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历史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思考如何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构建符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讨论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都有一定的效果。本文就问题讨论教学模式的涵义、课堂组织形式和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一些认识,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激励作用。使学生能多渠道、主体性地获取知识信息。教师应把主导与主体、教材与学生、教法与学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合渗透,使学生思维在瞬间碰撞出闪亮火花,体现新课程教学由单一封闭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多渠道、开放型转变。
关键词:问题讨论教学模式 课堂组织形式 认识与思考
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乃是知识经济的两大特征。现代信息社会需要具有现代科学知识,更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智能型人才。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大课题。因此,思考如何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方法、探索构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讨论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都有一定的效果。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拙见,恳请同仁批评指正。
一、问题讨论教学模式的涵义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形式和程序。问题讨论教学模式是依据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智力层次,根据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一般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也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挖掘、引发不同的疑问和想法,使其相互碰撞。从而使学生认识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以问题的设计和讨论为主要形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形成波浪式、递进式的课堂教学结构。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培养其探索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又可以培养其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其理论依据为布鲁纳的“发现法”、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合作式学习法”、建构主义关于“知识是由认识主体积极建构的”理论。出发点是使学生未来能正确面对复杂性、竞争性、挑战性极强的社会。历史是过去社会的记录,它连接着未来,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认识历史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探究、讨论,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与价值取向,培养其合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迎接现实社会的挑战。
二、问题讨论教学模式的课堂组织形式
1、创设情景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开始,或称作准备阶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尤其要让学生乐学、善学、优学。教师应采取各种教学手段、紧扣教学内容、发挥多渠道的教育功能。创设情境,巧妙地导入新课,引导主体参与到情境中去,调动其学习上的自觉性、主动性。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要注重情感引导,要充满热情,满怀激情地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可采用一段小故事、一句名育、一段史料、一节录像片,甚至是一句承上启下的导语,使学生从喜怒哀乐、爱憎敬恨等认知情绪体验中身临其境,潜移默化地进入历史情境。总之,上课伊始就要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愿意学、乐于学,教师则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2、设计问题
古人云:“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曾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思维一般是从对知识的质疑问难开始的。即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而创造力正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以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线,作为推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内驱力,诱发其探索与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历史思维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引导学生自己探究,从多角度、多层次发现问题,创造思维情境,或教师依据教学重点、难点构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阶梯型问题,让其既符合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又在探求方面、思维深度诸方面取得异乎寻常的突破。比如在学习第六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前言提出的三个问题,经过自己阅读、思考得出结论;也可以让学生扮演雅典城邦的执政官的角色来设计民主方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中外政治制度,得出雅典民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这种教师点拨、学生探究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和发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历史感。
3、合作讨论
中国有句俗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辨别。布鲁纳的“发现法”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发现行为,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自觉的思想者。教师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教学目标出发,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收集信息,开展集体讨论。在讨论中人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拓宽思想。取长补短,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讨论的基础上,由小组推出一名代表作中心发言或修正补充,这样,学生就由单纯、机械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传播者。生动活泼的学生语言较之教师的语言、思维,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在课堂讨论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聆听者、课堂教学的观察者。教师要通过鼓励性的言行对学生给予正面回应,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大胆创新,以确保大多数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全过程。经过课前充分准备、课上讨论,学生对教材的把握比以前更深入准确,而课堂讨论又锻炼了学生的口才。活跃了思维。同学之间在讨论中互相探讨,共同磋商。取长补短,既增强了互相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这是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时机。
4、点拨释疑
历史本身是复杂的,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分析历史现象、探究历史原因中,各人观点不同,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质疑必
关键词:问题讨论教学模式 课堂组织形式 认识与思考
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乃是知识经济的两大特征。现代信息社会需要具有现代科学知识,更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智能型人才。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大课题。因此,思考如何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方法、探索构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讨论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都有一定的效果。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拙见,恳请同仁批评指正。
一、问题讨论教学模式的涵义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形式和程序。问题讨论教学模式是依据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智力层次,根据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一般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也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挖掘、引发不同的疑问和想法,使其相互碰撞。从而使学生认识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以问题的设计和讨论为主要形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形成波浪式、递进式的课堂教学结构。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培养其探索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又可以培养其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其理论依据为布鲁纳的“发现法”、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合作式学习法”、建构主义关于“知识是由认识主体积极建构的”理论。出发点是使学生未来能正确面对复杂性、竞争性、挑战性极强的社会。历史是过去社会的记录,它连接着未来,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认识历史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探究、讨论,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与价值取向,培养其合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迎接现实社会的挑战。
二、问题讨论教学模式的课堂组织形式
1、创设情景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开始,或称作准备阶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尤其要让学生乐学、善学、优学。教师应采取各种教学手段、紧扣教学内容、发挥多渠道的教育功能。创设情境,巧妙地导入新课,引导主体参与到情境中去,调动其学习上的自觉性、主动性。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要注重情感引导,要充满热情,满怀激情地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可采用一段小故事、一句名育、一段史料、一节录像片,甚至是一句承上启下的导语,使学生从喜怒哀乐、爱憎敬恨等认知情绪体验中身临其境,潜移默化地进入历史情境。总之,上课伊始就要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愿意学、乐于学,教师则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2、设计问题
古人云:“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曾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思维一般是从对知识的质疑问难开始的。即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而创造力正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以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线,作为推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内驱力,诱发其探索与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历史思维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引导学生自己探究,从多角度、多层次发现问题,创造思维情境,或教师依据教学重点、难点构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阶梯型问题,让其既符合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又在探求方面、思维深度诸方面取得异乎寻常的突破。比如在学习第六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前言提出的三个问题,经过自己阅读、思考得出结论;也可以让学生扮演雅典城邦的执政官的角色来设计民主方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中外政治制度,得出雅典民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这种教师点拨、学生探究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和发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历史感。
3、合作讨论
中国有句俗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辨别。布鲁纳的“发现法”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发现行为,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自觉的思想者。教师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教学目标出发,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收集信息,开展集体讨论。在讨论中人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拓宽思想。取长补短,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讨论的基础上,由小组推出一名代表作中心发言或修正补充,这样,学生就由单纯、机械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传播者。生动活泼的学生语言较之教师的语言、思维,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在课堂讨论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聆听者、课堂教学的观察者。教师要通过鼓励性的言行对学生给予正面回应,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大胆创新,以确保大多数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全过程。经过课前充分准备、课上讨论,学生对教材的把握比以前更深入准确,而课堂讨论又锻炼了学生的口才。活跃了思维。同学之间在讨论中互相探讨,共同磋商。取长补短,既增强了互相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这是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时机。
4、点拨释疑
历史本身是复杂的,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分析历史现象、探究历史原因中,各人观点不同,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质疑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