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教育文凭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教育文凭证书一直被认为是最强的信号之一。总的看来,人们认为教育文凭高的人,在企业似乎总是比教育文凭低的人更容易成功。关键问题是,教育活动是在学校进行的,生产活动是在企业进行的。如果在教育活动领域里成功的人,就是在企业活动领域里成功的人,那就说明,教育金字塔上各个级别所需要的特征和企业金字塔上各个级别所需要的特征正好相吻合,学校内的竞争逼真地模拟了企业内的竞争,为企业在雇用员工时提供了模拟筛选信号。但是,实际上学校环境对企业环境的模仿很差,特别是在中国,由于教育存在着一种脱离经济、脱离生产、脱离实际生活的固有倾向,教育领域的成功者,往往难以被证明是企业领域的成功者。25年来我国教育部门的绝大多数天才培养实验都失败了。但许多雇主认为,教育文凭尽管可能和某种职业的具体要求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在预报雇员未来在职业岗位可能获得的成就方面有一定意义。因此许多人最终从事的职业类型与教育文凭毫无关系,以致人们认为“学非所用”是最正常的现象。
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六期陈宇《关于职业、职业能力和资格证书》
关于技能短缺的因素
从经济周期来看,技能短缺现象是“全天候”的,它会因为经济繁荣而日趋严重,却并不因为经济萧条而消失。导致技能短缺的原因纷繁复杂,从全球视野看,最重要的原因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1)科学技术进步是技能短缺的根本原因;(2)教育培训滞后是技能短缺的内在根源;(3)需求激励缺失是技能短缺的潜在因素;(4)全球人才争夺是技能短缺的强化因素。
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六期杨伟国《全球遭遇技能短缺》
关于高职教育质量评价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还处于上升时期,质量评价的开展总体上还不够成熟。这种不成熟既表现在理论层面上,也反映在实践层面上。从理论层面上看,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评价基本上还处于讨论时期。对于高职教育质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高职教育质量的具体标准,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意义和导向,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意向等一些重大的思想、理论、观念问题,还没有形成完全符合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从实践层面看,高职教育质量评价还没有形成特色,仍不能完全脱离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价轨道。大部分高职院校总是有意无意地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在操作方法上还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地区、校际之间对评价指标的选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七期曹阳,孙连杰,邹艳《高职教育质量评价隐性指标研究》
关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理论有以下几类:(1)相互依赖论。认为群体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依赖。变化的动力整体,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且有其差异性;(2)选择理论。是一种需求满足理论,学校则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场所。依照此理论,不爱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而是“不愿意学”;(3)发展理论。来源于维果茨基的发展区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4)重组理论。认知学的研究证明,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知重组。重组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向他人解释材料;(5)接触理论。认为人际间的合作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及友谊;(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认为合作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7)自控理论。威廉·格拉塞博士认为人的行为内驱力来自人的固有的需要。学生有三种需要:对爱的需要,对力的需要,对自由、娱乐的需要;(8)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个体是在与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建构、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进行学习的,学习涉及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效仿、协助与激发。
摘自《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年第三期冯丽萍《对“合作学习法”的探索》
关于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随着社会经济及职业的发展应运而生,什么是“职业指导”,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探讨,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1)选择论。认为职业指导就是对个人选择职业的指导,这种观点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并与社会上的某种职业相对应。职业指导就是要帮助个人寻找与其心理特征相一致的职业,以达到人与职的科学匹配。(2)服务论。把职业指导看成是一种为求职者提供帮助的社会服务活动。包括预测和分析人才需求动态,汇集传递就业信息,组织人才交流以及各种与劳动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把为企业推荐人才、为求职者介绍合适的职业当作职业指导的根本任务。(3)过程论。认为职业指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张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通过系统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自觉地选择生活目标,确定升学就业方向,并在毕业前做好升学就业准备。(4)发展论。认为职业指导是有阶段性的,主张职业指导应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并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把人的职业意识、职业选择、职业适应看成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长期过程,而不是面临择业时的单一事件。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十五期廖轶涵《职业与职业指导概念探究》
关于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因性质、职责、地位不同而会对校企合作做出不同的判断和选择,进而表现出不同的愿望和行为。(1)校企目标差异。实现毕业生就业是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第一目标。而企业的目标是获得所需的高技能人才,两者目标取向似乎有较大的趋同性,但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追求利润和自身发展是其第一目标。(2)合作能力差异。高职院校普遍愿意选择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效益较好的大中型骨干企业作为合作对象。而大中型骨干企业往往更加热衷于与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本科院校和各种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3)社会责任差异。责任驱动是校企合作的动力之源。高职院校深感责任重大,校企合作愿望强烈。而企业明显缺乏校企合作的责任意识,因此表现出对校企合作的不关心与不作为。(4)政府支持缺失。在校企合作中,政府支持的情况是口号多、落实少。这样,企业更加容易失去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教育观念差异。人们缺乏对职业教育地位和人才培养特征的正确认识,也是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决策的重要因素。
摘自《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十七期高怀世,刘旺生《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缘何校“热”企“冷”》
