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韵的当代诠释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ng795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5月7日,这场“中美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上演。音乐会云集了美国“罗马大奖”获得者梁雷先生、哈佛大学作曲教师理查德·鲍顿(Richard Beaudion)先生以及上海新生一代青年作曲家与学子们的室内乐新作,所有的作品都是中国首演。音乐会聚焦于目前热议的两个主题——中国和环保,通过对中国古曲、古诗、古词的追忆,以及简洁的乐器编制、节俭的灯光素材等笔法,绿色低碳的理念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音乐会的开场曲是美籍华裔青年作曲家梁雷的《园之八》。梁雷在哈佛大学获作曲博士学位,现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音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作曲学科主任,《华盛顿邮报》评价他的作品“出奇地不同凡响,精彩绝伦地独特,毋庸置疑地优美”。2011年,梁雷荣获美国罗马学院(American Academy in Rome)颁发的“罗马大奖”(Rome Prize),这是美国音乐界给青年作曲家的最高荣誉之一。前不久,梁雷又获得了美国“普利策”作曲大奖,2013年,《格罗夫美国音乐辞典》收入评介他的条目,这位华裔作曲家可以说是当今作曲界的“大红人”。
  从节目单上发现,《园之八》是一部非常特别的作品——“为任何独奏乐器而作”。这听起来让人有点匪夷所思,每一件独奏乐器都有其不同的特性,一部作品要能在所有乐器上演奏,这如何办到呢?但是,现场聆听了以后,所有的疑问都迎刃而解:整部作品全部由一个个长短、快慢、力度不一的单音组成,缓慢而悠长的气息中夹杂着一些急促而短小的音,经过在不同音域的排列组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虽然这次音乐会中,它是在钢琴上演奏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它在小提琴、琵琶、吉他等其他乐器上演奏的效果,也许音色有所不同,但氛围、意境是相似的。好一个“为任何独奏乐器而作”!
  《园之八》共包括“天”“地”“东”“南”“西”“北”六首。从作品的结构上来说,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演奏家既可以一气呵成地演奏整部作品,也可以选择其中两三首形成组曲,或者作为间奏曲每首独立演奏,甚至还可以在六件乐器上同时演奏,“六条旋律相互重叠,交织成一片和声”。在本场音乐会中,“天”“地”两个乐章被置于开头,相当于整场音乐会的引子,“东”“西”“南”“北”四个乐章则作为下半场的开篇之作,与上半场形成了一种呼应的效果与结构形式。
  这套作品是作曲家受明朝园艺家计成的《园冶》启发而创作的。计成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借景”的重要性——园林不是一个封闭的结构,而是一个开放的观念,四时的气候变化、园林内外的自然环境,甚至远山传来的钟声,都是园林的一部分。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是用声音建构的园林,听众在欣赏时如同闲步在一个声音的花园之中,尽情地遐想……
  哈佛大学作曲教师理查德·鲍顿博士的钢琴独奏《静物》(Still Lifes)分为性格鲜明、风格各异的四个乐章,分别取材自作曲家自己其他作品的片段——第一乐章和最后一个乐章来自一首创作于2008年的声乐套曲《询问》(Nach-Fragen),第二乐章帕凡舞曲来自一部未完成的歌剧《皮埃尔》(Pierre),第三乐章双卡农来自作曲家的管风琴作品《夏季卡农》(Summer Canons)的第六首。
  作曲家本人表示,自己经常从画家和绘画技巧中得到灵感。这部作品的名称“Still Life”就是来源于绘画中的术语“写生”——艺术家画一组无生命的物体。而他从自己的其他作品中抽取片段来组成新的作品,也是借鉴了“写生”的做法——在写生中,画家会从日常生活中“抽取”物品,比如一个水果,一个碗,或者一朵鲜花,然后将选中的物品作为一组画下来。在他的《静物》中,他从作品原本自然的环境中“抽取”了四个音乐瞬间,将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排列。当被放置在新的文本中时,这些被选中的音乐片段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共鸣,彼此产生了新的联系,非常有趣。


