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鄂伦春族始终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状态,其生产工具通常是手工制品,桦皮和兽皮成为了他们制作器皿、服饰的原材料。本文对鄂伦春族桦皮制品和兽皮制品两种传统手工艺进行了分析,力求增加人们对鄂伦春族传统手工艺的认识。
【关键词】鄂伦春族;传统手工艺;桦皮;兽皮
一、引言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山岭上的人”和“使用驯鹿的人”,这也从侧面体现了鄂伦春族人民的生活状态。鄂伦春族人崇拜自然,以集体狩猎、采集、捕鱼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用到了各种生产工具和盆、盒、箱等器皿。例如,鄂伦春族人在所居附近的山坡、河边采摘可供使用的野生植物或浆果,需要放入腰间的桦皮桶中保存。另一方面,鄂伦春族人的衣食之源是野兽,靠衣皮食肉来维持生活,所以鄂伦春族人的服饰和少数盛器都是以兽皮为材料手工制作的。因此,鄂伦春族人的生产工具、器皿、服饰多是由桦皮和兽皮手工制作的,配以卷云、花草、动物、连方几何等图形。桦皮和兽皮手工制品集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功能于一身,是鄂伦春族人最重要的两种传统手工艺,其起源和发展与其狩猎的原始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二、桦皮手工艺的美感
1.桦皮手工艺的功能美。功能美是指桦皮手工艺能够满足鄂伦春族人日常需求的属性和条件,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审美形态,能够在形态、结构、用途等方面与人的目的性相契合。最初的桦树皮制品是很原始的,只考虑了其使用价值,出于实用性的目的,其制作工艺粗糙,不但没有图案的差异和色彩的区别,反而不惜破坏桦树皮原有的纹理来达到加固、耐压、防漏、防水的目的。随着手工技艺的提高,鄂伦春族人才开始注重对画皮手工制品的修饰和美化,并不断提高审美标准。由于生活需要,鄂伦春族人会用桦皮制作盒、篓、箱、盆、碗等器皿以及船等交通工具。由于材质柔软,桦皮能够塑造不同的造型,鄂伦春族最常用的桦皮制品形状有长方形、椭圆形、锥形等,如“古约文”、“欧姆凯”呈现椭圆形,“敖纱”、“玛达拉”呈现长方形。
2.桦皮手工艺的技术美。一种手工艺的技术是建立在科学的原理、对材料属性的熟悉和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的,与工业机械批量生产不同的是,手工艺品风格各异,体现了一种灵巧、淳朴的美。传统的桦树皮工艺包括剥取、加工处理、制作、装饰四个步骤。首先,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剥取桦树皮的最佳时间,为了整块剥取桦树皮,鄂伦春族人用猎刀在桦树上下两端各划一刀,再纵向划一刀与上下两端连接,慢慢将一整块桦树皮剥下。然后,为了使桦树皮的表面顺滑和柔软,要将表皮磨平,入锅蒸煮。待柔软后,用石头压住,保持皮质平整。接着,根据需要制作手工艺的形状、大小裁剪、缝合桦树皮。最后,以动物腿骨为工具用刻压的方法在皮子表面制作生动的图案纹样。看似简单的桦树皮手工艺是鄂伦春族人生产经验的结晶,表达了他们对自然、原始的追求。
3.桦皮手工艺的材料美。鄂伦春族大多数的树皮制品都是以白桦树为材料的,白桦树皮呈现白色,水分充足易剥落,色泽淳朴、纹理均匀。对于鄂伦春族人来说,桦树皮材料的物质属性和良好性能才是最重要的,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器皿工具轻巧耐用、不易变形开裂,与鄂伦春族人游猎的生活特点十分吻合。另一方面,白桦树在北半球的森林中比较常见,资源丰富、取材方便,非常适合迁徙不定的生活方式。抚育幼儿时,用桦皮制作成“欧姆凯”;插鱼时,用桦皮制作浮标;捕猎时,用桦皮卷成喇叭吸引动物;采集野果时,用桦皮制作“古约文”。
