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是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协调、可持续和全面发展的和谐文化。它对于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和缺失。除了政府没有投入、扶持力度不够外,主要是主观认识上的不足和客观实践中的影响。这两大方面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问题的出现。
【关键词】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缺失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刚刚起步的一种教育方式,近 20 年的发展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据2009年7月公布的《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640所 (含独立学院322所),数量不算太少。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是很到位,使得其与公办高校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办大学,办的就是氛围”,而这种氛围就是文化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制约着一个大学的发展,因此民办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把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中。
1 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含义、结构
民办高校是实施民办高等教育的场所和基地,其含义反映了民办高校的性质。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指在民办高等校园这一特定环境里,以育人为主要目标,由全校师生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学习、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同时又以民办高校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成果来体现、影响和制约着全校师生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其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即各方面全面、协调、均衡、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一方面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过程。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是由诸多要素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自身完备的有机整体,它具有系统所拥有的整体性、关联性、稳定性、开放性、协调性等诸多特征。
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结构:从文化形态看,校园文化大致由四种由浅入深的表现形态所构成,即物质文化(表层文化)、行为文化(浅层文化)、制度文化(中层文化)、精神文化(深层文化)。它们是相互联结的四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结构层次上分,物质文化是基础,是载体,是表层的校园文化;制度文化表现为一定的社会机构与制度,联结着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规范、是准则,它比物质文化深一个层次;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显,是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是最活跃的成份,属于第三层次;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是最高层次或最深层次的校园文化。从性质上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属于“硬文化”,是可以直接看到的、具体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则属于“软文化”,是无形的、抽象的。从活动特点上看,它又是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的集合。在某一发展时段的横截面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静态文化,而行为文化是动态文化。仅谈静态文化不谈动态文化,或仅谈动态文化不谈静态文化都是片面的。同时,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还是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的统一。因而研究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结合起来,而且还要从静动的结合上来进行研究。
2 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的方式进行了实地调研,搜集资料整理,认为目前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五大问题:
一是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底蕴不深厚。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文化氛围,主要来源于师生的共同创造和学校的历史传统。民办高校文化传承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最主要的是教师。由于民办高校教师的特殊组成(大都是由三个三分之一组成,即三分之一是退休教师返聘,三分之一是从其他高校外聘,三分之一是学院自己的专职教师),而且民办高校大多地处城郊,教师一般乘班车赶点上课,除了上课外,基本上不在校园逗留。校园里常驻人员只有辅导员和部分管理者。学生在课余难得有机会与教师接触交流,师生之间明显的存在情感、观念交流缺失的现象,学生的课外辅导更谈不上。因此教师的道德风范、人格魅力、治学态度根本无法对民办高校的学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了校园文化的传承。同时民办高校的学生由于自卑心理一般很少与公办高校的学生交流,再加上空间的距离,造成民办高校的学生与其他的高校的学生交流沟通不多。在这种“前不见师长,后不见学长”的情况下,新生进校后无法从教工与其他高校学生身上受到传统校园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一定程度上使得民办高校大学生感觉不到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存在普遍的无法适从感,这些都影响了校园文化的传承和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是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缺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应是全体大学人。而这种主体可分为领导与组织管理主体和参与主体。从近年来各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看,领导与组织管理主体往往只局限于少数校领导、学工部门、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参与主体则往往只局限于大学生群体,广大教职工往往不在其中。各大学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层次上,而不是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这种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全局性认识的不足导致其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内涵认识存在局限。而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体认识的局限则导致其动员的主体范围缩小。
三是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偏失。校园文化价值取向所反映的是校园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尽管经过10多年的规范引导,我国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为积极的一面,但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价值取向的偏失。一方面校园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民办高校百业待兴,面临办学经费短缺,缺少专项的基建投资等严重困难。许多学校在规划和建设中,一般优先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食堂等,而学生的校园文化设施如体育馆、俱乐部、大礼堂等跟不上或有所滞后。一些基本的娱乐设备也相对匮乏,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比较单调。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于学生的基本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文化品位上人文氛围淡薄。整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校舍建筑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仅仅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的校园环境还要有深刻的人文、学术内涵。调查中发现,一些民办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学校的领导者习惯抓“形象工程”,注重校园建筑的造型和空间布局,校园现代教学设施等,而忽视了校园环境所应承担的精神文化蕴涵。另外还缺少能体现学校内涵及优良传统的人文环境。民办高校缺少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各种讲座、演讲、辩论和学术讲座等活动,这些活动事实上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丰富程度和水平高低,往往是反映整个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状况。有人说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还处于“蹦蹦跳跳”、“说说笑笑”阶段。“课桌文化”、“厕所文化”“走廊文化”等一些 “低俗文化”形式,也堂而皇之地存在于校园之中。
