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卫生信息化的化展,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一名高职医学毕业生应具备的必要基础能力。本文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结合岗位需求,提出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改革措施,包括建立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观念、选取工作中的实际案例为教学内容、利用移动终端“蓝墨云班课”将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翻转课堂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实现毕业和就业零距离,提高职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改革;蓝墨云班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6-0246-03
一、当今对医学生的能力要求
21世纪,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异常迅猛,信息化是全球的大趋势。这些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国民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医学领域,计算机不仅被用于管理,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它的应用基本上渗透到了医学的各个环节,比如基础医学、治疗与监护、临床的监护和诊断、医院的管理和教育等各个领域。作为一名高职医学的毕业生,不仅要掌握临床医学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如此才能适应当今社会,才能胜任工作岗位。为此,我院在一年级新生中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那么怎样通过此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实现岗位对接呢?作为一名计算机老师,我对课堂进行了以下探索和改革。
二、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面临的现状
1.课时少,不利于实践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大一的公共基础课,院校对于课程安排的课时数普遍较少,一般只有60学时左右,无法满足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操作的课程特点
2.教学内容实用性差,与岗位缺乏结合。现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面向所有专业的高職生而编写的,是“大众化”的,所选取的案例基本上无医学联系,特别与临床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岗位实际需求脱节。学生通过学习主要掌握了常用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对于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方面的学习及专业方面的实际问题还存在困难。
3.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再是零起点。现在是信息社会,学生在社会中所接触的信息技术不同,另外由于初高中各校对信息课的重视不够,各校的教学资源差别大,导致了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如果对基础层次不同的学生采用同一方式的教学,安排相同的内容、相同的进度,必然会使基础好的同学无法学到新知识而缺乏学习兴趣,基础差的同学因新知识太多无法消化而产生厌学情绪。如何因材施教,成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难点。
4.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当前,我院的计算机基础课主要是以老师讲授为主,辅以PPT、“电子教室”软件等软件展示教学内容及操作步骤。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就是操作多、步骤多、信息量大,加之课堂时间紧,学生即使认真听课,紧跟老师的讲解和演示,但实际操作起来也会感觉困难,容易忘记,课堂效果不好。如此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5.评价方法单一,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将学生通过期末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手段,教学工作往往也是按照这个目标推进展开的,学生所做的计算机题目也往往与此相关,因而教学上忽视了对学生综合使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6.移动互联技术导致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移动互联时代已经来临,根据调查目前99%的学生已经拥有智能手机,27%的学生拥有平板电脑,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正逐步代替传统的PC,大学生知识的获得已不仅仅是来自于书本和课堂。
三、课程改革措施
1.改变教学观念,确立教学思路。为了实现课堂与岗位对接,实现毕业和就业零距离,课程总体教学思路确定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
2.整合教学内容,学以致用。老师们利用假期深入工作岗位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教研室分析整合,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提取典型的工作案例,整合教学内容,重在操作实践,形成专业化、生活化的实训项目。例如:用word制作《医学专业介绍》、制作《护理记录单》、排版长文档《椎动脉解剖学研究》,用EXCEL制作《病人信息表》、《三测表》,用PPT制作《测量血压的方法》等。
3.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形成高效课堂。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此我们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结合“蓝墨云班课”移动终端辅助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上、课下自由学习,减少课中讲授时间,增大实践操作时间,同时老师也能够即时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个性化地指导学习。在教法上,再结合案例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结合工作岗位,采用任务驱动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法上,利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协作学习法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提高综合能力,我们采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考核比例如表1。
5.实施过程。为了保障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提高课堂效率,结合“蓝墨云班课”移动终端实施教学。课前,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准备学习资料,包括学习视频、任务书、案例素材以及课前习题,并于课前一周,在云班课移动终端中发布;学生则利用课下碎片化的时间来观看教学视频,课前自学完成;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在云班课中发布测试题进行测试;为了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运用云班课中讨论答疑功能来实现对学生的及时解答。
课中,合作学习,解决问题:(1)首先利用15分钟对学生进行签到和评讲课前测试题,对错误率较高的题进行精讲演示。(2)然后布置任务和要求,再次明确本次课的重点。(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合作完成项目,老师在教室内巡回指导,通过上机操作实践,让学生内化知识。(4)为了更加了解学生在实际制作过程遇到的问题,采用云班课的头脑风暴功能进行问题收集,针对普遍的问题,利用极域电子教室软件进行演示讲解问题,而个别问题,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单独辅导,突破难点。(5)之后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6)紧接着我们进入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采用云班课的摇一摇功能在每个小组中选取一名同学代表小组进行作品展示,学生和老师一起评价并打分,最终的分数作为该组的项目得分。(7)为了检测学生对本次课所学的掌握情况,在云班课中即时发布测试题对学生进行知识检测。(8)最后我们对本次课的重难点进行一个归纳和总结,布置作业。
课后,知识复习,拓展问题。利用云班课中的视频资源,学生可多次复习,完成拓展实训。
四、总结
通过以上的实践可以看出,移动终端“蓝墨云班课”的使用,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教与学建立了信息化的支撑环境,让翻转课堂的实施成为了可能,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学,改变了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方便老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高菱洁.高职高专《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探索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6(20).
