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而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学,其最根本的特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改变原有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走出要我学的困境,自觉养成我要学的习惯。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做数学学习的主人。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是目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亚里士多德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学贵有疑,质疑是深入思考的结果,也是自主学习的表现。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对所学知识表现出极大地关注,并发挥自主意识,在不断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感悟。
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可以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思维定势,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充分挖掘学习的潜力和动力,唤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充满了“奇思异想”,在教师看来有些甚至是荒谬的,但请注意,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不妨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讨论来获得最后的结论比起教师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有价值得多。尽管充分地让孩子质疑问难给教师的课堂调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一个明智的教师应该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他的每一次质疑,都闪烁着他思维的光芒,包含着他在学习的旅途上创新追求的努力,教师应正确诱导,及时调节,科学控制,练就“掌舵艺术”,在扑朔迷离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勇于创新,到达胜利的彼岸。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数学即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开始,恰当地选用贴近生活的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比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和函数等知识后,测量树的高度。问题这样设计:怎样测量一棵树的高度?试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测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积极性很高,想到了许多老师不曾想到的问题:如树不高用竹竿直接测量;树高可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天气好可利用影子长与树高的关系计算;部分影子被房屋挡住怎么办?没太阳光树的顶部或底部又不能直接到达咋办……学生运用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及三角函数的计算等等方法。
学生通过亲自参加探究性实践,在“考察”、“做”、“思考”中体验、经历、感受,形成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的、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水平,克服了众多的实际困难,按照自己的思考设计方案,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精心设计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精心设计一些探究性数学问题的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发现知识、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数学活动是教材的扩展和延伸,也为学生在课后了解数学、研究数学提供了资源。
例如:在学习了勾股定理以后,结合教材上的数学活动“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可布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课后探究。
(1)搜集(包括上网、查资料等等)验证勾股定理的各种方法,选择你喜欢的拼图验证方法,自主探究这些拼图的特点;
(2)你能找到哪些勾股数组的表达方式;
(3)由得到是直角,且是直角;那么从和中,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4)由存在整数解(3、4、5;5、12、13等等),你能猜想 (n>2的整数)是否存在整数解呢?(费马大定理)
四、通过生活中运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众所周知,每个数学知识都有它的应用价值,而学以致用,则是教和学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如果学生体会不到知识的应用功能,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例如在教“地砖的铺设”“银行的利率”“股市走势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内容时,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如离A市正东方向28公里处有一个面积为200平方千米的圆形森林公园,现在要修一条公路,既要便于游客乘车去森林公园旅游,又要考虑公路不能穿过这片森林,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应该如何设计?等等,这些题目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了,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了数学的问题意识,提高了自己主动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去概括、抽象、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是以目标为依据,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自主学习能力则又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作用,是适应现代教育改革需要的,真正能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一、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亚里士多德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学贵有疑,质疑是深入思考的结果,也是自主学习的表现。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对所学知识表现出极大地关注,并发挥自主意识,在不断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感悟。
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可以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思维定势,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充分挖掘学习的潜力和动力,唤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充满了“奇思异想”,在教师看来有些甚至是荒谬的,但请注意,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不妨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讨论来获得最后的结论比起教师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有价值得多。尽管充分地让孩子质疑问难给教师的课堂调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一个明智的教师应该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他的每一次质疑,都闪烁着他思维的光芒,包含着他在学习的旅途上创新追求的努力,教师应正确诱导,及时调节,科学控制,练就“掌舵艺术”,在扑朔迷离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勇于创新,到达胜利的彼岸。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数学即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开始,恰当地选用贴近生活的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比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和函数等知识后,测量树的高度。问题这样设计:怎样测量一棵树的高度?试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测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积极性很高,想到了许多老师不曾想到的问题:如树不高用竹竿直接测量;树高可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天气好可利用影子长与树高的关系计算;部分影子被房屋挡住怎么办?没太阳光树的顶部或底部又不能直接到达咋办……学生运用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及三角函数的计算等等方法。
学生通过亲自参加探究性实践,在“考察”、“做”、“思考”中体验、经历、感受,形成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的、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水平,克服了众多的实际困难,按照自己的思考设计方案,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精心设计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精心设计一些探究性数学问题的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发现知识、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数学活动是教材的扩展和延伸,也为学生在课后了解数学、研究数学提供了资源。
例如:在学习了勾股定理以后,结合教材上的数学活动“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可布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课后探究。
(1)搜集(包括上网、查资料等等)验证勾股定理的各种方法,选择你喜欢的拼图验证方法,自主探究这些拼图的特点;
(2)你能找到哪些勾股数组的表达方式;
(3)由得到是直角,且是直角;那么从和中,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4)由存在整数解(3、4、5;5、12、13等等),你能猜想 (n>2的整数)是否存在整数解呢?(费马大定理)
四、通过生活中运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众所周知,每个数学知识都有它的应用价值,而学以致用,则是教和学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如果学生体会不到知识的应用功能,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例如在教“地砖的铺设”“银行的利率”“股市走势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内容时,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如离A市正东方向28公里处有一个面积为200平方千米的圆形森林公园,现在要修一条公路,既要便于游客乘车去森林公园旅游,又要考虑公路不能穿过这片森林,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应该如何设计?等等,这些题目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了,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了数学的问题意识,提高了自己主动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去概括、抽象、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是以目标为依据,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自主学习能力则又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作用,是适应现代教育改革需要的,真正能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