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的环境创设往往被视为幼儿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每学期还没开学,教师就已经投入到环境创设的思考和筹备中,每次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制作环创材料和布置教室。又一个春天来了,这是我们小二班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第一个春天。三月初的校园,草长莺飞、春意盎然,而教室里的装饰还停留在喜迎春节的主题,和窗外欣欣向荣的景象格格不入。一个萦绕在我脑中许久的想法迫切想去实践一番:既然班级的主人是幼儿,何不让幼儿直接参与教室环境的创设呢?于是,这一次开学我并没有急于做环境的更新和美化,而是打算把这个权力留给幼儿。他们将有什么想法呢?他们会怎样规划自己的小天地呢?一切都还是未知。
湛蓝底镶白边的胶片主题墙,粉黄的鹿妈妈、粉红的鹿宝宝,鲜艳的节日花束,火红的灯笼,彩虹区域标识,这些教师精心布置的教室环境在新学期要不要变?怎样变?幼儿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六六:不要拿走它,灯笼是我们做的,我还是很喜欢。
虫虫:这幅画是我画的,我舍不得,留下它好吗?
聪聪:你也可以画新的画贴在这里。
乐乐:你喜欢灯笼,我也喜欢,但我们可以挂到别的地方去。
帅帅:我想有块草地,希望我们的教室和花园一样。
安安:我希望能有棵树,这样小鸟就会搬来住了。
经过一番讨论,孩子们决定先把旧的装饰物移除,给教室腾出空间,再实施新的想法。
围绕环境的变与不变,孩子们表达了各自的态度,对于怎样变,也有了零星的想法。陶行知先生主张儿童是学习的主人,要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儿童本位视角下的环境创设,幼儿是参与者、决策者,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支持幼儿的选择,让环境创设彰显幼儿的想法。
自从在一次升旗活动中听大班的哥哥姐姐们介绍了很多关于树木的小知识,班上幼儿也开始关注幼儿园里的树木。在自主游戏和散步时,他们常在树下驻足,摸树皮、捡树枝、仰望树冠,观察阳光透过的枝叶。教室原有的装饰物都被清理了,光秃秃的教室亟待装饰,孩子们在畅想教室的新气象时,树自然被考虑到了方案之中。
小庄:我们可以把大树搬进教室里来种吗?这样小鸟就会来安家了。
六六:树怎么种进来啊?教室里又没有土。
虫虫:我们可以画一棵大树。
聪聪:好主意,画一棵很大很大的树,比我还高,比我爸爸还要高的树。
六六:可以站在椅子上画,这样就够得着了。
帅帅:我们应该有棵可以抱着的树,可以长呀长的树。
小庄:嗯,会开花的树。
虫虫:还要能结果子的树。
在教室里“种”一棵树的想法逐渐成为孩子们共同的心愿,每个幼儿都在畅想这棵树究竟长什么样子。
幼儿的年龄尚小,能力有限,但他们已开始有自己的思考。既然孩子们有种一棵树的想法,教师要做的就是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支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将想法付诸行动,实现脑海中的畅想。
最初,幼儿关于在教室里建造一棵树的想法还很模糊,没有周密的构思,也缺乏计划性,只是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装饰可能用到的材料。幼儿园中的自然物是他们最喜欢的,掉落的果子、树叶,路边的石块、石子,这些材料都是幼儿眼中的宝贝。看着中、大班的哥哥姐姐从小区里运来的大树根,他们也梦想着自己也能搬运木头。
一起运材料
盼着盼着,机会来了:一天午睡起床时,孩子们听到外面传来“嗡嗡嗡”的声音,他们好奇地趴在二楼窗口向下看。
六六:是王爷爷在修剪树枝。
乐乐:那我们可以有木头啦。
小朔:老师你看,木头有短短的,也有长长的,还有粗粗的、细细的。
率先吃完点心的几个孩子组成了搬运小分队,出发去搬木头。“我来扛”“我来搬”“我抱着它们走”,孩子们的劲头特别足。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幼儿加入了搬运队伍,捡回的宝贝也越来越多:松果、石头、树叶、树桩、木片等。
材料变整齐了
这段时间,每个孩子回教室时都会带回一些“宝贝”,起初是放在建构区的地上,后来自然角、墙边、窗户下也堆满了木头,甚至阳台的通道、书架也没空着。生活和游戏空间被大量占用,孩子们深切感受到拥堵杂乱带来的不便。
帅帅:这东西也太多了吧,我都不好走路了。
六六:是啊,教室变得乱糟糟的。
伊伊:是因为我们捡来的东西没放好。
教师:那怎么才能放的好呢?
