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高校辅导员的视角出发,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的特定内涵,并着眼于高校辅导员和毕业生的互动,分析了作为出路指导对象的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提出了“更新就业观念,把握就业时机”、“做好职涯规划,培育就业能力”、“做好相关服务,助力学生求职”等关于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的三方面建议,希望对改进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有所帮助。
高校毕业生 就业指导 辅导员工作
一、“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对于高校辅导员的特定内涵
“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问题,对于党政机关、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不同群体,内涵不尽相同。以高校辅导员的视角出发,首先应当明确: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出路指导是高校辅导员的分内职责。《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指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专职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关于辅导员职责的表述中,《规定》第五条第五款更明确指出:辅导员应当“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1.引导就业观念
随着我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高校辅导员应当引导高校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认清就业形式,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奠定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思想认识基础。
2.设计职业生涯
“就业”作为一个笼统的说法,实际涵盖了高校毕业生从商、从政、从学等多种出路。我国向来注重“因材施教”,作为高校辅导员,更应当从学生个体的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差异,帮助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最终探索出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理想出路。
3.开展就业服务
高校辅导员是直接与学生接触的一线工作者,是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基础力量。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在就业政策宣讲、就业形势分析、招聘信息服务、应聘技巧传授等各方面为毕业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二、作为出路指导对象的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常见问题
1.被动入学
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容易出现将考大学等同于好出路的错误观念,尤其作为在高考的激烈竞争中的胜出者,学生对出路的预期普遍较高,初入大学后的失落情绪明显。大学的“就业功能”,使专业选择显得尤其重要,学生普遍高估专业知识技能在就业中的决定作用,然而由于对报考志愿的了解并不全面,或者不得不接受调剂,学生在入学环节更显被动,乃至对于其错误挂念起到反向强化作用。
2.修业盲目
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对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和工作感到茫然,没有抓紧时间进行与社会对接的就业能力训练,自身就业能力不强。现在的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往往将本单位(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经营理念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起来,对毕业生的个人素养,如职业道德、诚信、学习能力、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十分重视。而许多大学生不注重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共同提高,从而陷入最终的出路困境。
3.毕业茫然
多数面临出路困境、亟需出路指导的高校毕业生,都并没有较好地完成自我探索任务,对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念难以准确把握;对外部工作世界了解不够,缺乏社会经验,无法充分整合资源获得帮助;少数毕业生仍存在技能上的障碍。部分学生考虑眼前利益多于对未来人生发展前景的考虑,对自己该如何选择职业、如何确定自己今后的事业发展目标感到一片茫然。个别毕业生还会因此产生各种副性情绪和心理问题,增加出路指导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三、对于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中的建议
1.更新就业观念,把握就业时机
注重引导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随着高校扩招效应的逐步显现,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连年递增,与此同时,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辅导员应通过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和生动鲜活的社会时事,引导毕业生深刻认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已然转向,调整不合时宜的就业预期,适应“大众化就业”的社会现实,放下架子到西部、到基层,到农村乡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要引导学生适度树立危机意识,增强自我责任意识,通过冷静评估自身条件,客观分析社会需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务实态度寻找二者间的恰当接合点,从而准确定位,找到与自身愿望、能力相契合的岗位。
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把握就业时机。随着近几年行业间对优秀毕业生需求竞争的加剧,招聘高峰期整体有所前移,越来越多的大单位、好单位纷纷提早安排招聘计划,出现了春节前招聘单位相对集中、春节后单位数量有较大下降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毕业生尚未能做出及时调整:春节之前有些毕业生忙于考研或者考公务员,无暇顾及其他就业信息;有些毕业生心态过于放松,等待观望,相信后面总有更好的,到头来也只好“低就”,乃至于面对众多选择时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错失就业良机,造成“选择性失业”。上述种种情况,都需要辅导员进行及时引导,督促毕业生正视、珍惜、利用好每一次机会,未雨绸缪,为将来做好准备。
2.做好职涯规划,培育就业能力
