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_te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得凶猛,让人猝不及防。女记者肖文要对疫情进行深度报道,所以她没办法守在家里。昏天黑地连续加了几天班,等她回过神来,大街上的春节气氛早已消失殆尽,口罩也买不到了。母亲打电话来,让她想办法送几个口罩过去,因为去超市买菜要戴口罩。现在家里肉菜都缺,还要顺便囤点日常用品,准备打一场宅在家里的“持久战”。幸亏报社发了两个口罩,肖文赶紧戴好了,跳上公交车回家去救急。现在她的包里也只有一个口罩了。
  车厢里十分冷清,只有数得过来的几个人。非常时期,没有特别紧急的事大家都不会外出。
  公交车开过好多站都没人上下车,到了仁爱花园站,才见一位老阿姨慢腾腾地上来,刷了老年人乘车卡,颤巍巍地走到车厢最后一排坐下。老阿姨穿着深蓝色羊毛外套,星状图案的白围巾遮住了大半个脸。
  突然,有个中年男人大声咆哮起来:“你赶紧下车!没戴口罩也敢上车,想害人是不?一把年纪了还有没有点儿公德心?”
  车上的人齐刷刷地扭头看,司机也减慢车速,停了车。只见刚才上车的老阿姨讪讪地低下头,用手遮着大半拉脸,支支吾吾地说:“我去医院拿药,出门忘记戴口罩了,走路回去实在太远……”
  中年男人火急火燎地冲司机喊道:“别听她啰唆了,快点儿让她下车!万一被她传染了就倒霉了。”
  司机没吭声,“咣当”一声打开了车门,冷风一下子灌进了车厢。
  老阿姨紧紧地用围巾堵住口鼻,非常难为情地站起来走向车门。她步履蹒跚,肖文看到,她憔悴的脸上满是皱纹,头发花白稀疏,被车外刮进来的风一吹,乱糟糟的。肖文发现老阿姨长得有点儿像自己的母亲,一时热血上涌,从包里取出那个唯一的口罩,冲到车门口递给老阿姨,说:“阿姨,赶紧戴上吧。”老阿姨感激地盯着肖文,当即戴上口罩,慌乱中还戴反了。肖文示意她金属线靠上,她像个小学生似的马上乖乖纠正过来。
  汽车重新启动了,车厢里恢复了平静。中年男人奇怪地看了肖文几眼,不作声了。他大概觉得这个女人要么有门路搞到口罩,要么就是脑子进水了。确实,在这个时候,绝大部分人都在居家隔离,加上交通管制,工厂未复工,存货一天天减少,新货又没生产出来,口罩变成了稀缺品,同时又是必需品,有钱难买,谁会随随便便送给陌生人呢。
  下了车,冷风一吹,肖文的脑子也清醒了。母亲那里怎么办?她飞快地跑到路边的超市,把各种食品买齐,手推车堆得山一般高才出来。
  回到家,母亲听肖文说了这件事儿,不但没怪她,反而夸她心地好。人老了往往力不从心,又要面子,能帮就帮一点儿吧。肖文叹了口气,若不是报社要求值班,估计她也要学网上视频教的方法自己做口罩了。
  下午,肖文接到去人民医院的采访任务,说有人捐了一箱口罩发给看病没口罩的人,肖文不敢耽搁,立刻赶去现场。果然,医院门口排起了长队,一个身材瘦小的保安正在给病人派发口罩,旁边还站着一位老人。
  肖文觉得老人很眼熟,仔细一看,认出来了,正是公交车上遇到的老阿姨!
  老阿姨也马上认出了肖文,两人分外亲热,话匣子顷刻打开了。
  老阿姨名叫徐志红,今天因为糖尿病的药用完了,实在没办法,就出门了。
  谁料人老多忘事,一心惦记着戴围巾、手套,反倒把最重要的口罩忘了,到了车站才想起来,这时候人也走累了,本打算用围巾蒙混过关,没想到被人发现了。幸亏遇到肖文,不然她老脸丢尽了不说,去医院也要大费周章,她的心这一路都是暖洋洋的。
  徐志红在人民医院门口碰到几个老病友,畏畏缩缩地转来转去,原来他们都没戴口罩。他们有的是没买到口罩,有的家里一共也没有几个,就惦记着省下来给孩子们用,孰料医院的门都进不去。徐志红的心里特别难受,都说同病相怜,没口罩要耽误多少事啊,在当下,简直是生死攸关。
  徐志红取完药回到家,赶紧从床下拖出一个大箱子,这是女儿打工的公司年前发的。听说公司效益不好快倒闭了,发了每人一箱口罩抵作拖欠的工资。女儿愤愤不平地把箱子拿回家时,还说这箱东西一点儿用都没有,又换不来钱。这下可好,派上大用场了。
  徐志红也没跟女儿商量,重新坐上公交车,用小拖车将箱子带到了医院门卫室,对一个瘦瘦的小保安说:“这些口罩给那些来看病但没戴口罩的人,免费的。病都看不了多可怜。”
  小保安惊讶地看着她,朝她竖起了大拇指,说:“阿姨您真有本事,这个时候还能弄到口罩,这是大功德呀!”
