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青花镇,三十六崎巷,玉簪花开时。
那一年,我14岁,素锦13岁。我们两家的距离仅隔着四扇窗。
“三十六崎巷”位于和平码头的高地,因巷口有三十六级陡峭的阶梯而得名。小巷的中间地段有一座小花棚,栽种着一些花花草草。盛夏,玉簪花开了,叶脉分明的绿叶在风中婆娑着,六片雪白修长的花瓣转着几点鹅黄的花蕊,一朵挨着一朵,摇摇欲飞。像雪,像船,像古代女子头上的玉簪。
一日傍晚,天色阴暗,门外的天空出现一片黑云,风卷得有点乱。巷外响起杂乱的脚步声,有人低低嘟囔着:“这天怕是要下雹子啊,快走快走。”
我睁大了眼睛,问在屋里忙活的母亲:“真的会下雹子吗?”
母亲却答非所问地说:“小妹,天黑得吓人,你可别再出去了。”我琢磨着花棚里的玉簪花,抛下一句“妈,我去看看花棚”,便一溜烟跑出去了。
狂风中,洁白的玉簪花像烟一样在花棚里浮动,像是要飞走了似的。一个身穿紫色衣裳的女孩在花棚边徘徊。是素锦。我问她:“你怎么也在这里?”素锦嗓音轻柔地说:“我担心下雹子会把玉簪花砸碎了,我们一起给花棚加块塑料布吧。”我惊喜道:“好,我们快一点。”
那个傍晚并没有下雹子,只是下起了一阵暴雨。我直问母亲:“暴风雨会把玉簪花毁掉吗?”母亲一愣,说:“你可别小看了玉簪花,它本就是生长在小径沟渠里的野花,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孩子捡来一朵,栽在花棚里,它就贱贱地长,呼啦啦地长成了一大片。”
我安下心来,第二天再去看花棚。我们加的那块塑料布并没起作用,它被一场暴雨吹打得不知去向,但玉簪花却没有凋零、破碎,仍然生机勃勃地站立在风中。后来,我始终认为,十四岁的当年,和之后所有岁月我与素锦长久的友谊,是始于素锦在暴风雨过后的一场大病。
那场大病成为素锦人生的分水岭,她从一个动辄吟唱着“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的无知少女,变成青花镇有名的放羊诗人。
只是,大病的后遗症是可怕的,素锦再也无法流利地说一句话,唱一首歌,她变得口齿不清,脚步蹒跚,双手颤抖。这样的她,在班级里无疑是与众不同的。有时,素锦的随便一个动作,都能引起同学的嘲笑,她渐渐变得郁郁寡欢。但素锦很快振作了起来,她把所有时间用在读书上,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丰子恺的《人间情味》,还有木心、徐志摩和舒婷的诗歌集。
那天傍晚,素锦的母亲骑自行车接她放学,一路上母亲试探地问:“要不,咱们还是辍学吧,回家帮妈妈放羊。”素锦知道,母亲只是不想她受别人的冷眼,但她想学习,想做个有用的人,让母亲过上好日子。那一刻,素锦完全没有想到,命运早已毫无预告地安排好一切。
一个普通的夜晚,素锦的父亲消失了,桌子上留着一张纸条,上边写着:“对不起,我走了,好好照顾素锦。”