(逸公辑)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教育文凭证书一直被认为是最强的信号之一。总的看来,人们认为教育文凭高的人,在企业似乎总是比教育文凭低的人更容易成功。关键问题是,教育活动是在学校进行的,生产活动是在企业进行的。如果在教育活动领域里成功的人,就是在企业活动领域里成功的人,那就说明,教育金字塔上各个级别所需要的特征和企业金字塔上各个级别所需要的特征正好相吻合,学校内的竞争逼真地模拟了企业内的竞争,为企业在雇用员工时提供了模拟筛选信号。但是,实际上学校环境对企业环境的模仿很差,特别是在中国,由于教育存在着一种脱离经济、脱离生产、脱离实际生活的固有倾向,教育领域的成功者,往往难以被证明是企业领域的成功者。25年来我国教育部门的绝大多数天才培养实验都失败了。但许多雇主认为,教育文凭尽管可能和某种职业的具体要求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在预报雇员未来在职业岗位可能获得的成就方面有一定意义。因此许多人最终从事的职业类型与教育文凭毫无关系,以致人们认为“学非所用”是最正常的现象。
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六期陈宇《关于职业、职业能力和资格证书》
关于技能短缺的因素
从经济周期来看,技能短缺现象是“全天候”的,它会因为经济繁荣而日趋严重,却并不因为经济萧条而消失。导致技能短缺的原因纷繁复杂,从全球视野看,最重要的原因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1)科学技术进步是技能短缺的根本原因;(2)教育培训滞后是技能短缺的内在根源;(3)需求激励缺失是技能短缺的潜在因素;(4)全球人才争夺是技能短缺的强化因素。
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六期杨伟国《全球遭遇技能短缺》
关于高职教育质量评价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还处于上升时期,质量评价的开展总体上还不够成熟。这种不成熟既表现在理论层面上,也反映在实践层面上。从理论层面上看,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评价基本上还处于讨论时期。对于高职教育质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高职教育质量的具体标准,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意义和导向,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意向等一些重大的思想、理论、观念问题,还没有形成完全符合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从实践层面看,高职教育质量评价还没有形成特色,仍不能完全脱离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价轨道。大部分高职院校总是有意无意地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在操作方法上还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地区、校际之间对评价指标的选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七期曹阳,孙连杰,邹艳《高职教育质量评价隐性指标研究》
关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理论有以下几类:(1)相互依赖论。认为群体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依赖。变化的动力整体,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且有其差异性;(2)选择理论。是一种需求满足理论,学校则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场所。依照此理论,不爱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而是“不愿意学”;(3)发展理论。来源于维果茨基的发展区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4)重组理论。认知学的研究证明,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知重组。重组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向他人解释材料;(5)接触理论。认为人际间的合作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及友谊;(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认为合作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7)自控理论。威廉·格拉塞博士认为人的行为内驱力来自人的固有的需要。学生有三种需要:对爱的需要,对力的需要,对自由、娱乐的需要;(8)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个体是在与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建构、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进行学习的,学习涉及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效仿、协助与激发。
摘自《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年第三期冯丽萍《对“合作学习法”的探索》
关于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随着社会经济及职业的发展应运而生,什么是“职业指导”,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探讨,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1)选择论。认为职业指导就是对个人选择职业的指导,这种观点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并与社会上的某种职业相对应。职业指导就是要帮助个人寻找与其心理特征相一致的职业,以达到人与职的科学匹配。(2)服务论。把职业指导看成是一种为求职者提供帮助的社会服务活动。包括预测和分析人才需求动态,汇集传递就业信息,组织人才交流以及各种与劳动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把为企业推荐人才、为求职者介绍合适的职业当作职业指导的根本任务。(3)过程论。认为职业指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张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通过系统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自觉地选择生活目标,确定升学就业方向,并在毕业前做好升学就业准备。(4)发展论。认为职业指导是有阶段性的,主张职业指导应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并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把人的职业意识、职业选择、职业适应看成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长期过程,而不是面临择业时的单一事件。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十五期廖轶涵《职业与职业指导概念探究》
关于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因性质、职责、地位不同而会对校企合作做出不同的判断和选择,进而表现出不同的愿望和行为。(1)校企目标差异。实现毕业生就业是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第一目标。而企业的目标是获得所需的高技能人才,两者目标取向似乎有较大的趋同性,但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追求利润和自身发展是其第一目标。(2)合作能力差异。高职院校普遍愿意选择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效益较好的大中型骨干企业作为合作对象。而大中型骨干企业往往更加热衷于与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本科院校和各种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3)社会责任差异。责任驱动是校企合作的动力之源。高职院校深感责任重大,校企合作愿望强烈。而企业明显缺乏校企合作的责任意识,因此表现出对校企合作的不关心与不作为。(4)政府支持缺失。在校企合作中,政府支持的情况是口号多、落实少。这样,企业更加容易失去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教育观念差异。人们缺乏对职业教育地位和人才培养特征的正确认识,也是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决策的重要因素。
摘自《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十七期高怀世,刘旺生《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缘何校“热”企“冷”》
(逸公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