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农村责任地大量种植了经济林果,林地面积逐渐扩大,利用果园、退耕还林土地放养生态鸡也逐渐增多。我们通过对本市多个生态养鸡大户(场)进行调查,总结出了一些林下生态养鸡的经验与体会,仅广大养殖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林下生态养鸡;养鸡技术;技术管理
[引言]:
林下生态养鸡就是充分利用树林下(果林、山林)的天然饲料资源,利用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和明媚的阳光,将传统养鸡与现代科学养鸡技术相结合,养出绿色、安全、营养丰富、风味优良的肉鸡或蛋鸡,以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消费观念。为了提高林下生态养鸡的生产水平和效益,现就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生态养鸡的意义
1.1养鸡成本较低
推广生态养鸡,优质的牧草、草籽、昆虫等等,都是很好的喂鸡饲料。而且,生态养鸡,贴近大自然,防护工作到位的话,能降低各类病患的感染概率,确保养鸡高成活率。此外,相对圈舍养殖,设备投入要低,见效更快些。
1.2有利于生态维护
林下种草,发展生态养鸡,有助于缓解水土流失,有利于周边生态环境改善。同时,形成草质资源,为优质的饲料。发展生態养鸡,能形成肥催草、草养鸡、果木增肥的良性循环模式,大大维护生态环境。
1.3产出无公害产品
生态养鸡,林间环境好,安全无污染,产出无公害产品,符合现代市场消费需求。经养殖实践证实:生态养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不仅品质无污染,而且风味鲜美,能实现较高的经济价值。
2林下生态养鸡技术
2.1选址
林下生态养鸡的鸡场应该建设在背风处,有阳光,通风良好,30°以下的坡度的地点,并且远离其他养殖场、居民区、市场、屠宰场等地。鸡场附近的水源要清澈干净充足,可以选择灌林木、荆棘林等山地放养,并且在放养区种植适合鸡自由采食的草本植物。养殖场内的林荫覆盖率要低于70%。鸡场内要建立育雏舍和移动鸡舍,配备好料槽,饮水器,消毒池,并设置防寒和保温设施,并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必要的器具设施。移动式鸡舍轻便不受场地限制,可进行拆装和移动,使用时间长,适合多种模式的养殖环境。在可移动鸡舍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其耐用性和保温防寒功能,合理的使用可移动鸡舍能够有效的解决鸡场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提高综合效益。
2.2品种的选择与要求
生态养鸡主要是通过放养形式来增加鸡与自然环境的接触,大多以野外虫草为食,保证产品生态环保。所以在品种选择上应高标准要求,不适合选择较大型肉鸡品种,应选择生存能力好、觅食能力强、抗病疫能力强的小型鸡品种。并且还有考虑到当地市场的需求,迎合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做好市场调研,不要盲目引进市场需求量小,生存能力低,抗病能力差的品种。此外还要确保雏鸡的健康情况,要选择具备《动物防疫合格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雏鸡,挑选出活泼爱动,毛色光亮平顺,肛门没有粪便,叫声洪亮,粗壮结实的雏鸡,淘汰掉活动力弱,脐部潮湿,瘦小的病鸡。避免在群体饲养中,由于某部分病雏影响整体鸡群的健康,预防疾病的产生和传染。
2.3严抓饲养管理
2.3.1合理饲养。雏鸡经长途运输后极易脱水,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让其饮水。待充分饮水后选择颗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饲料饲喂。一天饲喂6~8次,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等以防产生应激。3周龄后逐渐饲喂配合饲料和种植的牧草,每天饲喂3次,早午不要喂饱,让鸡自由觅食,采食更多的有机物和营养物,晚间投喂让鸡吃饱。2月龄后逐渐饲喂玉米、稻谷等粮食和种植的牧草,延长鸡的生长周期,使产品更接近土鸡的风味。整个饲养期不停水,并定期在饲料中拌入喹诺酮类药物防病。
