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目标,而生态经济则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基础。要紧密依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完善生态发展模型。在这种背景下,和龙市结合当地特色优势,大力发展全域全民旅游,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和龙发展的绿色转型之路。
生态经济将生态学理论借鉴过来,通过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进行协调,促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到实现。新时期下,和龙市充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部署指示精神,依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深入开发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逐步将绿色转型之路探索出来,不仅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得到深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也显著加快。
一、生态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一)激发发展活力
和龙地处边疆,人口流失比较严重,再加上资源短缺问题的凸显,导致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和龙过去以铁、钼、镍、煤炭等矿产资源型工业,面临重创、举步维艰,一批工业企业被迫关停,GDP、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下滑。经济环境直接影响到人口数量,边境一线十年间人口流失过半,边境两镇实际人数仅为2590人,给戍边维稳造成巨大压力。同时,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的广泛存在,也对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造成制约影响。基于本种情况,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便促使经济发展颓势得到扭转,经济发展活力得到增强。
(二)凸显地方优势
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地区特色以及区域竞争环境等因素,发展旅游产业是和龙市优化产业结构、激发发展活力的不二选择。
首先,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龙位于长白山森林主体功能区,地处北纬42°,与北欧气候条件相似。和龙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较多,景区景点在220处以上,具有93%以上的森林覆盖率,被连续评为全国十佳宜居县城。和龙市拥有北欧的冰雪、三亚的冬季,同时背靠长白山,拥有165km风光秀丽的最美中朝边境线。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能够将和龙市的地域特色优势给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和龙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得到顺利实现。
其次,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龙充分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以《和龙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配套规划了平岗绿洲、渤海国遗址公园、龙门湖冬钓、崇善小村之恋等20多个项目。立足山区边境沿线,将图们江打造成夏季休闲康养、避暑的天堂。围绕海兰江平原,努力发展冬季冰雪项目,打造冰雪的北欧,形成全域全时空发展思路。同时,基礎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加快,先后将一系列旅游发展优惠政策制定出来。目前老里克湖、青龙渔业、金达莱村、光东村年游客人数均突破了30万人次,和龙旅游业已步入了由政府推动向市场化运作转变的新阶段。2018年,旅游人数突破165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7.3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0%和28%。
二、生态经济发展的有益探索
(一)快速发展民宿产业
2016年以前,和龙仅有民宿350余间,且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新时期下,和龙市加大旅游扶贫力度,鼓励本地旅游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做大做强民宿旅游产业。先后打造6个智能旅游村、10个旅游综合体,切实满足游客吃住行游娱购六大需求,全面丰富游客体验。
(二)高度整合旅游资源
和龙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分散性较强,缺乏整体联动。脱贫攻坚以来,和龙把旅游产业作为贫困群众重点增收渠道,统一整合、包装市内所有旅游景点,打造了8条精品旅游线路,彻底改变过去散、乱、低的整体感觉。同时,大力减少“走马观花”的过站游,重点发展“快进慢出”深度游,促使让游客玩不完、玩不够、还想来的“全域”格局得到形成。同时,充分激发社会扶贫力量,集中建设旅游项目。如在一汽集团、省烟草公司、鄞州区的支持下,实施了金达莱一汽小镇、边疆红色文化培训中心、延安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
(三)完善优化产业链条
和龙市大力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显著加快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步伐,大米、林下参、桑黄、蜂蜜、优质畜产品等作为“和龙礼物”走向了全国。脱贫攻坚以来,实施210个产业项目,扶持润土果蔬、大阳参业、兴林科技等企业做大做强,显著优化了和龙产业结构。同时,充分注重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的同步开展,高度结合了“产业链+供应链+市场”,累计建设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65个、网商1314家,电商村3个,为当地经济整体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以2019年上半年为例,和龙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25305万元,达到了33.74%左右的增长。
