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呼唤德育教育创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健康个性的教育。德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观念、明确角色定位,改变方法,提升德育效能。
【关键词】德育 创新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81-01
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正逐步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转向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百年教育、德育为先。素质教育更是强调德育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我们的德育工作依旧穿新鞋,走老路。其实,德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健康个性的教育,尤其是其教育形式更需要不落俗套的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创新。我们传统的德育工作往往是空洞说教,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缺乏内心的感触,也就缺乏内心的共鸣,收效甚微。德育工作在日新月异的改革洪流中,寻找新的教育途径与方法迫在眉睫。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培养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又明确将心理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转变观念,明确角色定位
德育,即思想教育与道德品质培养, 是教育者将学生外在的社会思想言行规范转变为内在的精神财富,形成个人的性格特质。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知、情、意、行均是心理因素。从这个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即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关心集体、诚实谦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等,这些内容无一不和心理健康有关。但传统的德育主要采用说服、集体教育、环境熏陶、实践锻炼等方法。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等特点,很难走入学生内心。教育效果更是流于形式,事倍功半。德育工作者往往是主导者、权威者和塑造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受训者,毫无主动性可言。我们大力宣传中国悠久灿烂的传统节日文化,如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学生却兴趣索然,知之甚少;对于外国的如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圣诞节、二月十四日的情人节、四月一日的愚人节等等却能如数家珍。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不仅是组织者和设计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既能循循善诱讲解,又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促膝交谈,让德育润物细无声。德育工作者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内在信息的接受者。德育过程不仅是以掌握道德知识、训练行为习惯为基础的过程,更是一个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元认知能力培养及其它人格因素发展的过程。德育应真正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目标和内容之一,使德育工作在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的要求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最一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为此,德育工作者应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积极学习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养、更新德育观念。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改变方法,提升德育效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谈到学校德育工作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改革开放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经验,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教育部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200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地要认真研究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重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试验示范工作,并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试点工作,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由城市中小学向农村中小学普及。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开展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观摩与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强化教师保护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自觉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要配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开展符合儿童身心成长规律、符合教育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针对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家庭等特殊家庭学生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德育工作者从具体、感性、学生可感知的认识出发,让学生从心理上理解和接受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品质和内容的深刻、长远的意义,这样既可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的针对性,避免盲目的说教,又能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1.运用心理学原理、方法和技术来改变学生的认知、行为。
利用当代心理学家加涅的认知原理,指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发、自觉的过程,学习不单是认知成份的参与,还要包含价值、情绪的色彩,使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利用心理学家艾力斯著名的ABC合理情绪模式,帮助学生理性面对挫折、改变态度,调整自己的行为;利用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的皮格马利翁效应,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以青蛙效应教育学生奋进意识,力行自救自强等等。只有让学生接受、认可,德育才有实效。
2.借助心理测验及其它测评工具来客观地了解学生个性的状况、长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3.采用心理咨询、角色扮演、沟通分析自由联想、暗示、系统脱敏、厌恶疗法、催眠疗法等心理辅导中常用的方法,服务于德育工作,既可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也容易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实现道德内化。
总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应切实地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工作,将外部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统一起来,对德育工作肯定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一定会迎来德育工作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200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3]星岛网页
[4]《淺析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及对策背景》
【关键词】德育 创新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81-01
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正逐步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转向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百年教育、德育为先。素质教育更是强调德育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我们的德育工作依旧穿新鞋,走老路。其实,德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健康个性的教育,尤其是其教育形式更需要不落俗套的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创新。我们传统的德育工作往往是空洞说教,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缺乏内心的感触,也就缺乏内心的共鸣,收效甚微。德育工作在日新月异的改革洪流中,寻找新的教育途径与方法迫在眉睫。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培养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又明确将心理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转变观念,明确角色定位
德育,即思想教育与道德品质培养, 是教育者将学生外在的社会思想言行规范转变为内在的精神财富,形成个人的性格特质。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知、情、意、行均是心理因素。从这个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即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关心集体、诚实谦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等,这些内容无一不和心理健康有关。但传统的德育主要采用说服、集体教育、环境熏陶、实践锻炼等方法。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等特点,很难走入学生内心。教育效果更是流于形式,事倍功半。德育工作者往往是主导者、权威者和塑造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受训者,毫无主动性可言。我们大力宣传中国悠久灿烂的传统节日文化,如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学生却兴趣索然,知之甚少;对于外国的如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圣诞节、二月十四日的情人节、四月一日的愚人节等等却能如数家珍。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不仅是组织者和设计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既能循循善诱讲解,又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促膝交谈,让德育润物细无声。德育工作者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内在信息的接受者。德育过程不仅是以掌握道德知识、训练行为习惯为基础的过程,更是一个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元认知能力培养及其它人格因素发展的过程。德育应真正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目标和内容之一,使德育工作在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的要求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最一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为此,德育工作者应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积极学习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养、更新德育观念。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改变方法,提升德育效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谈到学校德育工作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改革开放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经验,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教育部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200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地要认真研究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重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试验示范工作,并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试点工作,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由城市中小学向农村中小学普及。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开展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观摩与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强化教师保护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自觉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要配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开展符合儿童身心成长规律、符合教育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针对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家庭等特殊家庭学生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德育工作者从具体、感性、学生可感知的认识出发,让学生从心理上理解和接受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品质和内容的深刻、长远的意义,这样既可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的针对性,避免盲目的说教,又能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1.运用心理学原理、方法和技术来改变学生的认知、行为。
利用当代心理学家加涅的认知原理,指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发、自觉的过程,学习不单是认知成份的参与,还要包含价值、情绪的色彩,使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利用心理学家艾力斯著名的ABC合理情绪模式,帮助学生理性面对挫折、改变态度,调整自己的行为;利用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的皮格马利翁效应,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以青蛙效应教育学生奋进意识,力行自救自强等等。只有让学生接受、认可,德育才有实效。
2.借助心理测验及其它测评工具来客观地了解学生个性的状况、长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3.采用心理咨询、角色扮演、沟通分析自由联想、暗示、系统脱敏、厌恶疗法、催眠疗法等心理辅导中常用的方法,服务于德育工作,既可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也容易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实现道德内化。
总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应切实地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工作,将外部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统一起来,对德育工作肯定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一定会迎来德育工作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200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3]星岛网页
[4]《淺析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及对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