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的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基于此,落实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情境,并且在情境中逐步落实人地协调观念,通过不断剖析案例,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要素进行区域认知,达到提升综合思维的要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一课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尝试,是基于落实学科思想,强化認知方法的教学探索。
一、教学总体设计
首先,依据教学内容的相关要求,帮助学生复习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其次,利用具体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与城市形态的发展历程,通过情境分析探究,引导学生架构明确的知识体系,建立分析相关问题的一般模型;再次,依据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预测某城市形态的变化。这种结合情境的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分析问题的模型,逐步形成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过程
1.课堂引入
复习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明确选定某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依据。引导学生从运量、运价、运速、灵活性、连续性和成本方面分析如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师生共同总结出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
2.情境案例研究
【案例一】以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为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良乡城市形态的影响
将学生熟悉的区域(本校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作为研究案例,从简单的设问开始,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运用模型,形成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问题①:读图(见图1)描述良乡的地理位置。问题②:良乡城为什么建在这里?问题③:在卫星影像中找出良乡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问题④:找出良乡城市形态变化与交通运输方式变化之间的关联。
学生基本能够依据图中给出的时间节点信息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比如,1899年京广铁路建成,设立良乡火车站,在火车站周围兴起零星的居民区;1993年建成京港澳高速公路(曾用名为京石高速公路),城市化进程加快,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居住社区;2010年前后,城铁房山线通车,城铁沿线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但是,学生比较容易忽略对图中城市地域图块以及地域图块变化的过程进行解读。在教师提示后,学生进行探究,按时间轴还原了良乡城产生较大变化的事实,并找出了城市形态变化与交通方式变化的关联。比如,良乡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城市格局(面积、形状)大约维持了一千年的时间,现在的西门、北关、南关、东关这些地名印证了良乡城的范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发现良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火车站附近设立两个大工厂,随着工厂的发展和工人数量的增多,良乡地区开始向东北方向扩展;20世纪50年代由于建设了海军机场,在机场附近兴起了聚落。
最后,学生探究出结论——从古至今,良乡的城市形态由于交通运输方式(种类)和交通布局(位置)的变化而发生不断的演变。
【案例二】以公路为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北京城市形态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例运用模型,将研究区域范围扩大,将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进行反复训练。问题:通过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交通运输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见图2)。
学生基本能够分析出城市形态变化的结论,但比较容易忽略城市形态变化背后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如“为什么北京城向西扩展慢?”。在教师提示下,学生对比1984年和2010年的交通线网分布情况,发现交通线网扩展的方向和速度不同,进而探究出西部由于受山区地形的制约,交通的发展变化受到限制,因此城市向西扩展慢。
【案例三】 探究北京环路和城市形态的关系
经过前两个案例的训练,教师逐步放手,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结合实例运用模型,建立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问题:比较城市环线修建时间与城市建城时间(见图3)。
通过探究,学生能够明确环路与城市形态的关系(环路修建的时间和北京城市形态变化的比较)。比如,三环路修建时间为1981年,四环路修建于2001年,而三环、四环内的城区形成时间都早于这两个时间,因此说明环路的建设晚于城市形成,使城市形态趋于集中;五环路部分路段的修建早于当地城区建设,部分路段则晚于城区建设,还有部分路段与城区建设时间相差不大,说明五环路与城市化基本同步;六环路内有空白区域,说明环路建设超前于城市化。再从几个高速公路方向上看,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的城市化速度较快。
在明确环路与城市形态关系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三环、四环路的建设滞后于城市化的速度,在这个背景下,为什么要建设环路?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原来的道路呈放射状,由于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大量增加,出现了交通拥挤,故在此基础上修建环路可以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
基于历史背景,学生得出结论——环路的修建使城市形态趋于集中分布,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城市沿轴线发展。
3.建立模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模型(见图4)。
三、教学情境的内涵设计
1.深挖教学情境,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教学情境要选取学生熟知的区域作为案例,特别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案例,更有助于理解知识。在选取良乡镇城市变化这一案例时,从时间尺度上看,教学情境采用了良乡卫星影像图,展示良乡镇的城市形态在不同时期随交通方式变化而变化的过程,这一设计脉络清晰,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空间尺度上看,从关注良乡镇的发展变化,到关注整个北京市环路的变化,这种距离由近及远、范围由小到大的设计思路,落实了地理区域认知的学科方法。另外,通过课后练习对北京大兴机场建设的分析,预测北京未来城市形态的变化,做到了核心素养要求的学以致用。
2.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真实教学情境
以往的教学素材多是教师在网络上选取的图片,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本课需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运用了多种信息技术来获取教学素材。例如,案例一的分析过程基于卫星影像图,案例二则利用了遥感影像图和公路交通分布图,案例三的分析过程依据百度地图和公路交通分布图。这样可以使学生认知更加深刻,探究问题有理有据。
3.强化知识联系,注重引导思维建模
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情境,可以为课堂教学搭建良好的氛围;通过具有进阶式的问题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案例—小结—案例—总结—拓展”的流程设计,逐步使学生建立分析问题的一般模型,探究出研究此类问题的方法步骤,达到用演绎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理想状态。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孙昕