(四)构建浓厚创业氛围
和龙市充分发挥旅游扶贫“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如2018年,和龙市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领域实现了1亿元的销售额目标。同时,和龙大力实施金融创新活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构建目标,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兴农扶贫样板县之一。在全民参与旅游的大背景下,激发了贫困群众要富敢富的信心和勇气。再加上订单式扶贫、入股式扶贫、合作式扶贫等多种有效扶贫方式的落实,促使贫困户的奋斗精神得到激发,扶贫效果显著提升。
三、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深入调查与综合分析,发现和龙市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部分地区没有深入落实“旅游兴州”战略,“看摊守业”观念较为浓厚。部分旅游产品品牌影响力不大,缺乏统一包装和标识,还没有非常成熟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游客购物欲望不足。没有深入研究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关联性,未能及时研究出台整合土地、财政、资源、金融等方面措施。部分经营者欠缺现代经营理念,市场辐射能力较弱。多数农民小富则安,参与市场程度低,发展旅游产业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等等。基于这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发展策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充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一)完善责任机制,创新开拓思维
要把懂旅游工作、热爱旅游事业的干部选配到关键岗位,带动形成抓旅游的浓厚氛围。要将党政领导负责制深入落实下去,市级领导牵头包保重大旅游项目。要将联席会议定期开展下去,对时间表、路线图等科学制定。为促使各项任务得到彻底落实,还需要对目标考核、问责机制等完善构建。要定期组织干部、企业家等群体深入到先进地区考察与学习,促使其视野得到拓展,思路得到创新,能够进一步理解“旅游兴州”战略部署,提高抓旅游的能力和水平。要在用地、税费、融资等诸多领域内将优惠政策制定出来,加速行政审批进度,根除中梗阻、各自为战等问题,让旅游企业放胆放手放心经营。
(二)提升品质档次,真正留住游客
积极适应新形势下旅游市场的发展特点,在全力打造旅游目的地上下功夫。要把发展民宿作为近期重点核心工作抓手,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重点打造10个公园、20个综合体、200个高端民宿、2000个朝鲜族人家。围绕龙门湖、老里克湖、松月湖、石国湖“四湖”,打造平岗平原环湖旅游带,把景区景点串成线、连成片,集中基础设施、特色产业资源向“四湖”集聚。大力开拓冬季旅游市场,突出仙峰滑雪场、老里克赏雪、龙门湖冬钓产品打造,充分发挥当地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的优势。要完善构建旅游配套设施,大力优化交通环境,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实施下去。要依托“金达莱丝路”品牌效应和集聚功能,对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大力发展,实现线上线下齐头并进,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全力做好文旅结合文章,持续不断地开展好春天金达莱节、夏天边境漂流、秋天稻花节、冬天冰雪节及国际马拉松赛五个节庆活动,讲好和龙故事。
(三)坚持政府主导,完善市场运作机制
众所周知,旅游产业具有较长的周期,难以快速产生效益。旅游产业发展实践中,政府需将自身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对发改、农业、工信等诸多部门有机协调,形成合力。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充分利用起来,深入建设产业配套设施,促使当地旅游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要完善政策体系,通过对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盘活利用,促使民宿旅游、休闲娱乐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要引导金融机构繼续落实金融创新服务,对新型金融产品大力开发,对融资渠道不断拓展。要将旅游发展基金针对性设立起来,通过奖励机制的构建,有效扶持特色园区与产业。要加大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鼓励引导经营者提升服务质量。
(四)统一服务标准,优化游客体验
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促使旅游市场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得到提升。首先,制定出台旅游饮食标准,严把卫生安全关,加紧谋划申请大米、林下参、蜂蜜、桑黄等交易平台,制定产业标准,深度融合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其次,积极引入专业旅游人才,通过人才优惠政策的合理设计与推行,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眼界开阔、经验丰富的建设者和经营者。要加强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与培训机构的互动与联系,促使人才匮乏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最后,加强旅游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建设,通过中介服务组织的培育与发展,促使行业发展的规范化得到逐步实现。此外,注重典型引路,重点挖掘自主兴办、从事旅游产业实现脱贫的先进典型,以榜样力量带动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形成全社会参与旅游,全域全民推动“旅游兴州”战略实施的浓厚氛围。
四、结束语
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各地需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步伐,逐步将生态经济模型构建起来。和龙市结合地区特色,以旅游产业为抓手,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不错成效。未来要进一步优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策略,从多方入手,形成全域全民旅游的良好局面。
