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凝视 女人的冷漠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r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丽丝·莱辛在《屋顶丽人》中用一种独特的手法批判了父权制社会中女性被凝视的生存状态及女主人公沉默的反抗。本文试从性别二元论的角度分析作品中所反映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凝视 冷漠 二元论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是一位多产的女作家,其作品主要关注种族隔离、两性关系、现代人心理等各方面。在她众多的短篇小说中,《屋顶丽人》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批判获得广泛好评。
  《屋顶丽人》描写的是伦敦盛夏的一个星期 ,三个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男人在屋顶上修房子时看见一个裸体女人在屋顶上晒太阳,这激起他们强烈的不满。他们用各种手段想引起女人的注意,但无论吹口哨、谩骂、跺脚,女人都无动于衷。小说情节简单,但写作技巧娴熟,寓意深刻。
  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学作品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下蕴含的是一套有模式的叙事语法。列维·斯特劳斯解释说,结构主义所要研究的中心课题,就是从混乱的现象背后找出秩序,即“二元对立”的规律。在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无政府主义和批判种族理论中,对二元对立论的批判都占了一个重要席位。批评者认为,对于很多理念,如男性/女性、文明/野蛮、白种人/有色人种的二分,为西方白种“文明人”的霸权提供了借口。这部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有闲阶级和劳动阶级的对立,以及男性和女性的对立。本文讨论的是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
  二结构主义二元论
  结构主义最早是索绪尔用于语言研究的一种理论,他把语言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认为这个系统含表层和深层两个层次,即语言和言语,人们可以对通过言语的表层现象的研究找出语言的规律。结构主义被运用到文学研究之后是从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表层现象背后寻找深层规律。出现于20世纪初期的结构主义批评理论是指“运用结构主义的思维方法,比照索绪尔语言学模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批评的一种‘内部’研究方法”。这种内部研究方法摈弃了作者及读者的历史因素和作品的社会因素,仅从文本本身对作品进行分析。
  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文学批评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结构主义批评家,代表人物如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尔特、格雷马斯等人。其中罗兰·巴尔特提出以“二元对立”模式分析文本,解释文本意义。“他们的基本运作方式是二元对立”,即将文化现象进行分解,按“二元对立”结构框架重新组合,得出其本质意义和价值,即文化现象的深层结构。”“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理论的根本所在。在结构主义看来,它不仅存在于语言本身,也存在于以语言为媒质的叙事文本中,是叙事文本重要的意义生成单位,是其最根本的深层结构。”“当研究对象被分解为一些结构成分后,研究者就可以从这些成分中找出对立的、相互联系排列、转换等关系,而这些关系或结构又总是体现为两事物置于相互对立的位置,形成区别和对比,从而产生另一层次的各自的意义,研究者因此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和掌握对象结构的复杂性。”本文以结构主义为理论框架,运用“二元对立”的方法对多丽丝·莱辛《屋顶丽人》进行解读,探讨作品的深层意义结构。
  三《屋顶丽人》的性别二元对立解读
  西方社会的思维是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的,如“灵魂与肉体、理智与欲望、顺从与反叛”等。语言的、文化的、文学的研究者们都试图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理出头绪,把复杂的现象澄清,从而找出深层的规律。在《屋顶丽人》中的炎热夏季里,有闲阶级晒太阳的悠闲与修房工的烦躁,屋顶女人和男人的对立,屋顶女人和屋内女人的态度差异,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男人的不同心理等,各种各样复杂的现象交杂在一起,构成了多元化的社会。为了理出多丽丝·莱辛在作品中表现的性别观念,本文试从以下“二元对立”的构建模式进行分析。
  1凝视的男人和冷漠的女人