  中国作曲家明虹为长笛和钢琴而作的《佳节》,来自作者在海外留学时“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深切体会。明虹曾在俄罗斯求学多年,先后毕业于圣彼得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和赫尔岑师范大学,创作了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她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音乐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作品的整体结构采用西方的回旋奏鸣曲式,同时加入了中国戏曲板式弹性变速的节律布局。音乐虽然不能说是有调性,但给人的感觉悠扬动听,略带忧伤的主部主题与源自家喻户晓的《春节组曲》副部主题,共同演释了喜悦的节日气氛和浓郁的思乡之情。
  悦耳动听的《佳节》音乐似乎还回荡在耳边,没想到下一首赵晶为女高音、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绿色的呼唤》更好听,这是全场唯一的一首纯调性作品。“落英的路上,那温柔的午后,轻纱遮掩的面容,是谁,在小桥流水里吹奏?像吹风浮动绿柳,好似敦煌壁画的飞天,又活在了南国的春风。”跟随着作曲家的音乐,听众们仿佛漫步在“绿”的海洋,聆听那“绿”的生机……不过,奇怪的是,在听了几首无调性或泛调性的作品后,突然听到一首传统的调性作品,耳朵反而有点不习惯了。而且,在这样一场新作品音乐会中,一首调性作品也似乎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邵青的弦乐五重奏《无词歌》,取材自传统经典琵琶文曲《夕阳箫鼓》,创作上大致保留了原曲的基本结构框架,作曲家希望用音乐语言及呈现方式上截然不同的差异,以今人之耳重建清雅婉约却恣意悠然的古人之美景。邵青受西方音乐教育多年,也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多年,这首“今日之歌”正是作曲家对中国经典文化与西方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在作曲家看来,中国作品之影由内部结构的重建拆分得虚虚实实,西方弦乐表现之形由充满五声调式色彩的和声拉伸得影影绰绰,个中体会无可言说,故借“无词歌”而命名之。至此,音乐会的上半场结束了。
  下半场,在梁雷《园之八》的“东”“南”“西”“北”之后,是苏潇的《破》。这部钢琴独奏作品曾获中国第八届“金钟奖”优秀作品奖,技巧很难,颇有气势。“朦胧闲梦初成后,婉转柔声入破时。”——“破”在这里指代唐宋大曲的第三段,这时音乐由慢渐快,节奏复杂多变,为全曲的高潮所在。作曲家摘取唐宋大曲中“破”的部分独立成曲,通过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形式和西方音乐中的形态与手段,在旋律、结构、和声、节奏等方面刻画出对“破”的全新感悟以及对璀璨华夏文化中那些属于音乐灵感的继承——难怪作品如此激情洋溢、荡气回肠呢!   部来自“小小作曲家”的作品——它创作于2002年,当时作曲家王斯正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作品以梦为题,六个乐章都选用了中国古典书面语的词组来表现各种梦境特征。音乐会选取了其中两个乐章——第三乐章“杌陧”表现了动荡和进取,第五乐章“瑽瑢”意为玉石之声,标题的文字特点定位了音乐和中国古典文化的密切关系。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的现代诗《雨巷》人人都读过,但是,你是否能想象,如果这首《雨巷》用音乐来表现,会是什么效果呢?潘锴作曲的《雨巷》给了我们一个答案:男高音、大提琴、长笛和钢琴,共同描摹出一幅雨巷中惆怅的画面,其准确而到位,与原诗的意境水乳交融、天衣无缝,仿佛它生来就该是那样似的……