(作者供职于中共和龙市委党校)
生态经济将生态学理论借鉴过来,通过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进行协调,促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到实现。新时期下,和龙市充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部署指示精神,依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深入开发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逐步将绿色转型之路探索出来,不仅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得到深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也显著加快。
一、生态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一)激发发展活力
和龙地处边疆,人口流失比较严重,再加上资源短缺问题的凸显,导致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和龙过去以铁、钼、镍、煤炭等矿产资源型工业,面临重创、举步维艰,一批工业企业被迫关停,GDP、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下滑。经济环境直接影响到人口数量,边境一线十年间人口流失过半,边境两镇实际人数仅为2590人,给戍边维稳造成巨大压力。同时,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的广泛存在,也对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造成制约影响。基于本种情况,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便促使经济发展颓势得到扭转,经济发展活力得到增强。
(二)凸显地方优势
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地区特色以及区域竞争环境等因素,发展旅游产业是和龙市优化产业结构、激发发展活力的不二选择。
首先,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龙位于长白山森林主体功能区,地处北纬42°,与北欧气候条件相似。和龙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较多,景区景点在220处以上,具有93%以上的森林覆盖率,被连续评为全国十佳宜居县城。和龙市拥有北欧的冰雪、三亚的冬季,同时背靠长白山,拥有165km风光秀丽的最美中朝边境线。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能够将和龙市的地域特色优势给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和龙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得到顺利实现。
其次,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龙充分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以《和龙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配套规划了平岗绿洲、渤海国遗址公园、龙门湖冬钓、崇善小村之恋等20多个项目。立足山区边境沿线,将图们江打造成夏季休闲康养、避暑的天堂。围绕海兰江平原,努力发展冬季冰雪项目,打造冰雪的北欧,形成全域全时空发展思路。同时,基礎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加快,先后将一系列旅游发展优惠政策制定出来。目前老里克湖、青龙渔业、金达莱村、光东村年游客人数均突破了30万人次,和龙旅游业已步入了由政府推动向市场化运作转变的新阶段。2018年,旅游人数突破165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7.3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0%和28%。
二、生态经济发展的有益探索
(一)快速发展民宿产业
2016年以前,和龙仅有民宿350余间,且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新时期下,和龙市加大旅游扶贫力度,鼓励本地旅游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做大做强民宿旅游产业。先后打造6个智能旅游村、10个旅游综合体,切实满足游客吃住行游娱购六大需求,全面丰富游客体验。
(二)高度整合旅游资源
和龙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分散性较强,缺乏整体联动。脱贫攻坚以来,和龙把旅游产业作为贫困群众重点增收渠道,统一整合、包装市内所有旅游景点,打造了8条精品旅游线路,彻底改变过去散、乱、低的整体感觉。同时,大力减少“走马观花”的过站游,重点发展“快进慢出”深度游,促使让游客玩不完、玩不够、还想来的“全域”格局得到形成。同时,充分激发社会扶贫力量,集中建设旅游项目。如在一汽集团、省烟草公司、鄞州区的支持下,实施了金达莱一汽小镇、边疆红色文化培训中心、延安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
(三)完善优化产业链条
和龙市大力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显著加快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步伐,大米、林下参、桑黄、蜂蜜、优质畜产品等作为“和龙礼物”走向了全国。脱贫攻坚以来,实施210个产业项目,扶持润土果蔬、大阳参业、兴林科技等企业做大做强,显著优化了和龙产业结构。同时,充分注重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的同步开展,高度结合了“产业链+供应链+市场”,累计建设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65个、网商1314家,电商村3个,为当地经济整体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以2019年上半年为例,和龙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25305万元,达到了33.74%左右的增长。
(四)构建浓厚创业氛围