  索绪尔的二元论思想是用能指和所指这一对概念来表述的,他声称,用这一对术语的好处在于:既能表明它们彼此间的对立,又能表明它们与它们所属整体间的对立。一旦索氏把能指归结于感觉,我们就可以说,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感觉与观念。
  三个在屋顶上修房子的男人正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四五十岁的哈利、新婚燕尔的斯坦利,还有正值青春期的汤姆。这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男人代表了这个社会所有对女性充满欲望的男性。在这里,三个男人就是索绪尔思想中的能指,他们的所指含义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男性对女性的观念。这三个男人在屋顶上看到了另外的屋顶上躺着一个裸体的晒日光浴的女人。他们看到了女人浓黑的头发,结实的背,看到了她如何把围巾围在胸部坐起来,而女人对此却一无所知。从这里开始,女主人公就成了男人们凝视的对象。之后,每当三个男人到屋顶上干活时,他们就要去看那个女人在不在。因此,女主人公已处于福柯在《规讯与惩罚》一书中提到的“圆形监狱”中,即接受着来自外部的监视。男人们对女人的态度或愤怒或幻想,都代表了男人对女人的凝视。“凝视”(gaze),也有学者译为“注视”、“盯视”,是携带着权力运作或者欲望纠结的观看方式,它通常是视觉中心主义的产物,观者被权力赋予“看”的特权,通过“看”确立自己的主体位置,被观者在沦为“看”的对象的同时,体会到观看眼光带来的权力压力,并通过内化观者的价值判断进行自我物化。
  然而,即使男人们对女人的凝视满足了他们一定的欲望,他们仍对她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在典型的父权制社会中,男性作为社会的主宰和中心,把女人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他们要求女人必须绝对地顺从和忠诚。女人在社会中处于“他者”的地位,失去了话语权,多年来的思想禁锢已经把女人修炼成了隐忍和沉默的代名词。显然,女主人公裸体躺在屋顶上的行为已经超出了社会准则,突破了男人容忍的底线,可以说是对男权的一种挑战。因此,斯坦利愤愤地说:“我敢说,她家老头子肯定不允许她这样(裸体躺在屋顶上晒太阳)”。“要是我女人像她这样躺在屋顶上,我就立刻制止她。”于是,这三个男人对女人的行为进行了百般挑衅,他们对她吹口哨、大喊大叫、使劲跺脚,而女人始终保持冷漠而愤怒的态度。此时的女人是沉默的,但她的沉默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女人的无声地听从。她的沉默中蕴含了女人的愤怒,蕴含了女人对男权社会的抗议。
  2 愤怒的成年男人和幻想的年轻男人
  作品中的三个男人正处于少年、青年、中老年三个阶段。虽然他们都把自己置于监狱的圆形屋顶,凝视着女人的一举一动。但他们对女人的期待和态度完全不同。在故事开端,他们看到女人“手伸向肩的背后碰触到丝巾的末梢,把它系紧,然后坐了起来。她只用一条红色的丝巾系在胸部,下身穿一条红色的比基尼三角裤”的时候立即变得激动起来。斯坦利说:“她几乎全裸”,声音听起来有点生气,哈利附和了他的说法。而年轻的汤姆则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咧开嘴笑着,伸长了脖子想看到更多。第二天,他们看到女人躺在那里的时候,哈利提醒斯坦利说:“要是她结了婚,她老公不会喜欢她这样子的。”女人对他们的冷漠的态度激怒了这两个有家室的成年男人,在他们的固有的观念中,女人是她们丈夫的私有财产,如此行为是对丈夫的不忠。他们采取了各种行为挑衅女主人公。而与这两个男人不同的是,年轻的汤姆因为前一晚入睡前一直在想着这个女人,而且想象中的女人对他很温存,因此他已不自觉地爱上了女人。之后,当斯坦利对女人进行各种挑衅的行为的时候,汤姆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维护着女人,并不时地幻想着和女人的温情情景,直到最后他真的去找到女人想要和她结识却遭到强烈的拒绝,他才对女人产生了愤怒。
  这三个男人对晒日光浴的女人的不同的反应暗示了在父权制社会中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男人对女人的不同的期待。作为有家室的成年男人,哈利和斯坦利表现出的是传统的父权制的捍卫者,他们认为女人是丈夫的私有财产,应该对丈夫忠贞不二,即使晒日光浴这样的行为也是对丈夫的不忠诚。但矛盾的是,尽管他们要求自己的女人忠诚于自己,却千方百计地调戏其他女人。尤其是斯坦利,因为正是新婚且年轻,女人的身体很容易激起他勃发的性欲,他有时甚至像疯子一样挑逗着女主人公,把女人当作是取悦男人的行为客体。他对浇花的女人和普利切特太太的调情也表现出了他同样的矛盾心理。
  因为还没有成家,甚至还没有如此直接地接触女人的身体,正值青春期的汤姆表现出了与哈利和斯坦利完全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他没有体会到作为一个丈夫对女人的占有的需求,因此他没有要求女人忠于自己的丈夫。但同是生活在父权制时代的男人,汤姆对女人产生了浪漫的幻想,他想把他看到的女人的行为据为己有,不愿跟另外两个男人分享。他不要求女人对自己的丈夫忠贞,但他也把女人当成是男人凝视的对象和性欲的客体,以至于他真的去找了她,希望能在那里得到精神和性方面的满足。但女人的拒绝使他的梦想破灭了,并因此而憎恨她。
  3 热情的传统女人和冷漠的现代女人