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素锦的父亲负责去集市里卖水果,母亲在家里务农,放羊。如今父亲悄然离去,母亲一天天叹气,素锦深邃的眼睛里蒙着一层雾,她对母亲说:“妈妈,我想好了,退学,我要去山上放羊。”母亲突然抱紧她,泪水直流。
打那以后,我常在晨曦斜照的山坡上,看见素锦一边放羊,一边看舒婷的詩。有时,素锦读诗给我听:“一朵初夏的蔷薇,划过波浪的琴弦,向不可及的水平远航。乌云像癣一样,布满天空的颜面,鸥群,却为她铺开洁白的翅膀。去吧,我愿望的小太阳,如果你沉没了,就睡在大海的胸膛,在水母银色的帐顶,永远有绿色的波涛喧响。让我也漂去吧,让阳光熨帖的风,把我轻轻吹送,顺着温暖的海流,漂向远方。”
闲极无聊时,素锦也写诗:“羊只一朵一朵,像移动的白云,像地里绽放的玉簪花,它们跑向山岗,跑向天空,躲进诗行里,每一片花瓣都是星星做的。于是我就想着要敞开,把草地上的羊只赶起来,让希望与饱满靠得更近。”
小巷的人们打趣她:“素锦,你写诗做什么?能卖几个钱?”素锦微笑着说:“诗歌是无用之用。没有诗歌,我就是无数人中的一个。因为诗歌,我仍然是无数人中的一个。但我的内心揣满了星星。”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读高一的时候,素锦的一首小诗登上了青花镇晚报副刊的版面。过了两年,素锦在纯文学诗刊上发表的诗歌获得了一个全国性大奖,轰动了文坛。我很好奇,素锦很文静,单薄,像春天刚发芽的小树,却有那么大能量,写了那么多好诗。
我高中毕业去外地求学,临行前,我陪素锦放了一天羊。那天我才知道,三十六崎巷花棚的玉簪花是素锦种的。素锦说:“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卸不去的生活的盔甲,但是玉簪花会为我们铺开洁白的花地,让我们心中洋溢着柔软的力量,朝着光亮的方向勇敢地走下去。”
《本草纲目》中关于玉簪花的记载,说它:“柔茎如白菘,叶脉清晰,茎上花朵长二三寸,未开时如白玉搔头簪形,中吐黄蕊,根叶可解一切毒。”一句话说透了玉簪花的品性,凡俗,不起眼,却又如满天繁星,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某个深夜,我在微信跟素锦聊到人生方向时,突然明白了:你所爱的就是你所成的,你只需想到这一个纯粹的字,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一遍遍将爱完成。那么,火海自清凉,人生得自在。
那一年,我14岁,素锦13岁。我们两家的距离仅隔着四扇窗。
“三十六崎巷”位于和平码头的高地,因巷口有三十六级陡峭的阶梯而得名。小巷的中间地段有一座小花棚,栽种着一些花花草草。盛夏,玉簪花开了,叶脉分明的绿叶在风中婆娑着,六片雪白修长的花瓣转着几点鹅黄的花蕊,一朵挨着一朵,摇摇欲飞。像雪,像船,像古代女子头上的玉簪。
一日傍晚,天色阴暗,门外的天空出现一片黑云,风卷得有点乱。巷外响起杂乱的脚步声,有人低低嘟囔着:“这天怕是要下雹子啊,快走快走。”
我睁大了眼睛,问在屋里忙活的母亲:“真的会下雹子吗?”