帅帅:把旧东西取下,新的再摆进来。
程程:一样的东西放一起,不要到处都放。
小庄:用盒子放,放好盖起来。
虫虫:就是树叶放在一个盒子里,石头放在一个盒子里。
搜集材料之初,幼儿缺乏明确的目的和计划,慢慢地,他们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搭建需要,围绕“在教室里放一棵树”的目标搜集、挑选材料。但随着收集的宝贝越来越多,教室变得拥挤杂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幼儿自主商讨了解决方案:从幼儿园各处收集到多个纸箱,然后将所有材料分类摆放,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制作简单的分类标识,彻底解决了材料随意堆放的问题。
孩子們到处收集材料,忙得不亦乐乎,但带回来的材料越来越多,大树的建造却一筹莫展,连雏形都没有。
了解树的基本结构
考虑到幼儿的年纪还小,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尚待提高,我决定先引导幼儿简单了解一下树的基本结构,为幼儿搭建大树积累经验。于是,我先组织全班幼儿围在幼儿园的一棵无患子树下,边看边交流。
教师:看看这棵树,说一说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六六:下面粗粗的是树干。
安安:树干上面是树枝。
涵涵:树枝上长了很多的叶子。
帅帅:还有埋在地下我们看不到的树根。 教师:是的,一棵树主要分为四部分:树叶、树枝、树干、树根。你们能用身体表现树干、树枝是什么样子的吗?
乐乐:看,我的手臂是树枝,手指是树叶。(乐乐努力向上张开五指,伸长手臂)
祺祺:我也是一棵树,我的身体是树干,手臂是树枝,我的脚是树根。
通过观察和交流,幼儿了解到一棵树是由树叶、树枝、树干、树根四个部分组成。树根扎在泥土里,地面向上生长的是树干和树枝,树枝上有很多的树叶。有了关于树结构的基本经验之后,孩子们对建构一棵树的愿望变得更强烈了。
小树初尝试
孩子们发现,建构一棵树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材料作为树干。在区域活动中,几个幼儿看到了长长、粗粗的PVC管,于是开始了小小的尝试。
六六:这个可以做树干,你看它粗粗的。
伊伊:把捡来的树枝子直接插进去?
小朔:同意,就这么干!
帅帅:多插几根树枝,(拍手)我们有树了,小鸟会来做客了吗?
小庄:这棵树太小了,小鸟喜欢在大树上做窝。
伊伊:我们再想想办法,做棵更大的树。
PVC管子插上干树枝,简单的组合,就变出了一棵小树,呈现出树的雏形。尽管小树的尝试略显简单,但仍需有相关经验的支持,知道树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幼儿了解了树的基本结构和基础搭法后,大树的诞生近在眼前。
自从小树诞生之后,孩子们想要一棵大大的、可以抱着的树,不停生长、还会开花结果的树,小鸟会来安家的树的想法愈发强烈。随着脑海中大树的样子越来越清晰,幼儿更有干劲了。
报纸变树干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到适合充当树干的材料,既能摆出造型,又能自由变化,而且搜集简单,易于操作。孩子们在尝试多种材料之后,发现之前用来玩报纸球游戏的报纸比较合适。
教师:想一想,什么材料适合做树干?
六六:可以弯一弯,扭一扭的。
乐乐:用报纸试试?还记得我们做过的报纸球吗?报纸被团成了球形。
涵涵:报纸球疙里疙瘩的,不光滑。
小庄:树皮也是粗粗的,不光滑。
教师:那我们用报纸试试,把它变成你们想要的树干的样子。
幼儿听取教师的建议,把所有废旧报纸全找了出来,搓的搓,拧的拧,团的团,做出的树干有短有长,有粗有细。
六六:皱巴巴的,还蛮像的,小庄,你可以做得再粗一些吗?
