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酒店大堂是一个综合性空间,要使大堂空间获得完整统一的效果,就要遵循设计原则,合理布局、明确分区,根据每个空间功能的性质,运用好空间处理手法,设计出使用方便、舒适高雅,且有利于经营管理的大堂。
关键词:酒店大堂;空间功能;空间处理手法
大堂空间是指酒店中以大堂为中心,结合前台接待、中庭、大堂休息区、大堂吧以及零售场所等公共设施所形成的综合性空间。在酒店的公共空间中,大堂空间首先作为主要流通场所是酒店交通空间的枢纽,它是内部人流的集散地,是人们进出的主要通道和到达酒店各功能部分的必经之地,从这里分别通向前台、电梯、餐饮、会议、宴会、康乐中心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其次大堂本身作为功能空间可以为游人提供接待、等候、休息、交往的场所;再次,从酒店管理角度看,大堂同时又是一个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由此可观察和操作旅馆内外的事情;最后,在度假酒店的设计中,大堂空间常常会与室外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并在装饰上突出酒店的特色,是人们感受酒店文化和度假氛围最为重要的场所。[1]因此大堂是给人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空间部分,也是酒店空间体系的核心所在。
一、酒店大堂的面积与功能
1、大堂的面积
大堂的面积要求取决于酒店的规模和档次、空间的交通流量以及不同类型酒店对空间的功能要求的差异,面积应与整个酒店的客房总数成比例。表1反映了大堂服务面积与客房数量比例关系,表2反映出了不同类型的酒店对大堂空间和休息厅的特征和功能要求。[2]
2、酒店大堂功能
大堂是综合性复杂空间,主要由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前台和前厅部、休息区、大堂吧、零售场所、商务中心、电梯厅、以及公共卫生间等。接待、等候、休息、会客、、交往购物等组成了大堂空间的基本功能。表3列举了一个200间客房的城市中心商务酒店的大堂空间分配情况[3]。
二、酒店大堂空间设计
1、大堂平面布局
根据总体布局方式、经营特点及空间组合的不同,大堂平面布局有多种变化。常见布局是将总服务台和休息区分设在入口大门区的两侧,楼、电梯位于入口对面;或电梯厅、休息区分列两侧,总服务台正对入口。这两种布局方式都有功能分区明确、路线简捷、对休息区干扰较少的优点。
2、大堂空间的组织和处理
大堂的空间总体布局要合理,明确划分不同功能的活动区域,提高各个组成部分空间使用效率与质量。总服务台、行李间、值班经理桌及总台前的等候属一个区域,需靠近入口,位置明显,以便客人迅速办理各种手续;休息区宜偏离主要人流路线,自成一体以减少干扰;提供饮料服务的咖啡酒吧则在大堂中形成一个收益区;楼梯、电梯厅前应有足够的面积作为交通区域。
(1)运动空间的动态导向
客人在各个方向的往与返,形成复杂的运动空间。在大堂设计处理上,不仅有宽敞地带作为水平人流通畅顺达的运动空间,从水平到竖向的交通转换也要明确便捷。因此,可根据大堂布局组织运动空间的动态导向。
(2)空间组织规划视觉导向
酒店大堂是宾客穿行、分流的主要空间,在空间处理上要考虑视觉导向的作用。一是通过轴线引导组织空间序列。对称的大堂常按强烈的中轴线加强导向;自由布局的大堂则常用连续、渐变、转折、引伸、渗透等手法引导方向;二是利用具有导向性的形体、线条、连续的图案、色彩等装饰设计手段,组织空间的时序关系;三是利用醒目的地面图案、有方向性的吊顶、台阶、栏杆、转折处的对景、标志牌等,明示或暗示着运动方向,将人们从大堂空间引导至另一空间。如北京三里屯通盈中心洲际酒店,充分利用建筑主体结构的优缺点,将空间中较为“碍事“的“结构柱”与定制弧形沙发结合,并与隔断、下沉吊顶等形成一个又一个虚拟空间,使不同功能的空间既彼此独立,又保持大空间的流通感、恢宏感。
(3)丰富空间的层次变化
以休息區为例,结合其功能、人流活动特点,可以采用隔而不断、又围又透的空间限定手法,利用不同形式的隔断、家具、定制的地毯、略有起伏的地面、台灯、立灯等,灵活分隔休息空间,使其布局轻松自在,既保持了大堂空间整体形象,又达到增强空间层次变化的目的。
3、大堂空间流线的组织
有效地组织各种流线关系是大堂空间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使,各部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客人在大堂的活动具有时间与方向的集聚性,进入大堂内人流可分为刚到旅客、住店旅客和其它客人三种,要缩短主要人流路线,做到流线清晰,避免交叉干扰主要活动路线。一般酒店的主要人流路线是入口至电梯厅,楼梯间和入口至总服务台,楼梯和总台越接近入口、位置明显,越有利于分散人流,使直接到上部公共部分和客房的客人减少对门厅的穿越;当门厅与中庭结合时,由于其他客人的增加,人流路线更复杂,方向的集聚性减弱,通常自入口到服务台的路线短,到电梯的路线略长。
结语
酒店大堂是酒店的核心及形象的延续,空间设计合理可以使客人在视觉和精神上得到享受和释放,设计中要采取统摄全局的空间组织序列组织与节奏,设计新颖、构思独特的设计,为客人缔造宾至如归的感觉。
参考文献:
[1] 吕兴宁,徐怡静.旅馆建筑.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57-60
[2] 〔英〕弗雷德·劳森著.酒店与度假村:规划、设计和重建.王小兰.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190-230
