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韶华,中国画家、理论家。1929年生于山东荣成市。1941年参加八路军,并在解放战争中曾荣立一等功。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曾担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联委员,现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湖北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8所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
水彩画作品有《茶山之歌》;水墨画作品《渤海湾的晨光》及《黄河魂》等藏中国美术馆。《黄河魂》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牌奖。自1983年以来,在北京、南京、郑州、武汉举办“大河寻源”专题画展,并相继在香港、新加坡、台北、德国、瑞士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作为“荆楚风·中俄情——湖北文化走进俄罗斯”文化交流活动的重点项目,“天人交响——周韶华作品展”9月2日在俄罗斯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开幕。
提起周韶华的名字,在湖北美术界如雷贯耳。作为中国画气势派的开宗创派人、理论建树者,青年人把他视为一面鲜明的革新大旗,号称“南周(韶华)北吴(冠中)”,个人画展在国际上被誉为“新东方象征主义”……
美术界都会记得他1982年创作的那幅《黄河魂》,它以黄河文化为主题,较好地融合了中西绘画技法,把中华民族的博大生命力、中国人民的坚毅勇敢、不畏困苦与牺牲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至今,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画展70多次,先后访问日本、德国、瑞士、美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并讲学。
周韶华认为,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它是人业的灵魂与良知,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艺术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愉悦。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审美享受,而且陶冶人的情操、振奋人的精神和加深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作为2014中俄文化年的重要美术展览项目,由湖北省文化厅与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支持,湖北省美术院与俄罗斯国立东方博物馆主办的“天人交响——周韶华作品展”在俄罗斯展出,该展览是中俄两国举办方经过充分的交流和研讨后共同推出的一位中国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展,足见周韶华大师在中国美术界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一位怎样的颇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家?
周韶华的父母早逝,他从小跟着外婆生活,在私塾里只读了3个月的《论语》,但他去能背得滚瓜乱熟。没想到就是这一部《论语》,让他有了另一种人生。
1941年,年仅12岁的周韶华参加了八路军。当时能识字算有文化了,因为他能够熟背《论语》就被推荐到连队做了百十号战士的文化教员。在部队期间,周韶华负责起抗战时期的连队宣传工作,除了写标语、宣传口号,还带队练军歌,甚至还自学了说快板、拉胡琴等。因为天资聪颖,他把连队的宣传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后,因工作出色周韶华进入了中原大学新闻系学习。那时,他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成为范长江那样的记者。可是学业完成后,他被分配到中原局做机要工作,主要是负责电台,闲暇时,他便拿起笔写写画画。
有一天,周韶华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部队一名干部,在街上买辣椒时,老百姓故意报的低价,感谢解放军。他动了动脑筋,给这篇文章配了一幅连环画讲述,并给报社投了稿。没几天,这幅连环画发表在《新华画报》上了,这让周韶华备感鼓励。几天后,他又画了一幅妇女做军鞋送前线的单幅画,同样也给发表了。这给周韶华巨大的信心和鼓舞。第二年5月,周韶华转业到武汉工作后,主动要求到中原大学美术系深造,从此迈进了艺术的殿堂。
在周韶华的艺术生涯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此时,他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努力,成为中国水墨画改革的领军人物之一。
据周老介绍,早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艺术界就提出了中国画改革。在他看来,中国的古典山水画,部分先人已经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是以东南面的三山五岳、小桥流水为主,而西北部则很少涉猎。为什么不能把眼光放得更开阔一点,投向更为广阔的西北部地区呢?
