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板作为物质的存在,具有长、宽高的矩形尺寸,单纯而整体的黑色外观,四边突出的线条,有厚度的木制板面,构成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世界。
黑板一度是我国大一统的宣传教育工具,在带有高科技和消费主义色彩的多媒体教学和大面积廉价喷墨广告被普及的黄金时期之前。黑板一直伴随着中国的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变迁。
儿时的启蒙教育,墙上有块大黑板每个人的手中还要有块小黑板。大黑板大都是用水泥在墙上涂个大长方形然后再刷上黑漆。时间长了黑板上会出现斑驳脱漆的版块。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新学年开始坐在教室里看到墙上涂刷一新的黑板。老师的字迹那么端正黑白映衬下格外醒目。同学们最愿意干的事情就是争相为老师擦黑板。当老师写完一板后,总有个同学会跑上讲台把黑板上的粉笔字擦拭干净。
老师站在讲台上用粉笔吱吱嘎嘎地写着 小伙伴们则拿着粉笔在自己的小黑板上涂鸦,画了又擦擦了又画。这样还不解气,趁其他小伙伴不注意时在对方的黑板上画 个大乌龟,然后正襟危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最尴尬的时刻是,算术题的答案和大多数小朋友写的不样,这就意味着答案可能是错的。这时,老师会走到跟前拿起写着错误答案的小黑板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展示番 当时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脸还有些发烫。
走出教室后才发现,不仅仅教室里有黑板校长室的墙上还有一块更大的黑板,这个黑板不是用来上课的。平时写一些通知表扬批评什么的。节假目的时候,就会出整版的板报。板报的内容已经记不清楚了,但精美的报头和插图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报花题头和标题的形式,通常都有统一的样式,携带着特定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审美造型趣味 其内容绝大部分是稻穗齿轮朝阳、雷锋、书本等政治上正确思想上健康的花样。这类形式和题材的反复出现,成为视觉传统中区别于古典传统绘画的梅兰、竹,菊,而成为特殊的革命程式。
每一块黑板都是最激动最醒目最普通、最熟悉,最似曾相识的黑板。在墙报上我第一次看到了彩色粉笔,当别人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创作的时候,自己便蹲在地上作守候状,去拾那些别人用断或者不用的彩色粉笔头,如获至宝般收藏起来或赶紧在自己的小黑板上创作一番。
走出校园后,才发现黑板报是一种最廉价,最便捷,最单一的文化娱乐生活,多年以来,它土生土长地形成了言简意赅,图文并茂,粗糙耀眼一语中的,一花动人的风格。它总是默默地居于教室一隅,工矿企业的大门口,社区的过道边,农村的大队部旁。它让当年一些民间美术爱好者的才能得到最初的施展,不可压抑的艺术才能获得最初的赞誉。即使它是一个如此意识形态,如此固定化,如此统一化的宣传工具,但也丝毫不能阻碍那些具有艺术天赋的人对形式语言的敏感,那些惊天动地的才华曾经源源不断地在主流的审美框架里恣情流淌着。
上班后,发现单位也有一个黑板,通常挂在楼梯口,刚开始还用粉笔写再后来,直接在上面贴纸。突然有天黑板变成了白板,粉笔变成了黑油性笔。在媒体化的时代黑板的功能更多地被电视和网络所取代。再走进教室时黑板已经“退居二线”,隐藏于投影仪的白屏后。
黑板依然存在着,其意义在于寓意和形象的表达,一个更大功能的组合超越自身。及其所揭示的内涵。
黑板作为作品的属性创作因素形式载体,背景提供,媒介实验的对象,还有多少压箱底的可能性?在这样一个硬性规定的尺寸和材料上,个1m×2m的缓步台的空间里,重新面对启蒙时期的那些身边的最日常、最廉价的非专业材料。5月23日,在上海香格纳画廊集中展示了以黑板为主材的艺术作品。参展的艺术家由此作为想象力的出发点,他们使黑板这种物品成为艺术的载体,让黑板成为黑色的板,以个人化的方式来化解那些被压制了多年的创作欲和表达欲。
这场关于黑板的跨媒介实验,也许能够勾起很多人尘封了已久的记忆,带给观者出乎意料的惊奇。
邱志杰《黑板当作黑板用》
邱志杰用一种社会学调研的方式,直接把黑板送给顺义老街道办事处崔各庄乡何各庄村村民委员会、什刹海体校传达室和来广营农贸市场的管理处。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使用这块黑板,并如实地记录过程。
陈晓云《翠玉录》
作品引用了炼金术的哲学核心,Hermes的一句古训“真实不虚,如其在上,如其在下”。说的是自然界的大宇宙和人类微观世界的小宇宙一体和谐,映衬的关系。黑板报上如同科普教程一般,散落着几块碎石,而他们之间的比例恰好如同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一般,维持着圆满秩序。
张鼎《60瓦》
张鼎在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安装了数十个灯泡。在通电发光之后,他于月黑风高之夜挥舞铁锤把它们一一敲碎。如同“草泥马在马勒戈壁的沙漠上与河蟹展开的大战的胜利一样,只有无数作为弱者的网民发挥各种个人化的行动和想象,才能取得一个个充满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象征性意义的胜利。
陆磊《录像》