此外,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明显。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雷同现象。
四是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发展中的形式主义。民办高校校园文化虽然出现了可喜的繁荣景象,但这“繁荣”的后面还隐藏着严重的形式主义。一方面是管理工作和建设方法上的形式主义。有的民办高校建设校园文化,仅仅认为就是开展文体活动,发展娱乐文化,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学校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认识,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课程设置、专业特点及学校培养目标等割裂开来,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这是对校园文化的片面认识。
另一方面,在社团活动中也存在形式主义。目前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种类繁多,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一些民办高校中,几乎每10个学生中就有6人加入了某个社团。但是,由于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发展历史较为短暂,所以组织机构并不是很健全,管理项目看上去不少,到位却不够。目前,一些社团是在追求时尚、赶时髦中应运而生的。学校对社团成立缺乏有效的引导,社团的会员层次不一,又无统一可行的管理标准,因人设团,也因人废团,随意性比较大,导致会员流动频繁甚至混乱。社团活动的层次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许多社团成立后,活动还缺乏整体策划,缺乏专业性的指导,没有严格的针对性与方向性,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还没能真正发挥出来。
五是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封闭性。一方面是校际文化交流不够充分,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校园与社会之间存在隔阂。民办高校学生平时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的比例还是较少,与外校学生也很少接触、交流。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大多局限在校园内,缺乏与外界的互动,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于封闭。
3 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当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制约因素很多,但总体来看,除了政府没有投入、扶持力度不够外,主要有主观认识上的不足和客观实践中的影响两个方面。这两大方面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问题的出现。
一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公办高校经费主要由政府资助,而现阶段由于诸多原因,我国政府不可能抽出资金来资助民办高校。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的经费全部自筹,主要依靠收取学生的学费来以学养学,除少数学校由企业投资或吸引外资兴建外,多数学校都是白手起家,依靠自力更生、勤俭办学、滚动发展。没有政府的投入,民办高校只能依靠学生学费来维持日常运作,只能采取扩大在校学生规模积累资金和利用银行贷款来发展。民办高校由于自筹经费紧张,管理者往往把经费首先用于能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校园物质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上,从而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和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所以,民办高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上,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手段落后等状况,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和效果。
二是主观认识上的原因。一方面对校园文化作用的认识不到位。有人认为,大学是学习知识的圣地,学校教学与学生学习是首要任务,是天经地义的事,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不务正业,浪费青春,课外活动是玩玩乐乐,调剂生活,是一种休息和放松,多玩一点或少玩一点不妨碍学校的发展等等。凡此种种,造成了高校中抓教学与抓校园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对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漠不关心。教师对学生读书以外的活动不理解、不支持。
另一方面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这里的传统教育观念指的是对高校校园文化产生消极影响的唯理性主义教育观或功利主义教育观或精英主义教育观。此外,传统课程观影响校园文化。文史类大学生往往热衷于各种文艺活动,理工科大学生的科技意识相对浓厚。其直接原因就在于他们长期受到所学学科课程的影响。在这种传统课程观的影响下,广大校园人对校园文化必然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限制了校园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极大地制约着校园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是客观实践上的原因。一方面教育体制不完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虽然,民办高校具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学校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聘教师、自主办学、机制灵活。但是,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和公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和生长的土壤是不同的,公办高等教育一直占垄断地位,而围绕民办高等教育扮演角色的问题始终是争论不休,民办高校的发展受到国家法律、政治规则、历史传统、规范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束缚,有些民办高校还存在着家族式家长制管理、决策随意性大、发展缺乏明确目标和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民办高教理论研究落后等问题,民办高校这种特殊的办学体制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开展。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缺乏一定统筹规划和制度保障,校园活动有很大的自发性、随意性、盲目性和偶然性,每个部门都可以组织活动,内容重复性大且各自为阵。
