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聊城地理位置独特,毗邻河南、河北,处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的交界处,形成了特殊的地域文化、商贸文化,也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聊城自上可以追溯到唐虞时期,延至今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饮食文化深深的影响着聊城人的饮食消费行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城镇居民。
关键词:聊城;1990~2010;饮食变化;分析
一、聊城人1990~2010年饮食的变化
一般一个地方的饮食都有其自己独特的饮食特色,聊城作为组成山东省的城市之一,饮食也是是食则大葱、大蒜,宴则大盘、大碗。
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聊城地区的饮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二十世纪90年代为例,这个时期可以说是预示着新的饮食文化的到来,走过50~70年代的饥荒,走过80年代的温饱,在90年代人们迎来了饮食的饕餮时代。这个时期,聊城人的普遍主食还是小麦,主菜仍然是萝卜、白菜,但是人们已经普遍能够消费得起肉食了,聊城的街道上也出现了风味餐厅和酒店。聊城居民们在赶集的时候,也会常常购买一些鸡鸭鱼肉进行冷冻存储。90年代的聊城,每天早上的早餐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杯热乎乎的牛奶或者羊奶,送奶员每天早上走街串巷给各家各户送去订制的一罐牛奶或者羊奶,客户收到奶后自己熬制给家人饮用,目的一般都是补充营养。聊城的90年代,出现了一些零食深受学子的喜爱,像小浣熊干脆面,并不是因为它好吃,而是因为干脆面中的水浒108张收藏卡,改变了之前人们把饮食当作是充饥的形式,而是把饮食当作一种纪念性消费。
二十一世纪,聊城的发展日新月异,饮食行业空前发展,很多外来饮食在这期间入驻聊城,并得到了聊城人的喜爱。城市中不再是等几天去赶集,人们常常去尝试选择自己要买的东西,对于食品的需求则是随缺随买,而农村依然在等着几天一个集会的时候去购买所需用品,集市上的肉食品一般是现杀现卖,不再进行几天的储存。聊城的餐馆不在由国内的传统菜式构成主要部分,大街上沿街可见的是日本料理、韩式烧烤、麦当劳等。
二、聊城人饮食产生变化是为什么
聊城人饮食发生了变化,试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理环境、人口变动和经济的发展。
聊城的地理位置特殊,毗邻河南、河北,处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的交界处,形成了特殊的地域文化、商贸文化,也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一条途径聊城、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给聊城带来很多外面的文化,促进了饮食文化的改变。在八大菜系中,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1]的说法,所谓“东辣”就是指山东,也有鲁人嗜辣的说法,这个辣指的是大葱、生姜、韭菜等生而食之的东西,这些辣味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的味道,可以帮助山东人抵御寒冷与干燥的自然环境。而“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的说法中,因其地处东部沿海,气候潮湿多雾,多吃辣椒等可以浑身出汗、驱邪避寒,养脾健胃,对健康极为有利(对当地人而言)。
聊城的人口有洪洞大槐树、胡大海一箭之地的说法,人作为饮食的主要制作和承受者,人口的变化也会带来饮食文化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科学技术也得到了提升,为了满足南来北往的人们的口腹,另一种饮食风格和习惯被引入当地,受到当地人喜爱并得到了发展。聊城有过年走亲戚的习俗,一般出去走亲戚都要带上当地的名吃八皮果子,当有婚嫁的时候,新人也会把这种吃食的文化带过去,因此饮食文化也会产生一些变化。像馓子,它在全国各地的炸制都是不同的,一般做成糖馓子,在聊城的馓子則是麻花馓子也算是一种家喻户晓的零食,尤其是四五十年代的人,最喜欢的就是用馓子当下酒料,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制作馓子与馓子获利的回馈不是那么可观,渐渐的馓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次数就少了。