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中国教育文化,并以此推进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创建,是广州市新民六街小学(以下简称“新民六小”)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新民六小一直秉承“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传统,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根据办学理念,立足自身实际,重点打造“养正教育”,不仅引领学校的整体建设,更为学生的成长提供颇具品质的教育服务。
一、在传承、创新中孕育的“养正教育”
“养正教育”的提出,既基于新民六小的历史文化与传统,又立足于它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是从传承、创新中孕育出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教育文化。
1.沿袭办学传统,构思“养正教育”
新民六小建于1949年,60多年来,始终坚持德育先行,从德育养正切入教育教学,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重视德育是新民六小的重要特色,而“养正教育”的构思是对办学传统的沿袭。
2.明晰办学理念,促成“养正教育”
新民六小以“新民正德,臻于至善”为办学理念。“正德”是手段,即养正品德;“至善”是目标,即达到善的极致,达到完美的境界。“正”代表一种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它的指向是“德”,即通过养正育德使学生日臻完善。因此,“新民正德,臻于至善”的办学理念,其核心就是“养正育德”,即端正学生的心态,培养他们的习惯,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行为,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传承中国文化,践行养正教育
新民六小的“养正教育”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中庸》中有“正德”之说,即尽人之性,以正人德;尽物之性,以正物德。《易经》中有“蒙以养正”之说,即从童年开始就要进行正确的教育。只有通过“童蒙养正,果行育德”,学生将来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新民六小在传承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践行“养正教育”,并使“养正教育”发展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文化。
4.契合德育要求,丰富“养正教育”
新民六小“养正教育”的具体内容是:言正,身正,品正,以正身;手勤,体勤,脑勤,以勤业。为人师,身正业勤才能立己立人;为学生,身正业勤才能成人成才。“养正教育”主要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入手,在正容、正行、正心和正德四个层面上,由表及里、潜移默化地实践人的教育,最终造就身正敬业的教师、守礼品正的学生与尚德正气的学校。
“养正教育”既传承了热爱祖国、朴素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礼貌待人和诚实守信等优良传统美德,又符合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学生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可见,“养正教育”与德育要求相契合,而德育要求又使“养正教育”获得丰富与发展。
二、在主客观相契中铸就的“养正教育”
“养正教育”的发展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学生的主观需要;二是办学的客观条件。其发展在于主客观的契合。
1.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养正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当代学生的发展需要“正心”,即端正心态,以获得美好的品德,然后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代学生的发展需要“纯善”,即要求学校启发、濡养学生纯善的心。毕竟,善心善念是培养学生的根本。当代学生的发展需要“进取”,即不断超越,永不停息,以“臻于至善”。
2.学校的办学环境为“养正教育”提供客观条件
(1)“养正”氛围
优美的环境使人心旷神怡、头脑清醒和思维敏捷,因此,新民六小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上以“绿化”“美化”和“人文化”为特色,凸显校园的人文气息,最终营造“养正”氛围。
(2)“养正”主题
校园中的一些别具特色的设计体现“养正”主题,具体有两点:一是校园雕塑(教师高擎手中的课本)的寓意是:用真心落实“养正教育”,以换来学生的进步、发展和腾飞;二是校园中的诸多宣传语和提示牌(如:草坪内的“小脚不乱跑,小草微微笑”;垃圾桶上的“捡起小纸片,丢进我嘴里”等)渗透着“养正教育”中的德育要求。
