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人们普遍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对学生的探究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的劳动与技术课程以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性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的方法,其次针对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劳动与技术;探究能力
引言
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在我国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紧跟时下素质教育的热点,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的生活技能培训,激发学生探究生活的兴趣。由此可见,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探究性能力。
一、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的方法
(一)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探究性能力通常考察了学生的探索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进行科学思考的能力[1]。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从而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
以苏科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中的《塑丝毽子》为例,本节课旨在让同学们认识塑丝毽子的特点,并学习塑丝毽子的制作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废旧物品,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激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兴趣。在制作塑丝毽子之前,老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解毽子制作的注意事项与制作材料,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教学。其次,老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已经制作完成的塑丝毽子成品,引起学生产生“铁垫圈和塑料绳如何变成塑丝毽子”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最后塑丝毽子的制作环节,老师可以摒弃传统的示范教学,改为让同学们通过亲自拆解塑丝毽子成品,从而独立思考毽子的制作方法,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自主探究铁垫圈和塑料绳变为毽子的途径。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的第一步。
(二)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探究能力,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疑问。学生产生质疑便意味着问题涉及的知识超出了学生的已知范围,因此质疑实质上是知识拓展的过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
以苏科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册中的《缝沙包》为例,本节课旨在通过缝沙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活问题的优良习惯。沙包的缝制对缝制技术和沙包布料的选择有着较高的要求。老师在教授学生缝制沙包之前,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沙包缝制技巧,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沙包。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学生在动手缝制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疑问,老师可以将所有的问题进行总结,最后逐一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提出质疑,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提出并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参与者,二者缺一不可。如果老师和学生缺乏课堂互动,致使老师的提问无人应答,学生一言不发,那么课堂教学将会极其单一、乏味,这样的课堂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能够使老师和学生对课堂产生饱满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优化学生的课堂体验。除此之外,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能够使老师与学生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有助于消除学生面对老师时产生的紧张心理,这样学生便能以放松的心情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
二、針对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提出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探究离不开合作,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3]。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要想更好地完成问题探究,团队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团队合作有利于实践课程的开展。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保留着活泼调皮的天性,并且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劳动与技术课程通常需要使用许多手工工具,例如剪刀、刻刀、直尺等。如果工具使用不当,可能会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因此老师在课前必须向学生强调工具使用的注意事项,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不只是简单地将生活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在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在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加强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意识。探究性教学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自身的探究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玲. 小学劳技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华夏教师,2019(36):16.
[2]沈森晨. 探讨劳动与技术课程有效教学路径[J]. 小学教学参考,2017(27):87.
[3]李明亮. 新课程背景下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84.
关键词:小学;劳动与技术;探究能力
引言
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在我国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紧跟时下素质教育的热点,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的生活技能培训,激发学生探究生活的兴趣。由此可见,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探究性能力。
一、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的方法
(一)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探究性能力通常考察了学生的探索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进行科学思考的能力[1]。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从而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
以苏科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中的《塑丝毽子》为例,本节课旨在让同学们认识塑丝毽子的特点,并学习塑丝毽子的制作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废旧物品,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激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兴趣。在制作塑丝毽子之前,老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解毽子制作的注意事项与制作材料,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教学。其次,老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已经制作完成的塑丝毽子成品,引起学生产生“铁垫圈和塑料绳如何变成塑丝毽子”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最后塑丝毽子的制作环节,老师可以摒弃传统的示范教学,改为让同学们通过亲自拆解塑丝毽子成品,从而独立思考毽子的制作方法,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自主探究铁垫圈和塑料绳变为毽子的途径。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的第一步。
(二)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探究能力,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疑问。学生产生质疑便意味着问题涉及的知识超出了学生的已知范围,因此质疑实质上是知识拓展的过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
以苏科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册中的《缝沙包》为例,本节课旨在通过缝沙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活问题的优良习惯。沙包的缝制对缝制技术和沙包布料的选择有着较高的要求。老师在教授学生缝制沙包之前,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沙包缝制技巧,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沙包。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学生在动手缝制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疑问,老师可以将所有的问题进行总结,最后逐一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提出质疑,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提出并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参与者,二者缺一不可。如果老师和学生缺乏课堂互动,致使老师的提问无人应答,学生一言不发,那么课堂教学将会极其单一、乏味,这样的课堂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能够使老师和学生对课堂产生饱满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优化学生的课堂体验。除此之外,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能够使老师与学生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有助于消除学生面对老师时产生的紧张心理,这样学生便能以放松的心情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
二、針对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提出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探究离不开合作,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3]。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要想更好地完成问题探究,团队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团队合作有利于实践课程的开展。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保留着活泼调皮的天性,并且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劳动与技术课程通常需要使用许多手工工具,例如剪刀、刻刀、直尺等。如果工具使用不当,可能会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因此老师在课前必须向学生强调工具使用的注意事项,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不只是简单地将生活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在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在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加强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意识。探究性教学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自身的探究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玲. 小学劳技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华夏教师,2019(36):16.
[2]沈森晨. 探讨劳动与技术课程有效教学路径[J]. 小学教学参考,2017(27):87.
[3]李明亮. 新课程背景下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