一方面,帮助学生积极自我探索,明确发展目标。高校辅导员应当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高校毕业生出路障碍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的不明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充分做好求职准备。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帮助学生探索自我:适当采取职业测评等形式,引导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可以发现自己所具有的潜质、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努力克服弱项。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引导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相适应:人始终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只有选择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符的取向,才可以使自己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否则,很难取得大的成功。 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探索工作世界,锻炼就业能力。高校辅导员应当注意指导学生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做好寒暑假社会实践,从选题、实施到总结、评比,均应以服务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重视毕业生实习的指导和引导,促使毕业生将实习视为接触社会、检验自身的试验场,通过实习,对工作世界形成了解、判断,从而明确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间存在的差距,及早树立职业发展目标。高校辅导员应当注意督促学生锻炼就业能力: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魄力等要素都是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应当努力具备的能力。
3.做好相关服务,助力学生求职
(1)做好学生求职技能的培训
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求职择业技巧,才有能力将自己的优点、特长更好地展示给用人单位,顺利就业。经过大学训练的学生,一般而言素质并不低,但相应的表达表现能力往往“不配套”,导致学生失去机会。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高校辅导员应当在毕业生的简历撰写上提供一定的建议,告诉毕业生个性化简历的撰写思路和基本技巧。对于笔试、面试时的常见问题,高校辅导员更应通过与一届届毕业生的及时沟通和交流有所积累,发挥自身独具的组织优势,做好毕业生求职经验的积累传承。针对目前社会上林林总总的职业测评和求职培训,高校辅导员也应在结合毕业生的自身特点,提供选择建议。
(2)做好毕业出路信息的发布
高校辅导员要重视依托就业信息网开展工作,并通过认真学习切实掌握操作技能。电脑网络在工作中的应用,不仅能降低成本,更能提高效率。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建立毕业生需求数据库和本单位人才数据库,更快捷高校地将毕业生求职需求和单位人才需求进行匹配,从而切实帮助毕业生求职的针对性和命中率;对于毕业生而言,也免去了投递简历的奔波之苦,直接降低了求职成本。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尤其应关注各地就业政策的最新变动,掌握政策的最新精神,从而使自身工作与社会形势保持一致,将自身政治素质落实到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实务工作中,避免无用功。
(3)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
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也许会比较顺利,也许会经历几多坎坷与挫折。但不管怎样,高校辅导员都应当促使毕业生充满自信,直面竞争,勇敢挑战。要让毕业生明白:与人生其他方面一样,在就业的道路上,没有绝对的强者,更没有永远的失败。无论处于何种心境,作为毕业生,都应让自己理智地面对现实,特别是面对逆境时,更要以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执着面对整个就业过程,冷静观察,调整好心态,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时刻为下一次的挑战做好准备,并最终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3]钟鼓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尚恒志.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出路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5]王泽兵,孙加秀,盛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与出路.中国青年研究,2007,(2).
[6]张伟.国外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实践经验及启示——以日本为例.探索与争鸣,2007,(10).
高校毕业生 就业指导 辅导员工作
一、“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对于高校辅导员的特定内涵
“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问题,对于党政机关、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不同群体,内涵不尽相同。以高校辅导员的视角出发,首先应当明确: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出路指导是高校辅导员的分内职责。《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指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专职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关于辅导员职责的表述中,《规定》第五条第五款更明确指出:辅导员应当“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1.引导就业观念
随着我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高校辅导员应当引导高校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认清就业形式,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奠定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思想认识基础。
2.设计职业生涯
“就业”作为一个笼统的说法,实际涵盖了高校毕业生从商、从政、从学等多种出路。我国向来注重“因材施教”,作为高校辅导员,更应当从学生个体的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差异,帮助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最终探索出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理想出路。
3.开展就业服务
高校辅导员是直接与学生接触的一线工作者,是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基础力量。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在就业政策宣讲、就业形势分析、招聘信息服务、应聘技巧传授等各方面为毕业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二、作为出路指导对象的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常见问题
1.被动入学
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容易出现将考大学等同于好出路的错误观念,尤其作为在高考的激烈竞争中的胜出者,学生对出路的预期普遍较高,初入大学后的失落情绪明显。大学的“就业功能”,使专业选择显得尤其重要,学生普遍高估专业知识技能在就业中的决定作用,然而由于对报考志愿的了解并不全面,或者不得不接受调剂,学生在入学环节更显被动,乃至对于其错误挂念起到反向强化作用。
2.修业盲目
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对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和工作感到茫然,没有抓紧时间进行与社会对接的就业能力训练,自身就业能力不强。现在的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往往将本单位(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经营理念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起来,对毕业生的个人素养,如职业道德、诚信、学习能力、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十分重视。而许多大学生不注重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共同提高,从而陷入最终的出路困境。