  钢琴与小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的组合屡见不鲜,和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等木管乐器组合,其音色也容易想象。但是当钢琴遇到小号,一个是颗粒感甚强的乐器之王,一个是象征着军队的“喇叭”,两者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郑艳的《观猎》就采用了钢琴与小号这样不常见的组合,作曲家表示,之所以这么选择,一是认为小号比较适合这一题材的描绘,二是想尝试开拓一下小号这件乐器的音色与演奏技法。在郑艳的笔下,钢琴尽情挥洒出一些豪迈,而小号则多了一些柔情,两者相得益彰,“顾盼生姿”。
  郑艳的创作向来追求中国古诗词与当代作曲技法的融合,《观猎》借用了唐代诗人王维同名诗歌的标题,描写了将军射猎的过程以及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在写作过程中,作曲家采用了将主人公置身于“场景内”与“场景外”的双重手法,首尾两段是描写将军“场景内”射猎的画面,中间一段宽广的旋律则是描绘将军“场景外”观猎的情形,并尝试刻画将军的意态与豪情,给人以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感染力量。
  全场演出的压轴曲,是朱慧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敖包之梦》。“敖包”是蒙古语,意即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旧时遍布蒙古各地,是草原上的道路和境界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敖包之梦》主要采用了内蒙古巴尔虎地区的长调民歌《乌赫尔图辉腾》(即蒙古族广为流传的《牧歌》)以及中国古代十大名曲《胡笳十八拍》中的一些曲调以及旋律碎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发展,作者在这首作品中主要借敖包祭祀之意来祈祷生命并祝福草原。
  本次音乐会主要由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的青年教师与硕博士研究生们担任演奏,包括青年钢琴家张玎苑、江轻舟、吴衡,小提琴演奏家金鑫、温德经,大提琴演奏家蔡菁婧,长笛演奏家汤芷诺,男高音胡晓鸣,女高音胡韵琴,小号演奏家刘晶晶等。另外还有来自上海爱乐乐团的中提琴首席刘诗文和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低音提琴演奏家罗旭老师助阵。他们大多有着留学欧美的教育与演奏经历,中西两种文化的背景使其对中西方作品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演奏与处理作品时呈现出了中西方哲思的交融性。演奏家可谓是作品的“二度创作者”,一场新作品音乐会的成功与否,与演奏家的演技能力有着密切关系,而这次华东师大演奏家们的诠释,也受到了作曲家本人以及业内专家学者们的高度称赞与认可,展示出华东师大音乐学科所具有的整理实力与水平。
  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致力于为青年作曲家与演奏家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早在2014年的第三十一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就已举办过一场“哈佛—华东师大音乐家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今年的“古韵新辞,绿色回响”更是推出了中国和美国十位作曲家的十部作品,体裁与编制丰富多样,涉猎钢琴独奏、管乐与钢琴二重奏、弦乐重奏、声乐室内乐等多种形式,可以说每一部都迥然不同,各具特色,给人以强烈的新鲜感,丝毫不觉得“乏味”“折磨耳朵”。
  这些新生一代的青年作曲家,以不同的方式挖掘、传递了中国音乐文化的珍贵宝藏,比如从王维等诗人的诗作中获取灵感,借鉴中国古代音乐的结构,与西方作曲技法相融合,在风格上开拓创新,赋予作品内容一定的哲思性等等,因此,音乐中自然地流淌出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
