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医院供应室的制度化管理措施。
方法:全面分析消毒供应室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规定和实施标准制定完善的供应室管理制度,并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体系将制度予以落实。
结果:通过实施制度化管理,消毒供应室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消毒供应事故发生率有效降低。
结论: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并予以实施能够尽可能提升供应室工作质量,为医疗体系健康良好运行打好基础。
关键词:供应室 制度建设 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85-01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基础性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手术质量和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必须重视对供应室的科学管理,综合各方面资源提升供应室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1 供应室工作存在的问题
供应室的工作职责是对手术室以及其他科室医疗物品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并向全院供给无菌医疗器械、辅料等物品,保证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高质量运行。由于专业化程度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相差较大,工作内容较为琐碎,供应室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第一是物品清洗不能满足要求。由于工作人员思想上的大意以及责任意识不强,认为物品清洗处于辅助地位,后期可以通过高压灭菌等方式处理污染物,致使洗涤后的物品仍残留有杂志、血迹等。
第二是没有执行消毒操作标准,或者不能够正确应用消毒设备。这些现象集中体现在压力锅内物品置放杂乱,数量过多,灭菌物品包过大等。此外还有诸如不能正确控制消毒时间、灭菌盒缺乏筛孔盖板等现象。
第三是临床科室的污染器械尤其是手术室物品处理不当。多数临床科室器械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供应室没有做到及时正确冲洗,回收棉球、胶带、缝线等物品时没有按照要求装入密封袋[1-2]。消毒液的配备和保存存在问题,严重影响消毒质量。
第四是包布不能及时清理,存在污染严重、质地发硬、反复使用等现象。
第五是对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后,没有经过烘干处理或者烘干不彻底就放入无菌室,这种现象极易导致细菌的滋生。
第六是消毒供应车混用,甚至出现清洁物品车和污染物车共用现象。
2 造成供应室各项问题的原因探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造成供应室工作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适应供应室发展的要求,没有形成责任人制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查明原因,严重影响供应室工作效率和质量;第二是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相差较大,有些工作人员业务技能低下、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或者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造成工作出现大量的问题。
3 供应室管理制度
3.1 人事管理制度。消毒供应工作专业程度高,分工较细,对工作人员具有极强的业务素养要求,为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
3.1.1 准入制度。首先要严格医院供应室准入制度,根据医院人事招聘管理办法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对于业务技能差、综合素质不过关的人员坚决不予采用,
3.1.2 学习制度。要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再学习,形成一套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资源整合为工作人员提供大量的外出学习机会,使其能够接受先进的消毒灭菌知识以及供应室管理方式。通过报告形式将学习到的技能和知识进行展示,提升全科工作人员水平。制定定期集中学习制度,学习内容包括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操作学习以及职业道德学习。尽量邀请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平时的学习也要坚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原则。
3.1.3 考核制度。组成由护士长为核心的考核小组,每月进行1次业务考核,每一季度进行1次综合性的业务汇总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医疗卫生用品清洗、灭菌、消毒、包装、方法,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班内任务执行程度等。并对消毒供应差错事件、迟到早退等纪律问题进行评估。
3.1.4 奖惩制度。在每周1次的科务会议上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并记录在案。结合月考核和季度考核结果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要适当增加激励制度的成分,使工作人员形成积极良好的心态。
3.2 消毒隔离制度。
3.2.1 组织结构制度。将科室工作人员合理分配成小组,力求责任落实到人。并形成护士长为核心的检查小组,每日进行常规检查,不定期进行集中检查[3]。
3.2.2 消毒隔离。每日对物品存放间、回收间、消毒间等进行紫外线照射,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发现强度<70μW/cm2时及时更换;做好消毒液的检查、更换、记录工作,尤其是有定期检测消毒液浓度,判断其是否变质。
3.3 供应室设备管理制度。检查压力表、橡皮圈等设备,每日进行BD试验测量灭菌器工作性能,检测高压灭菌锅温度,并运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进行试验。规范消毒物品指示卡制作放置操作,并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在领取一次性物品前要认真查验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证书,由专人负责运送保管,并做好记录。使用后要进行消毒毁形处理,做到领取销毁一对一,登记销毁记录,并做好与专业医疗机构回收系统的对接。
参考文献
[1] 梁平.供应室与手术室一体化运作中的手术器械管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04):311-313
[2] 张月敏.手术器械纳入供应室管理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6):129-130
[3] 吴玉蓉.6S管理模式在供应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2(04):77-79
