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浅析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lil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树立“有效教学”理念,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加强教学研究,探索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就一定能够提高。
  初中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率低下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有效教学的实施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目标,是值得每个信息技术教师深思的问题。通过笔者的实践与探索,下面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深刻解读教材,用好教材是有效教学的着力点
  解读教材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教师备课的一个最基本环节,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根本。只有对教材有充分的理解,才能用好教材。首先,教师应当读懂、读透教材,对教材的教学要求、编排意图、旧知识的迁移程度、新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都要了如指掌,吃透知识在各单元、章节乃至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记得叶圣陶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因此,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差异、知识的难易程度等对教材进行优化重组和二次开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教材既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使教学资源更加优化,让教材更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二、深入了解学生,确立分层次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
  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信息水平,只有了解了“学”情,才能“定教”。一个班里学生的起点各不相同,“一视同仁”将导致水平高的学生无事可做,水平低的学生做不出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接受知识的能力等,确立分层次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大小设定相应的任务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当堂完成。
  三 、科学运用教学方法,重视授人以“渔”是有效教学的关注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往往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会什么,教师不教学生就不会。我们学计算机学什么?Windows、Office、还是其他某个软件?
  信息技术课程更新非常快,教材上的很多内容都已经过时,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它呢?我们要利用学这些东西的过程熟悉计算机里各种软件的使用规律,为以后学习其他软件奠定基础。让学生“会学”!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会学生使用某个软件更加重要。在教学中,通过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教学中突破难点,也能使学生轻易的掌握教学重点。
  四、以“玩”寓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据笔者调查,现在许多学生都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课”、“游戏课”,是给他们“玩”的课。既然学生喜欢“玩”,我们就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这种“玩”的思想,以“玩”寓教,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趣味性”来引导学生。例如在文字处理单元中有一节我要求学生用Word制作一张介绍上海世博会的电子小报。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没去过上海世博园,为了丰富学生的视野,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有个性特征的电子小报,我充分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让他们先浏览一些有关上海世博会的网站,欣赏美丽的世博场馆,下载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片,这样可以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然后,抓住初中生的好奇心理,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进行实际的小报创作,最后进行学生互评,这样既能迎合学生喜欢“玩”的心理,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在“玩”当中学到知识,有效的学习Word文档的操作。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学生机中安装一些益智游戏,初中学生对于游戏和上网的喜爱程度很深,如果教师在课上强行禁止,会使学生产生反感,一些益智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开扩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关键是要有选择的玩,要把握一个度,不能沉迷其中。游戏可以由教师去选择,度也可以由教师去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要求是学生只要完成当堂的任务后,就可以玩玩游戏、上上网。
  五、适当留白,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应该灵活一点,适当把握有利时机,有意识的制造一些空白地带和悬念,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平衡”、“不协调”,为了达到平衡状态,学生就会产生“填补,完善”的冲动,就会自己去推測和预估可能的结论。此时,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自己去操作、去探索,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多练”,在实践中“多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思维与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学中,我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不在课上一一列举操作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调动学生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探索结果讲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听,随后教师再以总结、补充的方式把相应内容讲解清楚,消除“悬念”。
  总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永恒的主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树立“有效教学”理念,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加强教学研究,探索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就一定能够提高。
其他文献
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空间性,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思维方式的特色之一。  地理 空间 思维 能力  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空间性,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思维方式的特色之一。那么,如何培养高中生地理的空间思维能力呢?  一、地理空间思维的内涵  地理空间作为地理学的核心概念而受到重视,它常常作为地理学独特性的一个标志。这主要是因为地球表面的一切地
期刊
“探究性教学”的倡导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J J.Schwab.1909~)教授。他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方法与过程,认为探究式过程和方法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进一步指出:教师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自我摄取知识的能力。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教学呢?我认为,这不仅要在课外活动中有目的地进行探索与拓展,更应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有计
期刊
物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的、互为支撑三个维度组成。三维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三者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之中。  物理 教学 三维目标  物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的、互为支撑三个维度组成
期刊
在众多关于素质教育见仁见智的论述中,有一点似乎是统一的,即真正成功的素质教育既应面向21世纪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又应着眼于学生个性的身心全面发展以及精神世界的完美。  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科学性 民主性  1.科学性:  课堂教学形成“民主”的师生合作、平等关系的基础上,教师便进一步“科学”地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项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中所强调的素质教育的“科学性”,就是指语
期刊
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主要对学生进行三个方面的教育,要完成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要求政治教师讲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方法有机组合,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课 教育  所谓教学方法的组合,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对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进行加工处理,以使它们成为一个为特定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方法的整体,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都要相应得发生很大的变化,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粗浅认识。  新课程 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1.新课程标准下高中
期刊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语文教学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第一,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
期刊
由于升入初中的學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有一些学生的基础特别差,继续学习比较困难。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接受力差,反应迟钝,考试常常挂红灯,不能适应正常的教学进程。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如何帮他们跟上大部队的步伐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研究课题。  初中数学 学困生 教学方法  1.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
期刊
课程改革有着相对统一的模式,但对不同的教育机构和教学单位而言,不仅需要充分的理解和灵活的执行;更需要从思维上转变,勇敢尝试和改革,采取适于自己教学实际和形式的改革方式。在各项教学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展开的的今天,各专业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直接既决定了专业教学的发展前进。本文通过工作中形成的一些经验,梳理出教学改革中教员思维层面必须的转变的两个基本要素。  改革 教员 思维  教学改革的重点不是改了多少课
期刊
概念教学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理解数学知识的前提,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数学 概念 教学  概念教学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理解数学知识的前提,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那么,如何上好初中数学的概念新知课呢?  一、数学概念常见几种定义方式:  1、属种式定义法,其结构形式为“种特征+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的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