4.桦皮手工艺的形式美。桦皮手工艺的形式美是指桦皮制品在造型、图案纹样、色彩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整体美感。桦树皮的皮质具有很好的柔韧性,有利于根据需要手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容器,且具有线条流畅、易于携带、方便使用的特点。鄂伦春族人对图案纹样的选择受其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展现了一些动植物的图案,有的会镶嵌在边缘,有的会出现在顶部或中央,构成不同效果的线条,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层次感。桦树皮本身是白色的,为了增添更多的色彩,鄂伦春族人用腐蚀的柞树把桦树皮染成黄色,用都柿汁将桦树皮染成紫色,用红豆把桦树皮染成红色,用锅底灰将桦树皮染成黑色。染色的方法包括通体施染和只对图案纹样施染两种,使图案和皮质底色形成对比,突出主题纹样。
三、兽皮手工艺
1.兽皮服饰的种类和实用性。鄂伦春族人所生活的地区是我国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冰雪期长达七个月,最低温度可达到-40摄氏度,为了抗旱保暖,鄂伦春族人将捕猎来的动物皮毛制作成服饰,既保暖又华丽,另一方面,兽皮筋线缝制的衣服格外耐穿,不存在断线的问题。鄂伦春族人用兽皮制作的服饰包括皮袍、袍皮短裤、帽子、鞋、手套。冬天,兽皮服饰成为了每个鄂伦春族人保暖、防雨雪的必备品。皮袍是用绒毛狍皮缝制的,为了便于骑马,在前后左右都会设计开衩,其纽扣是用兽骨制作的,但是磨制兽骨费工费时,后来逐渐演变成铜质纽扣。同时,兽皮制作的服饰又是极好的狩猎伪装,能够避开动物的视线。袍皮短裤通常是用鹿皮缝制的,板厚耐磨,便于骑马。鄂伦春族人的帽子是用袍子头制作的,将袍子头剔除骨肉,两边设计了两片皮毛,冬天时能够护住耳朵,毛外围绣制精美图案,帽顶设计彩穗,形成了具有鄂伦春民族特色的帽子。短靴是用砸软的狍子皮或者犴皮制作的,踩在雪地上没有声响,避免在捕猎时惊动动物。鄂伦春族的手套分为二指手套和五指手套两种,二指手套叫做“考呼落”,五指手套叫做“萨日巴奇”,是鄂伦春妇女为了避免亲人在劳作中冻手而制作的,在手指和手背处都绣有几何图案,既美观又实用。
2.兽皮服饰的装饰艺术。随着制作技法的纯熟,鄂伦春族人逐渐开始追求服饰图案的精美。早期,女孩子从小就向母亲学习刺绣的绣法,用兽骨磨成针,以兽筋为线进行刺绣,自此,鄂伦春族人的兽皮衣、兽皮裤、兽皮靴、手套、帽子、烟盒、挎包都有美丽的花纹图案做装饰。另一方面,镶嵌是鄂伦春族人惯用的另一种装饰手法,将不同毛色的动物皮毛对比镶嵌,或者与刺绣相结合,给人一种朴实粗犷的感觉。
四、鄂伦春族手工艺传统图案
鄂伦春族手工艺的传统图案,主要是动植物和几何图形,对人物的展现很少。动物图案主要包括鹿纹、蝴蝶纹、昆虫纹、马纹等,植物图案主要包括花瓣纹、草蔓纹、幼芽纹、花卉纹、树形纹等,几何图形也非常丰富,包括单双回纹、圆点纹、涡纹、三角纹等。鄂伦春族的传统图形极具装饰性,变幻的造型,体现着他们的日常生活,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鄂伦春族特有的“奎叶格音”花纹,象征着夫妻之间忠贞的爱、白头偕老;“南绰罗”花纹象征着纯真、美满;吉祥结、云彩卷象征着高贵、平安、喜乐。可以看出,鄂伦春族传统手工中的图案主要反映了鄂伦春的地理风貌、生活方式、民俗传统,给人一种质朴的自然之美的感受。
五、结论
鄂伦春族的手工艺根植于鄂伦春族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主要的手工艺是桦树皮手工艺和兽皮手工艺。从造型上说,鄂伦春族的手工艺展示了其古朴、自然的生活状态;从工艺上看,其工艺细致、造型生动,图案纹饰多样,表现了鄂伦春族人独具民族特色的审美和创造智慧。
参考文献:
①杨丽红.鄂伦春族桦树皮艺术美感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0)
②吴爱群.浅谈鄂伦春狍皮服饰的保护与传承[J].大众文艺.2011(6)
