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剧情简介】:继曼谷、纽约之后,东京再出大案。唐人街神探唐仁(王宝强饰)、秦风(刘昊然饰)受侦探野田昊(妻夫木聪饰)的邀请前往东京调查。“CRIMASTER世界侦探排行榜”中的侦探们闻讯后也齐聚东京,加入挑战。而排名第一的神秘人Q的现身,让这个大案更加扑朔迷离。一场亚洲最强神探之间的较量在爆笑中展开。
影院复工后的第一个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两家独大的局面。截至3月11日,《你好,李焕英》票房突破51亿元,《唐人街探案3》票房突破44亿元,分别跻身中国电影史总票房排行榜的第二和第四。更惊人的是,两部电影后劲很足,目前都已宣布延长上映时间,它们创造的纪录仍有可能被进一步打破。
票房高歌猛进的同时,《唐人街探案3》的口碑却两极分化,豆瓣评分低至5.6,与“隔壁”《你好,李焕英》的8.1分相比,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观影后,我的直观感受是:作为“唐探IP宇宙”的承上启下之作,《唐人街探案3》离个人的期望值还略有些距离,不过作为春节档合家欢电影,《唐人街探案3》是及格的。
影片中,作为核心剧情的密室推理手法有点小儿科,稍微有些推理经验的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套路。而作为跨界因子的日本元素却塞得有些多,从《草帽歌》到三浦友和,从铃木保奈美到妻夫木聪、长泽雅美,还有叫不出名字的日本熟脸,以及二次元等文化元素,导演似乎要明明白白地告诉观众,不管你多大年纪,这里都有你能共情的“日本”。
强塞的不仅有日本元素,还有人物。《唐人街探案3》在前两部电影的基础上,补充了网剧《唐人街探案》中出现的新角色。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主角团体有着十分强大的形象,但神秘组织Q却显得有些“中二”范儿,两方对峙中,Q空洞得仿佛典型的无脑反派。
不过,考虑到加角色是为了丰富整个“唐探”系列的人物谱系和案件蓝图,为《唐人街探案4》和《唐人街探案5》做铺垫,这个缺点倒还可以容忍。
毕竟,《唐人街探案》诞生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其会成为一个大IP。到了第三部,影片既要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案件,还要揭示Q的身份,填上之前的坑,另外还要继续打破续集必“扑街”的魔咒,这确实是个大难题。
从票房看,导演陈思诚是过关的,“唐探”系列已经被打造成了一个成熟的IP,三部曲加起来的票房已经超过86亿元,其中两部都已跻身中国票房榜前十名,陈思诚也成功跻身国内首位百亿元票房导演。
但是,如果《唐人街探案4》不能回归初心,那这个IP的价值可能要进一步打折扣。“唐探”三部曲,口碑一部比一部低,一个重要原因是失去了推理加喜剧这一类型题材的纯粹性。
陈思诚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影片要表达的核心是战争遗孤和反战主题,影片的插曲——花了100万美元买下迈克·杰克逊的《heal the world》使用权便足以说明这一点。他认为,很多年轻观众没有理解,这种类型的题材也会触及到那样一个宏大命题,“对年轻观众来说,信息量太多了”。
然而观众不买账的重点不在于不理解,而是他们认为影片压根没必要触及这个宏大命题。作为承上启下之作,《唐人街探案3》本来就承载着一堆使命,即便要体现宏大命题,也没有必要放在这部。这种大杂烩电影,本质上就是大俗之作,何必强行扯上宏大命题。一个故事如果沦落到要创作者来解释,或许就是一种失败。
不过陈思诚的这番发言倒是能说明,任何一个导演,哪怕在商业上再成功,还是希望在艺术性上得到一些认可,在口碑上得到更高的评价。他说观众不理解,言下之意就是“不服”:你们没看懂,凭什么打低分?但电影拍出来可不就是让观众观赏的吗?觀众花钱看了电影,批评几句还得挨导演骂,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打低分的人到底说了什么呢?有一条豆瓣热门评论是这么写的:陈思诚一边恶心人,一边赚钱,还赚了三次。可这条评论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别扭——敢情他骂的也不是陈思诚,骂的是每一个走进电影院花钱看《唐人街探案3》的观众。潜台词好似在说:明知道是糟粕,你们还花钱去享用。
无独有偶,有条热门微博的表述是:陈思诚成为百亿元票房的导演,有你一份。意思可不就是在说:陈思诚现在的地位也有咱们这些观影人的一份功劳。这句和上一句连起来细品,言下之意是:看看咱做的好事!丢不丢人!
这样戳着鼻子骂观众的论调,不知道其他网友看了之后是不是笑着“自黑”一下,再反省片刻。从去年开始,作为文娱产品消费者,我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挨骂,挨媒体骂、挨文化人骂、挨主创骂……这一路被骂的经历,感觉还真是有些五味杂陈。
长期以来,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不管是流量明星还是商业电影,经常会被诟病为“水货”、低俗、没实力,而他们的受众,会被贬斥为低级趣味、资本傀儡。似乎,我们对于这类文娱产品的每一份支持,都是在助长妖风邪气,似乎我们被资本强行喂食,毫无判断能力,我们该骂!
