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统编本五下)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2.借助书上注释和充分的朗读理解诗意,通过链接旧知,聚焦三首古诗关联之处,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三诗共读,发现关联之处,重点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读诗题,解诗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9课《古诗三首》。(板书课题)
  2.都说题目是诗的眼睛,谁愿意试着读读?(指名读)
  3.理解题目意思,并指导读出诗题的准确节奏。(指名读,齐读。)
  (1)《从军行》
  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生活。诗人王昌龄写了七首《从军行》,都属于边塞诗,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2) 《送元二使安西》
  “使”的意思是出使,元二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所以叫“元二”;“安西”借助注释理解,应该读成“送/元二/使安西”。
  (3)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第三首诗题目最长,猜猜是什么意思?(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于是写下这首诗。)所以应该怎样读?(秋夜将晓/出籬门/迎凉有感)
  4. 诗题的节奏读准了,诗的节奏也能读准吗?试试看。(生自由朗读,指名读,师纠正字音。生齐读。)
  学习活动二:链接旧知,学习新诗
  1. 读了这三首诗,你脑海里与以前学过的哪组《古诗三首》产生了链接?(四年级上册《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
  2. 为什么会联想到这三首
  古诗?
  预设:都有边塞诗。
  是的,《从军行》是边塞诗,王昌龄就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
  预设:第二首诗都写到了饮酒。
  追问:《凉州词》是打了胜仗后的宴饮庆祝,也是战前用来壮胆的酒,那《送元二使安西》中的饮酒是什么?(劝酒,用来送别的。)所以这是一首送别诗。
  学习活动三:三诗共读,发现可关联之处
  师:同学们,请你们再读读书上的三首诗,你发现了哪些关联之处?
  1.聚焦“地名”
  预设:发现了《从军行》《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很多表示地名
  的词。
  (1)指名读这两首诗,圈出表示地名的词。
  (2)反馈。(青海、雪山、玉门关、楼兰、安西、渭城、阳关)
  (3)借助书上注释理解“玉门关”“楼兰”“安西”“渭城”“阳关”。
  (4)出示唐朝地图,直观感受。
  师补充:楼兰泛指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青海地区正是西域吐蕃与唐朝军队多次作战的场所。而位于现在甘肃敦煌西北的玉门关外,则是北方游牧民族突厥的势力范围。处于甘肃敦煌西南的河西走廊的阳关与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这里的雪山就是河西走廊
  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从渭城
  经过阳关,再到安西,横穿了大半个
  中国。
  (5)现在你们了解每个地方的大致位置了吗?一起来读好这几个表示地名的词。
  2.聚焦“环境”
  预设:发现了三首诗前两句都是写的环境。
  (1)读一读描写环境的诗句。
  (自读,指名读。)
  (2)借助注释和想象,说一说看到了怎样的环境。
  (3)指名交流,师补充。
  ①“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意思是:从边塞孤城上远远望去,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密布阴云,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
  口头填空:这是一幅(
其他文献
为规范市场,扶优扶强,扩大优秀产品的知名度,进而推动创名牌产品,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继续开展向各级各类学校、采购招标单位以及其他用户推荐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活动。现将2009年度推荐产品(见附件一)予以通告,作为采购和招标的参考,望招标采购部门在招标采购过程中能优先采购推荐产品。  由生产企业申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主管单位把关,经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依据必备条件进行预审和有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主动搜集和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2.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体会黄继光的英雄气概,积极与同学交流感受,在想象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语段。  3.关注单元整体编排,明晰阅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的内容和任务。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不动笔墨不读书  1.根据提示自学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把自己体会到的英雄气概写在书
提高教育质量的内涵十分丰富,课堂教学质量无疑是重中之重。就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而言,我们会十分关注众多提高质量的对策和方法,却容易忽略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常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假性阅读”。从表象上看似乎都在认真阅读,乃至在读书时也琅琅有声,但其实并没有真正读进去。这就是俗语说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如果要把这种“假性阅读”下一个定义,那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发生在学生身上,可以长时间持续,徒有
鲁迅先生曾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的确,当大家都往某一个方向发展的时候,“路”便这样形成了。2016年初,我有幸加入周奇名师工作室。我们工作室有一个专项课题,叫作“基于工作室平台的语文教师个性化发展”。工作室导师周奇老师鼓励我们努力发现自身语文教学的独特之处,形成自己的教学品牌。  从此以后,我就在品牌路上砥砺前行。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几年来,我在工作室的沃土里,努力寻
摘 要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教学理念的革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被引入课堂,该模式可以将现代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Linux网络操作系统与服务配置”中的应用与实施展開分析,以DHCP服务器的配置为例,阐述课前、课中、课后教师和学生在线上线下所扮演的角色和任务。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Linux网络操
教育是什么?  这是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后,几乎每个人都会提出的问题。  接下来,他们都会急于去寻找答案,于是就有了“盲人摸象”般的种种发现,有了自己的解释。  但也有一些人,他们已经不再迷信于自己看到的,而是静下心来去感受,去分析,去验证。孟晓东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他用生长去定义教育。  一、追根溯源:生长是生命的共同追求,是教育的应有之意  孟晓东就像一个探索者,背着简单的行囊,以淳朴的学者之心
十年前,郝洁作为省级骨干教师,到我所在的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参加培训,培训项目当时是我负责,由此结识。  培训项目结束后,她返回原单位,也一直和我保持联系。她常常和我分享在语文教学中的收获与喜悦,一路走来,她对语文教学不断探索的精神、不断追求的努力,让我常常感动不已。十年时间,她从一名“上课型”的教师,逐步走向“专家型”的教师。  我很高兴看到郝洁在个人专业成长方面的矢志不渝,即将出版的这本《小学
在中国教育技术高峰论坛中,各位领导和专家从教育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形势与任务、概念与内涵、理论与实践、创新与发展、教育技术国际动态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推动发展、做学教一体化等多角度、多层面进行了高水平的论述。  各位领导和专家们在更宽视角、更高层面上论述了教育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教育技术的形势与任务,指出了教育技术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了教育技术的建设与希望,强调了教育技术的重点与难点,展望
我曾听过汤俊老师执教的一节常态课《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一节闪光的常态课,一节应该拿来做样本研究的常态课。听课的还有玉林师院的同学们,他们大三,正开展研学活动,慕名来到香市小学。汤俊老师讲座结束后,我即兴发言,对汤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做了一次剖析,希望年轻的同行们从中学到汤老师课堂教学的精髓。  一、不达目标不罢休  汤老师的第一个环节是复习词语。汤老师将词语表中的几个生词注上拼音,请一位学生
女儿八岁,一直很乖,各方面表现似乎都很優秀,认识她的人也都这样觉得。但是,最近有些不好的苗头似乎开始冒出来了,比如习惯不好、纪律观念不强、学习不自觉等。小孩子嘛,这些都不奇怪,所以,我常常只是轻轻点一下。  今天,我无意中了解到一件“不可饶恕”的事:班上一男生带了几颗糖果,女儿找那个男生要,据说要了几遍,好像还有过“你要是明天不买给我,我就告诉老师说你带零食来学校”之类的“威胁”。  看样子,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