3.毕业茫然
多数面临出路困境、亟需出路指导的高校毕业生,都并没有较好地完成自我探索任务,对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念难以准确把握;对外部工作世界了解不够,缺乏社会经验,无法充分整合资源获得帮助;少数毕业生仍存在技能上的障碍。部分学生考虑眼前利益多于对未来人生发展前景的考虑,对自己该如何选择职业、如何确定自己今后的事业发展目标感到一片茫然。个别毕业生还会因此产生各种副性情绪和心理问题,增加出路指导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三、对于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中的建议
1.更新就业观念,把握就业时机
注重引导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随着高校扩招效应的逐步显现,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连年递增,与此同时,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辅导员应通过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和生动鲜活的社会时事,引导毕业生深刻认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已然转向,调整不合时宜的就业预期,适应“大众化就业”的社会现实,放下架子到西部、到基层,到农村乡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要引导学生适度树立危机意识,增强自我责任意识,通过冷静评估自身条件,客观分析社会需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务实态度寻找二者间的恰当接合点,从而准确定位,找到与自身愿望、能力相契合的岗位。
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把握就业时机。随着近几年行业间对优秀毕业生需求竞争的加剧,招聘高峰期整体有所前移,越来越多的大单位、好单位纷纷提早安排招聘计划,出现了春节前招聘单位相对集中、春节后单位数量有较大下降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毕业生尚未能做出及时调整:春节之前有些毕业生忙于考研或者考公务员,无暇顾及其他就业信息;有些毕业生心态过于放松,等待观望,相信后面总有更好的,到头来也只好“低就”,乃至于面对众多选择时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错失就业良机,造成“选择性失业”。上述种种情况,都需要辅导员进行及时引导,督促毕业生正视、珍惜、利用好每一次机会,未雨绸缪,为将来做好准备。
2.做好职涯规划,培育就业能力
一方面,帮助学生积极自我探索,明确发展目标。高校辅导员应当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高校毕业生出路障碍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的不明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充分做好求职准备。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帮助学生探索自我:适当采取职业测评等形式,引导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可以发现自己所具有的潜质、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努力克服弱项。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引导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相适应:人始终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只有选择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符的取向,才可以使自己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否则,很难取得大的成功。 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探索工作世界,锻炼就业能力。高校辅导员应当注意指导学生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做好寒暑假社会实践,从选题、实施到总结、评比,均应以服务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重视毕业生实习的指导和引导,促使毕业生将实习视为接触社会、检验自身的试验场,通过实习,对工作世界形成了解、判断,从而明确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间存在的差距,及早树立职业发展目标。高校辅导员应当注意督促学生锻炼就业能力: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魄力等要素都是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应当努力具备的能力。
3.做好相关服务,助力学生求职
(1)做好学生求职技能的培训
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求职择业技巧,才有能力将自己的优点、特长更好地展示给用人单位,顺利就业。经过大学训练的学生,一般而言素质并不低,但相应的表达表现能力往往“不配套”,导致学生失去机会。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高校辅导员应当在毕业生的简历撰写上提供一定的建议,告诉毕业生个性化简历的撰写思路和基本技巧。对于笔试、面试时的常见问题,高校辅导员更应通过与一届届毕业生的及时沟通和交流有所积累,发挥自身独具的组织优势,做好毕业生求职经验的积累传承。针对目前社会上林林总总的职业测评和求职培训,高校辅导员也应在结合毕业生的自身特点,提供选择建议。
(2)做好毕业出路信息的发布
高校辅导员要重视依托就业信息网开展工作,并通过认真学习切实掌握操作技能。电脑网络在工作中的应用,不仅能降低成本,更能提高效率。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建立毕业生需求数据库和本单位人才数据库,更快捷高校地将毕业生求职需求和单位人才需求进行匹配,从而切实帮助毕业生求职的针对性和命中率;对于毕业生而言,也免去了投递简历的奔波之苦,直接降低了求职成本。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尤其应关注各地就业政策的最新变动,掌握政策的最新精神,从而使自身工作与社会形势保持一致,将自身政治素质落实到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实务工作中,避免无用功。
(3)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
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也许会比较顺利,也许会经历几多坎坷与挫折。但不管怎样,高校辅导员都应当促使毕业生充满自信,直面竞争,勇敢挑战。要让毕业生明白:与人生其他方面一样,在就业的道路上,没有绝对的强者,更没有永远的失败。无论处于何种心境,作为毕业生,都应让自己理智地面对现实,特别是面对逆境时,更要以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执着面对整个就业过程,冷静观察,调整好心态,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时刻为下一次的挑战做好准备,并最终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3]钟鼓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尚恒志.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出路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5]王泽兵,孙加秀,盛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与出路.中国青年研究,2007,(2).
[6]张伟.国外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实践经验及启示——以日本为例.探索与争鸣,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