。
2.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教学操作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最容易获得知识的活动。总结教学经验,我们会发现许多取之不尽的美工材料,如野花、野草、树叶、稻麦草、种子等。只要我们引导幼儿收集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拼贴,就能创造出一幅一幅美丽的美工作品。如在各种野花竞相开放的春天,把幼儿带到幼儿园周边的田野中、马路旁,采摘野花野草,回来经过擦洗、压平、修剪、拼贴后,一幅一幅的“花草明信片”就呈现在我们面前。让幼儿准备各种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菜子、豆类、瓜果的种子,巧妙地运用不同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粘贴在卡纸上画出各种物体的轮廓,这样一幅一幅的种子贴画就做出来了。各种谷类、豆类等自然物的运用,使幼儿每人都有操作的材料,真正实现在做中玩、玩中学,同时弥补农村幼儿园因经费不足而造成的玩教具短缺现象。带幼儿到现场学习,拓展课堂空间,田野、山头、菜园等都是教育空间,孩子在生活的大环境中接受内容丰富的教育,崇尚自然,通过自己的感官体验、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知识。
3.就地取材,提供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器具。根据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大和幼儿年龄特点采用大量民间游戏,如“赶球”、“贴膏药”、“石头、剪子、布”、“跳房子”等,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技能的协调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机智勇敢的精神。利用农村资源,如竹子做成高跷,用梯子搭成小路,用稻草当小山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会攀爬、钻、平衡、堆积,在玩耍中发展孩子们的交往、合作、动手、创新能力。
总之,幼儿的科学教育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农村幼儿教师应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农村资源,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勤于思考,不断实践,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幼儿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开展丰富的户外活动,提供亲近自然机会
幼儿是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获得对自然的认识的,因此,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对大自然有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农村幼儿园,我们可以通过散游,让幼儿认识自然、丰富知识。如在收获的秋季,我将从藤上摘下的丝瓜、葫芦,从枝上摘下的辣椒、茄子,从地下挖出的土豆、大蒜头一串一串地挂起来,配以红色的盖塑板,上书大大的“丰”字,于是一幅秋意浓浓的秋收图便制作完成。只要你走进幼儿园,就能充分感受到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制作的物件挂满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就这样,孩子们在活动中更亲近大自然,从认识农作物的外形到介绍的文字,无处不体现农村的特色。我们定期带幼儿到附近的田野,让幼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撒娇、嬉戏、聆听的同时,不仅体验到接触自然的乐趣,而且起到玩中学、学中玩的作用。
二、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幼儿天性好动,时刻充满激情,呆板的教学往往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先让幼儿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再进行教学活动,不仅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看、去摸、动手去做……如孩子们用从路边采摘的小花、小草、装扮教室、活动室、宿舍,小小的狗尾巴草在孩子们的手中,一会儿变成一只小兔子,一会儿变成小狗,一会儿变成小人,一会儿变成飞龙。通过看和做,了解动物的相关习性,幼儿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发现进行讲述,不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而且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如结合秋茶农忙,我们可以把幼儿带到茶园观看茶苗生长的情景,适时用一些问题引起幼儿的注意和思考:“为什么茶园里的土壤是板块的?”“茶枝燃烧后给环境造成了什么破坏?给身体造成了哪些伤害?”利用农村常见的茶园生活,开展一系列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亲身感受到环境污染的破坏性和环保的重要性,了解保护环境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
三、充分利用特有优势,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
农村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活动天地大,动植物繁多,这些都是农村幼儿园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幼儿创造丰富有益的活动材料。
1.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选择性的室内操作材料。根据《纲要》精神:使教师认识到物质环境的改造应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为此,我们引导孩子们将小麦分别种在土里、沙子里、锯末里、小石子里,比一比,看一看,小麦会在哪些材料上先发芽,又会在何种物体上长得又高又壮,并引导孩子们设计测量标尺及时观察、及时记录观察结果。由此孩子们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数的认识能力都有了进一步提高。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足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激起他们主动尝试、操作的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而其中蕴涵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则更久远。
2.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教学操作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最容易获得知识的活动。总结教学经验,我们会发现许多取之不尽的美工材料,如野花、野草、树叶、稻麦草、种子等。只要我们引导幼儿收集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拼贴,就能创造出一幅一幅美丽的美工作品。如在各种野花竞相开放的春天,把幼儿带到幼儿园周边的田野中、马路旁,采摘野花野草,回来经过擦洗、压平、修剪、拼贴后,一幅一幅的“花草明信片”就呈现在我们面前。让幼儿准备各种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菜子、豆类、瓜果的种子,巧妙地运用不同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粘贴在卡纸上画出各种物体的轮廓,这样一幅一幅的种子贴画就做出来了。各种谷类、豆类等自然物的运用,使幼儿每人都有操作的材料,真正实现在做中玩、玩中学,同时弥补农村幼儿园因经费不足而造成的玩教具短缺现象。带幼儿到现场学习,拓展课堂空间,田野、山头、菜园等都是教育空间,孩子在生活的大环境中接受内容丰富的教育,崇尚自然,通过自己的感官体验、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知识。
3.就地取材,提供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器具。根据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大和幼儿年龄特点采用大量民间游戏,如“赶球”、“贴膏药”、“石头、剪子、布”、“跳房子”等,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技能的协调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机智勇敢的精神。利用农村资源,如竹子做成高跷,用梯子搭成小路,用稻草当小山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会攀爬、钻、平衡、堆积,在玩耍中发展孩子们的交往、合作、动手、创新能力。
总之,幼儿的科学教育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农村幼儿教师应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农村资源,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勤于思考,不断实践,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幼儿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