陆磊借用了恩斯特的超现实主义空间绘画的形式,把黑板做成了承载着复杂错位和悖论关系的三折空间,充满了神秘的光线,怪异的天体把黑板改造成为充满晦涩意象但却津津有味的世界。
黑板一度是我国大一统的宣传教育工具,在带有高科技和消费主义色彩的多媒体教学和大面积廉价喷墨广告被普及的黄金时期之前。黑板一直伴随着中国的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变迁。
儿时的启蒙教育,墙上有块大黑板每个人的手中还要有块小黑板。大黑板大都是用水泥在墙上涂个大长方形然后再刷上黑漆。时间长了黑板上会出现斑驳脱漆的版块。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新学年开始坐在教室里看到墙上涂刷一新的黑板。老师的字迹那么端正黑白映衬下格外醒目。同学们最愿意干的事情就是争相为老师擦黑板。当老师写完一板后,总有个同学会跑上讲台把黑板上的粉笔字擦拭干净。
老师站在讲台上用粉笔吱吱嘎嘎地写着 小伙伴们则拿着粉笔在自己的小黑板上涂鸦,画了又擦擦了又画。这样还不解气,趁其他小伙伴不注意时在对方的黑板上画 个大乌龟,然后正襟危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最尴尬的时刻是,算术题的答案和大多数小朋友写的不样,这就意味着答案可能是错的。这时,老师会走到跟前拿起写着错误答案的小黑板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展示番 当时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脸还有些发烫。
走出教室后才发现,不仅仅教室里有黑板校长室的墙上还有一块更大的黑板,这个黑板不是用来上课的。平时写一些通知表扬批评什么的。节假目的时候,就会出整版的板报。板报的内容已经记不清楚了,但精美的报头和插图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报花题头和标题的形式,通常都有统一的样式,携带着特定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审美造型趣味 其内容绝大部分是稻穗齿轮朝阳、雷锋、书本等政治上正确思想上健康的花样。这类形式和题材的反复出现,成为视觉传统中区别于古典传统绘画的梅兰、竹,菊,而成为特殊的革命程式。
每一块黑板都是最激动最醒目最普通、最熟悉,最似曾相识的黑板。在墙报上我第一次看到了彩色粉笔,当别人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创作的时候,自己便蹲在地上作守候状,去拾那些别人用断或者不用的彩色粉笔头,如获至宝般收藏起来或赶紧在自己的小黑板上创作一番。
走出校园后,才发现黑板报是一种最廉价,最便捷,最单一的文化娱乐生活,多年以来,它土生土长地形成了言简意赅,图文并茂,粗糙耀眼一语中的,一花动人的风格。它总是默默地居于教室一隅,工矿企业的大门口,社区的过道边,农村的大队部旁。它让当年一些民间美术爱好者的才能得到最初的施展,不可压抑的艺术才能获得最初的赞誉。即使它是一个如此意识形态,如此固定化,如此统一化的宣传工具,但也丝毫不能阻碍那些具有艺术天赋的人对形式语言的敏感,那些惊天动地的才华曾经源源不断地在主流的审美框架里恣情流淌着。
上班后,发现单位也有一个黑板,通常挂在楼梯口,刚开始还用粉笔写再后来,直接在上面贴纸。突然有天黑板变成了白板,粉笔变成了黑油性笔。在媒体化的时代黑板的功能更多地被电视和网络所取代。再走进教室时黑板已经“退居二线”,隐藏于投影仪的白屏后。
黑板依然存在着,其意义在于寓意和形象的表达,一个更大功能的组合超越自身。及其所揭示的内涵。
黑板作为作品的属性创作因素形式载体,背景提供,媒介实验的对象,还有多少压箱底的可能性?在这样一个硬性规定的尺寸和材料上,个1m×2m的缓步台的空间里,重新面对启蒙时期的那些身边的最日常、最廉价的非专业材料。5月23日,在上海香格纳画廊集中展示了以黑板为主材的艺术作品。参展的艺术家由此作为想象力的出发点,他们使黑板这种物品成为艺术的载体,让黑板成为黑色的板,以个人化的方式来化解那些被压制了多年的创作欲和表达欲。
这场关于黑板的跨媒介实验,也许能够勾起很多人尘封了已久的记忆,带给观者出乎意料的惊奇。
邱志杰《黑板当作黑板用》
邱志杰用一种社会学调研的方式,直接把黑板送给顺义老街道办事处崔各庄乡何各庄村村民委员会、什刹海体校传达室和来广营农贸市场的管理处。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使用这块黑板,并如实地记录过程。
陈晓云《翠玉录》
作品引用了炼金术的哲学核心,Hermes的一句古训“真实不虚,如其在上,如其在下”。说的是自然界的大宇宙和人类微观世界的小宇宙一体和谐,映衬的关系。黑板报上如同科普教程一般,散落着几块碎石,而他们之间的比例恰好如同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一般,维持着圆满秩序。
张鼎《60瓦》
张鼎在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安装了数十个灯泡。在通电发光之后,他于月黑风高之夜挥舞铁锤把它们一一敲碎。如同“草泥马在马勒戈壁的沙漠上与河蟹展开的大战的胜利一样,只有无数作为弱者的网民发挥各种个人化的行动和想象,才能取得一个个充满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象征性意义的胜利。
陆磊《录像》
陆磊借用了恩斯特的超现实主义空间绘画的形式,把黑板做成了承载着复杂错位和悖论关系的三折空间,充满了神秘的光线,怪异的天体把黑板改造成为充满晦涩意象但却津津有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