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交际中,凡是已经在话语中出现了的就是显性话语,而在话语中没有出现的则是潜性话语,客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语言称之为“显语言”,历史上出现的但已经消失了的语言成分和那些即将出现的语言成分便是“潜语言”。语言的一个完整概念应是:“语言=潜语言+显语言”。显语言中的显词是在我们观察它之前就已经存在着的词。对于观察者来说是一个经验的事实。本文的语料来源为通过网络检索到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新词新语。下面试以新词为例,讨论显词产生的途径。
一、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
当客观世界中出现新事物新现象时,语言世界中一般会出现新符号来指称这类新事物。语言是个符号系统,符号具有任意性,也就是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但任意性是有层次的,图像符号、标引符号、象征符号的任意性程度要低一些。当概念和音响符号相结合时,符号就产生了,这就成为显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事物特征指称事物,形成显词,也就是语言符号中的标引符号。如:
(1)“脚环鸡”——指动物防疫部门检疫合格后,戴上脚环的鸡。
现在经动物防疫部门检验合格的鸡都可戴上脚环,这样的鸡跟一般的鸡不同,应当怎样指称它们呢?这类鸡以有脚环为特征,称它们为“脚环鸡”。又如:
(2)“熊猫烧香”——指一种电脑病毒,在极短时间内就可感染几千台计算机,严重时可导致网络瘫痪,中毒时电脑上会出现熊猫烧香的图案。
这类电脑病毒以电脑中毒时出现熊猫烧香的图案为特征,便以这一特征命名这类病毒,称之为“熊猫烧香”。
(二)以比喻义来指称新事物新现象。如:
(3)科研包工头——指在学术界有一定身份,很容易就能拿到重要科研项目,但是自己没有时间去做具体研究,却把项目分解发包给别人做的学者。
此类学者的做法就像包工头一样,但因为又是搞科研的,所以就用“科研”来修饰“包工头”,形成“科研包工头”这一显性词语,用来指称这类现象。
(4)高薪跳蚤——指在高薪诱惑下,经常跳槽的学者。
这些学者经常跳槽,像跳蚤一样跳来跳去,原因是高薪诱惑,所以就用“高薪”来修饰“跳蚤”形成“高薪跳蚤”这一显性词语。
(三)以词语仿拟构成显性词语,指称新事物新现象。
所谓词语仿拟就是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根据一个现成的格式临时性地仿造出一个新的格式来。
如“上班族”“月光族”是语言世界中已经存在的词语,用来指称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人,形成“A族”这一固定结构,当客观世界中新出现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人时,就可以对A进行替换形成显性词语,根据语言的经济原则一般是套用固有结构而不是另造一种新结构。如:
(5)赖校族——指既不深造也不就业而是选择继续赖在学校的大学毕业生。
(6)啃校族——指在快餐厅内久坐,或买上一杯饮料就坐上半个小时的人。
这类新出现的词就是套用“A族”这一固有结构,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还有一类限显词也是根据现有的格式造出一个新的格式来,但这种新的格式不符合我们的语法规范,恰恰是这种不合规范的形式却起到了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汉语中,“被+”表示主语的一种遭受意。如“他被打了。”其中“打”这个动作是由外界施加的,不能是主语发出的,而时下出现的表达如“被自杀”“被增长”“被就业”“被自愿”之类的表达,貌似是不合汉语的语法规范的,因为“被”字后面的动作“自杀”“增长”“就业”只能有主语发出。这一表达方式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一些部门为了统计数据的好看或是为了表现政绩,往往强夺民意,这种现象似乎由来已久。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民主化倾向,公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看似不合语法的“被+”表达,表达的是公众对某些做法的质疑,以及对强势力量的不满,背后隐藏的是对个人权利的渴望。
值得一提的是,语言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空符号,即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这样的指称对象,但是却没有指称它们的语言形式。例如:学生可以称男老师的妻子为“师母”,可对女老师的丈夫应怎么称呼呢?语言世界中没有相应的符号来指称,这就出现了空符号。
二、用新词语代替旧词语