③杜志东.浅谈鄂伦春族桦树皮制品的美学意蕴[J].赤峰学院学报.2010(31)
④王端.浅析鄂伦春族传统图案
[J].新闻爱好者.2010(3)
【关键词】鄂伦春族;传统手工艺;桦皮;兽皮
一、引言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山岭上的人”和“使用驯鹿的人”,这也从侧面体现了鄂伦春族人民的生活状态。鄂伦春族人崇拜自然,以集体狩猎、采集、捕鱼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用到了各种生产工具和盆、盒、箱等器皿。例如,鄂伦春族人在所居附近的山坡、河边采摘可供使用的野生植物或浆果,需要放入腰间的桦皮桶中保存。另一方面,鄂伦春族人的衣食之源是野兽,靠衣皮食肉来维持生活,所以鄂伦春族人的服饰和少数盛器都是以兽皮为材料手工制作的。因此,鄂伦春族人的生产工具、器皿、服饰多是由桦皮和兽皮手工制作的,配以卷云、花草、动物、连方几何等图形。桦皮和兽皮手工制品集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功能于一身,是鄂伦春族人最重要的两种传统手工艺,其起源和发展与其狩猎的原始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二、桦皮手工艺的美感
1.桦皮手工艺的功能美。功能美是指桦皮手工艺能够满足鄂伦春族人日常需求的属性和条件,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审美形态,能够在形态、结构、用途等方面与人的目的性相契合。最初的桦树皮制品是很原始的,只考虑了其使用价值,出于实用性的目的,其制作工艺粗糙,不但没有图案的差异和色彩的区别,反而不惜破坏桦树皮原有的纹理来达到加固、耐压、防漏、防水的目的。随着手工技艺的提高,鄂伦春族人才开始注重对画皮手工制品的修饰和美化,并不断提高审美标准。由于生活需要,鄂伦春族人会用桦皮制作盒、篓、箱、盆、碗等器皿以及船等交通工具。由于材质柔软,桦皮能够塑造不同的造型,鄂伦春族最常用的桦皮制品形状有长方形、椭圆形、锥形等,如“古约文”、“欧姆凯”呈现椭圆形,“敖纱”、“玛达拉”呈现长方形。
2.桦皮手工艺的技术美。一种手工艺的技术是建立在科学的原理、对材料属性的熟悉和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的,与工业机械批量生产不同的是,手工艺品风格各异,体现了一种灵巧、淳朴的美。传统的桦树皮工艺包括剥取、加工处理、制作、装饰四个步骤。首先,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剥取桦树皮的最佳时间,为了整块剥取桦树皮,鄂伦春族人用猎刀在桦树上下两端各划一刀,再纵向划一刀与上下两端连接,慢慢将一整块桦树皮剥下。然后,为了使桦树皮的表面顺滑和柔软,要将表皮磨平,入锅蒸煮。待柔软后,用石头压住,保持皮质平整。接着,根据需要制作手工艺的形状、大小裁剪、缝合桦树皮。最后,以动物腿骨为工具用刻压的方法在皮子表面制作生动的图案纹样。看似简单的桦树皮手工艺是鄂伦春族人生产经验的结晶,表达了他们对自然、原始的追求。
3.桦皮手工艺的材料美。鄂伦春族大多数的树皮制品都是以白桦树为材料的,白桦树皮呈现白色,水分充足易剥落,色泽淳朴、纹理均匀。对于鄂伦春族人来说,桦树皮材料的物质属性和良好性能才是最重要的,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器皿工具轻巧耐用、不易变形开裂,与鄂伦春族人游猎的生活特点十分吻合。另一方面,白桦树在北半球的森林中比较常见,资源丰富、取材方便,非常适合迁徙不定的生活方式。抚育幼儿时,用桦皮制作成“欧姆凯”;插鱼时,用桦皮制作浮标;捕猎时,用桦皮卷成喇叭吸引动物;采集野果时,用桦皮制作“古约文”。