(3)“养正”方式
新民六小的校园有三个长廊,分别是励志长廊、艺术长廊和阅读长廊。励志长廊的设计理念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用知识之光扮靓中国,照亮世界。艺术长廊的设计理念是:用心感受艺术,让艺术陶冶情操,美化生活。阅读长廊的设计理念是:让书籍成为学生形影不离的挚友。三大长廊均强化“养正教育”,并提供具体方式。
三、在现实渗透中成熟的“养正教育”
在多年的坚持与探索中,新民六小形成了“以棋养德、以棋立德、以棋正德”的校园文化组织模式,不断渗透“养正教育”,最终使“养正教育”日臻成熟。
1.从兴趣向制度渗透
2003年,新民六小创办了第一个棋类兴趣班。2009年,学校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棋类教学课,并做到课程落实、时间落实、教材落实、人员落实和经费落实。目前,在校学生全部进行棋类普及教育。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两次集训,并保证每次1.5小时的训练时间。从2010年起,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棋王争霸赛”。如今,它已发展为成熟的赛事。总之,棋艺活动的制度化建设已经成型。
2.从环境向心理渗透
2013年,新民六小围绕“品棋正德”开展特色文化建设专项活动。具体有三点:一是在校园环境上凸显特色文化,例如,修建篆刻着“棋乐无穷”字样的假山;二是在人文价值上凸显特色文化,例如,通过标语、标识和各种活动培养学生“仁、义、智、勇、信”的棋道精神;三是在棋艺培养上凸显特色文化,要求师生本着“下棋如做人,棋品即人品”的原则提高棋技。实践证明,全方位凸显特色文化,既赋予“养正教育”文化的力量,又能潜移默化地落实“养正教育”。
3.从“娱人”向“育人”渗透
新民六小在开展“养正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娱人”向“育人”的渗透。这一点依然体现在棋艺活动的组织中。
在“人人会下棋”的目标的引领下,学校有意识地把德育、智育渗透到棋类活动中,让学校领导“品棋明德”,使教师“品棋养德”,引导学生“品棋取德”,最终实现学校师生的“养正心性”“修德立人”,并逐步形成“正心、纯善、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经过不懈探究和不断完善,新民六小在棋艺育人的道路上具有了完备、规范和科学的校园文化构建力量。“2013年华南地区中小学生象棋竞赛”落户“新民六小”,这既是教育界对棋艺育人的认可,又是教育界对新民六小“养正教育”的支持。
围绕“养正教育”和“棋艺文化”,新民六小还提出了“天天好习惯,走实每一步”的校训。这一校训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出发,努力引导学生在各种细微之处“正德”“至善”,最终不断完善自我。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民六街小学)
(责任编辑:梁金)
一、在传承、创新中孕育的“养正教育”
“养正教育”的提出,既基于新民六小的历史文化与传统,又立足于它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是从传承、创新中孕育出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教育文化。
1.沿袭办学传统,构思“养正教育”
新民六小建于1949年,60多年来,始终坚持德育先行,从德育养正切入教育教学,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重视德育是新民六小的重要特色,而“养正教育”的构思是对办学传统的沿袭。
2.明晰办学理念,促成“养正教育”
新民六小以“新民正德,臻于至善”为办学理念。“正德”是手段,即养正品德;“至善”是目标,即达到善的极致,达到完美的境界。“正”代表一种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它的指向是“德”,即通过养正育德使学生日臻完善。因此,“新民正德,臻于至善”的办学理念,其核心就是“养正育德”,即端正学生的心态,培养他们的习惯,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行为,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传承中国文化,践行养正教育
新民六小的“养正教育”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中庸》中有“正德”之说,即尽人之性,以正人德;尽物之性,以正物德。《易经》中有“蒙以养正”之说,即从童年开始就要进行正确的教育。只有通过“童蒙养正,果行育德”,学生将来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新民六小在传承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践行“养正教育”,并使“养正教育”发展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文化。
4.契合德育要求,丰富“养正教育”