小庄:我把它们拼在一起就变粗了,把你的也给我,我们加在一起。
教师:有了细细的树干,短短的树干,我们也可以连接成长长的树干,还可以组合成粗壮的树干呢,你们太棒了!
树枝、树叶齐装扮
虽然大树的主体部分已完成,但孩子们心里清楚大树的建构工作并没有结束,光秃秃的树干上还少了树枝和树叶。
六六:这树好高,就是看起来光秃秃的,有点不好看。
乐乐:是啊,光有树干肯定不行,还要有树枝和树叶呢。
东方:咱们之前不是捡过很多树枝吗,现在刚好能用上。
教师:小朋友们想得很好,我们先来做什么呢?
六六:我们可以先把树枝插在树干上,然后再加上树叶。
安安:百宝箱里捡来的叶子已经干了不好看了,怎么办?
乐乐:我有办法,用颜料画一画,画得美美的,贴在树枝上去。
交流之后,孩子们按着自己的思路开始着手装饰树叶。由于树叶形状不规则,一开始孩子们也没有想好怎么涂,胆子大的淘淘,直接涂色;胆小的涵涵,只是用笔尖蘸着水粉颜料点一点;而希希则是在树叶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小草状线条。后来,我找来一些作品与孩子们一起欣赏,让他们了解到可以用多种颜色,间隔的线条,大小、形状不同的点,或者是对比撞色来装饰。欣赏之后,孩子们的创作变得更加丰富、大胆,五颜六色的树叶把大树装扮得更美了。
给大树上色
教师:现在树叶已经很漂亮了,看看还能怎么装扮一下这棵大树?
小庄:树干还是报纸的颜色,我们给它变个颜色吧。
虫虫:这个简单,用咖啡色的水彩笔来涂。
六六:水彩笔太细了,美工室有刷子和颜料,我们可以用。
上色过程并不容易,刷上颜色还要晾干,为了快速风干,孩子们还使用了电吹风,有的地方颜色刷了两遍,有的地方孩子们够不到就踩上椅子。一会儿工夫,树干就变了新模样。刷上颜料的树干,更加有了生命的色彩,拧捏后的报纸皱皱巴巴,深浅略有不同,很好地表现出树皮斑驳的纹理。一棵孩子们念叨了无数遍的大树此刻就展现在眼前,这是梦想实现的时刻,也是幼儿能够自主进行环境创设的有力证明。
窗边的大树
教师:现在大树已经做好了,“种”在哪里合适呢?
六六:窗户那里吧,那里有阳光。
小庄:我也同意靠近窗户,这样小鸟很容易发现。
教师:窗边有阳光,小鸟也容易发现,空间也够高够大,还有墙壁可以固定,大树种在这里确实很合适。
经过一番讨论,孩子们终于就大树的安放位置达成了共识,并小心翼翼地将大树挪到了靠近窗边的位置。粗壮有力的树干、真真假假的树枝以及五颜六色的树叶组合成了一棵高大的树,在挑高5米多的教室里,它还有很多的生长空间。向上生长的枝条,像一只只伸向天空的小手,充满着希望。
废旧报纸的低结构特点为幼儿的操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教室变成了创意工作室。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最终一棵大树终于“长”成,教室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他们骄傲并快乐着。教师适度的放手,隐性的支持,让幼儿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人。孩子们从观察树的形态,到了解树的结构,再到装扮大树,还想出了把树干由细变粗的方法,讨论了树在教室中最合适的安放位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炼并提高了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大树完成了,孩子们的艺术创作还在继续。他们自发地绘制了教室布置涂鸦版的设计图,继续用百宝箱里的材料丰富教室环境,小鸟在树上安了家,树下的花开了、草绿了,还有蜿蜒的小河和可爱的小动物作为点缀,孩子们常常在树下閱读、聊天、玩游戏……
我园生态式美育课程始终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学习方式,尊重幼儿的生长节律,为幼儿创造并提供参与、表达的条件,始终坚持儿童立场,倡导“互生共长”,环境创设也不例外。虞永平强调:“环境要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 当把环境创设的主导权交还给幼儿时,相比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教室环境的更迭总是会稍晚一点,因为环境的改变总是在幼儿观察、感知周围环境变化的基础上一点一滴产生的,环境是幼儿意愿表达、创意实现的结果。回顾故事的开始,幼儿并没有周密的构思和计划,收集材料也缺乏明确的标准,但我愿意退到幼儿身后,观察而不干预,跟随幼儿的脚步,支持幼儿与环境一起成长,在能力范围之内自主创设属于自己的环境。
湛蓝底镶白边的胶片主题墙,粉黄的鹿妈妈、粉红的鹿宝宝,鲜艳的节日花束,火红的灯笼,彩虹区域标识,这些教师精心布置的教室环境在新学期要不要变?怎样变?幼儿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六六:不要拿走它,灯笼是我们做的,我还是很喜欢。
虫虫:这幅画是我画的,我舍不得,留下它好吗?