4.桦皮手工艺的形式美。桦皮手工艺的形式美是指桦皮制品在造型、图案纹样、色彩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整体美感。桦树皮的皮质具有很好的柔韧性,有利于根据需要手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容器,且具有线条流畅、易于携带、方便使用的特点。鄂伦春族人对图案纹样的选择受其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展现了一些动植物的图案,有的会镶嵌在边缘,有的会出现在顶部或中央,构成不同效果的线条,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层次感。桦树皮本身是白色的,为了增添更多的色彩,鄂伦春族人用腐蚀的柞树把桦树皮染成黄色,用都柿汁将桦树皮染成紫色,用红豆把桦树皮染成红色,用锅底灰将桦树皮染成黑色。染色的方法包括通体施染和只对图案纹样施染两种,使图案和皮质底色形成对比,突出主题纹样。
三、兽皮手工艺
1.兽皮服饰的种类和实用性。鄂伦春族人所生活的地区是我国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冰雪期长达七个月,最低温度可达到-40摄氏度,为了抗旱保暖,鄂伦春族人将捕猎来的动物皮毛制作成服饰,既保暖又华丽,另一方面,兽皮筋线缝制的衣服格外耐穿,不存在断线的问题。鄂伦春族人用兽皮制作的服饰包括皮袍、袍皮短裤、帽子、鞋、手套。冬天,兽皮服饰成为了每个鄂伦春族人保暖、防雨雪的必备品。皮袍是用绒毛狍皮缝制的,为了便于骑马,在前后左右都会设计开衩,其纽扣是用兽骨制作的,但是磨制兽骨费工费时,后来逐渐演变成铜质纽扣。同时,兽皮制作的服饰又是极好的狩猎伪装,能够避开动物的视线。袍皮短裤通常是用鹿皮缝制的,板厚耐磨,便于骑马。鄂伦春族人的帽子是用袍子头制作的,将袍子头剔除骨肉,两边设计了两片皮毛,冬天时能够护住耳朵,毛外围绣制精美图案,帽顶设计彩穗,形成了具有鄂伦春民族特色的帽子。短靴是用砸软的狍子皮或者犴皮制作的,踩在雪地上没有声响,避免在捕猎时惊动动物。鄂伦春族的手套分为二指手套和五指手套两种,二指手套叫做“考呼落”,五指手套叫做“萨日巴奇”,是鄂伦春妇女为了避免亲人在劳作中冻手而制作的,在手指和手背处都绣有几何图案,既美观又实用。
2.兽皮服饰的装饰艺术。随着制作技法的纯熟,鄂伦春族人逐渐开始追求服饰图案的精美。早期,女孩子从小就向母亲学习刺绣的绣法,用兽骨磨成针,以兽筋为线进行刺绣,自此,鄂伦春族人的兽皮衣、兽皮裤、兽皮靴、手套、帽子、烟盒、挎包都有美丽的花纹图案做装饰。另一方面,镶嵌是鄂伦春族人惯用的另一种装饰手法,将不同毛色的动物皮毛对比镶嵌,或者与刺绣相结合,给人一种朴实粗犷的感觉。
四、鄂伦春族手工艺传统图案
鄂伦春族手工艺的传统图案,主要是动植物和几何图形,对人物的展现很少。动物图案主要包括鹿纹、蝴蝶纹、昆虫纹、马纹等,植物图案主要包括花瓣纹、草蔓纹、幼芽纹、花卉纹、树形纹等,几何图形也非常丰富,包括单双回纹、圆点纹、涡纹、三角纹等。鄂伦春族的传统图形极具装饰性,变幻的造型,体现着他们的日常生活,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鄂伦春族特有的“奎叶格音”花纹,象征着夫妻之间忠贞的爱、白头偕老;“南绰罗”花纹象征着纯真、美满;吉祥结、云彩卷象征着高贵、平安、喜乐。可以看出,鄂伦春族传统手工中的图案主要反映了鄂伦春的地理风貌、生活方式、民俗传统,给人一种质朴的自然之美的感受。
五、结论
鄂伦春族的手工艺根植于鄂伦春族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主要的手工艺是桦树皮手工艺和兽皮手工艺。从造型上说,鄂伦春族的手工艺展示了其古朴、自然的生活状态;从工艺上看,其工艺细致、造型生动,图案纹饰多样,表现了鄂伦春族人独具民族特色的审美和创造智慧。
参考文献:
①杨丽红.鄂伦春族桦树皮艺术美感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0)
②吴爱群.浅谈鄂伦春狍皮服饰的保护与传承[J].大众文艺.2011(6)
③杜志东.浅谈鄂伦春族桦树皮制品的美学意蕴[J].赤峰学院学报.2010(31)
④王端.浅析鄂伦春族传统图案
[J].新闻爱好者.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