和龙市充分发挥旅游扶贫“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如2018年,和龙市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领域实现了1亿元的销售额目标。同时,和龙大力实施金融创新活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构建目标,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兴农扶贫样板县之一。在全民参与旅游的大背景下,激发了贫困群众要富敢富的信心和勇气。再加上订单式扶贫、入股式扶贫、合作式扶贫等多种有效扶贫方式的落实,促使贫困户的奋斗精神得到激发,扶贫效果显著提升。
三、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深入调查与综合分析,发现和龙市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部分地区没有深入落实“旅游兴州”战略,“看摊守业”观念较为浓厚。部分旅游产品品牌影响力不大,缺乏统一包装和标识,还没有非常成熟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游客购物欲望不足。没有深入研究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关联性,未能及时研究出台整合土地、财政、资源、金融等方面措施。部分经营者欠缺现代经营理念,市场辐射能力较弱。多数农民小富则安,参与市场程度低,发展旅游产业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等等。基于这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发展策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充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一)完善责任机制,创新开拓思维
要把懂旅游工作、热爱旅游事业的干部选配到关键岗位,带动形成抓旅游的浓厚氛围。要将党政领导负责制深入落实下去,市级领导牵头包保重大旅游项目。要将联席会议定期开展下去,对时间表、路线图等科学制定。为促使各项任务得到彻底落实,还需要对目标考核、问责机制等完善构建。要定期组织干部、企业家等群体深入到先进地区考察与学习,促使其视野得到拓展,思路得到创新,能够进一步理解“旅游兴州”战略部署,提高抓旅游的能力和水平。要在用地、税费、融资等诸多领域内将优惠政策制定出来,加速行政审批进度,根除中梗阻、各自为战等问题,让旅游企业放胆放手放心经营。
(二)提升品质档次,真正留住游客
积极适应新形势下旅游市场的发展特点,在全力打造旅游目的地上下功夫。要把发展民宿作为近期重点核心工作抓手,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重点打造10个公园、20个综合体、200个高端民宿、2000个朝鲜族人家。围绕龙门湖、老里克湖、松月湖、石国湖“四湖”,打造平岗平原环湖旅游带,把景区景点串成线、连成片,集中基础设施、特色产业资源向“四湖”集聚。大力开拓冬季旅游市场,突出仙峰滑雪场、老里克赏雪、龙门湖冬钓产品打造,充分发挥当地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的优势。要完善构建旅游配套设施,大力优化交通环境,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实施下去。要依托“金达莱丝路”品牌效应和集聚功能,对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大力发展,实现线上线下齐头并进,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全力做好文旅结合文章,持续不断地开展好春天金达莱节、夏天边境漂流、秋天稻花节、冬天冰雪节及国际马拉松赛五个节庆活动,讲好和龙故事。
(三)坚持政府主导,完善市场运作机制
众所周知,旅游产业具有较长的周期,难以快速产生效益。旅游产业发展实践中,政府需将自身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对发改、农业、工信等诸多部门有机协调,形成合力。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充分利用起来,深入建设产业配套设施,促使当地旅游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要完善政策体系,通过对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盘活利用,促使民宿旅游、休闲娱乐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要引导金融机构繼续落实金融创新服务,对新型金融产品大力开发,对融资渠道不断拓展。要将旅游发展基金针对性设立起来,通过奖励机制的构建,有效扶持特色园区与产业。要加大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鼓励引导经营者提升服务质量。
(四)统一服务标准,优化游客体验
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促使旅游市场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得到提升。首先,制定出台旅游饮食标准,严把卫生安全关,加紧谋划申请大米、林下参、蜂蜜、桑黄等交易平台,制定产业标准,深度融合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其次,积极引入专业旅游人才,通过人才优惠政策的合理设计与推行,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眼界开阔、经验丰富的建设者和经营者。要加强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与培训机构的互动与联系,促使人才匮乏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最后,加强旅游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建设,通过中介服务组织的培育与发展,促使行业发展的规范化得到逐步实现。此外,注重典型引路,重点挖掘自主兴办、从事旅游产业实现脱贫的先进典型,以榜样力量带动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形成全社会参与旅游,全域全民推动“旅游兴州”战略实施的浓厚氛围。
四、结束语
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各地需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步伐,逐步将生态经济模型构建起来。和龙市结合地区特色,以旅游产业为抓手,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不错成效。未来要进一步优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策略,从多方入手,形成全域全民旅游的良好局面。
(作者供职于中共和龙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