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契机帮助幼儿建构科学经验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io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3—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和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指南》不难发现:6岁儿童能够对感兴趣的问题想方设法寻求答案,并乐在其中,对于自己的猜测能尝试运用某种方法进行验证并能用小实验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幼儿园指导纲要》中也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这就强调了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因此,在幼儿日常生活的诸多环节中,要关注幼儿的需求、兴趣、经验,及时发现生活中的契机,利用契机引导幼儿科学探究,并大胆操作、实验,使科学教育生活化,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生活 抓住契机 科学经验 建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探究领域中的标准之一提到了“主动探索与发现”,提倡我们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保护和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如:经常有意识地带儿童接触大自然和各种社会生活,保护儿童好奇的天性,对其好奇好问的行为表示赞赏,鼓励儿童大胆提问。当儿童自发提出问题时,成人要及时肯定、认真倾听,并就这些问题和儿童一起讨论。当儿童不能主动提出问题时,成人应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发儿童提问,如:关于小鱼、小蜗牛、蚯蚓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鼓励年龄稍大些的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周围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进行猜测,引导稍大些的儿童在探索中有所发现,鼓励5岁以上儿童对周围生活中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进行预测,然后尝试进行验证。
  这里有一个案例,可结合《指南》和《纲要》看看幼儿的探索行为是怎样发生、发展、持续的。吃完午饭, 带领孩子们到楼下的操场上散步,我和孩子们享受着午后暖暖的阳光,悠闲自得地边走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虫子!老师,这里有一只大虫子!”钟栎阳的大嗓门吸引了我们每个人的目光,一群孩子尖叫起来,几个胆大的男孩子围了过去,大家七嘴巴舌地说开了。我注意到孩子们的关注点转移到了“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虫子”、“叫什么名字”、“从哪里冒出来的”。我不慌不忙地走过去,弯腰一看,一只天牛正躺在地上。我小心地捉住它,装在一个透气的塑料瓶里。
  带着孩子们关注的“虫子”回到教室后,孩子们催促着: 老师, 快告诉我们!我拿出一本百科全书,找到关于这只大“虫子”的页面,认真地读了起来,在读的过程中,我有意在孩子们特别关注的问题处稍作停顿,原来这只大“虫子”是天牛。我先问孩子:关于天牛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发现,说的最多的是天牛的外形特征。接下来,我请孩子们观看了一段关于天牛的录像短片,鼓励孩子们从中找到答案。看完录像后,我又将捉住的天牛拿过来给孩子们仔细观察,利用下午的游戏时间我们一起做了个小实验。放学时,调查表里已经张贴出了孩子们的实验结果: 天牛是天牛科昆虫的总称,有很长的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有一些种类属于害虫,可能对树或建筑物造成危害。天牛因其力大如牛,善于在天空中飞翔,因而得天牛之名;又因它能发出“咔嚓、咔嚓”之声,其声很像是锯树之声,故又被称作“锯树郎”。自古以来,儿童就喜欢将其捉来玩耍,可见它是一种玩赏价值较高的昆虫。我还将孩子们做实验的照片放在了博客中,家长们也被孩子们那份认真的热情所感染, 禁不住都说:“我家的小宝贝,胆子可真大,真能干,回家我们再找找, 看看还有什么新发现!”
  这个活动迎合了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问题,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劲头。孩子们的有些问题是在想象和真实之间,有些问题听起来很幼稚简单,但这些都是孩子们联系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思考的结果,老师很容易体会到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美好的愿望。如讲解天牛时运用了信息资源《百科全书》,从中让幼儿理解了科学图书的意义,丰富了相关的科学知识经验。在案例中,教师更多地是倾听、筛选出孩子们的问题,教给了孩子们遇到难题的解决方法,如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搜索、留心注意观察身边的生活、查询和收集信息的途径等。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是活动的观察者、参与者、交流组织者。认识天牛之后,我给孩子们发了一张调查表:“关于天牛你们还有哪些问题想了解?”调查表上显示最多的就是:天牛中数量最多、最常见的除星天牛和桑天牛外,还有哪些种类的天牛?天牛都是害虫吗?面对孩子们的疑惑,我并没有放弃,而是支持他们的想法和做法, 建议孩子们在以后的时间去找寻谜底。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之一。其实,让孩子们爱好科学,不需要多高深的理论、多昂贵的设备,只要结合他们的一日生活和游戏,利用各种机会,抓住契机,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奋点,并善于把幼儿自发的观察纳入到教师有组织的活动中去。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要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进行,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所以要注重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抓住生活和游戏中的契机,及时有效地帮助孩子建构科学经验,在探索和操作的活动中孩子们就会不断地有所发现,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刘占兰《新〈纲要〉中的幼儿科学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那么如何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呢?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在有些教学之所以“雨过地皮湿,过后一问两不知”,究其原因我认为就在于没有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习惯于“一张嘴,一张台,一个演员演到底”的做法。教师必须当好导演
期刊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生命历程。依据新课标要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达到对课文的真切理解和感悟,就必须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作为立足点,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成为阅读教学不竭的源泉。同时,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现代社会知识爆炸的要求,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竞争与合作的大背景的需要,也是个体实现可持续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因此,在语文教育中,积极地践行这些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
期刊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里定义并强调了阅读主体的能动性,提出了现代阅读理念。作为教师,新课程中阅读教学的实施者,要明确:1.阅读者(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从文章中积极能动地获取意义是阅读活动发生的前提。2.文章是作者情感意志的表现,是阅读的客体,表现着作者的主体思想感情与价值倾向。3.阅读是一种各主体之间的对话。阅读活动正通过文章中介,读
期刊
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曾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科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学校素
期刊
摘 要: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发地(而非迫于外界压力)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表现为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以及对教师的热爱等等。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具有以下特征:目标要明确,富有启发性;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要充分体现学科的特点;要内含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情境 有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已被大多数人认可。所谓新课程,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教师、同学、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动、共生共创、整合构建的“生态系统”。新课程式的深刻内涵就是教师为辅、学生为主,多渠道、多途径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语言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但我们的初中生主
期刊
在农村小学从教多年,当过班主任也教语文,其间有得有失,有喜有忧,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吧。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以往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谈一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点心得。  一、严厉与关心、尊重并举,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只有让学生“亲其师”,才能让学生“信其道”。如何做到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呢?我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来融洽师生关系、取得学生
期刊
通过教师干预,即通过教师的课堂行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识和技能,是一项急需解决的任务,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通过教师干预,初中化学课堂实施主体性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通过教师干预,开启学生参与化学、学习化学、探究化学、创造化学的强烈动机来实施主体性教育。  1.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创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通过自己的课堂活动,即自己的行为干预,为学生创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个性化、创造性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让学生在理解课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语文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真诚地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使课堂因灵动的“生成”而璀璨夺目。  一、心中有书,全面预设教学环节  让我们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