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培养跨世纪接班人,发展和提高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和水平,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是,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开展小学计算机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就成了当今小学计算机教学的中心议题。
一、以“认识计算机一学习计算机”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主动建构铺下基石
目前,很多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模式仍是“学习计算机——认识计算机”,而儿童心理学早已指出:儿童主要通过直接的感性表象来掌握概念。实践也已证明小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并且计算机教育这门学科本来就具有极强的操作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儿童的计算机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建立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进行小学计算机教学时,首先要着眼于“认识”,“操作”这些感性教学,建立一个由“认识计算机”到“学习计算机”的教学模式。这样才可以营造出“玩”中学、学中“玩”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
循着这一模式我们在开始上计算机教学的第一节课时,就应将学生带入机房,让学生坐在计算机前,在适当讲述一些电脑的维护常识后,引导学生思考“摆在你们面前的这一台机器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按下POWER键,你听到什么、看见什么?”等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电脑这些伸手可触的硬件组成上来,让他们了解主机、显示器、键盘、驱动器、开关等主要操作部件及开、关机操作。这里,教师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运作,让他们轻轻松松地开始了计算机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陆续地穿插一些有关计算机知识的介绍,创造出愉快学习的氛围。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程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为学生在心理上主动建构计算机知识铺下了基石。
二、以认知驱动力的启动使学生的主动建构得以落实
认知驱动力是课堂学习中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认知驱动力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建构。笔者以为认知驱动力主要来自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这里我们权且把来自外部的认知驱动力称之为认知“牵引力”把来自内部的认知驱动力称之为认知“内推力”。提高认知牵引力最好的办法是使学习情景具有吸引力。计算机学科本身即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并挖掘计算机教材本身的趣味性,以此来启动教学过程中三大系统之一的动力系统,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动机。
三、以多媒体教学网络创造交互式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主动建构得以保障
研究发现:在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网络上活动的教师与学生一起都成了学习者:在网络中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看成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而不是指导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主动学习的模范生,从而为学生塑造一个强有力的榜样。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不仅可以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同时也可以同老师探讨一个问题,形成了多方面交流的交互式学习氛围,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传输量与心理沟通。
四、以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动建构得以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宜推行探索式的学习方式。探索式学习是学生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并在老师引导下,自己参与发现新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探索、发现、学习有关计算机知识的概念和规律等。这样,一方面学生的认知欲望正好可以借助于“探索式”的学习手段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获得较强的新知记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善于利用这一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去完成特定任务的探索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操作、发现并总结新知的本领。例如,进行DOS命令的讲解时,教师不需要将某一命令的格式手把手地交给学生,让他们被动接收记忆;而是让学生自己对照教师布置的操作题对命令进行操作,由学生自己发现命令的特征,然后由教师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如,讲解DIR 命令时,教师并不是直接讲解命令的格式,而是首先要求学生对照如下练习操作并思考:
1.A:\>DIR C:
2.A:\>DIR C:\DOS
3. A:\>DIR COMMAND.COM
4.A:\>DIR* . COM
5.A:\>DIR/P
6.A:\>DIR/W
7.A:\>DIR/A
8. A:\>DIRC:/DOS/P
9.A:\>DIRC:/DOS/P/W
┅┅┅
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命令的总结,归纳出命令的格式是:DIR[盘符] [路径] [<文件>][/P] [/w] [/A]。
这样,通过学生探索式的学习,不仅使他们直接获取了新知,同时也教给了他们自己获取新知的方法。这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新知并让其强化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小学计算机教学虽然不难,但要讲好这一门课却不容易。要教好这门课,必须充分运用小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以“认识计算机一学习计算机”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主动建构铺下基石
目前,很多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模式仍是“学习计算机——认识计算机”,而儿童心理学早已指出:儿童主要通过直接的感性表象来掌握概念。实践也已证明小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并且计算机教育这门学科本来就具有极强的操作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儿童的计算机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建立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进行小学计算机教学时,首先要着眼于“认识”,“操作”这些感性教学,建立一个由“认识计算机”到“学习计算机”的教学模式。这样才可以营造出“玩”中学、学中“玩”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
循着这一模式我们在开始上计算机教学的第一节课时,就应将学生带入机房,让学生坐在计算机前,在适当讲述一些电脑的维护常识后,引导学生思考“摆在你们面前的这一台机器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按下POWER键,你听到什么、看见什么?”等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电脑这些伸手可触的硬件组成上来,让他们了解主机、显示器、键盘、驱动器、开关等主要操作部件及开、关机操作。这里,教师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运作,让他们轻轻松松地开始了计算机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陆续地穿插一些有关计算机知识的介绍,创造出愉快学习的氛围。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程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为学生在心理上主动建构计算机知识铺下了基石。
二、以认知驱动力的启动使学生的主动建构得以落实
认知驱动力是课堂学习中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认知驱动力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建构。笔者以为认知驱动力主要来自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这里我们权且把来自外部的认知驱动力称之为认知“牵引力”把来自内部的认知驱动力称之为认知“内推力”。提高认知牵引力最好的办法是使学习情景具有吸引力。计算机学科本身即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并挖掘计算机教材本身的趣味性,以此来启动教学过程中三大系统之一的动力系统,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动机。
三、以多媒体教学网络创造交互式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主动建构得以保障
研究发现:在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网络上活动的教师与学生一起都成了学习者:在网络中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看成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而不是指导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主动学习的模范生,从而为学生塑造一个强有力的榜样。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不仅可以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同时也可以同老师探讨一个问题,形成了多方面交流的交互式学习氛围,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传输量与心理沟通。
四、以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动建构得以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宜推行探索式的学习方式。探索式学习是学生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并在老师引导下,自己参与发现新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探索、发现、学习有关计算机知识的概念和规律等。这样,一方面学生的认知欲望正好可以借助于“探索式”的学习手段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获得较强的新知记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善于利用这一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去完成特定任务的探索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操作、发现并总结新知的本领。例如,进行DOS命令的讲解时,教师不需要将某一命令的格式手把手地交给学生,让他们被动接收记忆;而是让学生自己对照教师布置的操作题对命令进行操作,由学生自己发现命令的特征,然后由教师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如,讲解DIR 命令时,教师并不是直接讲解命令的格式,而是首先要求学生对照如下练习操作并思考:
1.A:\>DIR C:
2.A:\>DIR C:\DOS
3. A:\>DIR COMMAND.COM
4.A:\>DIR* . COM
5.A:\>DIR/P
6.A:\>DIR/W
7.A:\>DIR/A
8. A:\>DIRC:/DOS/P
9.A:\>DIRC:/DOS/P/W
┅┅┅
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命令的总结,归纳出命令的格式是:DIR[盘符] [路径] [<文件>][/P] [/w] [/A]。
这样,通过学生探索式的学习,不仅使他们直接获取了新知,同时也教给了他们自己获取新知的方法。这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新知并让其强化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小学计算机教学虽然不难,但要讲好这一门课却不容易。要教好这门课,必须充分运用小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