2.3.2抓好管理。3周龄内的雏鸡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可在鸡舍或棚内地面垫厚垫料,在20m2的育雏室内点一盏60W的灯泡既增加光照,又可保温,14日龄后将光照强度降到25W。每天清除舍内外粪便,每2周对鸡舍或风雨棚进行一次消毒,定期对鸡场周围撒石灰粉彻底消毒。雏鸡长到3周龄后可进行放养,但要注意外界气温条件。仔鸡的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因此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小时,以后逐渐增加时间,使仔鸡慢慢适应环境变化。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饮水器和料槽让鸡自由采食和自由活动,太阳下山时将鸡群赶回鸡舍或风雨棚内并喂饱。遇到刮风下雨天气应将鸡赶入鸡舍或风雨棚内,以防意外。
2.4疫病的预防与治疗
虽然优良的地方品种鸡抗病力强、适应性强,林下放养的鸡密度小、空气好,但为确保生态鸡健康,提高成活率,必须按照现代技术对鸡马立克氏病、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以及禽出败(巴氏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进行疫苗和药物的预防,也要对肠道寄生虫病以及霉菌病、中毒病进行预防。按照现代育雏要求,一般在放养之前(50d)完成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有条件的要在放养前对各种疫苗,特别是禽流感、新城疫等免疫效果进行监测,对达不到免疫保护要求的要进行补免;如果有必要可在育成期(放养阶段),由于时间长,有必要在80~90日龄时,追加一次禽流感、新城疫的免疫。在70、110日龄时,根据需要应各驱虫一次,主要是消化道驱虫,可在补饲的饲料中加0.03%~0.04%呋喃唑酮拌料或每只鸡0.5片鸡虫净研碎拌料。要防止气温变化引起感冒以及农药中毒引起死亡,还要防止各种肠道菌引起的拉稀。
结语
林下生态养鸡,既有利于林地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及除草剂的使用,又可增加林地肥力,更重要的是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丰富市场绿色、有机禽肉、禽蛋,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可观。推广林下生态养鸡技术和管理也有利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有效结合,推动绿色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超.林下生态养鸡疫病综合防控措施[J].兽医导刊,2016(24):114-114.
[2]王玲.生态土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4(8):264-265.
[关键词]:林下生态养鸡;养鸡技术;技术管理
[引言]:
林下生态养鸡就是充分利用树林下(果林、山林)的天然饲料资源,利用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和明媚的阳光,将传统养鸡与现代科学养鸡技术相结合,养出绿色、安全、营养丰富、风味优良的肉鸡或蛋鸡,以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消费观念。为了提高林下生态养鸡的生产水平和效益,现就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生态养鸡的意义
1.1养鸡成本较低
推广生态养鸡,优质的牧草、草籽、昆虫等等,都是很好的喂鸡饲料。而且,生态养鸡,贴近大自然,防护工作到位的话,能降低各类病患的感染概率,确保养鸡高成活率。此外,相对圈舍养殖,设备投入要低,见效更快些。
1.2有利于生态维护
林下种草,发展生态养鸡,有助于缓解水土流失,有利于周边生态环境改善。同时,形成草质资源,为优质的饲料。发展生態养鸡,能形成肥催草、草养鸡、果木增肥的良性循环模式,大大维护生态环境。
1.3产出无公害产品
生态养鸡,林间环境好,安全无污染,产出无公害产品,符合现代市场消费需求。经养殖实践证实:生态养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不仅品质无污染,而且风味鲜美,能实现较高的经济价值。
2林下生态养鸡技术
2.1选址
林下生态养鸡的鸡场应该建设在背风处,有阳光,通风良好,30°以下的坡度的地点,并且远离其他养殖场、居民区、市场、屠宰场等地。鸡场附近的水源要清澈干净充足,可以选择灌林木、荆棘林等山地放养,并且在放养区种植适合鸡自由采食的草本植物。养殖场内的林荫覆盖率要低于70%。鸡场内要建立育雏舍和移动鸡舍,配备好料槽,饮水器,消毒池,并设置防寒和保温设施,并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必要的器具设施。移动式鸡舍轻便不受场地限制,可进行拆装和移动,使用时间长,适合多种模式的养殖环境。在可移动鸡舍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其耐用性和保温防寒功能,合理的使用可移动鸡舍能够有效的解决鸡场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提高综合效益。