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日渐提高,对饮食的要求也高了许多。人们吃东西不再只是为了充饥,而是为了生活质量、精神世界的满足,商家从事饮食行业也更多的是改变饮食的形式而去获利。聊城每开一家料理店,有爱好美食的人就会前去尝试,并对此做出评价,感觉不错的店还带动亲朋好友一起去,这种消费其实就是一种不必要的消费,但是与亲朋好友一起吃美味的美食,追求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愉悦。像呱嗒这一种聊城名吃,在2000年时同样的呱嗒是1.5元人民币,但在2010年的时候的价格是3元人民币,到现在同样的呱嗒是5元人民币。商家为了追求呱嗒快速的熟透,制作呱嗒的工艺也从半煎半炸成了全油炸,这样可以节省制作呱嗒的时间而去更多的盈利。
三、结语
二十一世纪的饮食,我们吃并选择着,相比起90年代的饮食,聊城人现在更看重饮食健康。在接送孩子时不难发现,许多家长都会带着水果,他们把水果纳入到了每日健康必备品中。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①”的饮食观,应遵守时节,讲究营养,有节制不过量的科学饮食。
正所谓“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聊城饮食还是少不了葱姜蒜的,饮食虽多变但是葱姜蒜还是不变的主旋律,聊城的老人们有句老话叫“冬吃萝卜夏吃姜”,还有一句话是“一根葱,感冒通”,父辈的大人们也经常说“多吃蒜,能消炎”,这些谚语不仅流传至今,也体现了聊城人对葱姜蒜的肯定和喜爱,体现了聊城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与爱好。
注释:
①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参考文献:
[1] 赵建民,齐鲁饮食文化对山东人群体性格的影响,[J].中国烹饪研究,2000.01.(47-49).
[2] 熊正安,武汉饮食文化地域特色浅析,[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6.03.
[3] 刘天平,卓嘎,旦巴,藏民族饮食消费成因与变化分析初探,[J],西藏农牧学院消费经济,2011.02.
[4] 刘昭纯,国民饮食变化的特点与对策,[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7.01.
[6] 姚吉承,齐鲁饮食文化形态中的儒学思想,[J].管子学刊,2008.04.(91-95).
关键词:聊城;1990~2010;饮食变化;分析
一、聊城人1990~2010年饮食的变化
一般一个地方的饮食都有其自己独特的饮食特色,聊城作为组成山东省的城市之一,饮食也是是食则大葱、大蒜,宴则大盘、大碗。
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聊城地区的饮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二十世纪90年代为例,这个时期可以说是预示着新的饮食文化的到来,走过50~70年代的饥荒,走过80年代的温饱,在90年代人们迎来了饮食的饕餮时代。这个时期,聊城人的普遍主食还是小麦,主菜仍然是萝卜、白菜,但是人们已经普遍能够消费得起肉食了,聊城的街道上也出现了风味餐厅和酒店。聊城居民们在赶集的时候,也会常常购买一些鸡鸭鱼肉进行冷冻存储。90年代的聊城,每天早上的早餐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杯热乎乎的牛奶或者羊奶,送奶员每天早上走街串巷给各家各户送去订制的一罐牛奶或者羊奶,客户收到奶后自己熬制给家人饮用,目的一般都是补充营养。聊城的90年代,出现了一些零食深受学子的喜爱,像小浣熊干脆面,并不是因为它好吃,而是因为干脆面中的水浒108张收藏卡,改变了之前人们把饮食当作是充饥的形式,而是把饮食当作一种纪念性消费。
二十一世纪,聊城的发展日新月异,饮食行业空前发展,很多外来饮食在这期间入驻聊城,并得到了聊城人的喜爱。城市中不再是等几天去赶集,人们常常去尝试选择自己要买的东西,对于食品的需求则是随缺随买,而农村依然在等着几天一个集会的时候去购买所需用品,集市上的肉食品一般是现杀现卖,不再进行几天的储存。聊城的餐馆不在由国内的传统菜式构成主要部分,大街上沿街可见的是日本料理、韩式烧烤、麦当劳等。
二、聊城人饮食产生变化是为什么
聊城人饮食发生了变化,试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理环境、人口变动和经济的发展。