  不但是中国作曲家,就连美国作曲家也在探索中国文化。理查德·鲍顿先生正在创作一组以唐诗为歌词的艺术歌曲,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首《秋夜》,“它来自韦应物的借鉴《秋夜寄邱员外》,我的歌曲就简称为《秋夜》了”。至今,鲍顿先生共创作了超过五十首歌曲,其歌词来自许多语言,包括德语、法语、俄罗斯语、意大利语、拉丁语,现在是汉语。对每一种语言,哪怕是他的母语英语,他都会努力学习“诗的声音”(Sound of the Poem)。首先,他学习诗歌的节奏、韵律、音调,然后是它的含义,以及每一个人物、词语和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脑海中产生了一种非常深刻的关于这首诗的画面,于是我就准备好了将这首诗谱写成音乐。”
  鲍顿先生表示,自己的歌曲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风格,“我不想写中国音乐,相反,我用自己的语言创作音乐”。《秋夜》有着真正的中文歌词和真正的美国音乐,两者融合在一起。“我将《秋夜》演奏给上海本土的音乐家听,他们完全能够理解它,说音乐非常自然,对语言的轮廓非常尊重。”许多唐代诗人,像柳宗元、韦应物、杜甫和王维等,都是在独自一人、亲近大自然时写下诗的,而鲍顿本人也住在波士顿城外,花上许多天安静地学习音乐和作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觉得自己和这些诗人仿佛有着一种奇妙的“血缘关系”。
  鲍顿先生小时候学过钢琴、中音萨克斯管、吉他和作曲,高中时则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低音提琴上,在交响乐队、室内乐和爵士乐队中演奏,“我的整个生命都在学习音乐”。高中毕业后,他进入了Amherst学院,师从普利策奖获得者、作曲家、教授斯普拉特兰(Lewis Spratlan)。然后他去了伦敦,在皇家音乐学院获得了作曲硕士学位。随后,他回到美国,在布兰迪斯(Brandeis)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从2008年开始,鲍顿先生在哈佛大学教授作曲。
  对于鲍顿先生而言,作曲并不是一个“职业”或一项“事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理解和表达这个世界的方式”。他觉得自己是一个“音乐中的作家”(writer in music),“我描写生活,这意味着表现伟大的美,以及表现其他情绪,比如困惑和欲望。我发现所有伟大的音乐,比如贝多芬的音乐,都有这些不同的角度(dimensions),我也在我的音乐中寻找这些角度。”伟大的艺术家、作家和导演会在他们的作品中给出伟大的冲突、对比,“莎士比亚可以是悲剧的、喜剧的、高贵的和粗鲁的,在同一部剧中、同一个场景中,甚至在同一首诗中。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我同样会表现这样的对比。我创作过朴素的、不和谐的音乐,以及好玩的、喜剧的音乐,同样也有安静的小型作品和充满活力的管弦乐作品。”谈到当代作曲,鲍顿先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他来说,听众和演奏家是最重要的,他甚至认为听众和演奏家就是音乐本身。“音乐在演奏家的手中变得有生命,然后在听众的脑中得到理解。最伟大的音乐需要作曲家、演奏家以及听众一起运用他们的想象力。”
其他文献
上海的春天,时而小雨淅淅沥沥,可以一杯咖啡一本书,继而思绪万千;时而又春暖花开、风和日丽,是三五好友或举家游园踏青、赏鸟语花香的好时节,若再有音乐相伴,岂不美哉?此等乐事不必“踏破铁鞋”,尽在今年的上海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对,你没有听错,2015已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圆满落幕的不再是单场的音乐会,而是足足两天的音乐节。如此视听盛宴,叫人意犹未尽。  这次的辰山音乐节,观众不仅能够享受在落日余霞、星光点
期刊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文化史中有一个极有意趣的话题,与哲学和音乐都有关,那就是维特根斯坦兄弟——保罗和路德维希,也即钢琴家哥哥和哲学家弟弟。这一看似偶然的组合隐喻着某种真实。且不提柏拉图在《斐多篇》所言“哲学是最好的音乐”,或者尼采将音乐奉为至高的艺术,单是从哲学的角度看保罗,或者从音乐的角度看路德维希,便足以使这个话题意趣倍增。  亚历山大·沃所著的《维特根斯坦之家》是聚焦这一话题的少数著作之一,
期刊
