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初期,约从14、15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是一个人必须明确自己个性的主要特征、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时候,所以一切问题既是以“自我”为核心展开的,又是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的。这种主客观上的需求将使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获得高度发展,然而此阶段學生的“逆反心理”也令家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们颇为烦恼。作为一名专门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应正确分析和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并选择最佳方式给予引导。本文将阐述中专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并对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进行剖析,探讨如何正确对待并选择最佳方式加强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之力培养出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的合格专业人才。
【关键词】中专生 逆反心理 对策
青年初期,约从14、15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是一个人必须明确自己个性的主要特征、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时候,所以一切问题既是以“自我”为核心展开的,又是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的。这种主客观上的需求将使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获得高度发展,但是伴随而生的是“逆反心理”。义务教育完成以后,部分学生由于不能够继续升入普通高中学习而走进中专院校,学生缺乏自信心,对学习存在着恐惧、排斥心理。他们在强烈的自治需求中,用叛逆武装自己,逆反心理逐渐成为他们较为普遍的心理。
一、中专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
(一)自我意识的不稳定和不成熟。处于青春期尚未完成的中专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从开始比较单纯地接受他人的评价转向能够自觉进行自我评价。他们对学校宣传教育作反面思考,同时又扩大社会的阴暗面,容易消极认识和评价社会。
(二)心理活动出现丰富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冲动性。他们对人十分关心和同情,但同时毫无理由地欺侮弱小同学;他们看重朋友之谊,却不懂得如何维系情感纽带;有时对人积极、热情,有时又羞于表现对别人的好感。这些表现与过分冲动和不能自制密切相关。
(三)对榜样及先进人物否定和曲解。他们看得到榜样身上的优点,但由于深刻的自卑心理,不愿意接触榜样和先进人物,同时刻意否定榜样的先进思想。
(四)对批评教育持反击、抗拒的态度。他们明知自己错了却不愿接受批评;对于受批评的人不管原因深表同情,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五)学生自身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部分学生性格执拗、怪僻、暴躁,易冲动、刻薄、极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随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抗他人。
二、中专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中专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年龄与生理因素。首先,青少年独立自主的需求日益增强。其次,认知方面受年龄、知识水平制约。再者,由于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对异性产生倾慕,遭遇问题又无从处理,学生内心彷徨、苦闷。
2.心理因素。中专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心理过程发展不平衡,进入中专后渐渐学会并掌握逆向思维等方法,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
3.性格因素。性格外向、性情刚烈、攻击性强的中专生常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自治倾向,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对立型性格特征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二)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爆炸,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必然会给职校学生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
2.家庭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专制,或对子女的态度过于保护,或父母在教育态度上的不一致等都会使学生自治的需求更强烈。
3.学校因素。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公正,也会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
三、应对中专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心理活动的研究,开展心理咨询;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
(二)优化育人环境。重视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竭力挖掘能引导学生产生心理共鸣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
(三)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性。学校教育应该把握几点:一是注重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预见性;二是做工作要动之以情;三是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四是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综上所述,在中专生的教育过程中,逆反心理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由于处在青年初期的中专生可塑性很强,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对待逆反心理,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教育,联合家庭、社会之力使学生能在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不遗余力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顺利度过美好的青春岁月。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寇振华.职业院校青年学生心理教育探析[J].时代文学,2007(3).
[3]张玲.自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沃建中.走向心理健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关键词】中专生 逆反心理 对策
青年初期,约从14、15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是一个人必须明确自己个性的主要特征、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时候,所以一切问题既是以“自我”为核心展开的,又是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的。这种主客观上的需求将使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获得高度发展,但是伴随而生的是“逆反心理”。义务教育完成以后,部分学生由于不能够继续升入普通高中学习而走进中专院校,学生缺乏自信心,对学习存在着恐惧、排斥心理。他们在强烈的自治需求中,用叛逆武装自己,逆反心理逐渐成为他们较为普遍的心理。
一、中专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
(一)自我意识的不稳定和不成熟。处于青春期尚未完成的中专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从开始比较单纯地接受他人的评价转向能够自觉进行自我评价。他们对学校宣传教育作反面思考,同时又扩大社会的阴暗面,容易消极认识和评价社会。
(二)心理活动出现丰富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冲动性。他们对人十分关心和同情,但同时毫无理由地欺侮弱小同学;他们看重朋友之谊,却不懂得如何维系情感纽带;有时对人积极、热情,有时又羞于表现对别人的好感。这些表现与过分冲动和不能自制密切相关。
(三)对榜样及先进人物否定和曲解。他们看得到榜样身上的优点,但由于深刻的自卑心理,不愿意接触榜样和先进人物,同时刻意否定榜样的先进思想。
(四)对批评教育持反击、抗拒的态度。他们明知自己错了却不愿接受批评;对于受批评的人不管原因深表同情,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五)学生自身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部分学生性格执拗、怪僻、暴躁,易冲动、刻薄、极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随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抗他人。
二、中专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中专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年龄与生理因素。首先,青少年独立自主的需求日益增强。其次,认知方面受年龄、知识水平制约。再者,由于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对异性产生倾慕,遭遇问题又无从处理,学生内心彷徨、苦闷。
2.心理因素。中专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心理过程发展不平衡,进入中专后渐渐学会并掌握逆向思维等方法,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
3.性格因素。性格外向、性情刚烈、攻击性强的中专生常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自治倾向,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对立型性格特征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二)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爆炸,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必然会给职校学生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
2.家庭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专制,或对子女的态度过于保护,或父母在教育态度上的不一致等都会使学生自治的需求更强烈。
3.学校因素。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公正,也会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
三、应对中专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心理活动的研究,开展心理咨询;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
(二)优化育人环境。重视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竭力挖掘能引导学生产生心理共鸣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
(三)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性。学校教育应该把握几点:一是注重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预见性;二是做工作要动之以情;三是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四是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综上所述,在中专生的教育过程中,逆反心理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由于处在青年初期的中专生可塑性很强,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对待逆反心理,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教育,联合家庭、社会之力使学生能在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不遗余力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顺利度过美好的青春岁月。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寇振华.职业院校青年学生心理教育探析[J].时代文学,2007(3).
[3]张玲.自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沃建中.走向心理健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