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杰明·布里顿:音乐的一生》
(Benjamin Britten:A Life for Music)
作者:奈尔·鲍威尔(Neil Powell)
Henry Holt and Company出版社,2013年出版
这本传记最早是为了配合布里顿百年纪念而出版的,现又重新发行。
本书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鲍威尔并不是专业音乐学者,愿意以更多描述性语句而非学术性的措辞来谈布里顿,故而读起来更为亲切可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布里顿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物,如歌唱家皮尔斯、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都在书中占有一席之地。
鲍威尔的素材来源除了外界的评论以外,还有布里顿自己的书信与回忆录,同时也不回避一些批评的、反面的声音,如大指挥家比彻姆对歌剧《比利·巴德》的奚落反而衬托出幽默的语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所提供的资料既翔实地覆盖了布里顿几乎所有作品,也着重分析了几部歌剧的背景情况与内容。
本书的配图和索引也做得很用心,唯一的小缺点在于注解不够详尽,但总的来说,在所有新出版的布里顿读物里,它绝对可以是第一选择。
《你就是音乐——音乐揭示如何做人》
(You are the Music——How Music reveals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作者:维多利亚·威廉姆森(Victoria Williamson)Icon Books出版社,2014年出版(提供Kindle版本)
你是否知道:当一个男子向他的意中人弹吉他,到第二次时最有可能求爱成功?音乐到底会不会让人的脑容量变得更大?还有,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到底真的记住了二百五十部交响曲的每一个音符与一百部歌剧的每一个唱词吗?这些有趣的话题,都是心理学家威廉姆斯想在《你就是音乐》中为我们呈现的。套用一句西方谚语“从摇篮到坟墓”,其实音乐一直与每一个人相随。
威廉姆森从科学的角度解读了莫扎特对宝宝智商的推动力,并以此衍伸开去,依据人类大脑某一部分是由音乐情感所控制的理论,探讨了哪一类音乐可以对精神疾患有一定的缓解或治疗作用。即便是纯然的心理暗示,作者也支持我们适当地使用“音乐的错觉”营造各类效果,如在跑步机上听音乐有助于步速与耐力的提高,遇到烦心事时音乐能起到转移作用等等。
总之,这并不是单调的心理学入门,更是宽泛而有趣的音乐心理百事通。
《埃里克·萨蒂:音乐、艺术和文学》
(Erik Satie:Music,Art and Literature)编者:卡罗琳娜·波特(Caroline Potter)Ashgate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被称作奇才的作曲家萨蒂一贯以清简到极致的谱面与音响效果示诸世人,但其音符背后却蕴藏着巨大且活跃的思想容量。此书是一本最新的论文集,用最新的学术成果证明了萨蒂之简约永不过时。学者奥列格就对萨蒂的逻辑思维方式很感兴趣;两位作者(编者和作曲家斯坎普顿)以对谈的形式剖析了萨蒂的芭蕾作品《游行》,探讨了他的作品为何在战后大受欢迎,也发掘出萨蒂与肖邦之间的内在联系:“那是同一类型的温柔和风趣,兴许这是人们最希望从自己朋友身上看到的。它的效果借委婉取得,而非靠一味的打压或者恫吓。”两人的谈话中甚至还提到了萨蒂与女画家苏珊·瓦拉东(Suzanne Valadon)的短暂恋情——他们一致认为这对于萨蒂来说是一个创伤(Trauma);汉隆女士研究了萨蒂和漫画、喜剧之间的关系,非常有趣。书的末尾是长达八十页的实打实的萨蒂作品目录。
最复杂的,有时是最简单的;最简单的,往往会是最复杂的。这本萨蒂音乐论文集亦不出此规律外。
(Benjamin Britten:A Life for Music)
作者:奈尔·鲍威尔(Neil Powell)
Henry Holt and Company出版社,2013年出版
这本传记最早是为了配合布里顿百年纪念而出版的,现又重新发行。
本书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鲍威尔并不是专业音乐学者,愿意以更多描述性语句而非学术性的措辞来谈布里顿,故而读起来更为亲切可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布里顿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物,如歌唱家皮尔斯、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都在书中占有一席之地。
鲍威尔的素材来源除了外界的评论以外,还有布里顿自己的书信与回忆录,同时也不回避一些批评的、反面的声音,如大指挥家比彻姆对歌剧《比利·巴德》的奚落反而衬托出幽默的语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所提供的资料既翔实地覆盖了布里顿几乎所有作品,也着重分析了几部歌剧的背景情况与内容。
本书的配图和索引也做得很用心,唯一的小缺点在于注解不够详尽,但总的来说,在所有新出版的布里顿读物里,它绝对可以是第一选择。
《你就是音乐——音乐揭示如何做人》
(You are the Music——How Music reveals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作者:维多利亚·威廉姆森(Victoria Williamson)Icon Books出版社,2014年出版(提供Kindle版本)
你是否知道:当一个男子向他的意中人弹吉他,到第二次时最有可能求爱成功?音乐到底会不会让人的脑容量变得更大?还有,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到底真的记住了二百五十部交响曲的每一个音符与一百部歌剧的每一个唱词吗?这些有趣的话题,都是心理学家威廉姆斯想在《你就是音乐》中为我们呈现的。套用一句西方谚语“从摇篮到坟墓”,其实音乐一直与每一个人相随。
威廉姆森从科学的角度解读了莫扎特对宝宝智商的推动力,并以此衍伸开去,依据人类大脑某一部分是由音乐情感所控制的理论,探讨了哪一类音乐可以对精神疾患有一定的缓解或治疗作用。即便是纯然的心理暗示,作者也支持我们适当地使用“音乐的错觉”营造各类效果,如在跑步机上听音乐有助于步速与耐力的提高,遇到烦心事时音乐能起到转移作用等等。
总之,这并不是单调的心理学入门,更是宽泛而有趣的音乐心理百事通。
《埃里克·萨蒂:音乐、艺术和文学》
(Erik Satie:Music,Art and Literature)编者:卡罗琳娜·波特(Caroline Potter)Ashgate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被称作奇才的作曲家萨蒂一贯以清简到极致的谱面与音响效果示诸世人,但其音符背后却蕴藏着巨大且活跃的思想容量。此书是一本最新的论文集,用最新的学术成果证明了萨蒂之简约永不过时。学者奥列格就对萨蒂的逻辑思维方式很感兴趣;两位作者(编者和作曲家斯坎普顿)以对谈的形式剖析了萨蒂的芭蕾作品《游行》,探讨了他的作品为何在战后大受欢迎,也发掘出萨蒂与肖邦之间的内在联系:“那是同一类型的温柔和风趣,兴许这是人们最希望从自己朋友身上看到的。它的效果借委婉取得,而非靠一味的打压或者恫吓。”两人的谈话中甚至还提到了萨蒂与女画家苏珊·瓦拉东(Suzanne Valadon)的短暂恋情——他们一致认为这对于萨蒂来说是一个创伤(Trauma);汉隆女士研究了萨蒂和漫画、喜剧之间的关系,非常有趣。书的末尾是长达八十页的实打实的萨蒂作品目录。
最复杂的,有时是最简单的;最简单的,往往会是最复杂的。这本萨蒂音乐论文集亦不出此规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