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美国音乐教育家科尔曼曾经说:“孩子在各个领域中涉猎的越多,他受到的教育就越全面,他的理解力就越深,他的生活适应力就越强。”融合是一种复杂、灵活的教学手段,是一种多向的行为,是当前教育的一种趋势。《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还强调应以开阔的视野,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从而在不经意间潜移默化的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上学期末,我设计了一节综合性的复习课,名为《挥着音乐的翅膀,唱游神奇的太空》。这节课以当时的时政要事“嫦娥四号登月”为切入点,结合一年级所学的八首新授歌曲,对应宇宙中的八大行星,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到音乐课堂中来,使之作为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同时也运用音乐学科独特的方式去了解、关注其他学科,使课程多元化。
案例过程
教学片段之一:你想让你的知识更丰富吗?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前几日我们参加了一项什么有趣的活动吗?
生:跟月球拍照......
生:跟嫦娥拍照......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全体小朋友都参加了由全国少工委举办的祝贺嫦娥四号着陆成功的活动。
......
师:想去太空参观的小朋友请举手!
生:(小朋友几乎都举手了)
师:只有顺利完成任务取到船票的小朋友才能跟随宇航员登上飞船去参观太空,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让我们一起来挑战吧!
教学片段之二:你能猜出这个星球的名字吗?
师:你们看,我们已经进入到神奇的太阳系,你们认识吗?
生:太阳......火星......天王星......(两三个学生能说出几个行星的名字,大部分学生是摇头)
师:没关系,今天我们就用唱游独特的方式来认识它们。首先我们来看看离太阳最近的这颗行星,想认识它就要先完成挑战。
师:挑战一,请小朋友按要求集体演唱歌曲。师:恭喜你们第一颗行星挑战成功,让我们一起来揭晓它的名字(水星)。
教学片段之三:实践活动中加强综合能力
生:老师,强弱规律是什么呀?
师:强弱规律在我们之前的课上老师有给你们讲过,也拍过,二拍子是强弱,三拍子是强弱弱(边讲边示范),这个小朋友了解就行,接下来请小朋友给我一个机会来为你们抽取第二种挑战的形式好吗?
生:好
师:哇!太巧了,我抽的正好就是用强弱规律表现哦,准备好了吗?
生:时刻准备着
当集体齐唱完《摇啊摇》这首歌曲,准备抽取第二种表现形式的时候,有个学生突然举手,我以为他是举手要抽签,没想到他突然问强弱规律是什么,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为了让不明白的学生能够加深印象,我利用老师的身份巧妙的抽取了强弱规律这个表现方式,这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案例评析
一、融合时事,丰富学识
不少教育专家早就提出:“教科书,只是教与学的工具,绝不是唯一的资源。大胆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甚至是重组或改变教材,那是教师的业务权力。”在现在这个互联网信息发达的社会,孩子们迫切需要了解一些与他们成长相关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知识体系越来越全面。所以,融合就越来越受到学生们欢迎与喜爱,这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
在片段一中,我结合当下时事“嫦娥登月”创设情境,利用拍击节奏赢取宇宙飞船通行证。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反复记号开始复习,节奏也由易到难,学生逐渐通过一个个考验、挑战,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验挑战的成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更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中国小公民应该从小学会关爱社会、关心国家大事。
二、融合自然,加深理解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完全理解。”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把歌曲与行星用最简单的方式联系起来,并邀请学生一起参与到交流讨论之中。例如:在挑战水星这一关中,我用到的歌曲是《小雨沙沙》,因为小雨很容易让小朋友联想到水星。金星对应的歌曲是《一对好朋友》,因为金星被称为地球的姐妹星,就像一對姐妹花(详见表格1)。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参与到想象中来,自主的寻找歌曲与行星之间的联系。通过复习歌曲帮助学生了解到八大行星的特点,也在了解行星的同时更深刻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含意。
三、融合形式,提升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实践,不宜追求音乐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音乐教材,在大量的音乐实践中掌握运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单一的表现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多种表演形式的结合不仅使课堂极具丰富性,还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展示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并从中也能获得多方面的实践体验。
这节课复习的八首歌曲都是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符合歌曲的情绪演唱歌曲是这些歌曲的重点及难点,所以在设计时必选方式为齐唱,这是观察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在演唱习惯和声音上得到了怎样的提高。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另一种方式则是三选一。随着表现形式的相互融合,挑战难度不断升级,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思维也更加开阔,感知和体验音乐的广度与深度也拓宽了。虽然这些表现形式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在课堂中也出现了突发问题,就如上述教学片段三。当学生提出疑问,老师及时做出解答并亲身示范后,学生能立刻明白。如果这时学生也能抽取运用拍强弱规律这种表现方式参与体验,那么教学效果将进一步提升。所以在设计教案时,我有考虑到抽取表现方式的随机性,便利用老师的优势巧妙的抽取表现形式,立刻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更加牢固,进而提升音乐综合能力。
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将不同学科内容和教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施教学,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应该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合理的运用学科融合能促使学生主动参音乐实践活动,还能使课堂更富有想象力和挑战性,更能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文化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涂薛菲(1983.09-),性别:女,籍贯:江西,职称:小教一级,研究方向:音乐课堂教学。
(松江区中山第二小学 201600)
美国音乐教育家科尔曼曾经说:“孩子在各个领域中涉猎的越多,他受到的教育就越全面,他的理解力就越深,他的生活适应力就越强。”融合是一种复杂、灵活的教学手段,是一种多向的行为,是当前教育的一种趋势。《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还强调应以开阔的视野,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从而在不经意间潜移默化的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上学期末,我设计了一节综合性的复习课,名为《挥着音乐的翅膀,唱游神奇的太空》。这节课以当时的时政要事“嫦娥四号登月”为切入点,结合一年级所学的八首新授歌曲,对应宇宙中的八大行星,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到音乐课堂中来,使之作为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同时也运用音乐学科独特的方式去了解、关注其他学科,使课程多元化。
案例过程
教学片段之一:你想让你的知识更丰富吗?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前几日我们参加了一项什么有趣的活动吗?
