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但现实中,我们常听到领导在工作会议上一再叮嘱:夜自修如果发现看“闲书”的一定要没收,我们常听到家长向班主任抱怨:我家孩子整天就喜欢看“闲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这可怎么办呢?基于此种状况下的阅读“成效”便是09年23分的现代文阅读省均分只有8.3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有偏差、语言概括能力很差、组织语言的表述能力较差。本文欲就这一现状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一、“我”本无罪——阅读的意义
几乎每一个老师都知道,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性情、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终身学习的习惯。在此,我想就社会、学校、家长、学生最关心的高考来谈谈阅读的“实用”意义。
1.课外阅读能训练思维、发展智力
智力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处于核心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曾揭示出课外阅读与增强记忆力之间成正比关系。因为通过课外阅读对课内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延伸,为课堂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智力背景。这时的识记就成为有理解的阅读,成为一种思维分析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而记忆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是一切学习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记忆增强了,智力也就发展了。
而一个人在认真阅读时,实际上是在不停地思考、想象、判断、推理,既要理解词义、领悟语句的含义,又要细致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认真地思索作者的观点立场,还要将新发现的知识与大脑里已有的知识或现实生活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比较。阅读中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使阅读者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2.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干国祥老师认为“学生贫乏的只是阅读和思想,而不是生活。要讲生活的贫乏,没有谁比史铁生、张海迪更贫乏。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也是写作的思想之源。心灵的丰富主要取决于阅读的丰富,而不是生活的多姿多彩。”[ 姜广平,干国祥,贺学根.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30):16]阅读是汲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可以弥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的不足。有了丰富的阅读积累,“活水”自然涌出,久而久之“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他人的字词句篇、思想感情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写起文章来也就能像史湘云一样锦心绣口。
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教育家于漪认为:“朗读多了,优秀作品的语言、自己的口头语言,会相互沟通、融会渗透,时间久了,会在自己的写作在反映出来。”[ 于漪.苦战能过关[N].光明日报,1978,11(7)]他还认为,多读好文章,逐字逐句透彻理解、深入体会、反复揣摩,这对文章的立意大有教益。而张鸿苓说:“阅读对写作来说,是吸收、积累和借鉴,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还可以转化为写作能力。”[ 张鸿苓.语文教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24]
学生长期、大量地阅读古今中外各种文体、不同立意的作品,自然会接触到许多种谋篇布局的方法,遣词造句、修辞方法,这使他们写作时有多种可供参考的模式,然后通过自身的尝试和不断地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事”出有因——存在的问题
既然阅读对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什么校领导、家长还要对它下达“禁令”呢?因为当前的课外阅读的确存在一些不好的问题。
1.读什么?
2007年5月9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份针对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最受学生喜欢的书依次是科技科幻类读物、漫画、卡通读物。看看我们自己的学生,看的无非是些粗制滥造的武打言情小说、网络电脑游戏、写当代影视歌星、体坛明星之类的时尚杂志、幽默、卡通画册……几乎不见严肃读物的身影,带有浓厚的消遣休闲娱乐成分。汉代史学家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长期阅读这些低层次的书会玷污学生的精神、残害他们的灵魂。
即使阅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有不少学生会选择看简缩版、影视版或连环画,极少有学生会抱着大部头的原著仔细研读。这种重图轻文的阅读倾向,会影响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发展,文字阅读的缺失容易造成理解力、思考力的下降。
2.怎么读?