  在小说中,关于父权制社会的性别关系还体现在文中屋内女人和屋顶女主人公的对比上。前面提到,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性建立的社会秩序“确保女人在家庭、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从属于男人,在这个社会里,女人一直被视作‘他者’”。他们把女人当做客体,要求女人服从他们的监管。“根据福柯的权力理论,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他人注视的目光中将会逐渐顺从他人监管的要求,接受他们所制定的规则并将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几千年来,女人一直生活在男人的注视中,处于‘被看’的地位,逐渐接受了男人制定的规则和法律并努力遵守以免受到惩罚。”在传统作品中,女人通常会表现出顺从或对男性的附和。文中的代表人物即是浇花的女人和普利切特太太。当斯坦利看到浇花的女人并跟她打趣的时候,女人就笑着作了回应,并且临走的时候还朝他们挥手笑了一下。完全不像屋顶晒日光浴的女人那样冷漠,这才是当时男人认为符合社会常理的女人。还有普利切特太太,对他们表现得非常热情,她借毛毯给哈利,招呼他们到她家喝茶,并且和斯坦利逗乐取笑。这些女人由于长期受父权思想的影响,因而努力地取悦男人。
  屋顶晒日光浴的女人却对这样的社会提出了无声的抗议,她对这三个男人的冷漠无形中消解了由父权制思想构建的体系。她在屋顶裸体,悠闲地看书、抽烟,按照她自己的意愿生活着,她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是现代的知识分子,是对当时男权社会的解构。作者没有对女人的话语着太多笔墨,但这无声的力量依然强大,她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抗争。
  四 结语
  文本之所以可以从多角度解读的客观前提,是因为在脱离了第一级的语言系统之后,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变得扑朔迷离和不确定,所以使得解读成为必要。所以巴尔特的“神话”显得那么必要和恰到好处:“社会构造出来以维持和证实自身存在的各种意象和信仰的复杂系统。”人类社会正是利用这种复杂和多样性来展开和维持的。
  莱辛在作品中反映的当时社会不同阶级和不同性别之间的复杂多样的生活状态下的社会深层含义,有待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从性别二元对立的角度来说,作为男女和谐社会的倡导者,莱辛用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对男权社会无声地抗争的现代女人,其性别二元对立的叙述模式使主题更加鲜明。
  
   参考文献:
   [1] 解华:《记2007年诺贝尔奖得主多丽丝·莱辛》,《译林》,2008年第1期。
   [2] 多丽丝·莱辛,吴煜幽译:《屋顶丽人》,《当代外国文学》,1995年第3期。
   [3] 冯正斌:《〈屋顶丽人〉多重审美内涵试析》,《大众文艺》,2010年第3期。
   [4] 孟德燕:《〈从屋顶丽人〉看莱辛对父权制社会中两性关系的解构》,《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5] 冯永翔:《距离——〈屋顶丽人〉的结构主义解读》,《钦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6] 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叶美丽,女,1978—,浙江龙游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文学作品的美是艺术美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主客观的统一。一部美的艺术作品,不仅要反映出客观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还必须具有完美生动的艺术表达形式。沈从文作为成功的乡土文学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完美的文艺作品应当具有的审美品位,本文将就此做一详细探讨。  关键词:沈从文 美学 内涵 体现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沈从文的作品以优美的文笔描绘出了富有诗情画意
期刊
摘要鲁迅是一位文学巨人,《故乡》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丰富的内涵让许多读者可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本文着眼于文化思考的角度,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切入,继而引出自然和社会二元对立的观点,并阐发在这种二元对立的境况面前鲁迅的选择。  关键词:自然 社会 对立 希望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故乡》是鲁迅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过去的研究一般着眼于
期刊
