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直接把有关学习内容的结果、结论以及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教师自身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要转变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做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的角色、地位就要改变,上课时不能是一味地讲解、示范或作自我解释,不能只是将教科书中的知识,按课本呈现的顺序和方式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通过转换自己的角色,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并且要在学生从事数学活动时倾听、了解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感受。在授课时,教师应充当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作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营造一个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在良好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思维变得活跃,探索激情格外高涨。这样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甚好。
二、如何在数学课堂实施探究性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授“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一课时
第一种教法:直接从定义人手,结合课本中的图形进行分类。
第二种教法:从学生日常生活实例引入,如由学生用若干硬币随意摆放后,自己得出结论。然后由教师演示教具圆,寻找两圆的不同位置关系,从相对运动的演示中直观地让学生认识位置的关系。
这两种教法,第一种教法缺乏问题情境,枯燥无味,接受情况肯定不佳,影响也不深刻,而第二种教法,创立了恰当的实际问题情境,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学生、教材和生活实例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2.恰当引导,指引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之,而在于寻机诱导。
比如说,对于解题这一环节,教师必须改变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
例如:如图(1),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点,以点O为一个顶点作正方形OMNF,如果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求证:正方形无论怎样旋转,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一定值。
在讲这道问题时,要先引导他们观察、探究以下几个图形。
探究点1:如图(2),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OMNF也是两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重叠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有何关系?
探究点2:若把图(2)中的正方形OMNF旋转到图(3)呢?
探究点3:再观察图(1),猜想会有何结论?并证明其结论,在(2)、(3)图示的引导之下不难发现,重叠部分的面积为正方形ABCD面积的1/4,所以该题目只要证出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OBC的面积即可,那就能想到证△OBE≌△OCH,这样学生不仅是证出了此题,也探索到了证明定值的有效途径。
三、利用开放性问题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探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合适的载体,而数学开放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如图4)
例如:如图,已知直线Y=-X+2与X轴交与点A,与y轴交与点B,以AB
为边在第一象限作正方形ABCD,问在第一象限是否存在一点P(1/2,a),使S△ABP=l/2正方形ABCD,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存在与否的问题的解决应由已知出发,能解出a的值,则存在,若求不出就不存在,上边的这个问题分为以下几个探究点:
探究点1:正方形ABCD的面积如何计算?
探究点2:AB的长又该如何计算?(放在直角AABO中,由勾股定理可得出)
探究点3:OB·OA又如何计算呢?(由A、B的坐标可得出)
探究点4:A、B的坐标由何而来?(由直线的解析式可得出)
探究点5:△ABP的面积等于什么?
当把这5个问题弄明白了,学生心里也清楚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了,同时也获得了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学习习惯明显改善,大多数学生都找到了学习数学的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思维基础。笔者也收益非浅,通过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也掌握了研究的一般方法。
一、教师自身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要转变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做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的角色、地位就要改变,上课时不能是一味地讲解、示范或作自我解释,不能只是将教科书中的知识,按课本呈现的顺序和方式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通过转换自己的角色,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并且要在学生从事数学活动时倾听、了解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感受。在授课时,教师应充当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作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营造一个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在良好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思维变得活跃,探索激情格外高涨。这样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甚好。
二、如何在数学课堂实施探究性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授“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一课时
第一种教法:直接从定义人手,结合课本中的图形进行分类。
第二种教法:从学生日常生活实例引入,如由学生用若干硬币随意摆放后,自己得出结论。然后由教师演示教具圆,寻找两圆的不同位置关系,从相对运动的演示中直观地让学生认识位置的关系。
这两种教法,第一种教法缺乏问题情境,枯燥无味,接受情况肯定不佳,影响也不深刻,而第二种教法,创立了恰当的实际问题情境,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学生、教材和生活实例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2.恰当引导,指引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之,而在于寻机诱导。
比如说,对于解题这一环节,教师必须改变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
例如:如图(1),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点,以点O为一个顶点作正方形OMNF,如果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求证:正方形无论怎样旋转,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一定值。
在讲这道问题时,要先引导他们观察、探究以下几个图形。
探究点1:如图(2),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OMNF也是两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重叠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有何关系?
探究点2:若把图(2)中的正方形OMNF旋转到图(3)呢?
探究点3:再观察图(1),猜想会有何结论?并证明其结论,在(2)、(3)图示的引导之下不难发现,重叠部分的面积为正方形ABCD面积的1/4,所以该题目只要证出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OBC的面积即可,那就能想到证△OBE≌△OCH,这样学生不仅是证出了此题,也探索到了证明定值的有效途径。
三、利用开放性问题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探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合适的载体,而数学开放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如图4)
例如:如图,已知直线Y=-X+2与X轴交与点A,与y轴交与点B,以AB
为边在第一象限作正方形ABCD,问在第一象限是否存在一点P(1/2,a),使S△ABP=l/2正方形ABCD,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存在与否的问题的解决应由已知出发,能解出a的值,则存在,若求不出就不存在,上边的这个问题分为以下几个探究点:
探究点1:正方形ABCD的面积如何计算?
探究点2:AB的长又该如何计算?(放在直角AABO中,由勾股定理可得出)
探究点3:OB·OA又如何计算呢?(由A、B的坐标可得出)
探究点4:A、B的坐标由何而来?(由直线的解析式可得出)
探究点5:△ABP的面积等于什么?
当把这5个问题弄明白了,学生心里也清楚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了,同时也获得了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学习习惯明显改善,大多数学生都找到了学习数学的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思维基础。笔者也收益非浅,通过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也掌握了研究的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