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也就是说所指和能指的关系会发生转移。语言根本无力抵抗那些随时促使所指和能指的关系发生转移的因素。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对于同样的所指,能指可能发生变化,这样,所指和能指的关系会发生转移,出现新的语言符号,也就是显词,这样的显词有以下几类:
(一)音译词
音译词以英译词居多。随着英语越来越普及,人们便在惯常的语言表达中加入英语,这样汉语中就出现了音译词,这类显词在年轻人中使用广泛。如:汉语中把非常痴迷于某人或某物的译类人称为“A迷”,如影迷、歌迷等。英语中称为“fans”,人们在交际中用“fans”来指称“A迷”。于是便出现了“粉丝”这一音译词。随着“粉丝”这一显性词语使用人数的增多,相应地“A迷”这一显词的使用人数减少,这样“粉丝”可能取代“A迷”在语言世界中的地位。
(二)缩略词
对于现有的事物现象,语言世界中有指称这类事物现象的词语,称为显词。这类显词有的是多音节的。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出现了多音节词向双音节词转化的倾向,这便使后来出现的双音节词取代多音节词而成为显词,多音节词则隐退。如:当出现博士学位时,博士生的导师称为“博士生导师”,这一显词音节很多,为了经济省力,人们开始用“博导”来指称博士生的导师,而“博士生导师”这一显词的使用频率下降,可能会成为潜词。
三、显词先于事物而存在
有些事物并没有产生,但用以称说的词语却已经出现了,这是因为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事物虽没有出现,但是概念已经形成,于是便有相应的音响形象与之对应,这种联结便成为语言符号,也就是显词。如:
(7)中国政府计划近几年内在曲阜建成中华文化标志城。
政府并没有建成中华文化标志城,曲阜现在也不是中华文化标志城,但是在人们头脑中已有这一概念,要把曲阜建成有代表中华文化主流的,即儒家文化的代表城市。于是在语言世界中便出现了“中华文化标志城”这一显词来指称这类事物。
四、结语
以上讨论了显词出现的三种途径: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新词语代替旧词语、显词先于事物而出现。需要指出的是,显词出现以后,有些因人们的使用频率较高,而具有稳定性。有些却只被极少数人使用,只是昙花一现,寿命很短。由于语料庞杂,我们只是对显词出现的途径做了粗略的统计归类,也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更加细化。
参考文献:
[1]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周卫华,蔡忠玲.热议“被+xx”结构[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09,(10).
(魏云 山东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273165)
一、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
当客观世界中出现新事物新现象时,语言世界中一般会出现新符号来指称这类新事物。语言是个符号系统,符号具有任意性,也就是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但任意性是有层次的,图像符号、标引符号、象征符号的任意性程度要低一些。当概念和音响符号相结合时,符号就产生了,这就成为显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事物特征指称事物,形成显词,也就是语言符号中的标引符号。如:
(1)“脚环鸡”——指动物防疫部门检疫合格后,戴上脚环的鸡。
现在经动物防疫部门检验合格的鸡都可戴上脚环,这样的鸡跟一般的鸡不同,应当怎样指称它们呢?这类鸡以有脚环为特征,称它们为“脚环鸡”。又如:
(2)“熊猫烧香”——指一种电脑病毒,在极短时间内就可感染几千台计算机,严重时可导致网络瘫痪,中毒时电脑上会出现熊猫烧香的图案。
这类电脑病毒以电脑中毒时出现熊猫烧香的图案为特征,便以这一特征命名这类病毒,称之为“熊猫烧香”。
(二)以比喻义来指称新事物新现象。如:
(3)科研包工头——指在学术界有一定身份,很容易就能拿到重要科研项目,但是自己没有时间去做具体研究,却把项目分解发包给别人做的学者。
此类学者的做法就像包工头一样,但因为又是搞科研的,所以就用“科研”来修饰“包工头”,形成“科研包工头”这一显性词语,用来指称这类现象。
(4)高薪跳蚤——指在高薪诱惑下,经常跳槽的学者。
这些学者经常跳槽,像跳蚤一样跳来跳去,原因是高薪诱惑,所以就用“高薪”来修饰“跳蚤”形成“高薪跳蚤”这一显性词语。
(三)以词语仿拟构成显性词语,指称新事物新现象。
所谓词语仿拟就是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根据一个现成的格式临时性地仿造出一个新的格式来。
如“上班族”“月光族”是语言世界中已经存在的词语,用来指称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人,形成“A族”这一固定结构,当客观世界中新出现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人时,就可以对A进行替换形成显性词语,根据语言的经济原则一般是套用固有结构而不是另造一种新结构。如:
(5)赖校族——指既不深造也不就业而是选择继续赖在学校的大学毕业生。
(6)啃校族——指在快餐厅内久坐,或买上一杯饮料就坐上半个小时的人。
这类新出现的词就是套用“A族”这一固有结构,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还有一类限显词也是根据现有的格式造出一个新的格式来,但这种新的格式不符合我们的语法规范,恰恰是这种不合规范的形式却起到了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汉语中,“被+”表示主语的一种遭受意。如“他被打了。”其中“打”这个动作是由外界施加的,不能是主语发出的,而时下出现的表达如“被自杀”“被增长”“被就业”“被自愿”之类的表达,貌似是不合汉语的语法规范的,因为“被”字后面的动作“自杀”“增长”“就业”只能有主语发出。这一表达方式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一些部门为了统计数据的好看或是为了表现政绩,往往强夺民意,这种现象似乎由来已久。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民主化倾向,公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看似不合语法的“被+”表达,表达的是公众对某些做法的质疑,以及对强势力量的不满,背后隐藏的是对个人权利的渴望。
值得一提的是,语言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空符号,即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这样的指称对象,但是却没有指称它们的语言形式。例如:学生可以称男老师的妻子为“师母”,可对女老师的丈夫应怎么称呼呢?语言世界中没有相应的符号来指称,这就出现了空符号。
二、用新词语代替旧词语
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也就是说所指和能指的关系会发生转移。语言根本无力抵抗那些随时促使所指和能指的关系发生转移的因素。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对于同样的所指,能指可能发生变化,这样,所指和能指的关系会发生转移,出现新的语言符号,也就是显词,这样的显词有以下几类:
(一)音译词
音译词以英译词居多。随着英语越来越普及,人们便在惯常的语言表达中加入英语,这样汉语中就出现了音译词,这类显词在年轻人中使用广泛。如:汉语中把非常痴迷于某人或某物的译类人称为“A迷”,如影迷、歌迷等。英语中称为“fans”,人们在交际中用“fans”来指称“A迷”。于是便出现了“粉丝”这一音译词。随着“粉丝”这一显性词语使用人数的增多,相应地“A迷”这一显词的使用人数减少,这样“粉丝”可能取代“A迷”在语言世界中的地位。
(二)缩略词
对于现有的事物现象,语言世界中有指称这类事物现象的词语,称为显词。这类显词有的是多音节的。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出现了多音节词向双音节词转化的倾向,这便使后来出现的双音节词取代多音节词而成为显词,多音节词则隐退。如:当出现博士学位时,博士生的导师称为“博士生导师”,这一显词音节很多,为了经济省力,人们开始用“博导”来指称博士生的导师,而“博士生导师”这一显词的使用频率下降,可能会成为潜词。
三、显词先于事物而存在
有些事物并没有产生,但用以称说的词语却已经出现了,这是因为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事物虽没有出现,但是概念已经形成,于是便有相应的音响形象与之对应,这种联结便成为语言符号,也就是显词。如:
(7)中国政府计划近几年内在曲阜建成中华文化标志城。
政府并没有建成中华文化标志城,曲阜现在也不是中华文化标志城,但是在人们头脑中已有这一概念,要把曲阜建成有代表中华文化主流的,即儒家文化的代表城市。于是在语言世界中便出现了“中华文化标志城”这一显词来指称这类事物。
四、结语
以上讨论了显词出现的三种途径: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新词语代替旧词语、显词先于事物而出现。需要指出的是,显词出现以后,有些因人们的使用频率较高,而具有稳定性。有些却只被极少数人使用,只是昙花一现,寿命很短。由于语料庞杂,我们只是对显词出现的途径做了粗略的统计归类,也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更加细化。
参考文献:
[1]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周卫华,蔡忠玲.热议“被+xx”结构[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09,(10).
(魏云 山东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273165)