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中消极因素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作为传播媒介,为高校师生收集和传递信息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手段和工具,但网络给高校师生带来的思想上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网络对大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素质提高提出了挑战。许多大学生把网络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个人总结、思想汇报、作业、论文等都从网上寻找,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学生写作思维等能力的提高。另外,网络也导致了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产生。大众传媒中这些消极因素对校园文化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从而制约着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缺失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刚刚起步的一种教育方式,近 20 年的发展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据2009年7月公布的《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640所 (含独立学院322所),数量不算太少。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是很到位,使得其与公办高校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办大学,办的就是氛围”,而这种氛围就是文化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制约着一个大学的发展,因此民办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把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中。
1 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含义、结构
民办高校是实施民办高等教育的场所和基地,其含义反映了民办高校的性质。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指在民办高等校园这一特定环境里,以育人为主要目标,由全校师生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学习、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同时又以民办高校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成果来体现、影响和制约着全校师生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其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即各方面全面、协调、均衡、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一方面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过程。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是由诸多要素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自身完备的有机整体,它具有系统所拥有的整体性、关联性、稳定性、开放性、协调性等诸多特征。
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结构:从文化形态看,校园文化大致由四种由浅入深的表现形态所构成,即物质文化(表层文化)、行为文化(浅层文化)、制度文化(中层文化)、精神文化(深层文化)。它们是相互联结的四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结构层次上分,物质文化是基础,是载体,是表层的校园文化;制度文化表现为一定的社会机构与制度,联结着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规范、是准则,它比物质文化深一个层次;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显,是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是最活跃的成份,属于第三层次;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是最高层次或最深层次的校园文化。从性质上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属于“硬文化”,是可以直接看到的、具体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则属于“软文化”,是无形的、抽象的。从活动特点上看,它又是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的集合。在某一发展时段的横截面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静态文化,而行为文化是动态文化。仅谈静态文化不谈动态文化,或仅谈动态文化不谈静态文化都是片面的。同时,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还是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的统一。因而研究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结合起来,而且还要从静动的结合上来进行研究。
2 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的方式进行了实地调研,搜集资料整理,认为目前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五大问题:
一是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底蕴不深厚。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文化氛围,主要来源于师生的共同创造和学校的历史传统。民办高校文化传承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最主要的是教师。由于民办高校教师的特殊组成(大都是由三个三分之一组成,即三分之一是退休教师返聘,三分之一是从其他高校外聘,三分之一是学院自己的专职教师),而且民办高校大多地处城郊,教师一般乘班车赶点上课,除了上课外,基本上不在校园逗留。校园里常驻人员只有辅导员和部分管理者。学生在课余难得有机会与教师接触交流,师生之间明显的存在情感、观念交流缺失的现象,学生的课外辅导更谈不上。因此教师的道德风范、人格魅力、治学态度根本无法对民办高校的学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了校园文化的传承。同时民办高校的学生由于自卑心理一般很少与公办高校的学生交流,再加上空间的距离,造成民办高校的学生与其他的高校的学生交流沟通不多。在这种“前不见师长,后不见学长”的情况下,新生进校后无法从教工与其他高校学生身上受到传统校园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一定程度上使得民办高校大学生感觉不到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存在普遍的无法适从感,这些都影响了校园文化的传承和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是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缺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应是全体大学人。而这种主体可分为领导与组织管理主体和参与主体。从近年来各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看,领导与组织管理主体往往只局限于少数校领导、学工部门、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参与主体则往往只局限于大学生群体,广大教职工往往不在其中。各大学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层次上,而不是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这种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全局性认识的不足导致其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内涵认识存在局限。而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体认识的局限则导致其动员的主体范围缩小。
三是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偏失。校园文化价值取向所反映的是校园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尽管经过10多年的规范引导,我国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为积极的一面,但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价值取向的偏失。一方面校园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民办高校百业待兴,面临办学经费短缺,缺少专项的基建投资等严重困难。许多学校在规划和建设中,一般优先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食堂等,而学生的校园文化设施如体育馆、俱乐部、大礼堂等跟不上或有所滞后。一些基本的娱乐设备也相对匮乏,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比较单调。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于学生的基本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文化品位上人文氛围淡薄。整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校舍建筑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仅仅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的校园环境还要有深刻的人文、学术内涵。调查中发现,一些民办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学校的领导者习惯抓“形象工程”,注重校园建筑的造型和空间布局,校园现代教学设施等,而忽视了校园环境所应承担的精神文化蕴涵。另外还缺少能体现学校内涵及优良传统的人文环境。民办高校缺少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各种讲座、演讲、辩论和学术讲座等活动,这些活动事实上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丰富程度和水平高低,往往是反映整个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状况。有人说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还处于“蹦蹦跳跳”、“说说笑笑”阶段。“课桌文化”、“厕所文化”“走廊文化”等一些 “低俗文化”形式,也堂而皇之地存在于校园之中。