聪聪:你也可以画新的画贴在这里。
乐乐:你喜欢灯笼,我也喜欢,但我们可以挂到别的地方去。
帅帅:我想有块草地,希望我们的教室和花园一样。
安安:我希望能有棵树,这样小鸟就会搬来住了。
经过一番讨论,孩子们决定先把旧的装饰物移除,给教室腾出空间,再实施新的想法。
围绕环境的变与不变,孩子们表达了各自的态度,对于怎样变,也有了零星的想法。陶行知先生主张儿童是学习的主人,要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儿童本位视角下的环境创设,幼儿是参与者、决策者,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支持幼儿的选择,让环境创设彰显幼儿的想法。
自从在一次升旗活动中听大班的哥哥姐姐们介绍了很多关于树木的小知识,班上幼儿也开始关注幼儿园里的树木。在自主游戏和散步时,他们常在树下驻足,摸树皮、捡树枝、仰望树冠,观察阳光透过的枝叶。教室原有的装饰物都被清理了,光秃秃的教室亟待装饰,孩子们在畅想教室的新气象时,树自然被考虑到了方案之中。
小庄:我们可以把大树搬进教室里来种吗?这样小鸟就会来安家了。
六六:树怎么种进来啊?教室里又没有土。
虫虫:我们可以画一棵大树。
聪聪:好主意,画一棵很大很大的树,比我还高,比我爸爸还要高的树。
六六:可以站在椅子上画,这样就够得着了。
帅帅:我们应该有棵可以抱着的树,可以长呀长的树。
小庄:嗯,会开花的树。
虫虫:还要能结果子的树。
在教室里“种”一棵树的想法逐渐成为孩子们共同的心愿,每个幼儿都在畅想这棵树究竟长什么样子。
幼儿的年龄尚小,能力有限,但他们已开始有自己的思考。既然孩子们有种一棵树的想法,教师要做的就是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支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将想法付诸行动,实现脑海中的畅想。
最初,幼儿关于在教室里建造一棵树的想法还很模糊,没有周密的构思,也缺乏计划性,只是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装饰可能用到的材料。幼儿园中的自然物是他们最喜欢的,掉落的果子、树叶,路边的石块、石子,这些材料都是幼儿眼中的宝贝。看着中、大班的哥哥姐姐从小区里运来的大树根,他们也梦想着自己也能搬运木头。
一起运材料
盼着盼着,机会来了:一天午睡起床时,孩子们听到外面传来“嗡嗡嗡”的声音,他们好奇地趴在二楼窗口向下看。
六六:是王爷爷在修剪树枝。
乐乐:那我们可以有木头啦。
小朔:老师你看,木头有短短的,也有长长的,还有粗粗的、细细的。
率先吃完点心的几个孩子组成了搬运小分队,出发去搬木头。“我来扛”“我来搬”“我抱着它们走”,孩子们的劲头特别足。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幼儿加入了搬运队伍,捡回的宝贝也越来越多:松果、石头、树叶、树桩、木片等。
材料变整齐了
这段时间,每个孩子回教室时都会带回一些“宝贝”,起初是放在建构区的地上,后来自然角、墙边、窗户下也堆满了木头,甚至阳台的通道、书架也没空着。生活和游戏空间被大量占用,孩子们深切感受到拥堵杂乱带来的不便。
帅帅:这东西也太多了吧,我都不好走路了。
六六:是啊,教室变得乱糟糟的。
伊伊:是因为我们捡来的东西没放好。
教师:那怎么才能放的好呢?