[3] 王奕.酒店与酒店设计(第二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168
关键词:酒店大堂;空间功能;空间处理手法
大堂空间是指酒店中以大堂为中心,结合前台接待、中庭、大堂休息区、大堂吧以及零售场所等公共设施所形成的综合性空间。在酒店的公共空间中,大堂空间首先作为主要流通场所是酒店交通空间的枢纽,它是内部人流的集散地,是人们进出的主要通道和到达酒店各功能部分的必经之地,从这里分别通向前台、电梯、餐饮、会议、宴会、康乐中心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其次大堂本身作为功能空间可以为游人提供接待、等候、休息、交往的场所;再次,从酒店管理角度看,大堂同时又是一个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由此可观察和操作旅馆内外的事情;最后,在度假酒店的设计中,大堂空间常常会与室外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并在装饰上突出酒店的特色,是人们感受酒店文化和度假氛围最为重要的场所。[1]因此大堂是给人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空间部分,也是酒店空间体系的核心所在。
一、酒店大堂的面积与功能
1、大堂的面积
大堂的面积要求取决于酒店的规模和档次、空间的交通流量以及不同类型酒店对空间的功能要求的差异,面积应与整个酒店的客房总数成比例。表1反映了大堂服务面积与客房数量比例关系,表2反映出了不同类型的酒店对大堂空间和休息厅的特征和功能要求。[2]
2、酒店大堂功能
大堂是综合性复杂空间,主要由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前台和前厅部、休息区、大堂吧、零售场所、商务中心、电梯厅、以及公共卫生间等。接待、等候、休息、会客、、交往购物等组成了大堂空间的基本功能。表3列举了一个200间客房的城市中心商务酒店的大堂空间分配情况[3]。
二、酒店大堂空间设计
1、大堂平面布局
根据总体布局方式、经营特点及空间组合的不同,大堂平面布局有多种变化。常见布局是将总服务台和休息区分设在入口大门区的两侧,楼、电梯位于入口对面;或电梯厅、休息区分列两侧,总服务台正对入口。这两种布局方式都有功能分区明确、路线简捷、对休息区干扰较少的优点。
2、大堂空间的组织和处理
大堂的空间总体布局要合理,明确划分不同功能的活动区域,提高各个组成部分空间使用效率与质量。总服务台、行李间、值班经理桌及总台前的等候属一个区域,需靠近入口,位置明显,以便客人迅速办理各种手续;休息区宜偏离主要人流路线,自成一体以减少干扰;提供饮料服务的咖啡酒吧则在大堂中形成一个收益区;楼梯、电梯厅前应有足够的面积作为交通区域。
(1)运动空间的动态导向
客人在各个方向的往与返,形成复杂的运动空间。在大堂设计处理上,不仅有宽敞地带作为水平人流通畅顺达的运动空间,从水平到竖向的交通转换也要明确便捷。因此,可根据大堂布局组织运动空间的动态导向。
(2)空间组织规划视觉导向
酒店大堂是宾客穿行、分流的主要空间,在空间处理上要考虑视觉导向的作用。一是通过轴线引导组织空间序列。对称的大堂常按强烈的中轴线加强导向;自由布局的大堂则常用连续、渐变、转折、引伸、渗透等手法引导方向;二是利用具有导向性的形体、线条、连续的图案、色彩等装饰设计手段,组织空间的时序关系;三是利用醒目的地面图案、有方向性的吊顶、台阶、栏杆、转折处的对景、标志牌等,明示或暗示着运动方向,将人们从大堂空间引导至另一空间。如北京三里屯通盈中心洲际酒店,充分利用建筑主体结构的优缺点,将空间中较为“碍事“的“结构柱”与定制弧形沙发结合,并与隔断、下沉吊顶等形成一个又一个虚拟空间,使不同功能的空间既彼此独立,又保持大空间的流通感、恢宏感。
(3)丰富空间的层次变化
以休息區为例,结合其功能、人流活动特点,可以采用隔而不断、又围又透的空间限定手法,利用不同形式的隔断、家具、定制的地毯、略有起伏的地面、台灯、立灯等,灵活分隔休息空间,使其布局轻松自在,既保持了大堂空间整体形象,又达到增强空间层次变化的目的。
3、大堂空间流线的组织
有效地组织各种流线关系是大堂空间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使,各部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客人在大堂的活动具有时间与方向的集聚性,进入大堂内人流可分为刚到旅客、住店旅客和其它客人三种,要缩短主要人流路线,做到流线清晰,避免交叉干扰主要活动路线。一般酒店的主要人流路线是入口至电梯厅,楼梯间和入口至总服务台,楼梯和总台越接近入口、位置明显,越有利于分散人流,使直接到上部公共部分和客房的客人减少对门厅的穿越;当门厅与中庭结合时,由于其他客人的增加,人流路线更复杂,方向的集聚性减弱,通常自入口到服务台的路线短,到电梯的路线略长。
结语
酒店大堂是酒店的核心及形象的延续,空间设计合理可以使客人在视觉和精神上得到享受和释放,设计中要采取统摄全局的空间组织序列组织与节奏,设计新颖、构思独特的设计,为客人缔造宾至如归的感觉。
参考文献:
[1] 吕兴宁,徐怡静.旅馆建筑.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57-60
[2] 〔英〕弗雷德·劳森著.酒店与度假村:规划、设计和重建.王小兰.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190-230
[3] 王奕.酒店与酒店设计(第二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