2.2品种的选择与要求
生态养鸡主要是通过放养形式来增加鸡与自然环境的接触,大多以野外虫草为食,保证产品生态环保。所以在品种选择上应高标准要求,不适合选择较大型肉鸡品种,应选择生存能力好、觅食能力强、抗病疫能力强的小型鸡品种。并且还有考虑到当地市场的需求,迎合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做好市场调研,不要盲目引进市场需求量小,生存能力低,抗病能力差的品种。此外还要确保雏鸡的健康情况,要选择具备《动物防疫合格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雏鸡,挑选出活泼爱动,毛色光亮平顺,肛门没有粪便,叫声洪亮,粗壮结实的雏鸡,淘汰掉活动力弱,脐部潮湿,瘦小的病鸡。避免在群体饲养中,由于某部分病雏影响整体鸡群的健康,预防疾病的产生和传染。
2.3严抓饲养管理
2.3.1合理饲养。雏鸡经长途运输后极易脱水,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让其饮水。待充分饮水后选择颗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饲料饲喂。一天饲喂6~8次,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等以防产生应激。3周龄后逐渐饲喂配合饲料和种植的牧草,每天饲喂3次,早午不要喂饱,让鸡自由觅食,采食更多的有机物和营养物,晚间投喂让鸡吃饱。2月龄后逐渐饲喂玉米、稻谷等粮食和种植的牧草,延长鸡的生长周期,使产品更接近土鸡的风味。整个饲养期不停水,并定期在饲料中拌入喹诺酮类药物防病。
2.3.2抓好管理。3周龄内的雏鸡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可在鸡舍或棚内地面垫厚垫料,在20m2的育雏室内点一盏60W的灯泡既增加光照,又可保温,14日龄后将光照强度降到25W。每天清除舍内外粪便,每2周对鸡舍或风雨棚进行一次消毒,定期对鸡场周围撒石灰粉彻底消毒。雏鸡长到3周龄后可进行放养,但要注意外界气温条件。仔鸡的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因此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小时,以后逐渐增加时间,使仔鸡慢慢适应环境变化。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饮水器和料槽让鸡自由采食和自由活动,太阳下山时将鸡群赶回鸡舍或风雨棚内并喂饱。遇到刮风下雨天气应将鸡赶入鸡舍或风雨棚内,以防意外。
2.4疫病的预防与治疗
虽然优良的地方品种鸡抗病力强、适应性强,林下放养的鸡密度小、空气好,但为确保生态鸡健康,提高成活率,必须按照现代技术对鸡马立克氏病、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以及禽出败(巴氏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进行疫苗和药物的预防,也要对肠道寄生虫病以及霉菌病、中毒病进行预防。按照现代育雏要求,一般在放养之前(50d)完成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有条件的要在放养前对各种疫苗,特别是禽流感、新城疫等免疫效果进行监测,对达不到免疫保护要求的要进行补免;如果有必要可在育成期(放养阶段),由于时间长,有必要在80~90日龄时,追加一次禽流感、新城疫的免疫。在70、110日龄时,根据需要应各驱虫一次,主要是消化道驱虫,可在补饲的饲料中加0.03%~0.04%呋喃唑酮拌料或每只鸡0.5片鸡虫净研碎拌料。要防止气温变化引起感冒以及农药中毒引起死亡,还要防止各种肠道菌引起的拉稀。
结语
林下生态养鸡,既有利于林地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及除草剂的使用,又可增加林地肥力,更重要的是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丰富市场绿色、有机禽肉、禽蛋,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可观。推广林下生态养鸡技术和管理也有利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有效结合,推动绿色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超.林下生态养鸡疫病综合防控措施[J].兽医导刊,2016(24):114-114.
[2]王玲.生态土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4(8):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