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过程是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知的过程,它能有效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增强语感,陶冶情操和培养形象思维。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无法深刻理解古诗文的丰富内涵,因此,在古诗文的教学活动中,必须以有效朗读为支撑,使他们在朗读中积极地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古诗文,使古诗文教学“活”起来。
一、激发内驱力使学生读通诗文
古诗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激发学生朗读古诗文的内驱力,教师可通过融情的范读,用绘声绘色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象来感染学生,促使其朗读的热情迸发,主动实现“我要读,还要读”。如教学《游园不值》一课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播课文中的插图等,让学生欣赏,渐渐步入“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此时,笔者启发学生:你能想象到园子里有哪些美景?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有垂柳、粉红的桃花和雪白的梨花,有蝴蝶、蜜蜂、小鸟,还有小河和游鱼……有了美丽的景色作为铺垫,学生对该首古诗产生了学习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看一看、读一读这首诗。这样,我们的教学已经实现了良好的开端。
事实上,很多古诗文都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视频影像等来调动和提升学生朗读古诗文的内在动力。如教授《枫桥夜泊》一课前,笔者先让学生欣赏根据这首诗改编的歌曲《涛声依旧》,让动情的歌声来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二、营造气氛使学生读懂诗文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古诗文的教学,重头戏是陶冶学生的性情,扩展他们的想象。若能抓住古诗文的精要之处,稍加点拨,或许就足够了,无需繁复冗长的分析式讲解。事实上,当学生能读通古诗文后,他们就油然而生出新的追求,想真正搞懂每句的意思,领略古诗文的情趣。面对这种情形,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铲除学习障碍,初步理解诗境、诗意,同时精心营造感情朗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读出、读懂古诗文表达的意思。如教授《宿新市徐公店》一课时,因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学生对“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这句诗中的“篱落”“未成阴”不太理解,笔者先画出一道篱笆,再在篱笆旁画上一道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路旁的一棵树上花儿已凋谢,嫩绿的枝叶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浓密的树荫。在学生已经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面对美景,该用怎样的心情和语调、语速来朗读这两句诗呢?学生思索后,教师适当范读,逐步营造朗读的氛围,使学生的朗读欲望越来越强烈,促使他们在反复朗读中领悟诗句的内在含义,体验诗人的情思。
三、有效指导使学生读活诗文
学生读懂古诗文后,教师应精心指导学生反复吟咏,把古诗文读活。这样方可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情愫,领悟到诗文的意境,产生丰富的想象,与作者、与时代背景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古诗文教学所要追求的境界。如教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课时,在学生读通、读懂诗文能初步体会诗人的快乐心情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把诗文读活,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朗读时特别要注意:一、二句应读得低沉一些,然后逐句提高语调,读出杜甫因朝廷官军收复失地的喜悦兴奋之情。朗读这首诗特别是最后两句要把作者归心似箭、意欲立即回到家乡的心情从中读出来,语调应激昂有力,真切地理解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结合语言环境运用诗文
2011版最新《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并强化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古诗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在学习、诵读中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加强语言和文化的积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并促使他们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用古诗文来描述、形容所见所闻或抒发自己的情感,实现学以致用。如临近毕业,为表达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可在留言册上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应当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作不同层次的朗读,在朗读中走进古诗文、理解和领悟古诗文,并在它的感染和熏陶下不断提升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七套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
一、激发内驱力使学生读通诗文
古诗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激发学生朗读古诗文的内驱力,教师可通过融情的范读,用绘声绘色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象来感染学生,促使其朗读的热情迸发,主动实现“我要读,还要读”。如教学《游园不值》一课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播课文中的插图等,让学生欣赏,渐渐步入“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此时,笔者启发学生:你能想象到园子里有哪些美景?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有垂柳、粉红的桃花和雪白的梨花,有蝴蝶、蜜蜂、小鸟,还有小河和游鱼……有了美丽的景色作为铺垫,学生对该首古诗产生了学习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看一看、读一读这首诗。这样,我们的教学已经实现了良好的开端。
事实上,很多古诗文都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视频影像等来调动和提升学生朗读古诗文的内在动力。如教授《枫桥夜泊》一课前,笔者先让学生欣赏根据这首诗改编的歌曲《涛声依旧》,让动情的歌声来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二、营造气氛使学生读懂诗文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古诗文的教学,重头戏是陶冶学生的性情,扩展他们的想象。若能抓住古诗文的精要之处,稍加点拨,或许就足够了,无需繁复冗长的分析式讲解。事实上,当学生能读通古诗文后,他们就油然而生出新的追求,想真正搞懂每句的意思,领略古诗文的情趣。面对这种情形,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铲除学习障碍,初步理解诗境、诗意,同时精心营造感情朗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读出、读懂古诗文表达的意思。如教授《宿新市徐公店》一课时,因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学生对“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这句诗中的“篱落”“未成阴”不太理解,笔者先画出一道篱笆,再在篱笆旁画上一道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路旁的一棵树上花儿已凋谢,嫩绿的枝叶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浓密的树荫。在学生已经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面对美景,该用怎样的心情和语调、语速来朗读这两句诗呢?学生思索后,教师适当范读,逐步营造朗读的氛围,使学生的朗读欲望越来越强烈,促使他们在反复朗读中领悟诗句的内在含义,体验诗人的情思。
三、有效指导使学生读活诗文
学生读懂古诗文后,教师应精心指导学生反复吟咏,把古诗文读活。这样方可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情愫,领悟到诗文的意境,产生丰富的想象,与作者、与时代背景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古诗文教学所要追求的境界。如教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课时,在学生读通、读懂诗文能初步体会诗人的快乐心情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把诗文读活,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朗读时特别要注意:一、二句应读得低沉一些,然后逐句提高语调,读出杜甫因朝廷官军收复失地的喜悦兴奋之情。朗读这首诗特别是最后两句要把作者归心似箭、意欲立即回到家乡的心情从中读出来,语调应激昂有力,真切地理解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结合语言环境运用诗文
2011版最新《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并强化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古诗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在学习、诵读中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加强语言和文化的积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并促使他们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用古诗文来描述、形容所见所闻或抒发自己的情感,实现学以致用。如临近毕业,为表达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可在留言册上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应当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作不同层次的朗读,在朗读中走进古诗文、理解和领悟古诗文,并在它的感染和熏陶下不断提升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七套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