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中学开展口述历史课程的实践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什么样的教育能更有效地开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品德。新课程改革基于“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为达成这一目标,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以研究性学习课程为载体,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參与、探究发现、合作完成任务。口述历史课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学校确定以黔东南苗族侗族社区为研究对象,对苗族侗族社区文化进行访谈记录,旨在增进师生对苗乡社区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发展学生与苗族社区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多元文化和共同人性的理解。同时,也期望以此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信息技术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一、以社区为中心,推广口述历史课程
  蒙大拿文化遗产项目创始人迈克尔·阿弗雷(Michael Umphrey)在《以社区为中心的教学——八项核心实践》中有这样的论述:学校教育和学生的个人生活之间缺少一个叙事上的合拍;由于很多学生尚未发展出抽象的思维能力,因此学校里的说教对他们来说往往毫无意义。传统的教育方式的确令学生生厌,且效果甚微,而以社区为中心的教育之所以深受学生喜爱,是因为学生可以通过在社区场景中的切身经验,形成对社会历史文化各个主题的观念和理解。如让学生通过参加小型项目“苗族锡绣”,从龙女三九身上,感受她那种执着、锲而不舍的可贵品质与精神,从而向她学习,为梦想而努力。
  社区口述历史项目有益于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哈佛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Robert Kegan)指出,年轻人自12岁到约20岁最大的教育需求不是别的,正是了解社区。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社区探究让他们参与更多的社会交互,对他们的社会经历和情感成长将产生正面影响。参加访谈的学生都是15~16岁的青少年,他们通过和村民面对面的交流获得了难忘的经历。如参加小型项目“苗族锡绣”,让学生到村里对村民行进访谈。学生在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和淳朴,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同时,村民耕田种地、织布绣衣、自给自足,体现的是一种农耕文明,这种生活虽不富裕,但他们感到很满足,这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学生从未感受到的,使他们体会到了文化多元的含义。通过访谈和观察,学生体会到了苗族妇女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的民族性格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有很大的启发。
  每个生命都有价值。尽管名流更引人注目,但是通过研究普通人的生活来理解世界也越来越有意义。当学生们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被他们的生活方式所感动时,学生的生命就更接近完整。如果每年邀请每位高中生将一个“故事”存入社区档案,那么很多现在面临的问题将会开始一个“安静”的自愈过程。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的视野改变了,而随着每个人的改变,世界也改变了。如今,学生经历的那些真实的“故事”正在使他们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正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社区和学生们的影响是相互的。师生的到来和访谈,也使村民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自豪感。如教师带领学生在展留村进行小型项目“苗族锡绣”访谈时,遇见了两位在剑河民族中学读书、刚好回家过周末的女生,她们对这个项目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主动穿上锡绣苗衣跟学生们交流,接受访谈,并要求加入项目组。学生对社区的这种正面影响,又反过来给了学生信心,使他们认识到虽然自己做的事情很小,但仍能为社区带来美好的变化,并得到社区的欢迎和尊重。
  二、在口述历史项目中了解过去洞察现实
  在口述历史项目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历史的时间和空间中理解事物,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变化、发展和冲突,以洞察现实问题。在对民族文化传承人和村民的采访中,学生们看到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复杂性。一方面,传承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还存在,使民族文化能够以传统方式传承。另一方面,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这种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社会政治结构变化导致族群认同需求减弱;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使民族文化功能减弱;现代教育同民族文化传承的矛盾;流动就业大潮和民族融合对传承的影响等。这使苗民们处于坚持传统还是放弃传统的两难境地。通过访谈和观察,学生们看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机遇和挑战,也促使他们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进一步的思考。
  如在参加小型项目“苗族锡绣”时,参与学生在对两位高中生的访谈中,感受到她们的矛盾、困惑:想多读书,考医学院,以后当医生,又想跟母亲学习锡绣,传承锡绣文化;现在只有假期才能回到村里学做锡绣苗衣,她们担心这样下去锡绣文化是否会得到传承发展。学生对现实复杂性的理解和对个人困境的感同身受在同一个起点,他们由此出发,继续探索,以期为民族文化传承作出贡献。
  三、从口述历史的实际生活中学习技能
  欠发达地区中学目前采用的还是传统教育模式,即过分强调记忆和反复练习,忽视分析、应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以灌输式传授知识,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德育采用较多的说教方式,未在尊重学生心理和情感发展的基础上去塑造他们的品格。而口述历史项目是探究性学习在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它不仅给学生带来探索社区文化遗产、历史和日常生活的机会,而且成为很多实际技能的训练场。在口述历史课程教学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构建团队,如何确定研究对象,如何确定访谈对象,如何制订访谈提纲,如何进行访谈,如何录音、摄像,如何做抄本、写作。通过共同完成任务,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研究技能和信息技术技能;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管理,也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性合作学习能力。