[3]胡胜红,杨欣.应用与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15).
[4]邢慧慧.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6,6(11).
[5]白雪峰,包玉平.医学专科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福建电脑,2014,9(25).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改革;蓝墨云班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6-0246-03
一、当今对医学生的能力要求
21世纪,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异常迅猛,信息化是全球的大趋势。这些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国民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医学领域,计算机不仅被用于管理,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它的应用基本上渗透到了医学的各个环节,比如基础医学、治疗与监护、临床的监护和诊断、医院的管理和教育等各个领域。作为一名高职医学的毕业生,不仅要掌握临床医学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如此才能适应当今社会,才能胜任工作岗位。为此,我院在一年级新生中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那么怎样通过此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实现岗位对接呢?作为一名计算机老师,我对课堂进行了以下探索和改革。
二、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面临的现状
1.课时少,不利于实践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大一的公共基础课,院校对于课程安排的课时数普遍较少,一般只有60学时左右,无法满足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操作的课程特点
2.教学内容实用性差,与岗位缺乏结合。现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面向所有专业的高職生而编写的,是“大众化”的,所选取的案例基本上无医学联系,特别与临床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岗位实际需求脱节。学生通过学习主要掌握了常用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对于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方面的学习及专业方面的实际问题还存在困难。
3.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再是零起点。现在是信息社会,学生在社会中所接触的信息技术不同,另外由于初高中各校对信息课的重视不够,各校的教学资源差别大,导致了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如果对基础层次不同的学生采用同一方式的教学,安排相同的内容、相同的进度,必然会使基础好的同学无法学到新知识而缺乏学习兴趣,基础差的同学因新知识太多无法消化而产生厌学情绪。如何因材施教,成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难点。
4.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当前,我院的计算机基础课主要是以老师讲授为主,辅以PPT、“电子教室”软件等软件展示教学内容及操作步骤。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就是操作多、步骤多、信息量大,加之课堂时间紧,学生即使认真听课,紧跟老师的讲解和演示,但实际操作起来也会感觉困难,容易忘记,课堂效果不好。如此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5.评价方法单一,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将学生通过期末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手段,教学工作往往也是按照这个目标推进展开的,学生所做的计算机题目也往往与此相关,因而教学上忽视了对学生综合使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6.移动互联技术导致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移动互联时代已经来临,根据调查目前99%的学生已经拥有智能手机,27%的学生拥有平板电脑,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正逐步代替传统的PC,大学生知识的获得已不仅仅是来自于书本和课堂。
三、课程改革措施
1.改变教学观念,确立教学思路。为了实现课堂与岗位对接,实现毕业和就业零距离,课程总体教学思路确定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
2.整合教学内容,学以致用。老师们利用假期深入工作岗位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教研室分析整合,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提取典型的工作案例,整合教学内容,重在操作实践,形成专业化、生活化的实训项目。例如:用word制作《医学专业介绍》、制作《护理记录单》、排版长文档《椎动脉解剖学研究》,用EXCEL制作《病人信息表》、《三测表》,用PPT制作《测量血压的方法》等。
3.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形成高效课堂。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此我们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结合“蓝墨云班课”移动终端辅助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上、课下自由学习,减少课中讲授时间,增大实践操作时间,同时老师也能够即时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个性化地指导学习。在教法上,再结合案例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结合工作岗位,采用任务驱动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法上,利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协作学习法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提高综合能力,我们采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考核比例如表1。
5.实施过程。为了保障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提高课堂效率,结合“蓝墨云班课”移动终端实施教学。课前,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准备学习资料,包括学习视频、任务书、案例素材以及课前习题,并于课前一周,在云班课移动终端中发布;学生则利用课下碎片化的时间来观看教学视频,课前自学完成;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在云班课中发布测试题进行测试;为了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运用云班课中讨论答疑功能来实现对学生的及时解答。
课中,合作学习,解决问题:(1)首先利用15分钟对学生进行签到和评讲课前测试题,对错误率较高的题进行精讲演示。(2)然后布置任务和要求,再次明确本次课的重点。(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合作完成项目,老师在教室内巡回指导,通过上机操作实践,让学生内化知识。(4)为了更加了解学生在实际制作过程遇到的问题,采用云班课的头脑风暴功能进行问题收集,针对普遍的问题,利用极域电子教室软件进行演示讲解问题,而个别问题,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单独辅导,突破难点。(5)之后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6)紧接着我们进入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采用云班课的摇一摇功能在每个小组中选取一名同学代表小组进行作品展示,学生和老师一起评价并打分,最终的分数作为该组的项目得分。(7)为了检测学生对本次课所学的掌握情况,在云班课中即时发布测试题对学生进行知识检测。(8)最后我们对本次课的重难点进行一个归纳和总结,布置作业。
课后,知识复习,拓展问题。利用云班课中的视频资源,学生可多次复习,完成拓展实训。
四、总结
通过以上的实践可以看出,移动终端“蓝墨云班课”的使用,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教与学建立了信息化的支撑环境,让翻转课堂的实施成为了可能,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学,改变了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方便老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高菱洁.高职高专《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探索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6(20).
[3]胡胜红,杨欣.应用与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15).
[4]邢慧慧.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6,6(11).
[5]白雪峰,包玉平.医学专科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福建电脑,201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