夸张飘逸的长卷发,乌黑发亮的皮衣,装饰着铆钉铁链的尖头鞋,浓烈的哥特气息扑面而来。你以为我在说某个为拼出位用媚俗符号包裹自身的朋克歌手,或者某一季《风尚志》的潮流播报吗?不,我说的是纳曼尼亚·拉杜洛维奇:年轻、前卫、有磁性的舞台表现力,似乎有永远挖掘不完的新奇……而他恰好是一位古典小提琴演奏家。  用炙手可热来形容八O后的拉杜洛维奇并不贴切。或许应当这么说,这位来自东方、技巧纯熟,基因里镌刻着奇特
期刊
2015年6月19日,《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1913-2013)》(以下简称“钢琴百年经典”)新书首发式暨专场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厅隆重举行。当天早些时候,我和“钢琴百年经典”一书的主编、中国钢琴界的“泰斗”李名强老师,聊起了这套书在编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故事要从1957年说起。那一年,二十一岁的李名强第一次出国,去捷克斯洛伐克参加“布拉格之春”第三届斯美塔那国际钢琴比赛。到了那
期刊
俄罗斯裔美国籍大提琴家格里高利·皮亚蒂戈尔斯基(Gregor Piatigorsky,1903-1976)是一位身高超过六尺四寸的巨人,有着热情而丰富多彩的个性,他的演奏格调高雅、技术精湛、音色富于变化。他曾在莫斯科大剧院乐队、柏林爱乐乐团这样的世界著名乐团中任大提琴声部首席,也曾和纽约爱乐、费城管弦乐团等世界顶尖乐团合作演出,他为HMV、EMI录制的唱片也深受听众追捧。除此以外,皮亚蒂戈尔斯基还
期刊
中国作曲家聂耳  聂耳1912年2月15日生于昆明,1918年入昆明师范附属小学,课余时师从民间音乐家学习笛子、胡琴、三弦、月琴等。1922年,聂耳进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加入学生音乐团,1927年考入云南第一师范高级部英语组,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930年,他来到上海,1931年考入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并开始自学作曲理论。1932年,聂耳认识了左翼剧作家兼
期刊
《全新脑袋》演绎人生感受  1992年,作曲家威廉姆·芬(William Finn)凭借音乐剧《假音人》(Falsettos)获得托尼奖最佳词曲创作奖,站上了事业的巅峰。但是在同一年,他被查出患有脑肿瘤,所幸手术相当成功。从鬼门关上捡回一条命的芬,也终于有机会摆脱生活的压力与纷扰,安静的康复过程让他感觉像是换了一个“全新的大脑”。后来,他将自己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谱成了曲,创作出了一部既可爱又带着生
期刊
《总是关于音乐》  (“……es ging immer um Musik”)作者:尼古拉斯·哈农库特  (Nikolaus Harnoncourt)德国Residenz出版社,2014年出版  这本是古乐指挥大师哈农库特的新书,但实际上更像是一本他近二十年间接受采访内容的汇集册。哈农库特1929年出生于柏林,在奥地利的格拉茨长大,青少年时就对演奏古大提琴颇有心得。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开始了对本真
期刊
成公亮口述回忆录历时数年,日前终于面世。书名《秋籁居忆旧》,严晓星执笔,中华书局出版。封面设计朴素而富于怀旧气息,一张偌大的黑白老照片占据其上,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合影于上海音乐学院门前,最右侧依稀可辨是青年成公亮。  2014年末,往南艺探望病中的成先生。午后的阳光从窗外斜斜地照进屋里,他端坐病榻之上,却难掩兴奋:“有两件事情终于要解决了!一是琴谱,一是口述。”许是激动的缘故,一扫憔悴之色,双目
期刊
万众瞩目的美国第六十九届托尼奖的提名名单于当地时间2015年4月28日揭晓。两位金球奖明星得主“单身毒妈”玛丽·露易斯·帕克(Mary Louise Parker)和银幕硬汉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为大家宣读了这份万众瞩目的名单。  音乐剧《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收获了包括最佳音乐剧、最佳音乐剧导演、男女主角等十二项提名,毫无争议地成为今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