聊城的地理位置特殊,毗邻河南、河北,处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的交界处,形成了特殊的地域文化、商贸文化,也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一条途径聊城、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给聊城带来很多外面的文化,促进了饮食文化的改变。在八大菜系中,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1]的说法,所谓“东辣”就是指山东,也有鲁人嗜辣的说法,这个辣指的是大葱、生姜、韭菜等生而食之的东西,这些辣味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的味道,可以帮助山东人抵御寒冷与干燥的自然环境。而“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的说法中,因其地处东部沿海,气候潮湿多雾,多吃辣椒等可以浑身出汗、驱邪避寒,养脾健胃,对健康极为有利(对当地人而言)。
聊城的人口有洪洞大槐树、胡大海一箭之地的说法,人作为饮食的主要制作和承受者,人口的变化也会带来饮食文化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科学技术也得到了提升,为了满足南来北往的人们的口腹,另一种饮食风格和习惯被引入当地,受到当地人喜爱并得到了发展。聊城有过年走亲戚的习俗,一般出去走亲戚都要带上当地的名吃八皮果子,当有婚嫁的时候,新人也会把这种吃食的文化带过去,因此饮食文化也会产生一些变化。像馓子,它在全国各地的炸制都是不同的,一般做成糖馓子,在聊城的馓子則是麻花馓子也算是一种家喻户晓的零食,尤其是四五十年代的人,最喜欢的就是用馓子当下酒料,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制作馓子与馓子获利的回馈不是那么可观,渐渐的馓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次数就少了。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日渐提高,对饮食的要求也高了许多。人们吃东西不再只是为了充饥,而是为了生活质量、精神世界的满足,商家从事饮食行业也更多的是改变饮食的形式而去获利。聊城每开一家料理店,有爱好美食的人就会前去尝试,并对此做出评价,感觉不错的店还带动亲朋好友一起去,这种消费其实就是一种不必要的消费,但是与亲朋好友一起吃美味的美食,追求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愉悦。像呱嗒这一种聊城名吃,在2000年时同样的呱嗒是1.5元人民币,但在2010年的时候的价格是3元人民币,到现在同样的呱嗒是5元人民币。商家为了追求呱嗒快速的熟透,制作呱嗒的工艺也从半煎半炸成了全油炸,这样可以节省制作呱嗒的时间而去更多的盈利。
三、结语
二十一世纪的饮食,我们吃并选择着,相比起90年代的饮食,聊城人现在更看重饮食健康。在接送孩子时不难发现,许多家长都会带着水果,他们把水果纳入到了每日健康必备品中。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①”的饮食观,应遵守时节,讲究营养,有节制不过量的科学饮食。
正所谓“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聊城饮食还是少不了葱姜蒜的,饮食虽多变但是葱姜蒜还是不变的主旋律,聊城的老人们有句老话叫“冬吃萝卜夏吃姜”,还有一句话是“一根葱,感冒通”,父辈的大人们也经常说“多吃蒜,能消炎”,这些谚语不仅流传至今,也体现了聊城人对葱姜蒜的肯定和喜爱,体现了聊城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与爱好。
注释:
①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参考文献:
[1] 赵建民,齐鲁饮食文化对山东人群体性格的影响,[J].中国烹饪研究,2000.01.(47-49).
[2] 熊正安,武汉饮食文化地域特色浅析,[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6.03.
[3] 刘天平,卓嘎,旦巴,藏民族饮食消费成因与变化分析初探,[J],西藏农牧学院消费经济,2011.02.
[4] 刘昭纯,国民饮食变化的特点与对策,[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7.01.
[6] 姚吉承,齐鲁饮食文化形态中的儒学思想,[J].管子学刊,2008.04.(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