[email protected]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一课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尝试,是基于落实学科思想,强化認知方法的教学探索。
一、教学总体设计
首先,依据教学内容的相关要求,帮助学生复习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其次,利用具体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与城市形态的发展历程,通过情境分析探究,引导学生架构明确的知识体系,建立分析相关问题的一般模型;再次,依据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预测某城市形态的变化。这种结合情境的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分析问题的模型,逐步形成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过程
1.课堂引入
复习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明确选定某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依据。引导学生从运量、运价、运速、灵活性、连续性和成本方面分析如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师生共同总结出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
2.情境案例研究
【案例一】以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为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良乡城市形态的影响
将学生熟悉的区域(本校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作为研究案例,从简单的设问开始,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运用模型,形成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问题①:读图(见图1)描述良乡的地理位置。问题②:良乡城为什么建在这里?问题③:在卫星影像中找出良乡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问题④:找出良乡城市形态变化与交通运输方式变化之间的关联。
学生基本能够依据图中给出的时间节点信息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比如,1899年京广铁路建成,设立良乡火车站,在火车站周围兴起零星的居民区;1993年建成京港澳高速公路(曾用名为京石高速公路),城市化进程加快,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居住社区;2010年前后,城铁房山线通车,城铁沿线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但是,学生比较容易忽略对图中城市地域图块以及地域图块变化的过程进行解读。在教师提示后,学生进行探究,按时间轴还原了良乡城产生较大变化的事实,并找出了城市形态变化与交通方式变化的关联。比如,良乡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城市格局(面积、形状)大约维持了一千年的时间,现在的西门、北关、南关、东关这些地名印证了良乡城的范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发现良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火车站附近设立两个大工厂,随着工厂的发展和工人数量的增多,良乡地区开始向东北方向扩展;20世纪50年代由于建设了海军机场,在机场附近兴起了聚落。
最后,学生探究出结论——从古至今,良乡的城市形态由于交通运输方式(种类)和交通布局(位置)的变化而发生不断的演变。
【案例二】以公路为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北京城市形态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例运用模型,将研究区域范围扩大,将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进行反复训练。问题:通过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交通运输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见图2)。
学生基本能够分析出城市形态变化的结论,但比较容易忽略城市形态变化背后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如“为什么北京城向西扩展慢?”。在教师提示下,学生对比1984年和2010年的交通线网分布情况,发现交通线网扩展的方向和速度不同,进而探究出西部由于受山区地形的制约,交通的发展变化受到限制,因此城市向西扩展慢。
【案例三】 探究北京环路和城市形态的关系
经过前两个案例的训练,教师逐步放手,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结合实例运用模型,建立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问题:比较城市环线修建时间与城市建城时间(见图3)。
通过探究,学生能够明确环路与城市形态的关系(环路修建的时间和北京城市形态变化的比较)。比如,三环路修建时间为1981年,四环路修建于2001年,而三环、四环内的城区形成时间都早于这两个时间,因此说明环路的建设晚于城市形成,使城市形态趋于集中;五环路部分路段的修建早于当地城区建设,部分路段则晚于城区建设,还有部分路段与城区建设时间相差不大,说明五环路与城市化基本同步;六环路内有空白区域,说明环路建设超前于城市化。再从几个高速公路方向上看,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的城市化速度较快。
在明确环路与城市形态关系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三环、四环路的建设滞后于城市化的速度,在这个背景下,为什么要建设环路?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原来的道路呈放射状,由于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大量增加,出现了交通拥挤,故在此基础上修建环路可以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
基于历史背景,学生得出结论——环路的修建使城市形态趋于集中分布,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城市沿轴线发展。
3.建立模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模型(见图4)。
三、教学情境的内涵设计
1.深挖教学情境,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教学情境要选取学生熟知的区域作为案例,特别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案例,更有助于理解知识。在选取良乡镇城市变化这一案例时,从时间尺度上看,教学情境采用了良乡卫星影像图,展示良乡镇的城市形态在不同时期随交通方式变化而变化的过程,这一设计脉络清晰,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空间尺度上看,从关注良乡镇的发展变化,到关注整个北京市环路的变化,这种距离由近及远、范围由小到大的设计思路,落实了地理区域认知的学科方法。另外,通过课后练习对北京大兴机场建设的分析,预测北京未来城市形态的变化,做到了核心素养要求的学以致用。
2.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真实教学情境
以往的教学素材多是教师在网络上选取的图片,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本课需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运用了多种信息技术来获取教学素材。例如,案例一的分析过程基于卫星影像图,案例二则利用了遥感影像图和公路交通分布图,案例三的分析过程依据百度地图和公路交通分布图。这样可以使学生认知更加深刻,探究问题有理有据。
3.强化知识联系,注重引导思维建模
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情境,可以为课堂教学搭建良好的氛围;通过具有进阶式的问题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案例—小结—案例—总结—拓展”的流程设计,逐步使学生建立分析问题的一般模型,探究出研究此类问题的方法步骤,达到用演绎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理想状态。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孙昕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