天下哪有花了钱,还要被这么糟蹋的道理?不过是花自己的钱买点快乐,我们做了什么了不得的错事吗?
话说,娱乐市场真的是劣币驱逐良币吗?流量,换个说法,不就是大家都喜欢;人气,换句话说,不就是更大众的选择。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受欢迎的就是良币,不能因为不符合批评者的品位和评价标准,就被掌握话语权的文化上位圈层贬损得一无是处。
网络越来越发达,人群越来越圈层化,不同圈层需求也不一样,文艺创作者各自争取自己的圈层,服务自己的“小众”也挺好。面向全民的爆款之作,自然和整个大众市场密切相关。《你好,李焕英》是这样,《唐人街探案》也是。
《你好,李焕英》口碑极好,但看的人品位就更高吗?就是更懂电影了吗?恕我不敢苟同。《你好,李焕英》的共情度高、话题性强,比起《唐人街探案》,它的成功更像是电视剧和小品类型的成功,是大众情绪价值的变现,并不能证明其在电影艺术性上也达到了极高的高度。
事实上,现在很多观众就是把电影当电视来看,他们既不是文青,也不在乎所谓的“电影感”。他们喜欢、他们选择,就这么简单。
“真正”的电影当然应该有,但可能没办法赢得上述观众的喜爱。这样的电影也不必迎合这些观众,阳春白雪本来就是曲高和寡的,这类创作者及其拥趸要习惯被边缘化,也要习惯艺术和商业没法平衡的落差。
举个例子,你觉得电影A是绝世佳作,电影B是烂片之王,可是,电影B票房破纪录,电影A无人问津,那说明什么?这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电影B并不是烂片,你自己的标准过于偏颇;第二种是,电影B确实是烂片,观众可以骂,你也可以批评,但你不能因为观众看烂片就骂他们品位差。这就好比,自家开店没生意,又没法搞走别的店,就把进人家店里的消费者拉出来暴打一顿。这样也未免太霸道了吧!
电影、电视作品原本就是大众消费品的范畴,极端点说,《唐人街探案3》就是“流量电影”,哪怕影片没有使用流量明星,喜剧+探案的影片类型还是有很强的群众基础。
尽管被导演说、被影评人骂,但作为消费者,我认为《唐人街探案3》是及格的。《唐人街探案4》如果有,我依然会为影片贡献票房。春节档的火热并不预示着寒冬之后,电影市场真的迎来了暖冬。比起挨骂,我更希望观众受到鼓励,更多地走进电影院,为国产电影加油。
(编辑 宦菁 [email protected])
影院复工后的第一个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两家独大的局面。截至3月11日,《你好,李焕英》票房突破51亿元,《唐人街探案3》票房突破44亿元,分别跻身中国电影史总票房排行榜的第二和第四。更惊人的是,两部电影后劲很足,目前都已宣布延长上映时间,它们创造的纪录仍有可能被进一步打破。
票房高歌猛进的同时,《唐人街探案3》的口碑却两极分化,豆瓣评分低至5.6,与“隔壁”《你好,李焕英》的8.1分相比,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观影后,我的直观感受是:作为“唐探IP宇宙”的承上启下之作,《唐人街探案3》离个人的期望值还略有些距离,不过作为春节档合家欢电影,《唐人街探案3》是及格的。
影片中,作为核心剧情的密室推理手法有点小儿科,稍微有些推理经验的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套路。而作为跨界因子的日本元素却塞得有些多,从《草帽歌》到三浦友和,从铃木保奈美到妻夫木聪、长泽雅美,还有叫不出名字的日本熟脸,以及二次元等文化元素,导演似乎要明明白白地告诉观众,不管你多大年纪,这里都有你能共情的“日本”。
强塞的不仅有日本元素,还有人物。《唐人街探案3》在前两部电影的基础上,补充了网剧《唐人街探案》中出现的新角色。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主角团体有着十分强大的形象,但神秘组织Q却显得有些“中二”范儿,两方对峙中,Q空洞得仿佛典型的无脑反派。
不过,考虑到加角色是为了丰富整个“唐探”系列的人物谱系和案件蓝图,为《唐人街探案4》和《唐人街探案5》做铺垫,这个缺点倒还可以容忍。
毕竟,《唐人街探案》诞生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其会成为一个大IP。到了第三部,影片既要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案件,还要揭示Q的身份,填上之前的坑,另外还要继续打破续集必“扑街”的魔咒,这确实是个大难题。
从票房看,导演陈思诚是过关的,“唐探”系列已经被打造成了一个成熟的IP,三部曲加起来的票房已经超过86亿元,其中两部都已跻身中国票房榜前十名,陈思诚也成功跻身国内首位百亿元票房导演。
但是,如果《唐人街探案4》不能回归初心,那这个IP的价值可能要进一步打折扣。“唐探”三部曲,口碑一部比一部低,一个重要原因是失去了推理加喜剧这一类型题材的纯粹性。