摘要艾芜早年的小说集《南行记》,是一部极具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作品,书中所涉及的流民世界,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贫苦民众的一个边缘缩影,他们身上印刻着时代与历史的痕迹,艾芜在赞叹他们原始粗朴但又顽强峥嵘的生命力、生命意志的同时,又向我们展示着他们身处异乡无处依托的痛苦和绝望,以及一直被压抑着的希望和梦想。本文以《南行记》中的具体篇章为例,从三个角度梳理《南行记》的主题脉络。  关键词:艾芜 《南行记
期刊
摘要彝族史诗《支格阿鲁》流传于滇、川、黔和桂彝区,是典型的彝族精神文化;“支格阿鲁”文化的品格认同,从原初的“智勇”层次提升为如今的“精神家园”高度,其精神只属文化的行为,要守护此史诗的品格归属即“精神家园情结”,一定要回到文化的本位:用文化的方式对待文化。  关键词:支格阿鲁 文化品格归属 精神家园情结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关于彝族神话英雄“支格阿鲁”的
期刊
摘要在郭沫若早期的小说创作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思潮和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使他的早期小说创作带有明显的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观念,如强烈的忏悔意识、受难牺牲的救世精神、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是其早期小说创作的一个明显特征。  关键词:基督教 忏悔意识 救世精神 博爱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一方面猛烈抨击中国旧文化,另一方面,大力引进西方文化。作为西方文
期刊
摘要奇幻文学作家尼尔·盖曼被誉为十大后现代作家之一。其长篇小说《美国众神》深受读者欢迎,赢得了多项文学大奖。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影子身份建构的过程,揭示了英雄回归对当代人的重要意义。盖曼在神话缺失的现代人的世界里,通过影子寻求自我身份的过程恢复了人的神性,从而赋予了人的生命以新的意义、人类以新的希望,表现出作家深切的现实关怀。  关键词:尼尔·盖曼 《美国众神》 身份建构  中图分类号:I106.4
期刊
摘要:景观艺术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在设计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行。当设计师迷茫于如何寻找设计的突破时,传统的留白艺术为现代景观设计做出了很好的指引,在体现设计韵味与格调的同时,给设计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本文论述了留白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试图通过对留白设计意识的趋势分析和留白艺术手法的阐述,探寻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 留白艺术 表达手法  中图分类号:J50
期刊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理性的结合,是自然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理性精神对文学的渗透,是文学家们从价值观、感情观上向理性客观方向的靠拢,在20世纪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本文针对理性精神在多个角度与文学创作的结合,剖析了这一精神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及应用。  关键词:理性精神 现当代文学 科学 人文 价值 感情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自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社会,始终以
期刊
摘要美国当代作家E·L·多克托罗以其个人独特的风格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他在作品中将小说与音乐完美地结合,不仅展现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增强了小说的深层内涵。《拉格泰姆时代》就是小说与音乐结合的完美典范,作品利用拉格泰姆音乐隐喻了后现代社会纷繁复杂而又矛盾重重的社会状态。  关键词:拉格泰姆 音乐 小说 创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欧美
期刊
摘要黄玲君的诗歌具有独特的体验方式,她的出神之思,赋予她以透过事象与物象、暴露和揭示生命与世界的内在断裂和连续性的能力;这种能力又并非专断独行,而是与对事物的深度凝视结合在一起,不是脱离事物,而是还原事物;在此基础上,她的诗歌具有弥合生命与世界的断裂、寻求超越的顽强冲动,这种冲动赋予她的诗以动人的力量。  关键词:黄玲君诗歌 围困 出神  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    “我一直觉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