1981年的秋天,周韶华从武汉启程,去了西安,开始了对黄河源头的探寻。1983年,他历时两年创作出《大河寻源》。在艺术处理上,大胆落笔,求整体气势,线条粗犷而有力,笔锋刚劲而有变化。在构图上,有意破传统章法,自立门户,色彩强烈浑厚,富于节律感。正是这些气势磅礴的黄河山水,把中国山水画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境界。作品在北京一经展出,立刻引起了轰动。从这时起,周韶华积累了30年的能量开始爆发,也就是从这时起,他将画笔都集中在大山大水等宏大的题材上。
1985年,为了探寻更广阔的创作题材,已快57岁的周韶华,在当时各方面都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脉主峰,沿着长江水流的走向,一路从雅鲁藏布江走到了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行程一万多里,去感受那象征着中华民族无穷力量之壮美。
在这种精神指导下,周韶华创作出一系列恢宏巨作,如《梦朔仰韶》、《汉唐雄风》、《征服大漠》等,还有近年来的《黄河·长江·大海》、《荆楚狂歌》、《大风吹宇宙》等。
周老认为,“我们这个时代呼唤一种精神,需要把中华民族的精神,龙的子孙的精神,一种泱泱大国的心胸博大、自奋自强的精神展现出来。振奋民族精神,就是复兴中华文化。”
正如周老所言:让作品代我说话。
在此次的对外文化活动中,已是耄耆之年的周老不顾体迈年高,在中俄两国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的当下,仍坚持亲赴俄罗斯参加展览,并作专场讲座,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动人、也最让人感慨的标志。
水彩画作品有《茶山之歌》;水墨画作品《渤海湾的晨光》及《黄河魂》等藏中国美术馆。《黄河魂》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牌奖。自1983年以来,在北京、南京、郑州、武汉举办“大河寻源”专题画展,并相继在香港、新加坡、台北、德国、瑞士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作为“荆楚风·中俄情——湖北文化走进俄罗斯”文化交流活动的重点项目,“天人交响——周韶华作品展”9月2日在俄罗斯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开幕。
提起周韶华的名字,在湖北美术界如雷贯耳。作为中国画气势派的开宗创派人、理论建树者,青年人把他视为一面鲜明的革新大旗,号称“南周(韶华)北吴(冠中)”,个人画展在国际上被誉为“新东方象征主义”……
美术界都会记得他1982年创作的那幅《黄河魂》,它以黄河文化为主题,较好地融合了中西绘画技法,把中华民族的博大生命力、中国人民的坚毅勇敢、不畏困苦与牺牲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至今,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画展70多次,先后访问日本、德国、瑞士、美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并讲学。
周韶华认为,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它是人业的灵魂与良知,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艺术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愉悦。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审美享受,而且陶冶人的情操、振奋人的精神和加深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作为2014中俄文化年的重要美术展览项目,由湖北省文化厅与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支持,湖北省美术院与俄罗斯国立东方博物馆主办的“天人交响——周韶华作品展”在俄罗斯展出,该展览是中俄两国举办方经过充分的交流和研讨后共同推出的一位中国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展,足见周韶华大师在中国美术界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一位怎样的颇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家?
周韶华的父母早逝,他从小跟着外婆生活,在私塾里只读了3个月的《论语》,但他去能背得滚瓜乱熟。没想到就是这一部《论语》,让他有了另一种人生。
1941年,年仅12岁的周韶华参加了八路军。当时能识字算有文化了,因为他能够熟背《论语》就被推荐到连队做了百十号战士的文化教员。在部队期间,周韶华负责起抗战时期的连队宣传工作,除了写标语、宣传口号,还带队练军歌,甚至还自学了说快板、拉胡琴等。因为天资聪颖,他把连队的宣传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后,因工作出色周韶华进入了中原大学新闻系学习。那时,他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成为范长江那样的记者。可是学业完成后,他被分配到中原局做机要工作,主要是负责电台,闲暇时,他便拿起笔写写画画。
有一天,周韶华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部队一名干部,在街上买辣椒时,老百姓故意报的低价,感谢解放军。他动了动脑筋,给这篇文章配了一幅连环画讲述,并给报社投了稿。没几天,这幅连环画发表在《新华画报》上了,这让周韶华备感鼓励。几天后,他又画了一幅妇女做军鞋送前线的单幅画,同样也给发表了。这给周韶华巨大的信心和鼓舞。第二年5月,周韶华转业到武汉工作后,主动要求到中原大学美术系深造,从此迈进了艺术的殿堂。
在周韶华的艺术生涯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此时,他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努力,成为中国水墨画改革的领军人物之一。
据周老介绍,早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艺术界就提出了中国画改革。在他看来,中国的古典山水画,部分先人已经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是以东南面的三山五岳、小桥流水为主,而西北部则很少涉猎。为什么不能把眼光放得更开阔一点,投向更为广阔的西北部地区呢?
1981年的秋天,周韶华从武汉启程,去了西安,开始了对黄河源头的探寻。1983年,他历时两年创作出《大河寻源》。在艺术处理上,大胆落笔,求整体气势,线条粗犷而有力,笔锋刚劲而有变化。在构图上,有意破传统章法,自立门户,色彩强烈浑厚,富于节律感。正是这些气势磅礴的黄河山水,把中国山水画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境界。作品在北京一经展出,立刻引起了轰动。从这时起,周韶华积累了30年的能量开始爆发,也就是从这时起,他将画笔都集中在大山大水等宏大的题材上。
1985年,为了探寻更广阔的创作题材,已快57岁的周韶华,在当时各方面都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脉主峰,沿着长江水流的走向,一路从雅鲁藏布江走到了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行程一万多里,去感受那象征着中华民族无穷力量之壮美。
在这种精神指导下,周韶华创作出一系列恢宏巨作,如《梦朔仰韶》、《汉唐雄风》、《征服大漠》等,还有近年来的《黄河·长江·大海》、《荆楚狂歌》、《大风吹宇宙》等。
周老认为,“我们这个时代呼唤一种精神,需要把中华民族的精神,龙的子孙的精神,一种泱泱大国的心胸博大、自奋自强的精神展现出来。振奋民族精神,就是复兴中华文化。”
正如周老所言:让作品代我说话。
在此次的对外文化活动中,已是耄耆之年的周老不顾体迈年高,在中俄两国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的当下,仍坚持亲赴俄罗斯参加展览,并作专场讲座,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动人、也最让人感慨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