生:跟月球拍照......
生:跟嫦娥拍照......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全体小朋友都参加了由全国少工委举办的祝贺嫦娥四号着陆成功的活动。
......
师:想去太空参观的小朋友请举手!
生:(小朋友几乎都举手了)
师:只有顺利完成任务取到船票的小朋友才能跟随宇航员登上飞船去参观太空,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让我们一起来挑战吧!
教学片段之二:你能猜出这个星球的名字吗?
师:你们看,我们已经进入到神奇的太阳系,你们认识吗?
生:太阳......火星......天王星......(两三个学生能说出几个行星的名字,大部分学生是摇头)
师:没关系,今天我们就用唱游独特的方式来认识它们。首先我们来看看离太阳最近的这颗行星,想认识它就要先完成挑战。
师:挑战一,请小朋友按要求集体演唱歌曲。师:恭喜你们第一颗行星挑战成功,让我们一起来揭晓它的名字(水星)。
教学片段之三:实践活动中加强综合能力
生:老师,强弱规律是什么呀?
师:强弱规律在我们之前的课上老师有给你们讲过,也拍过,二拍子是强弱,三拍子是强弱弱(边讲边示范),这个小朋友了解就行,接下来请小朋友给我一个机会来为你们抽取第二种挑战的形式好吗?
生:好
师:哇!太巧了,我抽的正好就是用强弱规律表现哦,准备好了吗?
生:时刻准备着
当集体齐唱完《摇啊摇》这首歌曲,准备抽取第二种表现形式的时候,有个学生突然举手,我以为他是举手要抽签,没想到他突然问强弱规律是什么,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为了让不明白的学生能够加深印象,我利用老师的身份巧妙的抽取了强弱规律这个表现方式,这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案例评析
一、融合时事,丰富学识
不少教育专家早就提出:“教科书,只是教与学的工具,绝不是唯一的资源。大胆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甚至是重组或改变教材,那是教师的业务权力。”在现在这个互联网信息发达的社会,孩子们迫切需要了解一些与他们成长相关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知识体系越来越全面。所以,融合就越来越受到学生们欢迎与喜爱,这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
在片段一中,我结合当下时事“嫦娥登月”创设情境,利用拍击节奏赢取宇宙飞船通行证。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反复记号开始复习,节奏也由易到难,学生逐渐通过一个个考验、挑战,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验挑战的成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更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中国小公民应该从小学会关爱社会、关心国家大事。
二、融合自然,加深理解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完全理解。”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把歌曲与行星用最简单的方式联系起来,并邀请学生一起参与到交流讨论之中。例如:在挑战水星这一关中,我用到的歌曲是《小雨沙沙》,因为小雨很容易让小朋友联想到水星。金星对应的歌曲是《一对好朋友》,因为金星被称为地球的姐妹星,就像一對姐妹花(详见表格1)。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参与到想象中来,自主的寻找歌曲与行星之间的联系。通过复习歌曲帮助学生了解到八大行星的特点,也在了解行星的同时更深刻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含意。
三、融合形式,提升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实践,不宜追求音乐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音乐教材,在大量的音乐实践中掌握运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单一的表现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多种表演形式的结合不仅使课堂极具丰富性,还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展示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并从中也能获得多方面的实践体验。
这节课复习的八首歌曲都是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符合歌曲的情绪演唱歌曲是这些歌曲的重点及难点,所以在设计时必选方式为齐唱,这是观察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在演唱习惯和声音上得到了怎样的提高。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另一种方式则是三选一。随着表现形式的相互融合,挑战难度不断升级,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思维也更加开阔,感知和体验音乐的广度与深度也拓宽了。虽然这些表现形式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在课堂中也出现了突发问题,就如上述教学片段三。当学生提出疑问,老师及时做出解答并亲身示范后,学生能立刻明白。如果这时学生也能抽取运用拍强弱规律这种表现方式参与体验,那么教学效果将进一步提升。所以在设计教案时,我有考虑到抽取表现方式的随机性,便利用老师的优势巧妙的抽取表现形式,立刻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更加牢固,进而提升音乐综合能力。
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将不同学科内容和教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施教学,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应该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合理的运用学科融合能促使学生主动参音乐实践活动,还能使课堂更富有想象力和挑战性,更能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文化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涂薛菲(1983.09-),性别:女,籍贯:江西,职称:小教一级,研究方向:音乐课堂教学。
(松江区中山第二小学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