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教改倡导以人为本,并且提倡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体育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正是在新教改的理念指导下,适应了现代教育学环境,提升了体育教学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同时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多种价值和功能。文章通过解读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厘清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关系,促进学生生命特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等价值功能。
【关键词】体育 生命安全教育 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38-01
一、生命安全教育的概念
学校的生命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目前有很多学者研究这个新课题,一般来说,学者们认为生命安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理解生命和创造生命价值,提高生存能力、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而国外的专家们认为生命安全教育主要是针对教育学生远离毒品、暴力、自杀等等教育。而本文探讨的生命安全教育,包括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合理躲避自然灾害,他人伤害、交通事故伤害、食品安全等等,另一方面,要学会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要让学生学会生命的觉醒与提升,注重生命意識的养成,注重生存技能的培养。
二、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的存在问题
国外的生命安全教育发展的很早,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并且他希望借此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生命的威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国外的生命安全教育很关注健康、关怀生命,这种观念也逐步在全球得到推广,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必须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随后的研究中,学会生存、生命安全教育的意识被日益强化,并逐步纳入一些国家的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生命安全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在应急避险能力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实践程度上,国外的研究与实践比较科学和系统,已经成为整个国民教育的一部分,而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突出表现为理论化、教条化、零散化和形式化等特点。这种非常态的、非系统的践行方式与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认识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尽管我国总结了不少应急避险的内容与方法,但在实践途径上还是摇摆不定,难以找到一种凑效的根本路径。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动,这种状况必然造成更加严峻的后果。
三、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的联系
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生命安全教育尤其是应急避险能力训练,与学校体育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从本质上讲,两者都是需要身体身体操作性,通过身体运动完成任务,在动态绎中获得健康和生命的尊严,在协作和拼搏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从目标上来说,学校体育的领域目标下的一些内容标准与生命安全教育是一致的。体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校体育最能实现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从学校体育的角度讲,体育教育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尤其是对身体器官系统的发育与成熟,形成健康的体魄、改善大脑与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均衡性,提高反应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的教学环境也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体育的情境教学模拟锻炼各种应急避险技能;并且学校体育师资无疑是避险技能训练自然的优秀组织者与引导者。
四、学校体育教学推行生命安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生命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倡导的并且与体育教学中“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相契合的。“以人为本”生命教育理念是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重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改善教育效果的理论基础,要求学校体育教育唤醒、弘扬个体内在潜能的发展。当前的学校体育教育内容上和教育观念上,都缺乏对生命教育理念的认识。体育教育变成模式化的训练,压抑学生个性和生命发展的多样性,使学校体育教育缺乏生命力和感召力。学校应当回归体育教育的本性,以“以人为本”融入到学校体育中来。“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思想都是学校体育功能的本质要求,无论从学校体育教育的起源,还是发展的动力而言,都源于生命,这都要求学校体育功能要实现向生命的回归。
2.建立优秀的体育教育教师队伍
体育教师应当担当起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体育教师要当好生命安全教育的倡导者、组织者、实施者。首先得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体育教学课程技巧,在科学合理组织教学、上好每堂课的基础上,避免课内出现安全事故,同时需要掌握并传授大量与生命安全教育方面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地制宜地开展生命安全教育。
3.合理利用体育教学实施生命安全教育
在体育课理论教学中,要合理利用体育教学课堂,安排一些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利用室内体育课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授各种生命安全知识,教会学生多种基本生存、逃生、自救、救人技能等本领。例如,教师可以设定一个灾情场景,让学生判断,这种灾情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思考遇见了该怎么办。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归纳出险情到来时的预警、怎样迅速撤离险区以及常见自救与互救方法,教育学生身处险境时,如何面对和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求生的成功。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通过观看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影像资料,教育学生如何在艰难的情况下都拯救拯救的生命,以积极的心态和采取力所能及的方法对待困难与挫折。
【关键词】体育 生命安全教育 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38-01
一、生命安全教育的概念
学校的生命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目前有很多学者研究这个新课题,一般来说,学者们认为生命安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理解生命和创造生命价值,提高生存能力、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而国外的专家们认为生命安全教育主要是针对教育学生远离毒品、暴力、自杀等等教育。而本文探讨的生命安全教育,包括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合理躲避自然灾害,他人伤害、交通事故伤害、食品安全等等,另一方面,要学会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要让学生学会生命的觉醒与提升,注重生命意識的养成,注重生存技能的培养。
二、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的存在问题
国外的生命安全教育发展的很早,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并且他希望借此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生命的威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国外的生命安全教育很关注健康、关怀生命,这种观念也逐步在全球得到推广,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必须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随后的研究中,学会生存、生命安全教育的意识被日益强化,并逐步纳入一些国家的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生命安全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在应急避险能力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实践程度上,国外的研究与实践比较科学和系统,已经成为整个国民教育的一部分,而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突出表现为理论化、教条化、零散化和形式化等特点。这种非常态的、非系统的践行方式与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认识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尽管我国总结了不少应急避险的内容与方法,但在实践途径上还是摇摆不定,难以找到一种凑效的根本路径。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动,这种状况必然造成更加严峻的后果。
三、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的联系
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生命安全教育尤其是应急避险能力训练,与学校体育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从本质上讲,两者都是需要身体身体操作性,通过身体运动完成任务,在动态绎中获得健康和生命的尊严,在协作和拼搏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从目标上来说,学校体育的领域目标下的一些内容标准与生命安全教育是一致的。体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校体育最能实现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从学校体育的角度讲,体育教育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尤其是对身体器官系统的发育与成熟,形成健康的体魄、改善大脑与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均衡性,提高反应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的教学环境也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体育的情境教学模拟锻炼各种应急避险技能;并且学校体育师资无疑是避险技能训练自然的优秀组织者与引导者。
四、学校体育教学推行生命安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生命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倡导的并且与体育教学中“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相契合的。“以人为本”生命教育理念是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重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改善教育效果的理论基础,要求学校体育教育唤醒、弘扬个体内在潜能的发展。当前的学校体育教育内容上和教育观念上,都缺乏对生命教育理念的认识。体育教育变成模式化的训练,压抑学生个性和生命发展的多样性,使学校体育教育缺乏生命力和感召力。学校应当回归体育教育的本性,以“以人为本”融入到学校体育中来。“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思想都是学校体育功能的本质要求,无论从学校体育教育的起源,还是发展的动力而言,都源于生命,这都要求学校体育功能要实现向生命的回归。
2.建立优秀的体育教育教师队伍
体育教师应当担当起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体育教师要当好生命安全教育的倡导者、组织者、实施者。首先得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体育教学课程技巧,在科学合理组织教学、上好每堂课的基础上,避免课内出现安全事故,同时需要掌握并传授大量与生命安全教育方面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地制宜地开展生命安全教育。
3.合理利用体育教学实施生命安全教育
在体育课理论教学中,要合理利用体育教学课堂,安排一些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利用室内体育课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授各种生命安全知识,教会学生多种基本生存、逃生、自救、救人技能等本领。例如,教师可以设定一个灾情场景,让学生判断,这种灾情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思考遇见了该怎么办。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归纳出险情到来时的预警、怎样迅速撤离险区以及常见自救与互救方法,教育学生身处险境时,如何面对和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求生的成功。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通过观看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影像资料,教育学生如何在艰难的情况下都拯救拯救的生命,以积极的心态和采取力所能及的方法对待困难与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