苏轼曾在书中写到:“故书不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也认为读书要“有疑”,但据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吃零食、看电视,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持放弃的态度,直接跳过去,不知道也不愿意、更不会想方设法去解决难题,很少有学生会做些必要的摘抄或圈点。
注重情节、走马观花的阅读无法使学生深入地走进文本,去品味作者的语言、分析作者的思路、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应试的角度来说,囫囵吞枣的读,也很难使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留下深刻的印象。要问他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教益、获得了哪些知识,往往是一问三不知,脑子里模糊一片。要他们复述看过的书中的一个情节或分析一个人物,他们便支支吾吾、茫然无知,更不要说作文时能用上其中的一些优美语句、精巧构思或经典事例。
三、双管齐下——应对的策略
1.学校、家长——尊重学生的阅读权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课外阅读收到明显的实效,唤起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不二法门。一旦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便有了足够的热情,就会想方设法地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
学校应利用学生大会、家长会的机会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室、走廊、楼梯转角、宣传栏等场所张贴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名言警句;图书馆应多购置适于学生阅读的书籍;在校园艺术节的时候可安排学生朗诵名篇名段、排演经典的话剧。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激励他们更好地热爱书籍,让他们愉快地读、津津有味地读,尽情体味阅读的乐趣。 而家长们,不管学历如何、从事的是什么职业,都应在“开卷有益”的大前提下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平时,在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可关掉电视、捧起书本,即使是看看报纸也会给孩子一种阅读的暗示;饭桌上的话题除了学习、成绩之外,也可以谈谈各自读书的心得体会,逐渐在家中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甚至是争得面红耳赤的阅读氛围。
2.语文老师——合理引导学生有效阅读
“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老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我每周检查一次学生的读书笔记,其中需包括三段优美词句、一个典型事例、一点赏析感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别小看了这摘抄的功夫,它并不是一种机械的劳动,而需要思维的参与。为何只抄这一段而不抄那一段,说明学生已对他读过的文本进行了信息的筛选,他摘抄的是他认为有效、有价值的信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慢慢就具备了辨别文章、文字好坏的能力。而写读书心得体会则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所看内容,将看过的材料、道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拨出每堂课的前五分钟并让出了三尺讲台,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课后的阅读情况。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一位学生朗读一段认为有价值推荐给同学看的文字,并作简要的评析,其他同学可自主发言,最后,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或作适当的评析。具体的选材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可以是国内外重大新闻、校内外的热点话题、名家散文……为了能引起同学对其所读内容的关注和共鸣,很多学生都订阅了不少有益的读物,如:《语文报》《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读书》《杂文报》《扬子晚报》等,他们留心生活、润色词句、做着精心的准备。其独到的见解、丰富的情感、飞扬的灵性常常令我惊叹不已!此项活动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点燃了学生的激情,沟通了师生的情感、激发了竞争意识,学生的积淀在不知不觉中丰厚起来。
也许我太过于功利,但我想:只有正视“惨淡”的现实并对症下药,才能切切实实地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些不相悖逆的东西,为教学的有效性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王思勇.读应该是为了写[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1)
[2] 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3] (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第2版.
[4] 姜广平,干国祥,贺学根.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30)
[5] 闫学.教育阅读的爱与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 陈尚达.课外阅读:不该被遗忘的角落[J].中学语文教学.2006(4)
一、“我”本无罪——阅读的意义
几乎每一个老师都知道,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性情、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终身学习的习惯。在此,我想就社会、学校、家长、学生最关心的高考来谈谈阅读的“实用”意义。
1.课外阅读能训练思维、发展智力
智力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处于核心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曾揭示出课外阅读与增强记忆力之间成正比关系。因为通过课外阅读对课内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延伸,为课堂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智力背景。这时的识记就成为有理解的阅读,成为一种思维分析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而记忆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是一切学习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记忆增强了,智力也就发展了。
而一个人在认真阅读时,实际上是在不停地思考、想象、判断、推理,既要理解词义、领悟语句的含义,又要细致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认真地思索作者的观点立场,还要将新发现的知识与大脑里已有的知识或现实生活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比较。阅读中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使阅读者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2.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干国祥老师认为“学生贫乏的只是阅读和思想,而不是生活。要讲生活的贫乏,没有谁比史铁生、张海迪更贫乏。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也是写作的思想之源。心灵的丰富主要取决于阅读的丰富,而不是生活的多姿多彩。”[ 姜广平,干国祥,贺学根.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30):16]阅读是汲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可以弥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的不足。有了丰富的阅读积累,“活水”自然涌出,久而久之“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他人的字词句篇、思想感情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写起文章来也就能像史湘云一样锦心绣口。
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教育家于漪认为:“朗读多了,优秀作品的语言、自己的口头语言,会相互沟通、融会渗透,时间久了,会在自己的写作在反映出来。”[ 于漪.苦战能过关[N].光明日报,1978,11(7)]他还认为,多读好文章,逐字逐句透彻理解、深入体会、反复揣摩,这对文章的立意大有教益。而张鸿苓说:“阅读对写作来说,是吸收、积累和借鉴,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还可以转化为写作能力。”[ 张鸿苓.语文教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24]
学生长期、大量地阅读古今中外各种文体、不同立意的作品,自然会接触到许多种谋篇布局的方法,遣词造句、修辞方法,这使他们写作时有多种可供参考的模式,然后通过自身的尝试和不断地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事”出有因——存在的问题
既然阅读对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什么校领导、家长还要对它下达“禁令”呢?因为当前的课外阅读的确存在一些不好的问题。
1.读什么?