帅帅:把旧东西取下,新的再摆进来。
程程:一样的东西放一起,不要到处都放。
小庄:用盒子放,放好盖起来。
虫虫:就是树叶放在一个盒子里,石头放在一个盒子里。
搜集材料之初,幼儿缺乏明确的目的和计划,慢慢地,他们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搭建需要,围绕“在教室里放一棵树”的目标搜集、挑选材料。但随着收集的宝贝越来越多,教室变得拥挤杂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幼儿自主商讨了解决方案:从幼儿园各处收集到多个纸箱,然后将所有材料分类摆放,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制作简单的分类标识,彻底解决了材料随意堆放的问题。
孩子們到处收集材料,忙得不亦乐乎,但带回来的材料越来越多,大树的建造却一筹莫展,连雏形都没有。
了解树的基本结构
考虑到幼儿的年纪还小,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尚待提高,我决定先引导幼儿简单了解一下树的基本结构,为幼儿搭建大树积累经验。于是,我先组织全班幼儿围在幼儿园的一棵无患子树下,边看边交流。
教师:看看这棵树,说一说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六六:下面粗粗的是树干。
安安:树干上面是树枝。
涵涵:树枝上长了很多的叶子。
帅帅:还有埋在地下我们看不到的树根。 教师:是的,一棵树主要分为四部分:树叶、树枝、树干、树根。你们能用身体表现树干、树枝是什么样子的吗?
乐乐:看,我的手臂是树枝,手指是树叶。(乐乐努力向上张开五指,伸长手臂)
祺祺:我也是一棵树,我的身体是树干,手臂是树枝,我的脚是树根。
通过观察和交流,幼儿了解到一棵树是由树叶、树枝、树干、树根四个部分组成。树根扎在泥土里,地面向上生长的是树干和树枝,树枝上有很多的树叶。有了关于树结构的基本经验之后,孩子们对建构一棵树的愿望变得更强烈了。
小树初尝试
孩子们发现,建构一棵树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材料作为树干。在区域活动中,几个幼儿看到了长长、粗粗的PVC管,于是开始了小小的尝试。
六六:这个可以做树干,你看它粗粗的。
伊伊:把捡来的树枝子直接插进去?
小朔:同意,就这么干!
帅帅:多插几根树枝,(拍手)我们有树了,小鸟会来做客了吗?
小庄:这棵树太小了,小鸟喜欢在大树上做窝。
伊伊:我们再想想办法,做棵更大的树。
PVC管子插上干树枝,简单的组合,就变出了一棵小树,呈现出树的雏形。尽管小树的尝试略显简单,但仍需有相关经验的支持,知道树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幼儿了解了树的基本结构和基础搭法后,大树的诞生近在眼前。
自从小树诞生之后,孩子们想要一棵大大的、可以抱着的树,不停生长、还会开花结果的树,小鸟会来安家的树的想法愈发强烈。随着脑海中大树的样子越来越清晰,幼儿更有干劲了。
报纸变树干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到适合充当树干的材料,既能摆出造型,又能自由变化,而且搜集简单,易于操作。孩子们在尝试多种材料之后,发现之前用来玩报纸球游戏的报纸比较合适。
教师:想一想,什么材料适合做树干?
六六:可以弯一弯,扭一扭的。
乐乐:用报纸试试?还记得我们做过的报纸球吗?报纸被团成了球形。
涵涵:报纸球疙里疙瘩的,不光滑。
小庄:树皮也是粗粗的,不光滑。
教师:那我们用报纸试试,把它变成你们想要的树干的样子。
幼儿听取教师的建议,把所有废旧报纸全找了出来,搓的搓,拧的拧,团的团,做出的树干有短有长,有粗有细。
六六:皱巴巴的,还蛮像的,小庄,你可以做得再粗一些吗?
小庄:我把它们拼在一起就变粗了,把你的也给我,我们加在一起。
教师:有了细细的树干,短短的树干,我们也可以连接成长长的树干,还可以组合成粗壮的树干呢,你们太棒了!