  听到这里,肖文的眼睛有点儿潮,问道:“您为什么不留着自己家人用或去做人情?”徐志红笑了笑,反问道:“你不也给了我一个口罩吗?”
  小保安在医院门口派发口罩的时候,肖文发现有一个平头男人领完口罩,忽然闭上眼睛,流下了眼泪……
  肖文连夜将采访稿完成,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感染病例的数据每天都在增长,抗病毒的疫苗还没研制出来,周围弥漫着不同程度的紧张气氛。但是,肖文感到同时也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在潜滋暗长,具体是什么,她一时表达不出来。
  作为记者,肖文每天敏锐地捕捉着各种新鲜事和亮点,这不,城郊有个保康口罩公司重新开工,这可是现在最抓人眼球的大事了!她当即冒着刺骨的寒风赶到了工厂,见到了老板杨永春。
  在整洁简朴的经理室,肖文第一眼看到杨永春时,不禁一愣,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杨永春是个直爽人,一见肖文就说:“我见过你,上次在人民医院门口正碰到你在采访,好像穿着一件黑色皮夹克。”
  肖文如梦初醒,杨永春就是那个流眼泪的男人。
  杨永春做梦也没想到,在人民医院门口竟然领到了一个自己公司的口罩!疫情形势严峻,他在家憋了几天,还是没忍住开车出来溜达。经过医院时,看到有人免费给病人派发口罩,杨永春瞥了一眼,发现跟自己公司生产的口罩的包装太像了。他下车装作病人去排队,保安也给了他一个。杨永春摸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口罩,鼻子一酸,哭了。
  年前公司效益不大好,杨永春终于狠下心准备将工厂转手,仓库里的口罩存货也当工资发给工人了。现在市面上口罩奇缺,自己手上的这个口罩多半是哪個工人捐出来的。想到这些,杨永春感到无比愧疚,工人把抵作工资的口罩都捐了,哪里还有钱用!他这个生产口罩的老板还是人吗?
  于是,杨永春亲自给每一个工人打电话,态度诚恳,请他们马上回公司上班,路费报销,三倍工资。
  本以为会遭到工人们的群嘲,没想到他们二话没说,居然全都同意了。经过有关部门同意,保康公司第二天就运作起来了。
  肖文沉默了,想了许久,问道:“听说做口罩的原材料一天一个价,工人工资这么高,你为什么不怕亏本也要去生产口罩?”
  杨永春笑了笑,说:“这还要从我领到的那个免费口罩说起……”
其他文献
嘉慶年间,广东有个著名的海盗头子郭婆带,他性格豪放,艺勇超群,又讲义气,故能一呼百应,被誉为“绿林魁首”。  有意思的是,虽然身为海盗头子,郭婆带却嗜书如命,他在海盗船里收藏了几百种奇书,平日不出去打劫时,常抱着一本书看到深夜。他喜欢读书的同时,也爱屋及乌,喜欢上了读书人。倘若在海上遇到文人学士,他总是吩咐手下不要为难对方;遇到囊中羞涩的寒士,他还会慷慨解囊,资助对方。  郭婆带还在船头高挂一副对
期刊
朱元璋是第一个有“对联天子”之称的皇帝,他喜欢对对联,曾提倡家家户户贴春联,还常常微服私访,同黎民百姓对上几联。一天,他在南京走街串巷,看到一家酒店旁边有个秀才以书作枕躺在石椅上,就推醒他说:“老夫有一下联需对上联,对出后请先生饮酒。”秀才一听有酒喝,顿时抛却了被打扰的不快,连忙说:“老先生请讲。”朱元璋望着秀才当枕头的书,吟出:  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  秀才一听,觉得这老头儿气度不凡。见
期刊