陈思诚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影片要表达的核心是战争遗孤和反战主题,影片的插曲——花了100万美元买下迈克·杰克逊的《heal the world》使用权便足以说明这一点。他认为,很多年轻观众没有理解,这种类型的题材也会触及到那样一个宏大命题,“对年轻观众来说,信息量太多了”。
然而观众不买账的重点不在于不理解,而是他们认为影片压根没必要触及这个宏大命题。作为承上启下之作,《唐人街探案3》本来就承载着一堆使命,即便要体现宏大命题,也没有必要放在这部。这种大杂烩电影,本质上就是大俗之作,何必强行扯上宏大命题。一个故事如果沦落到要创作者来解释,或许就是一种失败。
不过陈思诚的这番发言倒是能说明,任何一个导演,哪怕在商业上再成功,还是希望在艺术性上得到一些认可,在口碑上得到更高的评价。他说观众不理解,言下之意就是“不服”:你们没看懂,凭什么打低分?但电影拍出来可不就是让观众观赏的吗?觀众花钱看了电影,批评几句还得挨导演骂,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打低分的人到底说了什么呢?有一条豆瓣热门评论是这么写的:陈思诚一边恶心人,一边赚钱,还赚了三次。可这条评论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别扭——敢情他骂的也不是陈思诚,骂的是每一个走进电影院花钱看《唐人街探案3》的观众。潜台词好似在说:明知道是糟粕,你们还花钱去享用。
无独有偶,有条热门微博的表述是:陈思诚成为百亿元票房的导演,有你一份。意思可不就是在说:陈思诚现在的地位也有咱们这些观影人的一份功劳。这句和上一句连起来细品,言下之意是:看看咱做的好事!丢不丢人!
这样戳着鼻子骂观众的论调,不知道其他网友看了之后是不是笑着“自黑”一下,再反省片刻。从去年开始,作为文娱产品消费者,我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挨骂,挨媒体骂、挨文化人骂、挨主创骂……这一路被骂的经历,感觉还真是有些五味杂陈。
长期以来,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不管是流量明星还是商业电影,经常会被诟病为“水货”、低俗、没实力,而他们的受众,会被贬斥为低级趣味、资本傀儡。似乎,我们对于这类文娱产品的每一份支持,都是在助长妖风邪气,似乎我们被资本强行喂食,毫无判断能力,我们该骂!
天下哪有花了钱,还要被这么糟蹋的道理?不过是花自己的钱买点快乐,我们做了什么了不得的错事吗?
话说,娱乐市场真的是劣币驱逐良币吗?流量,换个说法,不就是大家都喜欢;人气,换句话说,不就是更大众的选择。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受欢迎的就是良币,不能因为不符合批评者的品位和评价标准,就被掌握话语权的文化上位圈层贬损得一无是处。
网络越来越发达,人群越来越圈层化,不同圈层需求也不一样,文艺创作者各自争取自己的圈层,服务自己的“小众”也挺好。面向全民的爆款之作,自然和整个大众市场密切相关。《你好,李焕英》是这样,《唐人街探案》也是。
《你好,李焕英》口碑极好,但看的人品位就更高吗?就是更懂电影了吗?恕我不敢苟同。《你好,李焕英》的共情度高、话题性强,比起《唐人街探案》,它的成功更像是电视剧和小品类型的成功,是大众情绪价值的变现,并不能证明其在电影艺术性上也达到了极高的高度。
事实上,现在很多观众就是把电影当电视来看,他们既不是文青,也不在乎所谓的“电影感”。他们喜欢、他们选择,就这么简单。
“真正”的电影当然应该有,但可能没办法赢得上述观众的喜爱。这样的电影也不必迎合这些观众,阳春白雪本来就是曲高和寡的,这类创作者及其拥趸要习惯被边缘化,也要习惯艺术和商业没法平衡的落差。
举个例子,你觉得电影A是绝世佳作,电影B是烂片之王,可是,电影B票房破纪录,电影A无人问津,那说明什么?这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电影B并不是烂片,你自己的标准过于偏颇;第二种是,电影B确实是烂片,观众可以骂,你也可以批评,但你不能因为观众看烂片就骂他们品位差。这就好比,自家开店没生意,又没法搞走别的店,就把进人家店里的消费者拉出来暴打一顿。这样也未免太霸道了吧!
电影、电视作品原本就是大众消费品的范畴,极端点说,《唐人街探案3》就是“流量电影”,哪怕影片没有使用流量明星,喜剧+探案的影片类型还是有很强的群众基础。
尽管被导演说、被影评人骂,但作为消费者,我认为《唐人街探案3》是及格的。《唐人街探案4》如果有,我依然会为影片贡献票房。春节档的火热并不预示着寒冬之后,电影市场真的迎来了暖冬。比起挨骂,我更希望观众受到鼓励,更多地走进电影院,为国产电影加油。
(编辑 宦菁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