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意义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8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小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着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与实践的脱离,过于侧重传统的“说教”,而忽略了“实践”,这与学校和教师们的错误认知息息相关,他们没有深刻认识到实践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针对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实践与思想品德的关系,分析实践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
  【关键词】实践 小学生 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79-02
  一、何为实践与思想品德
  实践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一切客观物质的社会性活动,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包括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思想品德是一个综合的系统,一般包括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递进的关系,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对事物先有了认识,渐渐地养成了情感,情感凝聚成了意志,意志转变了行为。思想品德可以拆分为思想与品德两个方面,两者也是有一定层次上的差别,思想是认识领域的东西,而品德是一种思想行为倾向。
  二、实践与思想品德的关系
  (一)实践是思想品德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曾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思想品德均为人类认识的范畴,因此实践是思想品德的来源。然而,思想与品德两者在层次上有所不同,因此实践作为两者的来源也有程度上的不同,思想是相对浅层次的东西,每一次实践都会触动思想,而不一定会引发相对深层次的道德。只有长期的实践,或者是一次特殊的实践才可能会导致深层次的道德发生改变。
  (二)思想是品德的基础,反作用于实践
  思想与品德均为意识形态的东西,但是思想为浅层次的意识,而道德为深层次的意识,只有当思想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促使道德的形成。例如,一名刚升入小学的学生,由于他没有明确的是非观,他第一次随地吐痰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他是否是正确的,他的思想领域认为这是被允许的,然而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等等,而每次对随地吐痰的判定思想逐渐加深,最终可能形成了对随地吐痰的品德判定。而思想与品德作为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实践,正确的思想品德对实践有促进作用,而错误的思想品德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三)品德是思想搭架实践的桥梁
  德育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是高尚品德的追求,而非仅仅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因为只要高尚的品德才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小学生的品德是通过思想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当品德根植于小学生们的内心深处,才会对未来他们的学习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实践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
  小学生作为一个年龄群体,有自己固有的心理、身体和知识特征,他们自身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思想品德模式,更容易被教育和影响。然而,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教育和影响小学生,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才是德育教育的重点。实践与思想品德的关系中指出实践是思想品德的来源,因此,实践在小学生这个特有群体思想道德形成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实践可以让小学生更直接地感官意识层面的东西,便于小学生理解,进而感知思想,形成品德。小学生由于接触教育时间较短,对于事物的接受程度虽然较快,但是缺少系统的理解,学习心理还不成熟,行为上好动。传统课堂上的被动说教可能会限制学生们的心理接受能力,而动手的实践能力更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的性格。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面向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在行动中直接感官知识,寓知于行。其次,实践可以强化小学生已形成的思想品德,进而指导社会活动。小学生们的学习模仿能力十分強大,但是也存在着学得快,忘得也快的问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就曾针对人的记忆提出了“遗忘曲线”,而实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小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增进记忆。再次,实践是检验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正确与否的标准。无论思想品德有多高尚,最终都需要通过实践表现出来,毕竟意识形态的东西无法主观衡量,需要客观的标准才能判断,而实践恰是小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表现,如敬老爱老、团结互助等等,都是小学生正确的实践。最后,实践与思想品德都应统一于小学生本身,形成完善的整体,在小学生的现实学习生活中,单个领域的概念并不是他们所能理解和掌握的,应当将思想品德与实践结合到一起,构成完整小学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品德,做文明健康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13年.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55-01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认识,是将外在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精神财富的过程。  “四导”教学法,第一条就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我们都知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应该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原则。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今天的学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64-01  视野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是的,换一种想法,会换一种心情,多一个思路,会多一个出路。一个人遇到问题,如果总是想不到解决办法,你不妨超越你所在的环境,换一种从不同角度出发的想法,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以下,我就来谈谈对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  我们老师都知道如果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加快了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进程。随着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增加语文教学的灵活性。一些语文教师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增加了活动课和语文教学资源的联系性,来实现现代化语文教学的最大目标。本文主要就活动课——试论语文课程资源的拓展这一话题进深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活动课 语文课程资源 拓展 分析和研究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是培养素质人才的政治保证,是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青年力量的重要平台,如何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高校社团建设现状入手,论述思政教育与社团建设融合的可行性,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团建设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社团建设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68-
期刊
【摘要】教材只是将活的知识固定在某种媒介上来供人学习的工具,教材本身是毫无生机的,创新用活教材,摒弃惟教材论主义,避免教条的使用教材,在实践中赋予教材以生命,使教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识错改错的科学的指导文本。  【關键词】创新 教材 苏教版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73-01  教材是将老师与学生牵扯到一起的纽带。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信息上的传播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现代教育的授课模式中有一种新型的教课技术,就是微课教学,这种方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兴趣上的吸引,文章通过微课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使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并从中得到了一些教学上的方法,仅供相关教育学者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学政治 课堂教学 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教育关注人的成长,其本质是促进人发展的社会活动,校园文化是其重要载体。本文指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校园文化建设应“不忘初心”,并结合实际对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做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校园文化 育人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71-01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有漂亮的建筑,先进的设备,
期刊
【摘要】本文将通过思想教育品德课教学方式的一些创新性探索来阐述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教学措施。  【关键词】学生 精彩 老师 思品课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80-01  作为一名教师,期待自己的课堂能真正做到有效,但同时又会彷徨究竟什么是“有效”?如何做到“有效”?这一步步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和研讨中获得。正如没
期刊
【摘要】在低年级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并且做到循序漸进,在写话中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表达,进行习作引路训练,使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会如何“说”,初步掌握关注生活、积累素材、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习作的兴趣,为将来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说话训练 积累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87-0
期刊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的重要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素质教育培养的一个重点部分,加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朗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