小時候朱元璋给地主放牛。由于从小没文化,他当了皇帝之后依旧用白话发布圣旨,一时之间竟然引领了“白话文运动”。  有一次,某群岛有倭寇来犯,地方官吏问咋办,朱元璋一道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中国的封建帝制实在漫长,浩如烟海的圣旨大多千篇一律,如此简洁扼要的圣旨恐怕只有他才能想得出来。  选自《幽默与笑话》
期刊
南北朝时期的南宋都城建康,住着一个讨饭的乞丐,名叫李道儿。自从12岁时死了爹就流落在街头,如今已经20岁了。  最近京城里都在传言,消失了10年的绿髯夜叉又出现了,夜叉们三五成群地守在黑暗里,专门抓晚上出门的人,抓到后先吸血,再吃肉,一个大活人不到一会儿就被他们嚼得连骨头都不剩。人们都吓得晚上不敢出门,而最倒霉的还是无家可归的乞丐,接连不断有人失踪,李道儿开始还不在乎,自从相熟的王七不见了,他心里
期刊
桃花坞的桃叶疯长的时候,孤寡老人王老太病了。病其实并不严重,但王老太八十四岁了,觉得自己肯定不行了,任由镇里来的医生磨破嘴皮子,就是不肯配合治疗。  医生实在没辙,找到村委会妇女主任李花香。李花香常去照顾王老太,跟王老太关系亲近,听了情况说:“王老太肯定有心事,否则不会这样,这些天她对你说了什么没有?”  医生说:“王老太反复念叨,‘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个去。老桃树快死了,我也要死了。’” 
期刊
侯海勇是下派的扶贫干部,刚来到村里,接待他的村主任老李就告诉他,他的包保对象叫余得江,几年前在工地上打工时出了事故,左腿落下残疾,干活使不上劲儿。老婆是个病秧子,常年卧床。两人只有一个女儿,高中毕业后在工厂里上班,余得江两口子靠种几亩地勉强维持生活。  侯海勇一听就懂了,这类人缺挣钱的门路,更缺挣钱的心气,只要给他们鼓起劲儿,脱贫并不算难。  一走进余家,侯海勇就发现情况比他想象得严重。屋里一件像
期刊
古玩之雅好,始于逛店遛摊。买古董比玩古董有更大快感。  在古玩市场,就是逛店与遛摊这两样。店,即沿街那些大大小小的古玩店;摊,便是外来小贩或农民在街边就地摆设的古董摊。我很少逛店,多是遛摊,缘故有三:  一是地摊的东西,多是由边远地方来的“源头货”。小贩大半是外行,他们从乡村的农民手里,花几个钱买来古物,并不知道东西的价值,拿到城里,多换点银子罢了;如果是农民自己背来的,更会“藏龙卧虎”。倘若被你
期刊
固伦荣宪公主是康熙的三女儿,下嫁那拉安平,那拉安平是功勋大臣那拉端正的小儿子,那拉家族权势显赫,在当时有“倾半朝”之称。公主的婚期择定后,皇后照例要选出一名“试婚格格”,挑来选去,选中了荣宪公主的近身丫环朵白儿。朵白儿不仅机敏秀气,更重要的是对公主忠心无二。  所谓的“试婚格格”,就是在公主大婚前先行一步,去亲身体验额驸有无隐疾,第二天回来细细诉说给主子听,若额驸有生理缺陷不能人事,公主的婚姻就会
期刊
某日看到一张消防员的图片,稚嫩的面庞上满是烟火气,有一种别样的刚毅。我忽然想,常常有年轻消防员牺牲的报道,那他们的父母面临老年丧子的悲哀时,会遭受怎样的打击?  写故事,不能只靠一个灵感。而另一个灵感,同样来自于图片。那是一个小孩子,把矿泉水瓶递给了白发苍苍的老者。老人身穿的,正是熊大的卡通衣服。老人与孩子、纯真与世故碰撞到一起,产生的是浓浓的暖意。  这两幅图片在我笔下交汇,童年、成年、老年,在
期刊
一  一九四一年春,日军气势汹汹进军浙东,发动宁绍战役。国民党军一路撤退,有“猛虎连”之称的某连奉命退到风县附近驻扎。副连长甘向涛忽然想起,老连长兰铁城的老家就在几十里外的兰家沟。兰铁城和甘向涛是生死兄弟,半年前在一次与日军的战斗中,兰铁城为了掩护甘向涛中弹,临终前留下一些遗物,甘向涛一直想找机会送回兰家去。  甘向涛带上一排长刘大锤,快马加鞭直奔兰家沟。到了兰家,却发现兰老伯正愁眉不展。一问才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