方法:全面分析消毒供应室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规定和实施标准制定完善的供应室管理制度,并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体系将制度予以落实。
结果:通过实施制度化管理,消毒供应室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消毒供应事故发生率有效降低。
结论: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并予以实施能够尽可能提升供应室工作质量,为医疗体系健康良好运行打好基础。
关键词:供应室 制度建设 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85-01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基础性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手术质量和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必须重视对供应室的科学管理,综合各方面资源提升供应室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1 供应室工作存在的问题
供应室的工作职责是对手术室以及其他科室医疗物品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并向全院供给无菌医疗器械、辅料等物品,保证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高质量运行。由于专业化程度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相差较大,工作内容较为琐碎,供应室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第一是物品清洗不能满足要求。由于工作人员思想上的大意以及责任意识不强,认为物品清洗处于辅助地位,后期可以通过高压灭菌等方式处理污染物,致使洗涤后的物品仍残留有杂志、血迹等。
第二是没有执行消毒操作标准,或者不能够正确应用消毒设备。这些现象集中体现在压力锅内物品置放杂乱,数量过多,灭菌物品包过大等。此外还有诸如不能正确控制消毒时间、灭菌盒缺乏筛孔盖板等现象。
第三是临床科室的污染器械尤其是手术室物品处理不当。多数临床科室器械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供应室没有做到及时正确冲洗,回收棉球、胶带、缝线等物品时没有按照要求装入密封袋[1-2]。消毒液的配备和保存存在问题,严重影响消毒质量。
第四是包布不能及时清理,存在污染严重、质地发硬、反复使用等现象。
第五是对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后,没有经过烘干处理或者烘干不彻底就放入无菌室,这种现象极易导致细菌的滋生。
第六是消毒供应车混用,甚至出现清洁物品车和污染物车共用现象。
2 造成供应室各项问题的原因探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造成供应室工作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适应供应室发展的要求,没有形成责任人制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查明原因,严重影响供应室工作效率和质量;第二是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相差较大,有些工作人员业务技能低下、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或者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造成工作出现大量的问题。
3 供应室管理制度
3.1 人事管理制度。消毒供应工作专业程度高,分工较细,对工作人员具有极强的业务素养要求,为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
3.1.1 准入制度。首先要严格医院供应室准入制度,根据医院人事招聘管理办法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对于业务技能差、综合素质不过关的人员坚决不予采用,
3.1.2 学习制度。要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再学习,形成一套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资源整合为工作人员提供大量的外出学习机会,使其能够接受先进的消毒灭菌知识以及供应室管理方式。通过报告形式将学习到的技能和知识进行展示,提升全科工作人员水平。制定定期集中学习制度,学习内容包括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操作学习以及职业道德学习。尽量邀请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平时的学习也要坚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原则。
3.1.3 考核制度。组成由护士长为核心的考核小组,每月进行1次业务考核,每一季度进行1次综合性的业务汇总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医疗卫生用品清洗、灭菌、消毒、包装、方法,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班内任务执行程度等。并对消毒供应差错事件、迟到早退等纪律问题进行评估。
3.1.4 奖惩制度。在每周1次的科务会议上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并记录在案。结合月考核和季度考核结果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要适当增加激励制度的成分,使工作人员形成积极良好的心态。
3.2 消毒隔离制度。
3.2.1 组织结构制度。将科室工作人员合理分配成小组,力求责任落实到人。并形成护士长为核心的检查小组,每日进行常规检查,不定期进行集中检查[3]。
3.2.2 消毒隔离。每日对物品存放间、回收间、消毒间等进行紫外线照射,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发现强度<70μW/cm2时及时更换;做好消毒液的检查、更换、记录工作,尤其是有定期检测消毒液浓度,判断其是否变质。
3.3 供应室设备管理制度。检查压力表、橡皮圈等设备,每日进行BD试验测量灭菌器工作性能,检测高压灭菌锅温度,并运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进行试验。规范消毒物品指示卡制作放置操作,并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在领取一次性物品前要认真查验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证书,由专人负责运送保管,并做好记录。使用后要进行消毒毁形处理,做到领取销毁一对一,登记销毁记录,并做好与专业医疗机构回收系统的对接。
参考文献
[1] 梁平.供应室与手术室一体化运作中的手术器械管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04):311-313
[2] 张月敏.手术器械纳入供应室管理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6):129-130
[3] 吴玉蓉.6S管理模式在供应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2(04):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