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异物,及反哺模式(创作谈)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kongqi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三月,我在建筑工地出差。那里有个小食堂,灯光昏暗,油渍遍布。某次普通的集体进食过程,给我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对“进食”这一原始行为的厌恶情绪达到了顶峰。
  那次进食,是正常的,也是异常的。掌管伙食的,是一个外省的老头,他笑嘻嘻地叫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一盘盘煮好的食物——鱼,猪,鸡——用碟子盖好,放在圆桌中央。其他人还没到齐,我不能先吃。我多么想在他们到来前完成自己的午餐。慢慢地,在圆桌周围坐下的人越来越多,新进来的人不断分割圆周的空间,变得逼仄。当我们终于快要贴紧对方时,接下来的集体进食过程,对我来说近乎噩梦。他们疯狂地往嘴里塞食物,我的耳朵灌满“吧唧吧唧”的咀嚼声,像有千百只虫子在啃食。我却无法把斜倾的目光,从他们将食物往嘴里塞的行为上移开:那个本来用来说话、歌唱、亲吻的器官,忽然塞满了乱七八糟的食物。那瞬间的意识中,进食的基本功能与意义完全消失,变成了纯粹往身体的一个黑洞强行塞入异物。哦,一个嘴巴,为什么要拥有如此多迥异的、彼此矛盾的用途?一个肉体,被另一个肉体吞没——我害怕被填充,两者相互排斥,带来死亡。
  然而,这样一个美感彻底崩塌与堕落的行为,正在维持我面前八个人的生命。那瞬间,我体验了这样偏执恐怖的状态,便立刻停住手中的动作,待到人群散去,才重新獲得进食的欲望。身体必要摄取的食物,在不寻常的心灵状态下,都成了身体的异物。可是,它们终将被身体同化,并可能改变了人的精神结构。
  杨·史云梅耶的《梦魇疯人院》里,生肉也会爬行、接吻、跳舞、进食,与人无异。他曾表示:“食物是我常用的一个主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自身的一个困扰。我对食物的困扰要回到我的童年,我是一个厌食者,曾经被送到疗养院强行喂食。人们对待食物和食用食物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我们的文明。”
  当我将目光转向内,转向童年,关于食物的奇异记忆与我祖母有关。我曾写过一篇叫《鼠汤》的小说,背景就来自我跟祖母独自生活的那段童年时光。我曾无数次回忆起祖母给我煮鼠汤喝的日子,那是艰难岁月里珍贵的记忆。我小小的身体竟受过一只老鼠血肉的滋养,潜藏着它敏感、谨慎的因子。现在我无法再接受一只老鼠肉体上的滋养,但那段有关祖母的童年记忆却没有给我带来不适。我想,那是因为“鼠汤”早已经同化进了我的记忆里,被时间浸染过,以文学的形式得到了表达。当陌生的集体进食场面出现时,当我在人群中不安时,食物的困扰再度出现,以更加原始赤裸的姿态。《鸦肉店》同样是这样一种“摄入、产出、交缠”的生命螺旋形式,充满怀疑、恐怖与同化。真实的鼠肉和虚构的乌鸦肉,不过是螺旋的一体两面。
  在这样一个异物同化的过程中,我产生的困扰在提醒我关于身体的存在。在对峙中感受到的,是那种灵肉双生,亦相互厮杀的内在矛盾。我猜,《鼠汤》中女主人公与姨母之间从对峙到产生精神上的共识,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我捕捉每一次厮杀过程中迸射出来的灵光,循着它的光的轨迹,最终会回到我的内在,掉入潜意识的海洋。在那里,我得以看见埋藏在童年里的秘密;在那里,我得以感受流淌在血液里基因的强大作用。当我被一种力量推动着去创作时,人物、情节、精神结构,是纯粹的虚构,还是遵循着内部的真实?我更倾向于后者。出现在《西鸟》这篇小说里的人物,无一不在家族狂热的遗传基因作用下,发挥自己对于事物强有力的控制与争夺,那是一种在锁链上的表演。正如我在医院检查出甲亢前,血液里多余的荷尔蒙就早已让我夜不能寐,必须与焦虑、抑郁和狂躁斗争。我回想起我妈妈家族的每个人都有甲亢,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冥冥捆绑的基因链条?