此外,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明显。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雷同现象。
四是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发展中的形式主义。民办高校校园文化虽然出现了可喜的繁荣景象,但这“繁荣”的后面还隐藏着严重的形式主义。一方面是管理工作和建设方法上的形式主义。有的民办高校建设校园文化,仅仅认为就是开展文体活动,发展娱乐文化,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学校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认识,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课程设置、专业特点及学校培养目标等割裂开来,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这是对校园文化的片面认识。
另一方面,在社团活动中也存在形式主义。目前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种类繁多,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一些民办高校中,几乎每10个学生中就有6人加入了某个社团。但是,由于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发展历史较为短暂,所以组织机构并不是很健全,管理项目看上去不少,到位却不够。目前,一些社团是在追求时尚、赶时髦中应运而生的。学校对社团成立缺乏有效的引导,社团的会员层次不一,又无统一可行的管理标准,因人设团,也因人废团,随意性比较大,导致会员流动频繁甚至混乱。社团活动的层次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许多社团成立后,活动还缺乏整体策划,缺乏专业性的指导,没有严格的针对性与方向性,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还没能真正发挥出来。
五是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封闭性。一方面是校际文化交流不够充分,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校园与社会之间存在隔阂。民办高校学生平时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的比例还是较少,与外校学生也很少接触、交流。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大多局限在校园内,缺乏与外界的互动,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于封闭。
3 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当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制约因素很多,但总体来看,除了政府没有投入、扶持力度不够外,主要有主观认识上的不足和客观实践中的影响两个方面。这两大方面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问题的出现。
一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公办高校经费主要由政府资助,而现阶段由于诸多原因,我国政府不可能抽出资金来资助民办高校。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的经费全部自筹,主要依靠收取学生的学费来以学养学,除少数学校由企业投资或吸引外资兴建外,多数学校都是白手起家,依靠自力更生、勤俭办学、滚动发展。没有政府的投入,民办高校只能依靠学生学费来维持日常运作,只能采取扩大在校学生规模积累资金和利用银行贷款来发展。民办高校由于自筹经费紧张,管理者往往把经费首先用于能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校园物质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上,从而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和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所以,民办高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上,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手段落后等状况,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和效果。
二是主观认识上的原因。一方面对校园文化作用的认识不到位。有人认为,大学是学习知识的圣地,学校教学与学生学习是首要任务,是天经地义的事,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不务正业,浪费青春,课外活动是玩玩乐乐,调剂生活,是一种休息和放松,多玩一点或少玩一点不妨碍学校的发展等等。凡此种种,造成了高校中抓教学与抓校园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对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漠不关心。教师对学生读书以外的活动不理解、不支持。
另一方面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这里的传统教育观念指的是对高校校园文化产生消极影响的唯理性主义教育观或功利主义教育观或精英主义教育观。此外,传统课程观影响校园文化。文史类大学生往往热衷于各种文艺活动,理工科大学生的科技意识相对浓厚。其直接原因就在于他们长期受到所学学科课程的影响。在这种传统课程观的影响下,广大校园人对校园文化必然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限制了校园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极大地制约着校园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是客观实践上的原因。一方面教育体制不完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虽然,民办高校具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学校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聘教师、自主办学、机制灵活。但是,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和公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和生长的土壤是不同的,公办高等教育一直占垄断地位,而围绕民办高等教育扮演角色的问题始终是争论不休,民办高校的发展受到国家法律、政治规则、历史传统、规范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束缚,有些民办高校还存在着家族式家长制管理、决策随意性大、发展缺乏明确目标和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民办高教理论研究落后等问题,民办高校这种特殊的办学体制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开展。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缺乏一定统筹规划和制度保障,校园活动有很大的自发性、随意性、盲目性和偶然性,每个部门都可以组织活动,内容重复性大且各自为阵。
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中消极因素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作为传播媒介,为高校师生收集和传递信息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手段和工具,但网络给高校师生带来的思想上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网络对大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素质提高提出了挑战。许多大学生把网络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个人总结、思想汇报、作业、论文等都从网上寻找,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学生写作思维等能力的提高。另外,网络也导致了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产生。大众传媒中这些消极因素对校园文化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从而制约着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