树枝、树叶齐装扮
虽然大树的主体部分已完成,但孩子们心里清楚大树的建构工作并没有结束,光秃秃的树干上还少了树枝和树叶。
六六:这树好高,就是看起来光秃秃的,有点不好看。
乐乐:是啊,光有树干肯定不行,还要有树枝和树叶呢。
东方:咱们之前不是捡过很多树枝吗,现在刚好能用上。
教师:小朋友们想得很好,我们先来做什么呢?
六六:我们可以先把树枝插在树干上,然后再加上树叶。
安安:百宝箱里捡来的叶子已经干了不好看了,怎么办?
乐乐:我有办法,用颜料画一画,画得美美的,贴在树枝上去。
交流之后,孩子们按着自己的思路开始着手装饰树叶。由于树叶形状不规则,一开始孩子们也没有想好怎么涂,胆子大的淘淘,直接涂色;胆小的涵涵,只是用笔尖蘸着水粉颜料点一点;而希希则是在树叶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小草状线条。后来,我找来一些作品与孩子们一起欣赏,让他们了解到可以用多种颜色,间隔的线条,大小、形状不同的点,或者是对比撞色来装饰。欣赏之后,孩子们的创作变得更加丰富、大胆,五颜六色的树叶把大树装扮得更美了。
给大树上色
教师:现在树叶已经很漂亮了,看看还能怎么装扮一下这棵大树?
小庄:树干还是报纸的颜色,我们给它变个颜色吧。
虫虫:这个简单,用咖啡色的水彩笔来涂。
六六:水彩笔太细了,美工室有刷子和颜料,我们可以用。
上色过程并不容易,刷上颜色还要晾干,为了快速风干,孩子们还使用了电吹风,有的地方颜色刷了两遍,有的地方孩子们够不到就踩上椅子。一会儿工夫,树干就变了新模样。刷上颜料的树干,更加有了生命的色彩,拧捏后的报纸皱皱巴巴,深浅略有不同,很好地表现出树皮斑驳的纹理。一棵孩子们念叨了无数遍的大树此刻就展现在眼前,这是梦想实现的时刻,也是幼儿能够自主进行环境创设的有力证明。
窗边的大树
教师:现在大树已经做好了,“种”在哪里合适呢?
六六:窗户那里吧,那里有阳光。
小庄:我也同意靠近窗户,这样小鸟很容易发现。
教师:窗边有阳光,小鸟也容易发现,空间也够高够大,还有墙壁可以固定,大树种在这里确实很合适。
经过一番讨论,孩子们终于就大树的安放位置达成了共识,并小心翼翼地将大树挪到了靠近窗边的位置。粗壮有力的树干、真真假假的树枝以及五颜六色的树叶组合成了一棵高大的树,在挑高5米多的教室里,它还有很多的生长空间。向上生长的枝条,像一只只伸向天空的小手,充满着希望。
废旧报纸的低结构特点为幼儿的操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教室变成了创意工作室。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最终一棵大树终于“长”成,教室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他们骄傲并快乐着。教师适度的放手,隐性的支持,让幼儿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人。孩子们从观察树的形态,到了解树的结构,再到装扮大树,还想出了把树干由细变粗的方法,讨论了树在教室中最合适的安放位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炼并提高了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大树完成了,孩子们的艺术创作还在继续。他们自发地绘制了教室布置涂鸦版的设计图,继续用百宝箱里的材料丰富教室环境,小鸟在树上安了家,树下的花开了、草绿了,还有蜿蜒的小河和可爱的小动物作为点缀,孩子们常常在树下閱读、聊天、玩游戏……
我园生态式美育课程始终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学习方式,尊重幼儿的生长节律,为幼儿创造并提供参与、表达的条件,始终坚持儿童立场,倡导“互生共长”,环境创设也不例外。虞永平强调:“环境要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 当把环境创设的主导权交还给幼儿时,相比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教室环境的更迭总是会稍晚一点,因为环境的改变总是在幼儿观察、感知周围环境变化的基础上一点一滴产生的,环境是幼儿意愿表达、创意实现的结果。回顾故事的开始,幼儿并没有周密的构思和计划,收集材料也缺乏明确的标准,但我愿意退到幼儿身后,观察而不干预,跟随幼儿的脚步,支持幼儿与环境一起成长,在能力范围之内自主创设属于自己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