2007年5月9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份针对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最受学生喜欢的书依次是科技科幻类读物、漫画、卡通读物。看看我们自己的学生,看的无非是些粗制滥造的武打言情小说、网络电脑游戏、写当代影视歌星、体坛明星之类的时尚杂志、幽默、卡通画册……几乎不见严肃读物的身影,带有浓厚的消遣休闲娱乐成分。汉代史学家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长期阅读这些低层次的书会玷污学生的精神、残害他们的灵魂。
即使阅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有不少学生会选择看简缩版、影视版或连环画,极少有学生会抱着大部头的原著仔细研读。这种重图轻文的阅读倾向,会影响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发展,文字阅读的缺失容易造成理解力、思考力的下降。
2.怎么读?
苏轼曾在书中写到:“故书不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也认为读书要“有疑”,但据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吃零食、看电视,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持放弃的态度,直接跳过去,不知道也不愿意、更不会想方设法去解决难题,很少有学生会做些必要的摘抄或圈点。
注重情节、走马观花的阅读无法使学生深入地走进文本,去品味作者的语言、分析作者的思路、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应试的角度来说,囫囵吞枣的读,也很难使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留下深刻的印象。要问他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教益、获得了哪些知识,往往是一问三不知,脑子里模糊一片。要他们复述看过的书中的一个情节或分析一个人物,他们便支支吾吾、茫然无知,更不要说作文时能用上其中的一些优美语句、精巧构思或经典事例。
三、双管齐下——应对的策略
1.学校、家长——尊重学生的阅读权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课外阅读收到明显的实效,唤起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不二法门。一旦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便有了足够的热情,就会想方设法地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
学校应利用学生大会、家长会的机会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室、走廊、楼梯转角、宣传栏等场所张贴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名言警句;图书馆应多购置适于学生阅读的书籍;在校园艺术节的时候可安排学生朗诵名篇名段、排演经典的话剧。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激励他们更好地热爱书籍,让他们愉快地读、津津有味地读,尽情体味阅读的乐趣。 而家长们,不管学历如何、从事的是什么职业,都应在“开卷有益”的大前提下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平时,在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可关掉电视、捧起书本,即使是看看报纸也会给孩子一种阅读的暗示;饭桌上的话题除了学习、成绩之外,也可以谈谈各自读书的心得体会,逐渐在家中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甚至是争得面红耳赤的阅读氛围。
2.语文老师——合理引导学生有效阅读
“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老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我每周检查一次学生的读书笔记,其中需包括三段优美词句、一个典型事例、一点赏析感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别小看了这摘抄的功夫,它并不是一种机械的劳动,而需要思维的参与。为何只抄这一段而不抄那一段,说明学生已对他读过的文本进行了信息的筛选,他摘抄的是他认为有效、有价值的信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慢慢就具备了辨别文章、文字好坏的能力。而写读书心得体会则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所看内容,将看过的材料、道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拨出每堂课的前五分钟并让出了三尺讲台,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课后的阅读情况。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一位学生朗读一段认为有价值推荐给同学看的文字,并作简要的评析,其他同学可自主发言,最后,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或作适当的评析。具体的选材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可以是国内外重大新闻、校内外的热点话题、名家散文……为了能引起同学对其所读内容的关注和共鸣,很多学生都订阅了不少有益的读物,如:《语文报》《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读书》《杂文报》《扬子晚报》等,他们留心生活、润色词句、做着精心的准备。其独到的见解、丰富的情感、飞扬的灵性常常令我惊叹不已!此项活动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点燃了学生的激情,沟通了师生的情感、激发了竞争意识,学生的积淀在不知不觉中丰厚起来。
也许我太过于功利,但我想:只有正视“惨淡”的现实并对症下药,才能切切实实地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些不相悖逆的东西,为教学的有效性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王思勇.读应该是为了写[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1)
[2] 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3] (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第2版.
[4] 姜广平,干国祥,贺学根.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30)
[5] 闫学.教育阅读的爱与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 陈尚达.课外阅读:不该被遗忘的角落[J].中学语文教学.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