新民六小“养正教育”的具体内容是:言正,身正,品正,以正身;手勤,体勤,脑勤,以勤业。为人师,身正业勤才能立己立人;为学生,身正业勤才能成人成才。“养正教育”主要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入手,在正容、正行、正心和正德四个层面上,由表及里、潜移默化地实践人的教育,最终造就身正敬业的教师、守礼品正的学生与尚德正气的学校。
“养正教育”既传承了热爱祖国、朴素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礼貌待人和诚实守信等优良传统美德,又符合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学生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可见,“养正教育”与德育要求相契合,而德育要求又使“养正教育”获得丰富与发展。
二、在主客观相契中铸就的“养正教育”
“养正教育”的发展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学生的主观需要;二是办学的客观条件。其发展在于主客观的契合。
1.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养正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当代学生的发展需要“正心”,即端正心态,以获得美好的品德,然后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代学生的发展需要“纯善”,即要求学校启发、濡养学生纯善的心。毕竟,善心善念是培养学生的根本。当代学生的发展需要“进取”,即不断超越,永不停息,以“臻于至善”。
2.学校的办学环境为“养正教育”提供客观条件
(1)“养正”氛围
优美的环境使人心旷神怡、头脑清醒和思维敏捷,因此,新民六小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上以“绿化”“美化”和“人文化”为特色,凸显校园的人文气息,最终营造“养正”氛围。
(2)“养正”主题
校园中的一些别具特色的设计体现“养正”主题,具体有两点:一是校园雕塑(教师高擎手中的课本)的寓意是:用真心落实“养正教育”,以换来学生的进步、发展和腾飞;二是校园中的诸多宣传语和提示牌(如:草坪内的“小脚不乱跑,小草微微笑”;垃圾桶上的“捡起小纸片,丢进我嘴里”等)渗透着“养正教育”中的德育要求。
(3)“养正”方式
新民六小的校园有三个长廊,分别是励志长廊、艺术长廊和阅读长廊。励志长廊的设计理念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用知识之光扮靓中国,照亮世界。艺术长廊的设计理念是:用心感受艺术,让艺术陶冶情操,美化生活。阅读长廊的设计理念是:让书籍成为学生形影不离的挚友。三大长廊均强化“养正教育”,并提供具体方式。
三、在现实渗透中成熟的“养正教育”
在多年的坚持与探索中,新民六小形成了“以棋养德、以棋立德、以棋正德”的校园文化组织模式,不断渗透“养正教育”,最终使“养正教育”日臻成熟。
1.从兴趣向制度渗透
2003年,新民六小创办了第一个棋类兴趣班。2009年,学校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棋类教学课,并做到课程落实、时间落实、教材落实、人员落实和经费落实。目前,在校学生全部进行棋类普及教育。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两次集训,并保证每次1.5小时的训练时间。从2010年起,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棋王争霸赛”。如今,它已发展为成熟的赛事。总之,棋艺活动的制度化建设已经成型。
2.从环境向心理渗透
2013年,新民六小围绕“品棋正德”开展特色文化建设专项活动。具体有三点:一是在校园环境上凸显特色文化,例如,修建篆刻着“棋乐无穷”字样的假山;二是在人文价值上凸显特色文化,例如,通过标语、标识和各种活动培养学生“仁、义、智、勇、信”的棋道精神;三是在棋艺培养上凸显特色文化,要求师生本着“下棋如做人,棋品即人品”的原则提高棋技。实践证明,全方位凸显特色文化,既赋予“养正教育”文化的力量,又能潜移默化地落实“养正教育”。
3.从“娱人”向“育人”渗透
新民六小在开展“养正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娱人”向“育人”的渗透。这一点依然体现在棋艺活动的组织中。
在“人人会下棋”的目标的引领下,学校有意识地把德育、智育渗透到棋类活动中,让学校领导“品棋明德”,使教师“品棋养德”,引导学生“品棋取德”,最终实现学校师生的“养正心性”“修德立人”,并逐步形成“正心、纯善、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经过不懈探究和不断完善,新民六小在棋艺育人的道路上具有了完备、规范和科学的校园文化构建力量。“2013年华南地区中小学生象棋竞赛”落户“新民六小”,这既是教育界对棋艺育人的认可,又是教育界对新民六小“养正教育”的支持。
围绕“养正教育”和“棋艺文化”,新民六小还提出了“天天好习惯,走实每一步”的校训。这一校训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出发,努力引导学生在各种细微之处“正德”“至善”,最终不断完善自我。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民六街小学)
(责任编辑: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