母亲却答非所问地说:“小妹,天黑得吓人,你可别再出去了。”我琢磨着花棚里的玉簪花,抛下一句“妈,我去看看花棚”,便一溜烟跑出去了。
狂风中,洁白的玉簪花像烟一样在花棚里浮动,像是要飞走了似的。一个身穿紫色衣裳的女孩在花棚边徘徊。是素锦。我问她:“你怎么也在这里?”素锦嗓音轻柔地说:“我担心下雹子会把玉簪花砸碎了,我们一起给花棚加块塑料布吧。”我惊喜道:“好,我们快一点。”
那个傍晚并没有下雹子,只是下起了一阵暴雨。我直问母亲:“暴风雨会把玉簪花毁掉吗?”母亲一愣,说:“你可别小看了玉簪花,它本就是生长在小径沟渠里的野花,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孩子捡来一朵,栽在花棚里,它就贱贱地长,呼啦啦地长成了一大片。”
我安下心来,第二天再去看花棚。我们加的那块塑料布并没起作用,它被一场暴雨吹打得不知去向,但玉簪花却没有凋零、破碎,仍然生机勃勃地站立在风中。后来,我始终认为,十四岁的当年,和之后所有岁月我与素锦长久的友谊,是始于素锦在暴风雨过后的一场大病。
那场大病成为素锦人生的分水岭,她从一个动辄吟唱着“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的无知少女,变成青花镇有名的放羊诗人。
只是,大病的后遗症是可怕的,素锦再也无法流利地说一句话,唱一首歌,她变得口齿不清,脚步蹒跚,双手颤抖。这样的她,在班级里无疑是与众不同的。有时,素锦的随便一个动作,都能引起同学的嘲笑,她渐渐变得郁郁寡欢。但素锦很快振作了起来,她把所有时间用在读书上,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丰子恺的《人间情味》,还有木心、徐志摩和舒婷的诗歌集。
那天傍晚,素锦的母亲骑自行车接她放学,一路上母亲试探地问:“要不,咱们还是辍学吧,回家帮妈妈放羊。”素锦知道,母亲只是不想她受别人的冷眼,但她想学习,想做个有用的人,让母亲过上好日子。那一刻,素锦完全没有想到,命运早已毫无预告地安排好一切。
一个普通的夜晚,素锦的父亲消失了,桌子上留着一张纸条,上边写着:“对不起,我走了,好好照顾素锦。”
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素锦的父亲负责去集市里卖水果,母亲在家里务农,放羊。如今父亲悄然离去,母亲一天天叹气,素锦深邃的眼睛里蒙着一层雾,她对母亲说:“妈妈,我想好了,退学,我要去山上放羊。”母亲突然抱紧她,泪水直流。
打那以后,我常在晨曦斜照的山坡上,看见素锦一边放羊,一边看舒婷的詩。有时,素锦读诗给我听:“一朵初夏的蔷薇,划过波浪的琴弦,向不可及的水平远航。乌云像癣一样,布满天空的颜面,鸥群,却为她铺开洁白的翅膀。去吧,我愿望的小太阳,如果你沉没了,就睡在大海的胸膛,在水母银色的帐顶,永远有绿色的波涛喧响。让我也漂去吧,让阳光熨帖的风,把我轻轻吹送,顺着温暖的海流,漂向远方。”
闲极无聊时,素锦也写诗:“羊只一朵一朵,像移动的白云,像地里绽放的玉簪花,它们跑向山岗,跑向天空,躲进诗行里,每一片花瓣都是星星做的。于是我就想着要敞开,把草地上的羊只赶起来,让希望与饱满靠得更近。”
小巷的人们打趣她:“素锦,你写诗做什么?能卖几个钱?”素锦微笑着说:“诗歌是无用之用。没有诗歌,我就是无数人中的一个。因为诗歌,我仍然是无数人中的一个。但我的内心揣满了星星。”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读高一的时候,素锦的一首小诗登上了青花镇晚报副刊的版面。过了两年,素锦在纯文学诗刊上发表的诗歌获得了一个全国性大奖,轰动了文坛。我很好奇,素锦很文静,单薄,像春天刚发芽的小树,却有那么大能量,写了那么多好诗。
我高中毕业去外地求学,临行前,我陪素锦放了一天羊。那天我才知道,三十六崎巷花棚的玉簪花是素锦种的。素锦说:“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卸不去的生活的盔甲,但是玉簪花会为我们铺开洁白的花地,让我们心中洋溢着柔软的力量,朝着光亮的方向勇敢地走下去。”
《本草纲目》中关于玉簪花的记载,说它:“柔茎如白菘,叶脉清晰,茎上花朵长二三寸,未开时如白玉搔头簪形,中吐黄蕊,根叶可解一切毒。”一句话说透了玉簪花的品性,凡俗,不起眼,却又如满天繁星,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某个深夜,我在微信跟素锦聊到人生方向时,突然明白了:你所爱的就是你所成的,你只需想到这一个纯粹的字,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一遍遍将爱完成。那么,火海自清凉,人生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