  如通过参加小型项目“苗族锡绣”,学生们深刻感受到这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学习方式,在他们一生中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学习经历。而一直在一旁观察的学生家长也深切地感受到在展留村的访谈对于保护、传承、宣传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意义。可见,口述历史课程区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它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不寻常的收获,这将是学生一生中宝贵的经历和感受。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其他文献
重庆市云阳县云硐初级中学是一所三峡库区移民学校,学校坐落在道教圣地栖霞宫下。作为年轻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在短时间内整合师生资源,理顺发展思路,顶住压力,敢于吃苦,勇于拼搏,狠抓跳绳训练,走出了一条以跳绳项目建设为主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准确定位,高效行动  在云阳县教委“一校一品,打造重庆市教育强县”的发展要求下,云硐初级中学结合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师生潜力,大力开展跳绳特色项目建设的探索工作。 
早在1997年,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就已成为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之一。多年来,学校积极致力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获评全国百所“智慧校园”之一。在此,将围绕人、技术、教学三个要素,从基础建设、科研纽带、应用实践、根本核心四个维度,介绍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的探索经验。  一、教育信息生态观与智慧校园体系框架  教育信息生态观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近年来,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全国上下都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切实提升了教育质量,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但是,在教育公平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在此,以特殊教育为例,分享笔者在美国访学研修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应该如何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沟通,用爱浇灌  每一个班级,都会有一些让班主任“头疼”的“特殊”学生。其实,只要了解了他们的成长背景,就不难发现其“特殊”的原因。一方面,他们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导致各方面的习惯不好、性情不好;另一方面,他们缺
“有意思”即有生活情趣,“有意义”即有思想高度。小学生习作应该是“有意义”还是“有意思”?对此,广大教师莫衷一是。有的教师主张,一篇习作,如果没有思想意义,就不能算作一篇好作文。但很多教师提出了与之不同的主张,认为在小学阶段写有意思的作文比写有意义的作文更加重要,也更符合小学生的天性。两种观点此消彼长、相持不下。  事实上,《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的“课程性质”部分已经表述得很明确:“语文课程是一门
物理实验,既是贯彻《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课程理念的教学内容,也是落实课程理念的教学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涤荡和冲击下已经或正在被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新课程理念以物质资源保证的物理实验室,是否也应当在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为落实课程标准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作用呢?  一、解读课程标准,把握“二期教材”  课程标准和“二期教材”既是指导学科教学行为的
2013年12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PISA2012测评结果报告》,结果显示,在三个测评领域亚洲国家都领先世界上其他国家。  34个OECD成员国和31个伙伴国及经济体参与了PISA2012测评,代表全世界超过80%的经济体,有51万名15岁学生参与了数学、阅读与科学素养测试,代表全球2800万15岁学生。2012年的测评的重点分析项目是数学。  中国上海的学生延续2009年
本着“教育美好”的信仰和情怀,追求“教育,让生命更美好”的理想和目标,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通过对美好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使学校在教育美好的追梦路上屡创佳绩。  一、美好理念:体现教育本质追求  “美好”是人及教育的本质追求,是一种诗意、理想的教育境界和生命境界。美好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生命规律,以爱为底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更关注学生的心灵和精神成长,其精髓可概括为“求科学之真、人文之美、个
针对绝大多数教师论文写作中的困難和课题研究无处入手的普遍问题,重庆市云阳县教育学会主要采取了以下两项举措。一是常年举办教育论文写作骨干班和普及班,根据写作中的各种现象列举案例,紧扣写作要素指导写作方法,促进上千名教师论文写作水平提高。二是针对广大教师对课题研究一知半解和畏难情绪,教育学会组建课题指导专家团,对立项课题实行指导专家与课题研究成员“一对一”帮扶对接的形式,从立项、开题、研究到结题全程“
在过去十年,OECD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已经成为全球评估学校系统质量、公平与效率的首要尺度。每隔三年的12月更是全球的PISA时刻。2016年12月6日,OECD在英国伦敦发布了最新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调查报告——PISA2015调查报告。PISA2015测试了全球72个国家和经济体大约54万15岁学生的科学、阅读与数学及合作问题解决能力。PISA2015重要发现如下。  一、科学能力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