  我们无法砍断这锁链,因为那是人类古老基因的链条,新时代的心灵只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在其上表演自己的舞蹈。链条锁得越紧,身体越痛苦,创造力就被激发得更加剧烈。
  我认为自己做的工作是文学的,但我无法摒弃肉体的存在。我曾体验过这样的灵肉分离状态:我的目光突然抽离身体,仿佛悬垂在上空,对自己成为人类,依靠肉体存活,需要进食,活在极度的世俗中感到绝望。那一刻,身体就是精神的异物。这样的感受通常只持续三秒便消失,这三秒的时间流逝让我觉得极度空虚、不真实。只有经历这样一个矛盾的过程后,我才会最终确认灵肉的共存体系。
  突如其来的偏执,长久持续的敏感,灵肉分离瞬间的痛苦,是我自身的困扰,往外投射出去,所接触、所目睹的事物皆蒙上了变形的阴影,产生了入侵我的威胁。我不得已活在看似无缘由的提心吊胆中。在这种高压的钳制下,反抗中的文学之泉才得以井喷。我可以说,我小说拥有跟我自身绝对统一的气质和内在品格,它们是一脉相承的。身体是母体,我的精神是它重要的子体。在这里,母体必然会反哺子体。这不是生物意义上的反哺,而是所有我基于痛苦之由抗拒过的异物,最终以文学的形态反过来哺育我,被我吸收。
其他文献
长篇小说的创作真的是繁荣,据说2017年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就有好几千部。关于长篇小说的评价也很热闹,各种各样的排行榜、年度佳作推荐纷纷出笼。我最初关注了以下四种:一是中国小说学会的年度小说排行榜,二是《长篇小说选刊》的中国长篇小说年度金榜,三是《收获》的年度排行榜,四是中国出版集团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当代》长篇小说年度五佳。另外,还有《人民日报》推荐的2017年度五部长篇小说,全国四十余家专业文
期刊
1  我对娘说,买火车票根本用不着跑到衡水去,手机上就能买。她不信,认为手机上买的票肯定是假的。我只好演示给她看,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戳戳点点。有一趟直达车,晚上八点半发车,运行三十多个小时后,到达成都站。就坐这一趟吧,除此之外,别无选择。选定后,进入购买环节。我先把娘添加进联系人中,再去选票,却发现娘的名字是灰色的,无法选中。联系人中只有两个名字,张家根和王丽珍。张家根是我,王丽珍是我娘。这两个名字
期刊
我们坐在藤状植物缠绕的绿棚下,吃铜锅鱼喝青稞酒。不远处,抚仙湖安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这是中国蓄水量最大的湖泊,它曾给我无限遐想……冰冷的暗流、黑洞、水下王国。这个湖,在《徐霞客游记》中,是这样被记录的: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  我们,是我和胡竹峰。他坐在我对面,浅尝着酒,微风轻拂着他卷曲的长发。他开口说话,滔滔不绝,仿佛胸中装着一个抚仙湖。竹峰其人,不光心有湖海,
期刊
按:从2016年第一期起,在《西湖》开设的这个谈话栏目,都是“生物复兴议程”小组(Biological Renaissance Agenda,简称B.R.A.小组)艺术活动的一部分。本期,小组成员间展开对谈。因对谈较长,本期刊载的是节选。  李澄宇  脑神经科学家。1999年北京大学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本科毕业,2004年中科院神經科学研究所博士毕业,2009年结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研究,
期刊
包倬定居云南,我常住安徽,相距弱水三千,心里却觉得近,我们是朋友。  包倬长我四岁,是同时代人。  想起包倬,总是先想到他的样子,而不是先想到他的文学与性情。  包倬之貌奇古,肤黑,亦慈亦悲,一脸温顺又一脸不买账,可谓忠厚而桀骜。其额平整,长发,一件棉麻长袍,一说话慢言细语,一字字咬出来,像老塾师。初见者即知其为少数民族人,只那朴实的服色和沉默的风度与我平日所想象的大凉山彝族青年作家不甚符合罢了。
期刊
三岛由纪夫在一本自传性小说的开头写道,“长期以来,我一直坚持说,自己曾经目睹自己出世时的光景。”包括读者,这句话很容易被视为一种虚妄或者懦弱,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那个为初生婴儿洗澡的木盆影像或许并不虚弱,它甚至清晰地出现在你的某个生命节点。像奥雷里亚诺上校看见冰块的那个下午,气味和温度势必永远留在他的记忆当中,他明白有什么事情将要永远地发生改变,那是命运不小心泄露天机的某个预兆。  或者启发。就像
期刊
下午快三点半的时候,进来了几个游客,具体讲是一对夫妻携两个小男孩。夫妻俩看上去都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男方比女方稍老,但可能是因为长得比较粗糙(虎背熊腰毛发粗重),以及没有化妆。相反女方则化了极为浓厚的妆,仿佛为了增厚那张极度削瘦的脸,而在外围裹上了厚重的粉。这张脸让张超想起他妈妈做的炸虾,那些虾的身上也裹满了面粉,只要扔进油锅就会炸出一身臃肿的金黄。两名男孩肯定是双胞胎,因为长相极度相似完全无法
期刊
尽管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但文学排行榜这一事物显然是由商业逻辑衍生出来的,它的复杂之处在于文学评价无法复制商业销售或者GDP流量的模式,而“口碑”这种基于个体经验尺度的叠加也并不能真正说明某个文学作品的审美阈值,因而无论从何种角度而言,任何一个文学排行榜都是基于各自的目的和标准、由各种话语合力促成的结果,谁也不敢轻言自己具备权威的说服力。在大众传媒和意见领袖日益左右公众判断力的语境中,文学场中的意见
期刊
引子  被割破的皮肤其实无动于衷,嚯嚯跳着的是内里的神经。她把铅笔丢掉,把手指翘起来,尽量不看它的方向,歪着头直直地飘到隔壁房间,从抽屉里找到创可贴。  在这一体积可忽略不计的伤口里,一惊一乍的全是疼。她一向怕疼。小时候父亲带她去打针,路上问:怕呀?她笑着说:不怕。父亲说:还说不怕,看脸都白了。其实,别说是真的疼痛,甚至只要想象一下,疼痛感就旋转着像尖头钻机,探进她的身体。嗡。嗡嗡。嗡嗡嗡。如是类
期刊
路魆的名字非常少见,往往需要借助于字典,才能弄清楚具体的读音。上下嘴唇努起,舌尖抵住下齿,气流自口腔酝酿,而后通过幽闭的口径,发出微妙的声“xū”。这长达一秒的溃散,如同某种虚无的轮回。中国人投影在名字上的宿命感,神秘地定义了他的存在。“魆”字里隐含了稍纵即逝的时间,表达深刻的程度,以及鬼魅的形象,都凝聚成为他的文学世界里,一间充满诡异的写作的房间。  这正是路魆的小说文本具备标签意味的独特所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